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备课精研】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单元备课_第1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备课精研】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单元备课_第2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备课精研】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单元备课_第3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备课精研】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单元备课_第4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备课精研】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到历史现场,研习传统文化——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大单元设计

9屈原列传/司马迁10*苏武传/班固11过秦论/贾谊*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群设计宗旨2022/12/28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1.学习目标与内容(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022/12/28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教学提示(1)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3)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4)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百家争鸣——诸子散文专题研习选必上册第二单元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历史场景中,理解先秦诸子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和言说方式。历史现场——古代史传与史论作品研习选必中册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的现场,鉴赏古代历史撰述的叙事艺术和实录传统,学习古代史论以史为鉴、切于实用的说理艺术和责任担当意识、忧国忧民情怀。诗的国度——古代经典诗词作品研习选必下册第一单元在“诗的国度”徜徉,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领略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至情至性——古代经典散文作品研习选必下册第三单元研读抒情言志的古代文人散文,在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理解作者的现实处境、生发的思想感情和承载的文化观念,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四个专题研习单元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研习史传作品,领略史家笔下人物的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评价和情感,领会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研习史论作品,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作者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语文素养单元选文构成课文编选目的9屈原列传/司马迁

《史记》开创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和文学的创作。《屈原列传》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篇,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叙评结合,论中有情,辞多寄托,在屈原身上,司马迁寄托了自己“发愤著书”的同情共感。10*苏武传/班固《汉书》是一部“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苏武传》是其中的名篇。文章选材精妙,裁剪合理,善用对比,“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11过秦论/贾谊*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两篇史论作品,论述对象均为勃兴而速亡的短命王朝。作者均秉持以史为鉴的宗旨,意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并非空发学术讨论。

单元导语

明确了单元主题为“回到历史现场”,既是对相应学习情境的界定,又指明学习的策略。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历史类散文作品时,要联系历史背景,回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结合时代因素、作者的思想经历,客观、辩证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理解史家观念、史评立场。学习策略包括两个方面:1.品评历史人物:放回历史现场,超越历史、立足当下,跨越时代2.品评历史类作品:将史传作品和史论文章放回历史现场,分析作者看待历史的维度,认识作品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也要超越时代,审视作者的立场,辩证分析作品的不足,认识史家修史观念的局限性,评论者看待历史或论述方式的偏颇和缺陷。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了解历史,不忘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历史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单元选入了《史记》《汉书》中的两篇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开创精神;选入的两篇史论,均意在劝诫,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其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学习本单元,要“回到历史现场”,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1.两篇人物传记:《屈原列传》《苏武传》

《屈原列传》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苏武传》是“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中的名篇。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被扣、力拒威逼利诱、苦守北海、持汉节不失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形象。2.两篇历史评论:《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过秦论》铺陈历史,形成对比和反差,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纵说天下大事,却从一个极细微的角度切入。《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用夸张、对比,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五代史伶官传序》以散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学习提示】研习任务一:“史实与人物”,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梳理作品中主要任务的生平,把握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学习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研习任务二:“史述与史裁”,引导学生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子任务1重在梳理课文内容,把握传主的生平经历,或作者史评中引述的历史事件;子任务2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研习任务三:“史识与史评”,引导学生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面对文本进行思辨性阅读。研习任务四:“积累与建构”,通过归纳三种常见特殊句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积累,学会借助古今汉语的贯通性理解文言语句,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和联系。【单元研习任务】

本节课的受众是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但学生对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体悟感受。并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使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规律,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以进一步培养其阅读分析的能力。【学情分析】1.丰富文言文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积累文言句式。2.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3.研习史传作品,探究史传文学的叙述艺术,归纳出若干特点。4.鉴赏史论作品的说理艺术,尝试写人物短评,并对文本提出质疑或辩驳。【单元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归纳并掌握归纳文言文中三种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2.学生可以选取一位历史人物,谈谈认识和评价。3.学生能够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4.学生能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对文本提出质疑。【单元评价任务】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组织一次主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研讨会,与他们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以下两项:一是回到历史现场,交流人生抉择和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二是回到现实,以“历史的评说”为话题,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一则人物短评。【单元情境任务】

【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屈原列传》课时4-5课时《苏武传》第6课时《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7-8课时《过秦论》第9课时《五代史伶官传序》第10课时《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群文阅读第11课时单元整合1-3课时《屈原列传》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背诵第3段;掌握重要实词“穷”“属”“冀”,“诡辩”“颜色”“形容”等古今异义词;梳理“疏”“迁”等有关的文化常识。2.结合当时的楚国背景,概括屈原生平事迹,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探究其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3.理解作者在叙事中融入大段议论的用意,品味《史记》精湛的叙事艺术,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这一形象中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通过《史记》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第1课时:通读文本学习活动:梳理文言基础,探究语言艺术任务1:朗读课文,将生字词读音标注在课文中。任务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理解文章大意。任务3: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在课本上用双色笔勾画、标注重要字词。任务4:从文本出发,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品味作品精湛的叙事艺术。

第2课时:认识其人学习活动一:基础检查,落实文言知识学习活动二:整体感知,梳理屈原人生四个阶段阶段屈原的言行、生平楚国大事作者评价王甚任之

王怒而疏屈平

虽放流,眷顾楚国

顷襄王怒而迁之

任务1:研读1、2段,概括总结屈原为人。任务2:研读4、5、6、7段,思考传记写了楚怀王哪些事?深入思考:《屈原列传》主要写屈原,为何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楚怀王、顷襄王?

第3课时:理解其志学习活动一:再读第12段“太史公曰”,解读其志。任务1:研读第3段,划分层次,突破难句,梳理段意。找出作《离骚》的缘由、《离骚》的主要特点,体会屈原的伟大人格。抓住第3段的关键句: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思考:司马迁是怎样认识《离骚》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任务2: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小组分角色朗读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体会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屈原:愤世嫉俗的痛苦心情和志洁行廉的傲岸人格。学习活动二:端午节文化建言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如何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请你写一份200字的建议书,抓住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现有的端午习俗及活动的基础上,作些“包装”或合理化的改进。4-5课时《苏武传》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现象,尤其是整理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的例子。2.概括梳理情节脉络,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探寻他备尝艰辛却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3.关注学习叙述的艺术,体会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倾向。

第4课时学习活动一:结合下课注释通读全文,积累文言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习活动二:完成表格,概括苏武的事迹与精神品质,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事件精神品质我的感悟奉命出使

因变被扣

自杀殉汉

卫律劝降

幽置大窖

苦守北海

李陵劝降

获释归汉

学习活动三:比较张胜、卫律、李陵三人的不同做法,分析对苏武形象的对比衬托作用。人物做法对苏武形象的对比衬托作用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明确:张胜的贪生怕死——苏武的大义凛然;卫律的卖国求荣——苏武的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个人——苏武的忠君报国。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反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第5课时学习活动一:细读5—8段,比较卫律劝降和李陵劝降的不同?以此来分析作者对二人的态度评价不同。

劝降方式作者态度卫律劝降剑拔弩张,场面激烈不齿的态度,多用贬抑之语李陵劝降把酒言欢,绵里藏针同情的态度,相对委婉柔和卫律是因罪逃亡,主动投降甸奴,为的是柔华富贵,作者借苏武的盲辞表现对其不齿的态度,行文多用贬抑之语、且以苏武的正气凛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李陵当年率五千之卒孤军深人,歼敌过万,因无救援,最后力竭被俘,投降实属不得已;投降之后,也并不为匈奴真心出力,始终对故国心怀眷恋;只是后来因武帝误听传言,杀其全家。这才断了李陵的归汉之路。从李陵的话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其内心的酸涩、优愤,他对汉虽有不满、怨梦,却也时时感到惭愧。作者对他寄予了同情,并未把他视作十恶不赦的叛臣看待,而苏武的措辞也不像对卫律那样金刚怒目,而是相对委婉柔和,这又是作者“于序事中寓论断”之一例。明确:李陵遂“置酒设乐”以故友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以劝说。他先转达单于“虚心欲相待”之意,次以“自苦亡人之地”实无必要加以劝说:一则,“终不得归汉”,信义无所见乎天下。二则,自苏武出使以来,家人连遭横祸、大哥苏嘉、三弟苏贤或“伏剑自刎”或“惶恐饮药而死”,母亲去世,妻子改嫁,三个儿女不知是死是活。人生无常,譬如朝露,瞬息即逝,何必“久自苦如此”?再以自己刚投降时的心情劝慰苏武,最后指出,武帝年高,法令无常,待臣下刻薄寡恩,即使能归汉,安危也不可知。意即,这样的君主,你家这样的遭际,何必为汉守节?李陵的番劝降之词,可谓推心置腹。以情相动,再以现实相警,以家事相激,以自身相比,以汉主之过相劝,历数汉主的昏庸、无常、冷酷。这样强大的劝降攻势,依然没有摧垮苏武忠君报国之志,更体现出苏武对人格理想的坚守之不易。联系前面的“单于壮其节”的情节,我们更能感受到,苏武身上,凝聚了忠于大汉的爱国情操、坚贞不屈的民族大义、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坚忍不拔的强大意志、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学习活动二:“李陵劝降”可谓推心置腹,请精读第7段,分析李陵是如何一步步进行劝降的?

这看似不盾之处,不能用“爱国”标签作简单化理解,需要联系背景和相关材料作出充分阐释。一方面,从作者司马迁的人生选择可知有时求生出是更想准。一方面回到苏武的内心,他十九年的艰难生存,与其说是责任,不如说是对“复命”和气节更深层的追求。

苏武精神解读:苏武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岳飞抗金;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屈服壮烈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杨靖宇在东北寒天雪地中坚持抗日……民族精神在各个国家的体现,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抗战八年,爱国的精神不倒,终于赶走侵略者。深度思考:苏武两次自杀未遂,却在北海荒芜之地忍辱负重活了十九年,二者是否矛盾?你获得了怎样的精神启示?

示例:苏武,他是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不辱使命,不放弃坚守的方向。命运向他俯首,黑暗向他投降,正义向他挥手致敬,一位可歌可泣的忠诚义士,以他的青春年华,以他的苍颜白发,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见证了他高洁的灵魂;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用他坚定的意志力,在中原大地上,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不死的爱国心。学习活动三:苏武不辱使命,荣归故里,请你为苏武写一段颁奖词。

第6课时《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学习活动一:人在历史情境中的选择

历史的画卷、往往异彩纷呈;历史的评说,有时见解不一。有人对《屈原列传》中屈原怀石投江不赞同。有人认为《苏武传》李陵与苏武对话中,对李陵的描写远远超过了传主苏武本人,这不合常理。对此,你怎么看?先通过多种形式模拟争议,然后研讨史传中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明确:1.屈原有多种可能的选择:一是渔父提出的顺应时俗的道路;二是贾谊《吊屈原赋》提出的离开楚国的道路;三是贾谊《鵩鸟赋》中“同死生,轻去就”的完全超脱的道路。屈原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他是“楚之同姓”,更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理念和追求。2.苏武的爱国,是在与张胜、卫律、李陵等人投降的对比中呈现的。而同样想要苏武投降,卫律和李陵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概括如下:卫律和李陵出身不同。卫律虽然“生长于汉”,但他是长水胡人,而李陵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的孙子,身份影响了民族认同感。苏武与李陵出身接近,但是两个人的选择不同。正是因为有了李陵的反衬,苏武的忠诚才显得如此突出。人物方式投降后的心态苏武的反应卫律威逼利诱得意怒斥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羞愧柔和而又坚定地拒绝学习活动二:品评历史人物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短评。明确:司马迁创作《史记》,往往通过三种方式发表议论,一是篇前序论,二是篇后赞论,三是篇中夹叙夹议。《屈原列传》结尾“太史公曰”即篇后赞论。

“太史公曰”一类的文字,或点明作传意图,或说明材料来源,或补充叙述,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屈原列传》作者于篇中夹叙夹议,篇末带有很强的抒情色彩,其中寄寓作者对屈原非常复杂的情感。班固于《苏武传》中没有直接发表观点和评价,但通过精妙的剪裁,将苏武奇迹般的经历呈现在读者眼前,情节一波三折,波澜壮阔,既有主线叙事,又有旁枝叙述。从情节的安排、材料的剪裁,足以看出作者对苏武的敬佩之情和赞扬之意。示例:

余少时,家父谈及武使匈奴事,每语余当效此心,报君上之恩。初不以为意。及长,道军赴大漠绝域,穷览其山川,方体其艰苦。武处北海,廪食不至,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何其苦也?然人情饥困可忍,冻馁可承,利刃加身亦可受,而兄弟父母渐次遭厄,法令之无常,臣下之寒凉,实不可忍,而武皆忍之。盖武以为蒙君禄,愿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亦甘乐之。此心可悯。设计意图:完成这个任务,一方面可以研读《史记》中的一些论赞,了解论赞的内容指向和主要写法;另一方面要认真阅读《苏武传》,了解班固的相关思想背景,站在他的角度,揣度他的心思。在此基础上,完成短评的写作。这不但是单元研习任务的要求也是学习提示的要求,一方面深化对两篇文章的阅读,理解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把握《屈原列传》叙议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迁移运用,学会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7-8课时《过秦论》学习目标:1.归纳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背诵全文,学习本文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实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现实意义。

第7课时学习活动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虚词、词类活用、句式。学习活动2:边读边翻译,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本内容。第8课时

学习活动一:抓住观点说兴亡

秦之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由兴到强、由盛转衰的历史,其实就是秦的攻与守。请根据《过秦论》的叙述,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做一份秦的兴亡简史。秦王策略效果秦孝公惠文、武、昭襄

秦始皇秦二世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借助注释与相关参考资料,把握文意。2.梳理思路:文章通过对秦经过数代之经营,终于横扫六国,统一四海,却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历史事实,阐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

学习活动二:围绕观点辩论证思考:与“秦王不施行仁义而致使攻取天下和守住天下的形势完全变化了”的观点,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提示:1.秦的强大是靠施行“仁”吗?

2.秦的衰亡是未施行“仁”造成的吗?

明确:秦始皇不懂得“取与守之不同术”,在统一六国后,仍然施行“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二世延续了始皇的做法,而且变本加厉,对百姓繁刑严诛,赋敛无度。下篇的开篇即指出,秦拥有险峻地势,本可不亡国,只是因为得不到辅佐才亡国,主要原因有两个:“足己不问”以致臣民不敢进言指过,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不满。繁刑重赋失信于百姓,不行分封又得不到内部拥护,“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可见,“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过秦论》全文(上、中、下)的论点,就《过秦论》(上)而言,这一句不是结论,而是立论。上篇叙述秦由强盛至覆亡,目的是用鲜明的对比在结尾引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以便中、下篇集中论述,而不是在此得出结论便“曲终收拨”。

学习活动三:对比论证引深思

金圣叹评点《过秦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贾谊在写秦如此之强与陈涉如此之微并没有独立成段,而是放置在一起,目的是想借助对比展现二者的强弱差距,具体有何差距?陈涉强秦地位卑微无比(氓隶之人、迁徙之徒)至尊无上武器劣质(斩木为兵)精良军队素质数百之众,疲弊之卒良将精卒谋略中人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学习目标:1.梳理文言基础,积累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2.梳理“序”相关的文体知识。3.联系所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写作意图。

第9课时《五代史伶官传序》任务1:朗读课文,标注字音。任务2: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正确停顿,理解文章大意。任务3: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在课本上勾画标注重点字词口头翻译全文。任务4: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欧阳修强烈的责任意识,品味严谨的论证艺术。学习活动一:梳理积累本课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学习活动二:解密中心论点文中有四处观点句,你认为哪句话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小组讨论,说明理由。(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设计意图: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写作意图。通过梳理欧阳修得出这四个观点的文本依据,理解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首先,作者依据庄宗兴亡的史实,以史作论,得出“盛衰乃人事”。其次,具体分析庄宗“所以得天下”和“所以失天下”,秉志图强则“可谓壮”,耽于享乐则“何其衰”,援史证论,得出“成败由人”的史实判断。再次,作者引用儒家经典《尚书》,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古训佐证,将具体史实判断抽象为一般性规律判断,据史为理,得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结论。最后,将“人事”具体指向“忽微”“所溺”,明确“忧劳”和“逸豫”的内涵,发出反问,曲笔申戒,完成了观照时势、劝诫当朝的写作目的。明确:“庄宗兴亡”是“盛衰乃人事”的依据,“成败由人”是“盛衰乃人事”的印证,“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是“盛衰乃人事”的深化,“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是“盛衰乃人事”的题旨之所在。

第10课时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群文阅读学习活动一:史论比较阅读同是史论性质的文章,贾谊《过秦论》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在陈述历史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存在异同,请你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我的体会陈述历史的角度

陈述历史的方法

得出结论的方式

文字风格

其他

比较阅读

明确:《过秦论》通过宏大的历史事件去分析影响王朝更替的因素,《五代史伶官传序》则从极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天下大事;《过秦论》以赋为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则以散体写史论;两篇史论都采用了行文上的先扬后抑,对比论证层层递进的表现方法,都以先叙后议的方式得出结论;《过秦论》的文风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五代史伶官传序》则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明白:《过秦论》是典型的史论,而《五代史伶官传序》既是史论,也是史传中的一篇书序。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展开比较阅读,教师提供比较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反复研读中感知两篇史论作品的异同,也为后边比较说理论证打下基础。学习活动二:历史的评说

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不少于300字历史评说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写作提示:写好短评,除了把握一般短评的写作要点,即做到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行评论外,还须注意:1.熟读作品,占有材料。2.巧妙叙述,精当评论。3.选好角度,集中评论。

这两篇文章都存在一些论述上的不足之处。观点可能存在偏颇,并不全面。秦朝的灭亡,固然有不施行仁义的原因在,其暴政最终逼使民众反叛,但原因是复杂的。①法制僵化,不再适应当时的形势;②国家治理体系落后,不应大一统的局面;③橫征暴敛,大兴土木,未能与民休息....李存勖亡身灭国的原因,固然有宠信伶人、贪图享乐的一面,实际上也很复杂。①皇太后行诰令,皇后行教令,令出多门,政治紊乱;②重用租庸使孔谦,峻法厚赋,民众穷困;③妄杀枢密使郭崇韬,使伶官郭从谦(视前者为叔父)怀恨在心,最终趁机作乱;④对大将李嗣源心存猜忌,最终将其推向反面....

明确:

①两篇文章都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且见解深刻,论述充分,富于现实意义。从读者角度来看,其论述加上语脉的充沛,材料的丰富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②两篇文章的观点可能存在偏颇,并不全面。比如秦朝的灭亡,固然有不施行仁义的原因在,其暴政最终逼使民众反叛,其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归结为一点。而李存勖亡身灭国的原因,固然有宠信伶人、贪图享乐的一面,实际上也很复杂。

③更主要的是,文章的论证也存在一些漏洞。《过秦论》仅仅通过史实的列举和两组对比,只能让读者发现“攻守之势异也”,实际上并不能导出“仁义不施”这一结论,史实和结论之间缺乏逻辑关联。且作者为了论述的方便或者文采的畅达,多采用概括式叙述,并有意改造历史事实,忽略了细节的真实性与时代的复杂性。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论述上漏洞少一些,从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中,确实能够印证盛衰兴亡多由人事的道理,但文章最后落脚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固然不错,但也是一家之言。从论述的角度看,同样的对比,同样的史实,我们也可以得出“不辨忠奸而致覆亡”“上下齐心,其利断金”等观点,也就是说,史实与观点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小结: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勃兴而速亡的历史教训聚焦了后人的目光,分析其兴亡的文章层出不穷。论秦亡,以《过秦论》最为著名;论后唐,则以《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佼佼者。我们在阅读时既要体会文章论述的合理性,理解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说理方式,也要注意发现文本论述中的局限与不足,形成思辨性阅读的思维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外,还要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资料,对秦与后唐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要破除对课文的迷信,转换视角,遵循逻辑规则,从文中寻找漏洞,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创新思维,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类别篇目位置词义课文中有一些词语,形式上与现代汉语合成词相同,意义却不同,如“明年”“诡辩”“颜色”“形容"等。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类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避免以今义理解古义。《屈原列传》学习提示活用文中存在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如意动用法,像“单于壮其节”,“壮”意为“以(其节)为壮”;再如使动用法,像“反欲斗两主”,“斗”意为“使(两主)相斗"。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它们在语境中的意义。《苏武传》学习提示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时有出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选必中而景从"中的“云”“响”"景”均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像云一样(集合)"“像回声一样(回应)”“像影子一样(跟随)"。从课文中再找-些例子,体会这种用法的特点。《过秦论》学习提示特殊句式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基本的句式大致相同,但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这就需要单独梳理和积累。以下是本单元出现的一些特殊句式,尝试翻译这些句子。从课文中再找一些例子,梳理归纳每种句式的基本特点。单元研习任务四

第11课时单元整合

教材中文言学习任务汇总(语言积累与建构)学习活动一:梳理本单元的重点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任务1:用知识卡片的形式,整理本单元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任务2:积累本单元出现的文言句式,梳理每种句式的基本特点。示例:1.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宾语前置句:

何以汝为见?子卿尚复谁为乎?3.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归纳总结本单元出现的特殊句式,梳理每种句式的基本特点。1.判断句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谁为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