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有机化学习题二_第1页
高一有机化学习题二_第2页
高一有机化学习题二_第3页
高一有机化学习题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二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烷烃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B、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C、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所有的烷烃间一定为同系物。2、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碳碳双键;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3、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4、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⑵金刚烷的分子式为,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个。⑶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不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其中反应的①产物名称是氯代环戊烷,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4、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B、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5、在1.01×105Pa、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有机物可能是()A、CH4B、C2H6C、C2H4D、C2H2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2molCO2和0.2molH2O则混合气体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7、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1-a)BaC(1-a)D(1-a)8、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气,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酸化的KMnO4溶液;⑤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上述物质能与巴豆酸反应的是()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④;D、只有①②③④⑤④CH2–COOHNH29、有下列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④CH2–COOHNH2A、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由-CH3、-COOH、–OH、共4种基团两两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中,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11.将CH3COOH和H18O—C2H5混合发生酯化反应,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存在于所有物质中;B.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里;C.18O仅存在于乙醇和水里;D.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1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下列各组的反应,属于统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苯乙烷消去制环乙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15、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乙酸饱和碳酸钠乙酸饱和碳酸钠硫酸③溶液①②②丙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醇乙甲丙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醇乙甲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B、①分液、②蒸馏、③结晶、过滤;C、①蒸馏、②分液、③分液;D、①分液、②蒸馏、②蒸馏16、能一次区分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和C6H5NO2四种物质的试纸或试剂是()A、H2OB、Na2CO3稀溶液C、石蕊溶液D、NaHSO417、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含5个碳原子的在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键19、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口,放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②新制氢氧化铜加热、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A、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B、不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C、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D、不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国。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1.(8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是。(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22、右图中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cdefA.b、c、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e>c>bB.六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晶体中,d的熔、沸点最高C.c的氢化物沸点比f的氢化物沸点低D.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23、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1\*GB3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2\*GB3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3\*GB3③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4\*GB3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5\*GB3⑤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GB3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A、=1\*GB3①=3\*GB3③=4\*GB3④B、=1\*GB3①=3\*GB3③=6\*GB3⑥C、=3\*GB3③=4\*GB3④=5\*GB3⑤D、=2\*GB3②=4\*GB3④=6\*GB3⑥2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25.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H2(g)+Cl2(g)=2HCl(g)ΔH1=-Q1;H2(g)+Br2(g)=2HBr(g)ΔH2=-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Q1>Q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2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27.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28、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