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口诀_第1页
中药鉴定口诀_第2页
中药鉴定口诀_第3页
中药鉴定口诀_第4页
中药鉴定口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狗脊鉴别歌诀:

狗脊根茎蚌壳蕨,隆起棕黄木质环,残存绒毛金黄色。

细辛鉴别歌诀:

细辛辽华马兜铃,卷团横生不规则。

大黄鉴别歌诀:

大黄蓼科髓星点,嚼之黏牙砂粒感。

蓼科首乌云锦纹,红皮浅沟皱缩纹。

牛膝、川牛膝鉴别歌诀:

牛膝苋科质硬脆,川膝苋科质柔韧。

商陆鉴别歌诀:

商陆同科罗盘纹。

银柴胡鉴别歌诀:

石竹银柴质疏松,凹陷砂眼珍珠盘。

太子参鉴别歌诀:

石竹太子质硬脆,凹陷处有须根痕。

川乌、草乌鉴别歌诀:

川乌毛髓明显,木V形成多角形。

草乌毛茛髓中空,侧基钉角乌鸦头。

白芍、赤芍鉴别歌诀:

毛茛白芍煮去皮,棕红质坚微苦酸。

赤芍红横凸皮孔,糟皮粉碴者为佳。

升麻鉴别歌诀:

升麻毛茛结节状,上面茎洞网沟纹,

下面凹凸须根痕,体轻质坚微苦涩。

北豆根鉴别歌诀:

北豆防己蝙蝠葛,质韧细长圆柱形;

皮易剥落心有髓,断面纤维气味苦。

苦参鉴别歌诀:

皮薄破裂多反卷,剥落光滑显黄色;

质硬断面纤维性,放射纹理味极苦。

葛根、粉葛鉴别歌诀:

葛根豆科野葛根,质韧纤强纹不显;

粉葛豆科甘葛藤,质硬纤弱富粉性。

黄芪鉴别歌诀:

黄芪纤强显粉性,老根枯朽豆腥气。

远志鉴别歌诀:

远志圆柱略弯曲,表面灰黄皱纹密,

质硬易脆好剥离,味苦微辛感刺喉。

人参鉴别歌诀:

芦长碗密枣核艼,味苦带甘气清香;

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形成环。

三七鉴别歌诀:

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

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

当归鉴别歌诀:

主根粗短支根长,质地柔软色棕黄;

断面油点显棕色,味甘带辛气浓香。

防风鉴别歌诀:

防风环纹蚯蚓头,体轻气异菊花心。

南沙参鉴别歌诀:

桔梗有根南沙参,圆形厚片皱缩边,

切面黄白裂隙呈,体轻质松气微甘。

苍术鉴别歌诀:

菊科根茎茅北术,表面棕色结节状

断面油室朱砂点,茅术久露起白霜。

石菖蒲鉴别歌诀:

南星菖蒲扁圆柱,叶痕三角交互列,

残存叶基鳞毛状,断面纤维内环显,

维管小点油细胞,质硬芳香味苦辛。

天冬鉴别歌诀:

天冬沸水煮透心,纺锤黄白半透明,

味甜断面角质样,深浅不等纵皱纹。

射干鉴别歌诀:

射干饮片薄片状,外皮褐色须根痕,

切面色黄筋脉点,气微味苦也有辛。

姜黄鉴别歌诀:

姜黄圆形长条形,面黄皱缩有环节,

断面金黄角质样,气香特异味苦辛。

杜仲鉴别歌诀:

杜仲扁平或微卷,断面胶丝紧相连;

皮内紫棕平而滑,外皮纵裂极明显。

番红花鉴别歌诀:

柱头三裂呈线形,泡水柱头似喇叭;

气香味苦色暗红,染水发黄不会假。

金樱子鉴别歌诀:

倒卵似花瓶。

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

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

沙苑子鉴别歌诀:

形似扁肾面光滑,一边凹入具种脐;

种皮泡水易除去,嚼之微有豆腥气。

血竭鉴别歌诀:

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

火燃呛鼻腔,苯甲酸香气。

蕲蛇鉴别歌诀:

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金钱白花蛇鉴别歌诀:

蛇身缠卷成圆盘,蛇背黑环间白环;

黑白宽度三比一,闻之气腥味微咸。

羚羊角鉴别歌诀:

长圆锥形色偏白,对光透视通天眼;

血槽骨塞齿相咬,手握环嵴正合把;

质坚透明气味淡,透见血丝质最好。

鹿茸鉴别歌诀:

鹿茸片薄显透明,中间多孔蜂窝形;

色近黄白或焦黄,体轻质韧气微腥。中药鉴别歌诀人参:顶有芦头盘节状,味苦带甘气清香;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同心环。

三七: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

天麻: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

巴戟天: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伪品肉薄木心粗,虎刺易断勿受骗。

白前:根茎细长节明显,折断中空似鹅管;节上须根弯而细,勿与白薇相混乱。

当归:主根粗短支根长,质地柔软色棕黄;断面油点显棕色,味甘带辛气浓香。

黄连:黄连有节外皮粗,节间膨大似连珠;须根丛生硬刺手,断面色黄味极苦。

杜仲:杜仲扁平或微卷,断面胶丝紧相连;皮内紫棕平而滑,外皮纵裂极明显。

番红花:柱头如线番红花,泡水膨胀似喇叭;气香味苦红棕色,染水发黄不会假。

八角茴香:果实八瓣似星芒,瓣端纯尖鸟嘴样;若还不识真八角,再尝气味甜而香。

沙苑子:形似扁肾沙苑子,一边凹入具种脐;种皮泡水易除去,嚼之微有豆腥气。

鸦胆子:鸦胆椭圆网纹凸,外皮棕里内有核;核内种子黄白色,种仁味苦独特臭。

泽兰:单叶对生叶柄短,叶腋开花茎四方;叶背密生小腺点,莫与佩兰相混乱。

鸡骨草:藤茎从生鸡骨草,主根粗壮皮粗糙;小叶矩形约十对,叶背疏生巾伏生。

金钱白花蛇:蛇身缠卷成圆盘,蛇背黑环间白环;黑白宽度三比一,闻之气腥味微咸。

鹿茸:鹿茸片薄显透明,中间多孔蜂窝形;色近黄白或焦黄,体轻质韧气微腥。

羚羊角:通天眼呈现扁三角,血槽骨塞齿相咬;手握环嵴正合把,透见血丝为好骨。

狗脊金毛披满身切面肉红显环纹质虽坚硬片易折补肝益肾又祛风

贯众如同刺猬形叶柄残基遍全身外表黄紫质较硬解毒止血能杀虫

骨碎补呈遍条形身披毛麟棕红色沙烫起泡味稍涩补肾止痛把气行

大黄短截圆柱形高粱碴口特鲜明气味特异有粘性宣泄实热独有功

首乌肥厚大块片云锦花纹最典型切面肉红味苦涩调和气血补肝肾

虎杖粗根常扭曲纤维明显质坚实断面轮网多间隙散瘀止痛除风湿

牛夕长条有疔痕断面环点是特征色黄柔韧有特性散瘀消肿补肝肾

根头膨大川牛夕皮色灰褐纵文密切面麻点环纹显活血祛风又利湿

商陆罗盘纹有毒味苦辛质坚纤维性利水又消肿

乌药纺锤状皮皱色棕黄质坚轮纹细止痛顺气良

草药了歌王质坚色葛黄芳香有毒性破瘀散结良

根细圆柱形表面红棕色微具败油气升阳解郁灵

根粗常分支表面淡棕色根头有横皱微香味微苦

白薇如马尾断面显木心色黄质较暗气香味微苦清热凉血显

紫苑质柔软加工结小辫味甜捎带苦止咳平痰喘

仙毛枝条小皮粗细皱纹断面有麻点补肾又强筋

白及鹰爪形头部显环纹性粘透明样止血敛疮灵

勾藤似船锚质轻色紫红髓部海绵状息风止痉良

丹皮卷筒状灰褐或紫棕内有结晶沟清热有活血

珍珠盘头银柴胡质地松脆体较轻断面花纹特明显清热凉血疗骨蒸

孩参细条如鼠尾断面平坦显环纹质脆易折有甜味益气滋阴又生津

灵仙疙瘩飘长须外皮木心易脱离质脆易折色棕褐祛风通络有除湿

九节菖蒲形似蚕白色花口面棕黄味酸如同生米状开窍散风又祛痰

附字附片黑与白切面透明显筋脉气微味淡有毒性回阳救逆除寒湿

山参:马牙雁脖芦,下伸枣核艼,身短体横灵,环纹深密生,肩膀圆下垂,皮紧细光润,腿短二三个,分裆八字形,须疏根瘤密,山参特殊形。

圆参:圆参形态欠伶俐,芦碗稀疏长圆体;须多质脆如扫帚,肩纹不密皮不细。

朝鲜红参:朝鲜别直黄棕栓,油盏芦头将军肩;体长腿短上下匀,香气特浓味苦甜。

西洋参:西洋参呈纺锤形,无芦质结有横纹,外表淡棕类白色,断面黄白有环纹。

三七:三七铜皮铁骨身,皮色灰褐疙瘩形;味苦回甜皮易离,切面木部显花心。

川贝母:松贝抱月青炉开,炉大青中松居三;鳞叶二三中茎盘,炉贝基尖体虎斑。

天麻:天麻点轮十余环,鹦哥嘴头体扁圆;肚脐眼在基部底,断面角质气微甘。

巴戟天:巴戟肉质断裂纹,形似连珠鸡肠形;肉厚木细味甜正,皮肉淡紫心黄棕。

冬虫夏草:虫草黄棕似蚕形,头部红棕身环纹;八对肉足两边行,虫脆草韧气味腥。

羚羊角:羚羊角呈弯曲身,轮状环节特别明;角顶光照通天眼,锯口整齐骨塞生。

杜仲:杜仲板片或内卷,嚼有残存韧胶物;外表灰褐槽纹多,内表光滑暗紫色;折断胶丝细而密,拉长一片银白色。

牛黄:牛黄形状差异大,颜色深黄能挂甲,质松易碎显层纹,味苦后甜凉感佳。

黄连:表面披鳞叶,味苦色黄褐,质坚易折断,断面纹理显。

鹿茸:鹿茸本是雄鹿茸,柱状分枝被茸毛,茸毛红棕或青灰,锯口表面呈蜂窝。

党参:党参长条圆柱形,狮子盘头顶端生,上部多有环纹在,断面淡黄放射纹。

当归:当归主根圆柱形,质地滋润色黄棕,断面黄白显油性,裂隙油点为特征。

18种易混中药材鉴别歌诀

月季花与玫瑰花:前者花形为圆球,色泽粉红或紫红,花托呈长形。后者花形略似球,多呈紫红色,花托为球形。

女贞子与鸭蛋子:前者卵圆,色呈灰黑有皱纹,单仁多数双仁少。后者核果卵圆形,表面黄棕或黑褐,两头稍尖壳脆硬,内有种仁仅一枚。

赤小豆与相思豆:前者长圆稍扁形,种皮暗紫平滑亮,种皮质坚不易碎,脐中凹陷一纵沟。后者状为卵圆形,一头黑亮余均红,黑处中间白脐点。

韭菜子与葱子:前者灰黑半卵形,上面凸起下面平,内有白仁韭菜味。后者色黑三角形,上凸纵棱下略平,内仁甘辛葱味浓。

北沙参与南沙参:前者根茎圆柱形,表面黄白纵纹生,断面黄质坚而脆。后者圆柱或圆锥,淡黄白色横纹生,质地轻松易折断,断面黄白味微甘。

淡竹叶与苦竹叶:前者叶片纵向卷,叶梢边缘生白毛,叶面绿色或淡绿,叶脉平行气味淡。后者叶面茸毛生,边缘一侧细齿形。

天花粉与山药:前者块根圆柱形,表面黄棕或淡黄,横面白色呈粉性,放射花状明显见。后者块根略弯形,断面白色呈颗状,且无木质纤维状。

粉防己与广防己:前者别名汉防己,其根圆柱弯曲形,细纵皱纹横皮孔,断面灰白粉性多,轮纹稀疏有苦味。后者根形与前同,多皱沟无横皮孔,断面灰白粉性少。

元明粉与滑石粉:前者为芒硝风化成,白粉无臭味苦咸,吸湿易于水中溶。后者手捻滑腻感,无臭无味水不溶。

人参放水中产生泡沫为真品揭秘水试法鉴别中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中药,但如何鉴别其真伪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桂林市中医医院药剂科药师马秀芳认为,不妨将这些中药泡在水中,利用其遇水后的变化来鉴定真伪。1.胖大海:正品胖大海是梧桐科植物胖大海干燥后的成熟种子,在热水浸泡后体积会迅速膨大至原体积的6~8倍;伪品多是同属植物圆粒苹婆的种子,热水浸泡后膨胀较慢,仅能膨大至原体积的3~4倍。2.燕窝:正品是金丝雀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浸在水中体积能膨胀15倍左右;伪品多用琼脂、银耳加工而成,不膨胀或稍膨胀。3.西红花:正品为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水后可见橙黄色物质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伪品多为其他花的花丝、花冠染色而成,遇水后多呈红色。4.丁香:正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将其放入水中浸泡,质地坚实的会下沉;伪品多为樟科植物桂树带萼的幼果(肉桂子),放在水中会漂浮起来。5.牛黄:正品是牛干燥的胆结石,投入水中会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伪品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6.人参:正品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由于含有人参皂苷,放在水中浸泡摇晃后会产生持续性的泡沫;伪品入水摇晃后多不会出现泡沫。

药物、药材真假鉴别方法中药材的真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中药材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方法:

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二、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三、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四、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是非常实用的好方法,但要能正确的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还需要多年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对中药知识的不断充实,才能认药准确。

天平

传统的化学天平由天平和砝码组成;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作的计量器具;砝码是质量的标准。质量和重量在物理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历史和习惯上的原因,质量和重量都使用同样的单位,使两者的使用产生混淆。化学上习惯使用“重量”这一名词,但准确地说,天平衡量的结果是物体的质量值。

质量计量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就有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楚国制作的天平和砝码,工艺精致,表明当时质量计量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由于天平的计量原理可靠,结构简单,误差因素小,在19世纪中叶以后,质量计量基本达到今天所具有的精度水平。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的计量中,质量计量的精度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近代化学科学的发展与质量计量技术的进度密切相关,准确的质量计量使化学成为精密的定量的科学。

20世纪以来,分析天平一直是一种标准仪器。对称量时节省时间方面的改革——比如,使横梁迅速停止的阻尼装置,代替游码和小砝码的镀金链以及加减砝码的电动杠杆系统——长时期受到化学家们的抵制,他们怕这种改革会降低天平的精密度。由于对天平操作既要快速又要方便的需求。这种改革的障碍逐渐被扫除了。到了1950年,仪器制作商们试制了许多电动直读天平,甚至在更先进的仪器里还把天平盘也省去了。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否则即有假。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名贵中药材鉴别方法

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则为伪品。

银耳:将优质珍珠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粘合而成。

燕窝:优质燕窝呈丝条状排列,用水浸润后呈银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软,有弹性,稍将其拉扯有伸缩反应。

牛黄:天然牛黄,只取少许粉末用水浸后,涂于指甲上,其色经久不褪。

三七:将其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如发现猪血化成水状,此为真品,因为三七所含皂甙成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对跌打损伤淤血有特效。如不能溶血的不是真品。

虎骨:用牛骨与虎骨比较,虎骨比牛骨重一倍,同时虎骨断后不成空洞,具丝瓜络样物质,油性较大,内质细腻、色黄。

熊胆:取少许熊胆放入盛满清水的杯内,可发现杯中胆仁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黄线,此为真品。其他动物之胆均无盘旋之状。

冬虫夏草伪品

①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的干燥块茎。呈棱形或长棱形,略弯曲,干燥后极似虫草的幼虫体,一端有残存的细长匍匐枝。表皮浅黄至灰黑色,有根痕,表面有明显的环节2~11个,无足和子实体,味甜、有粘性。

②草石蚕,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根茎,俗称土虫草。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螺纹丝或串珠状,环节2~10个,无足和子实体,味甘微辛。③地笋,为唇科植物地瓜苗的干燥根状茎。主要特征:呈纺锥形而略扁弯,一端呈褐色,无足和子实体,气香、味甘。

④分枝虫草,形似僵蚕,皱缩;多染成黄绿色,菌膜除去显黄褐色黑褐色角皮,中心黄白色,气清香味微苦。

⑤用淀粉及黄豆粉加胶水,混合后压模,制成虫草形状,干燥后,表面用水彩颜料涂绘。形态可以乱真,内行人如不尝其味,也很难区别;其断面为白色,与真品无区别。但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淀粉及骨状存壁细胞存在(豆类的显微特征)

人参伪品

①商陆根去皮加工,行似人参。主根圆柱形,多分支,长10~20厘米,有细纵纹,无环纹,断面凹凸不平,无香气,气味淡,久嚼舌麻。有毒。

②华山参,因其形状及外表呈深棕色,常冒充红参。无纹理、须根、顶端有根茎而无“芦头”。断面黄白色。味苦。

③板蓝根去皮加工,形似人参。主根圆锥形,黄白色,常冒充白参。鲜品断面有白色乳汁流出。干品外形扭曲皱缩,断面有放射壮裂缝。味微苦,有刺激性。

④山莴苣,外形略似人参,项端有脱落茎痕,但不呈芦头壮。

⑤桔梗,表面粉白色或浅黄色,常冒充晒参。桔梗呈圆柱、长圆锥或略呈梭形,较干瘪,味先甜后略苦。

高丽参伪品

常用国产红参冒充进口高丽参。高丽参有3个教显著特征,既“马蹄芦”(双芦头者壮如马蹄,综观两面与肩齐平)、“将军肩”(芦头至正身部分较国产红参宽)、“着黄袍”(主根的上部有细密均匀的黄色细点)。高丽参伪品不具有上述特征,芦条多系人工衔接,断面没有完整的颜色环。常见伪品还有商陆或美洲商陆的根,土人参及紫茉莉的根。

西洋参伪品

常用人参(生晒参、白参)冒充西洋参。进口西洋参主根教短,多呈纺锥形,常有分枝,分叉角度大。主根上部环纹细而清晰,中下部有侧根痕。表皮细腻,有皮孔壮疤痕。体重质坚,不易断。断面有较明显的暗色层环。味微苦而回甜,有的具粘液性人参的主根一般较长,少有分枝,分叉角度少。主根上部环纹不明显,有不规则皱纹。质地略轻,易折,断面粉性强,多有放射性裂缝,味微苦,无西洋参的特别气味。

麝香伪品

伪造及掺假者非常严重,已发现的掺入物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最常见的有牛血或羊血粉(血煮后干燥,磨粉)、蛋黄粉、姜黄粉、锁阳粉、赤石脂粉、桂枝粉、豌豆或黄豆粉(炒后磨粉)、细玻璃粉、红黄泥土等。这些掺伪物的色泽多为棕褐色(玻璃细粉则极似香囊内的小晶体);有些伪品具有与麝香不同的味道,如桂枝粉、炒豆粉等,详嗅其味即可加以鉴别。伪充者多先将麝香囊内的麝香挖出,加入伪充粉末,混和,再细心装入原来的囊内。一般都要留大部分或小部分真香。当然,如果是全部用伪掺者,则很容易鉴别。

天麻伪品

“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这是鉴别天麻真假的口诀。这口诀中,松香断面是判断天麻真伪的重要依据。

正品:

天麻采收后因加工压扁,呈扁长椭圆形,皱缩,有时稍弯曲,顶端有尖而微弯的红棕色芽苞(俗称“鹦哥嘴”);末端有圆脐形疤痕(俗称“凹肚脐”)。表面呈淡黄色或浅黄棕色,略透明。

伪品:

伪天麻有蕉芋根、羊角天麻、入地老鼠、马铃薯、大理菊等五种最为常见。

蕉芋根:其根茎外形颇似天麻,也有环节,但其表面蒙有一层白粉状物,质软而易折断,断面呈颗粒状,粉白色,无光泽。

羊角天麻:其块茎呈椭圆形,有的已压扁,两端微尖似羊角,顶部有残留的茎基。表面为灰黄色,环节明显,有不规则皱缩沟纹,质硬而紧,极难折断,断面呈羊角质样,灰白色或黄白色,其味微甜。

入地老鼠:原植物为观赏花卉,其根茎刮皮晒干后呈圆椎形,两端常折断而有纤维状断头,表面呈浅黄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纹和微凹陷的须根痕,将它放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布满细致的条状白色晶点,无环节。质坚硬,极难折断,其断面不平坦,有圆心环纹。气微臭,味淡而有刺咽喉的感觉。

马铃署:其块茎经蒸晒、压扁之后,呈长椭圆形。其表面呈黄色,具有不规则分布的凹陷芽根,没有点状环节,断面较平坦,角质样,略带规则。

大理菊:原植物为著名的花卉。其块根经加工后呈长纺锤形,表皮为灰白色或浅黄棕色,有宽纵沟纹,两端略尖并呈纤维状。质硬,不易折断,其断面凹凸不平。味淡,嚼之粘牙。此品有时诈称为“四川剥皮天麻”。

在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最常见的掺伪品是马铃薯(洋芋)、苕花根(大理菊块根)、紫茉莉根等数种;80~90年代,又发现了许多种掺伪品,如用蕉藕(芭蕉芋)、芋儿七、白苕等。鉴别要点是:真天麻上具有鹦哥嘴、红小辫(长得较长的芽)及“老断头”(茎杆残基);底端有“肚脐眼”(块茎底端圆脐形疤痕)。表面具有点状的不连续的环纹。断面半透明,冰糖色或松香色,伪品则上述特征不全。

金钱白花蛇伪品

金钱白花蛇为小的银环蛇加工而成,直径约3~4厘米(盘成圆圈状)。伪制者用大的银环蛇(长1米以上),自腹剖开剥皮,将皮割成4~5段,再将每段纵切成3~4条;每条蛇皮内裹以蛇肉或其他肉,搓成细长筒状。一端粘上小水蛇头;另一端搓成尾状,再盘成圆圈状干燥,直径也是3~4厘米。正品与伪品的最大区别是:正品蛇体表面(切面)每厘米长度内有白色的环纹1~2个,伪品蛇体表面的白色的环纹相距1~2厘米。如用水浸泡,伪品白花蛇的头与蛇身会自然分离,蛇体的皮也自然摊开,体内肉质脱落,易于识别。

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年9月第1卷第6期\t"/content/12/1225/09/_blank"中药材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性状鉴别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具有简便易行、方便、迅速的特点,不受复杂的仪器、化学试剂等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老药工在长期的鉴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鉴别术语,生动形象、切合实用,现将常用的经验鉴别术语分述如下。1铜皮、铁骨、狮子头指三七根外表面光滑,灰黄色或灰绿色,俗称“铜皮”;横断面灰绿色或棕色,质坚硬,俗称“铁骨”;外表面周边有瘤状突起,俗称“狮子头”。2鹦哥嘴,肚脐眼,点状横环纹,断面玻璃碴指天麻块茎顶端具有红棕色弯曲的芽苞,俗称“鹦哥嘴”;底部有自母麻脱落的圆脐\t"/content/12/1225/09/_blank"疤痕,俗称“肚脐眼”;外形长椭圆形扁缩,表面有点状痕点排列成环,俗称“点状横环纹”;断面角质,半透明,显玻璃样光泽,俗称“玻璃碴”。3龙头、虎口、翘鼻尖、方胜纹、念珠斑、佛指甲指蕲蛇口宽大,俗称“龙头虎口;鼻尖向上翘起,俗称“翘鼻尖”;背部有24个菱形斑纹、腹部有24个圆珠状黑斑,俗称“方胜纹”、“念珠斑;尾部渐细,末端有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呈三角形,俗称“佛指甲”。4马头、蛇尾、瓦楞身指海马头略似马头,尾渐细向内卷曲,体上有瓦楞形节纹,俗称“马头、蛇尾、瓦楞身”。5怀中抱月、放平坐稳指松贝母鳞茎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外露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顶端尖,底部平坦,放手桌面上能够“放平坐稳”。6开口子指青贝母药材外层两枚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不抱合,俗称“开口子”。7针眼指正品半夏块茎呈圆球形,直径0.8~1.5cm,高0.5~1cm。黄棕色,其周围密布棕色小凹点,俗称“针眼”。本品应与水半夏严格区分,不可混用。8蚯蚓头,扫帚头“蚯蚓头”指关防风顶端有密集的细环纹,形如蚯蚓,俗称“蚯蚓头”;产于甘肃、宁夏等地的防风称西防风,药材顶端残存维管束众多,俗称“扫帚头”。9金井玉兰,菊花心指黄芪、桔梗等药材横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俗称“金井玉兰”;木部显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俗称“菊花心”。10乌金衣,挂甲指生于黄牛胆中的结石,商品称胆黄或蛋黄,多呈卵圆形、方形等形状,有的外层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取牛黄少许,加少许清水化开,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黄,经久不退,习称“挂甲”,并有清凉感透入指内,为牛黄的真品。11合把,通天眼“合把”指羚羊角基部环节用手握之,各间隙约为一指所容,具有舒适感,俗称“合把”;通天眼指羚羊角对光透视其上半段中央可见一条暗红色孔道直通角尖,俗称“通天眼”。12朱砂点指苍术断面黄白色、间有棕红色油腺散在,形如朱砂颗粒状,俗称“朱砂点”,朱砂点多者为苍术的优等品。13罗盘纹指商陆根横切等形成多个凸凹不平的同心性环纹,俗称“罗盘纹”。14珍珠盘,砂眼指银柴胡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似珍珠散于盘中,俗称“珍珠盘”;根表等有凹陷的根痕,俗称“砂眼”。15狮子盘头指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生长年久者茎痕多、根头大,俗称“狮子盘头”。16皮刺指海桐皮外表等生有底部约1cm,顶端尖锐的圆形刺,俗称“皮刺”。17胶口镜面指僵蚕的断面平坦,外层白色、粉性似胶,中间棕黑色发亮似镜,俗称“胶口镜面”。18金包头指毛知母顶端残留金黄色毛须。浅黄色叶柄痕,似金包头,故称“金包头”。19油头指川木香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俗称“油头”。20云彩纹或云锦纹指何首乌横切面黄棕色,由中央一个较大的中心及外围数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所构成,束间均有凹陷环纹相隔,显云朵状花纹,俗称“云彩纹”或称“云绵纹”。21皮棕肉白筒子身,断面对光有亮星、开水浸泡余气浓。指牡丹皮表面棕色,内黑白色,已去木心呈卷筒状,折断面对光透视显亮星点,用开水泡之散发出牡丹皮特殊香气。简明地说出了牡丹皮的性状鉴别特征。作者单位:730000甘肃省兰州\t"/content/12/1225/09/_blank"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的传统鉴别在临床上的应用洪晓燕应用现代化仪器,使鉴别中药的准确性大为提高,但也该看到,由于过分依赖现代中药鉴别设备及方法,对某些传统经验鉴别反而不加重视。其实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既简便易行,又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条件,适宜于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对基层医疗单位在不具备现代中药鉴别设备条件下使用,能有效防止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情况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现笔者根据多年工作体会,将传统鉴别方法作一介绍。

一、眼看通过肉眼来仔细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内外表面特征及断面、质地等。从形状来看,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且每种药材的外形都比较固定,如麦冬、天冬均为纺锤形根。拳参与重楼(蚤林)虽均有草河车之名,都有清热解毒作用,但拳参还能解毒止痢,利用于痛肿疮毒、血热出血等症;重楼尚能凉肝定惊,可治惊风抽搐。在植物来源上两者也有区别,拳参为蓼科植物,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形态上拳参呈弯曲的圆柱形,表现紫褐色,而重楼则呈结节状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些药材因科属相同且外形相似,但其表面特征却不一样,如同属桔梗科植物的桔梗和南沙参均有芦头,但桔梗上有数个半月形茎基残痕(即芦碗),而南沙参却没有芦碗。部分药材还有其特独的特征,如白芷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羌活的断面可见黄色分泌腔(习称“朱砂点”),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些药材的色泽还与产地、栽培和采收等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鉴定药材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如鸡血藤以断面色红如鸡血者为佳,萸肉以经霜色紫红为优等。药材加工方法的不同,外表形状也有差异,可通过眼看加以区别。如附子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商品药材有以下几种:①盐附子(咸附子),呈圆锥形,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表面灰黑色,有盐霜。②黑附片,为带皮的纵切片,呈不规则形,上宽下窄,表面黑褐色,切开面暗黄色,油润光滑,略透明。③白附片,与黑附片相同,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片较薄。④黄附片,为去皮的横切片,全体淡黄色,有光泽等。

二、手摸即用手捻拭药材,以判断药材的质观、软硬、韧脆程度以及粉质、角质、油润、柴性、绵性等特征。如怀牛膝与川牛膝均为苋科植物,根呈圆柱形,外表颜色相似,但怀牛膝质硬脆,易折断,有油性,而川牛膝质坚韧,不易折断,且无油性。再如木防已与粉防己外形相似,但木防己质较坚硬,木质性,无粉性,而粉防己则呈粉性。柴胡商品有南北之分,北柴胡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故习称硬柴胡;南柴胡质稍软,易折断,故习称软柴胡。麝香因价格昂贵,故伪品较多,鉴别时可取样少许置手掌中,加水湿润,正品手搓之能成团,轻揉即散开,不粘手,不染手,不顶指,不结块;如掺伪者则手搓之能成团,轻压不散开,粘手,染手,有硬物感,易结块。其他如黄芪软而有绵性,不易折断。滑石粉手摸有滑腻感,而伪品石膏粉则无等。

三、鼻闻即用鼻去嗅完整的药材,或剥碎、搓揉、折断时所闻到的香、臭、腥、臊等特殊气味,一嗅即可判断。如白鲜皮具有羊膻气,鱼腥草有鱼腥气,阿魏有强久蒜样臭气,天麻有鸡屎臭气等。但需注意的是,有些药材的气本来就不很强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久了就更不容易闻出来,这时应将药材弄碎或者放在有盖的杯子里,用热水泡一下再闻。如藁本产地有陕西、辽宁等,形态相似,取样放入热水中浸泡后,陕藁本气味浓香,而辽藁本则有芹菜样香气。

四、口尝就是利用牙齿咀嚼药材,并通过舌能感觉到的味道。如西洋参味微苦而后甘,具有特殊的人参皂甙味,嚼之口中能生津液者为佳。川芎口尝有麻舌感,后稍甜:蟾酥的真品口尝有强烈持久的麻辣感和刺涩味等。通过口尝可鉴别不同的药材,苦参与黄芪制成饮片后,二者外观相似,但黄芪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而苦参则无,且味极苦。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舌尖部只对甜味敏感,近舌根部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口尝时要取少量药材药品,放在口里咀嚼至少一分钟,使舌头的各部分都接触到药液,以达到准确尝到药味的目的。尝药时还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道可能不同,如根的皮部与木部等。对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毒性的药材,如生川草乌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不能太多,尝后一定要吐出来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五、水试根据水的比重,某些中药材遇水后会产生各种明显的变化,据此可鉴别其品种真伪和质量优劣。如西红花入水则柱头膨胀呈喇叭形,水被染成黄色,而伪品柱头不成喇叭形,搓之即烂。再如真品蟾酥遇水很快变成白浆者质佳,白浆出现愈快愈好。若在10分钟内出现乳白色白浆头凸起者,偶有掺杂,10~20分钟显乳浆者,有掺杂;20分钟以上显乳浆者,有较多掺杂。某些药材质地致密,所含的挥发油、树脂等比重大于1,应沉于水,如降香、沉香等应入水下沉者为佳。某些药材质地松泡,比重小于1,应浮于水,如浮海石,通草等。还有些药材在水试中会出现旋转等特殊现象,如熊胆粉少许投入盛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久置后全部溶解,放出的黄色色素只分布在杯底部,假品则扩散。牛黄真品入水可吸水变湿而不变形,若入水迅速膨胀而崩解者为伪品。苏木入热水中,水即染成鲜艳的桃红色,而假苏木则染成黄绿色或橙黄色。阿胶入热水后,溶液呈红茶色,透明,清而不浊;伪品则伴有沉淀,混浊或油状飘浮物。

六、火试即利用火烧、火煅等手段来试验中药材所产生的气、味、光、色、形、声、渗出物的变化,以鉴别真伪。如雄黄与雌黄共生,性状相似,燃烧时产生烟雾,雄黄发出黄白色烟,而雌黄烟雾不及雄黄浓,以青白烟为主。生石膏与红信石外观形状相似,但火试后信石不成团而有蒜臭气,生石膏则溶化成团,这是由于其含有结晶水的缘故。其他如白矾火烧呈紫色火焰、青黛火烧的靛蓝升华反应,海金砂燃烧时出现的火星和爆鸣声等现象。

传统经验鉴别方法虽好,在临床上实用性很强,但由于中药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尤其是有的药材因加工炮制方法不同,改变了药材的形状、颜色,要鉴别真伪,确定优劣,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显然是不够的,如牛黄粉等。因此,为了确保中药的临床疗效,必须结合现代仪器和方法来加以鉴别,这样才能弥补传统经验鉴别之不足,达到鉴别真伪优劣的目的。作者单位:浙江省萧山市药检所311200

常见中药饮片真伪对照图冬虫夏草是名贵的滋补药材。常见的伪品多为亚香棒虫草、新疆虫草。

1.正品虫体腹部有4对排列整齐间距相等的足,伪品则不明显。

2.伪品亚香棒虫草食用后有泻下和中毒的现象。

金钱白花蛇真伪的鉴别要点很多,这里只介绍最直观,最简单的几个:

1.真品白色环纹45-58个,相对较少,而伪品--赤链蛇的白色环纹100个左右,较多较密。

2.真品白色环纹向腹部环绕并渐增宽,而伪品不环绕腹部,腹部为白色。

3.伪品头后部有“Y”形纹,整个头部看上去像骷髅。

金钱白花蛇真假对比(腹部)

川贝母按照性状不同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具体的特征大家记住松贝的“怀中抱月”、青贝的“观音合掌”、炉贝的“虎皮斑”等特征就行了,这里我就不细说了。见下图。

川贝母(三种真品)的副本

假的是东小贝,不值钱

川贝母对比(青贝)

川贝母对比松贝

平贝母

沙苑子也是常用中药。常见的混淆品为华黄芪的种子和紫云英的种子。

1.正品沙苑子呈圆肾形或肾形。边缘一侧微凹处有圆形的种脐。

2.伪品华黄芪的种子呈规则的肾形,颗粒饱满,较沙苑子小。

3.伪品紫云英呈长方肾形,两侧压扁,较沙苑子大。边缘一侧中央内陷较深,呈沟状。

伪品防己的显著特征就是中间的纹理很清晰,似“车轮状”。

白及真假对比鳖甲

1.正品鳖甲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肋板八块,前端伸出外缘。伪品--缘板鳖甲,肋板没有伸出外缘。

2.正品鳖甲外表有不规则的细密状凹坑,伪品鳖甲为颗粒状点状突起。

苍耳子为常用中药,要注意与东北苍耳子鉴别:

1.正品纺锤形,长1-1.5cm(相对较小)。伪品呈长椭圆形,长1.8-2cm(相对较大)

2.正品刺长0.2cm以下,基部不增粗。伪品刺长0.3cm以上,基部增粗。伪品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形似“牛角”。

朱砂真假对比

何首乌真品

真品“制何首乌”,中间能看到木质的纹理。

木瓜为常用中药,商品中常与光皮木瓜混淆。

1.正品呈长圆形,药材多被纵剖成两半。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

2.伪品“光皮木瓜”表面红棕色,光滑无皱或稍粗糙。剖面饱满,果肉粗糙,显颗粒性。

五味子真假对比

西红花为贵重中药材。常见伪品为红花、菊花、舌状花、纸浆、玉米须等。

最简便的鉴别方法是:

1.正品西红花,用热水浸泡后,水被染成黄色,柱头呈喇叭状。

2.伪品浸泡后有红色颜色脱落,柱头无喇叭状。

3.伪品:玉米须。长短不一,有的极长。

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能。常与日本皂角刺相混淆。

1.正品主刺长圆柱形。伪品主刺呈长扁圆柱形。

2.正品切面质部呈黄白色,中心髓部海绵状。伪品切面类白色,实心,无髓。

3.正品皂角刺的梗是非药用部分,如果刺太少,梗太多,也不合格。

栀子也是常用的中药。常有用“水栀子”混淆,应注意鉴别。

1.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就是水栀子个头比较大。

2.栀子外果皮较薄而脆,略有光泽。水栀子果皮较厚。

3.栀子种子橘黄色,水栀子种子呈深橘红色。

常见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3)10.2.2

山杏为蔷薇科植物山杏的干燥果实,本品呈扁圆形,表面棕褐色,略皱缩,果肉质硬而薄,不易剥离;果核扁圆形,棕褐色,表面呈细网状,一侧边缘较锋利。气微,味酸涩。10.2.3

杏为蔷薇科植物杏的干燥果实,本品呈扁圆形,表面棕褐色,皱缩,果肉质硬而薄,不易剥离;果核扁圆形,棕褐色,表面较光滑或一侧边缘较锋利。气微,味酸涩。10.2.4

桃为蔷薇科植物桃的干燥果实,本品呈椭圆形,灰棕色至灰黑色,有毛绒。果肉与果核易分离;果核表面有众多凹陷的小坑及扭曲的短沟纹,边缘具钝棱。气微,味淡。11

五加皮

墨者资讯,最新资讯11.1

正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呈不规则卷筒状。外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有细纵棕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copyrightcnmoker.orrg11.2

伪品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形状为多卷筒状或槽状,表面有细皱纹,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质地疏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有特异香气,味苦。

内容来自墨者资讯12

海金沙12.1

正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主产于湖南、湖北、广东。性状鉴别:本品呈粉末状,黄棕色或淡黄棕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味淡。用火烧之,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并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撒在水中,则会浮出水面,加热会逐渐沉入水中。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孢子。

内容来自墨者资讯12.2

伪品一般用红砖粉或红土掺制而成。体重,手捻有粗糙感,置手中不易由指缝滑落。用火烧不着,撒在水中,则会沉入水中。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不规则团块状物质,少有孢子。13

金银花13.1

正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13.2

伪品按2005版《药典》,山银花、红腺忍冬均为山银花,冒充金银花也被认为是假药。另外,金银花主要是掺入滑石粉、淀粉等一些杂质,来增加重量。14

金钱草14.1

正品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茎的形状细长圆柱形,直径0.1~0.25cm,表面无毛,颜色暗红棕色。叶为卵形,全缘,着生方式对生,表面光滑无毛,叶脉一条明显,叶片与柄等长,花生于叶腋,气味气微、味淡,叶片水试对光可见黑色条纹。14.2

伪品广金钱草药材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本品茎直,呈圆柱形,长可达1m,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复叶,小叶1~3片,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cm,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不具弯缺。叶全缘,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cm。气微香,味微甘。

墨者资讯,最新资讯15

木瓜15.1

正品药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干燥近成熟果实。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圆形,多为纵剖为2瓣。长4~9cm,宽2~5cm,

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有时可见多数种子叠生,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清香,味酸。

墨者资讯15.2

伪品光皮木瓜,为蔷薇植物木瓜的干燥果实。本品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多纵剖为2~4瓣,长4~9cm,宽3.5~4.5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光滑或略粗糙。剖面边缘不向内卷曲,果肉粗糙,显颗粒性,种子扁平三角形,密集,每子房室内40~50粒,多脱落。气微,味微酸涩,嚼之有砂粒感。16

山茱萸16.1

正品药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干燥成熟果实的果肉。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8cm,宽0.5~1.3cm,厚约0.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略透明。顶端有的有圆形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16.2

伪品掺矾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干燥成熟果肉掺入白矾而成。本品与正品性状类似,唯表面明显有白霜状物。气微,味涩。

copyrightcnmoker.orrg

以上就是市场上出现的较多的中药饮片的伪品。

常见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5.2.3

水赤、链游蛇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横纹数60个以下,灰褐与淡黄纹相间,淡黄纹略宽于灰褐纹,横纹不环绕腹部。

本文来自墨者资讯6

防己6.1

正品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防己干燥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片状,直径1~5cm,表面灰棕黄色,粗糙,具有突起的横向皮孔。刮去外皮显灰白色,可见深色横纹及不规则弯曲的“筋脉”。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淡棕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6.2

伪品6.2.1

木防己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干燥根。圆柱形,一般弯曲不直,直径约1~2cm。表面黑褐色,一般除去栓皮,质坚硬。明显的木质化,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差,皮部薄,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6.2.2

大叶马兜铃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兜铃的干燥茎。圆柱形,质硬体轻,木质化,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耳叶马兜铃

为马兜铃植物耳叶马兜铃的干燥根。圆柱形而弯曲,表面棕褐色,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略有粉性,有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微苦。

copyrightcnmoker.orrg6.2.3

瘤枝微花藤为茶茱萸科植物瘤枝微花藤的干燥根茎。直径为2~5cm。质坚,不易折断,木质化,气微,味淡。

内容来自墨者资讯7

大黄7.1

正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药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多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或一面隆起一面平坦的纵剖片,除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可见网状纹理,未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褐色,有横皱和纵沟。新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棕色荧光;药用大黄药材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横切段或块片,似马蹄形。去净粗皮,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根茎横断面星点凸起,成环或散在,新的断面在紫外灯下显棕色荧光。7.2

伪品7.2.1

华北大黄为蓼科植物华北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呈类圆柱形,一端稍粗,一端稍细,栓皮多已刮去,表面黄棕色,有皱纹,质坚体轻,横断面有红棕色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特异,味苦。7.2.2

天山大黄为蓼科植物天山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呈类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断面黄棕色,有放射状棕色纹理,可见同心性环纹,横切面无星点,气微,味苦涩。7.2.3

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表面为灰棕色,有皱纹及横长突起的皮孔样瘢痕,顶端可见茎残基,具棕色鳞片状物及毛状纤维,质硬,横切面黄棕色,可见明显的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8

八角茴香8.1

正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果实。直径3~4cm,颜色为棕褐色或红棕色。多有8个蓇葖果放射状排列在中轴上先端钝尖。香气浓烈,味辛,甜。8.2

伪品8.2.1

莽草为木兰科植物莽草的干燥果实。多有10~13个蓇葖果放射状排列在中轴上,先端有一较长而后弯曲的钩状尖头。有特异香气,味辛,甜。8.2.2

野八角木兰科植物野八角的干燥果实。多有10~14个蓇葖果放射状排列在中轴上,先端长渐尖,略弯曲。有特异香气,味淡,久尝有麻舌感。8.2.3

红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果实。多有7~8个蓇葖果放射状排列在中轴上,先端钝尖。有特异香气,用舌尝,味先酸后甜。

内容来自墨者9

地肤子9.1

正品药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