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之

比较阅读1高考诗歌鉴赏之

比较阅读1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体裁等方面设题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4、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6、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3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3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4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4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船舟店店无灯无灯枫半死枫半死帆航整体把握,求同存异。5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1)两首诗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规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一:总论。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步骤三:体味情感1、求“同”关键词: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6答案:规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客船、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不同点:

比较思想感情异同整体把握,求同辨异。7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比较思想感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答案: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求“同”关键词:2、存“异”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谁知、心未死;空、衰、斑8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答案: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傍晚西风9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傍晚西风9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低面深藏碧伞中。1、比较表现手法求“同”关键词2、比较情感存“异”关键词--倚恨回首背低藏背披愁藏拦低回首拟人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10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齐安郡中偶题杜牧(14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要点】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孤独、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课堂练习11(14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答案要课堂小结:▲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作比较”这一要求。

12课堂小结:▲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注意:

1、审题,找出比较点。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13注意:1、审题,找出比较点。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对比问题:这两首诗都以《寻隐者不遇》为题,意境、主题也相似,都是写寻隐者终未得遇。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诗的不同之处。15寻隐者不遇15参考答案:形式:贾诗为五言绝句;魏诗为七言绝句。贾诗为问答体,以答为主;魏诗为自问自答。内容:贾诗有目标可见,特意寻访,童子知其去向,“只在此山中”;魏诗中所寻者无具体行踪,“采芝何处未归来”。贾诗主要是对话,通过对话体现诗意;魏诗写景抒情都有。表现手法:贾诗寓问于答,虚实相生,含蓄简练;贾诗景略情在,情中见景。魏诗自问自答,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描写以白描为主,青松、白云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16参考答案:16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仙吕]后庭花赵孟頫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赵孟頫与王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精通诗画。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和赵孟頫的《后庭花》都是诗中有画,请比较二者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区别。

(2)这首散曲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在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请你说说它们的异同。17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仙吕]后庭花(2)相同点: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不同点:王维诗的结尾直接写出归隐的意愿,而这首散曲则含而不露,只用“归去休”三字作了点暗示。水乡秋雨来时充满动感的暮色:全幅造境,以水为主,写的是水乡景色,水乡风情。(1)《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撒满宁静的月夜:三联写景,有山有水,写的是空山景色,村民生活。《后庭花》描绘了18(2)相同点: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别滁①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②寄杜涧叟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1)这两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注:①从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③旌阳,山名。19别滁①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

(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以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

(2)答案有两种。

①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

②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20(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高考诗歌鉴赏之

比较阅读21高考诗歌鉴赏之

比较阅读1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体裁等方面设题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2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4、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6、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23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3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24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4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船舟店店无灯无灯枫半死枫半死帆航整体把握,求同存异。25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1)两首诗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规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一:总论。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步骤三:体味情感1、求“同”关键词: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26答案:规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客船、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不同点:

比较思想感情异同整体把握,求同辨异。27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比较思想感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答案: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求“同”关键词:2、存“异”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谁知、心未死;空、衰、斑28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答案: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傍晚西风29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傍晚西风9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低面深藏碧伞中。1、比较表现手法求“同”关键词2、比较情感存“异”关键词--倚恨回首背低藏背披愁藏拦低回首拟人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30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齐安郡中偶题杜牧(14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要点】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孤独、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课堂练习31(14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答案要课堂小结:▲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作比较”这一要求。

32课堂小结:▲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注意:

1、审题,找出比较点。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33注意:1、审题,找出比较点。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3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对比问题:这两首诗都以《寻隐者不遇》为题,意境、主题也相似,都是写寻隐者终未得遇。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诗的不同之处。35寻隐者不遇15参考答案:形式:贾诗为五言绝句;魏诗为七言绝句。贾诗为问答体,以答为主;魏诗为自问自答。内容:贾诗有目标可见,特意寻访,童子知其去向,“只在此山中”;魏诗中所寻者无具体行踪,“采芝何处未归来”。贾诗主要是对话,通过对话体现诗意;魏诗写景抒情都有。表现手法:贾诗寓问于答,虚实相生,含蓄简练;贾诗景略情在,情中见景。魏诗自问自答,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描写以白描为主,青松、白云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36参考答案:16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仙吕]后庭花赵孟頫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赵孟頫与王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精通诗画。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和赵孟頫的《后庭花》都是诗中有画,请比较二者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区别。

(2)这首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