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玉米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玉米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玉米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玉米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6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第一节选用优良品种良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配以先进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确保玉米丰产丰收。品种选择的原则在选用优良品种时应本着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原则。1、优质玉米质量与品种类型,栽培条件、种植区域及加工贮藏条件密切相关。玉米籽粒质量,从市场角度看具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如商品质量、营养质量、加工质量,卫生质量、贮运质量等。商品质量包括籽粒色泽、饱满度和含水量等;籽粒橙黄或橙红,容量高,出籽率和出碴率高,最好是硬粒型或中间型的。其中容重是国建标准中确定玉米粮食等级的主要依据。营养质量可根据玉米的类型和用途来确定,普通玉米籽粒的化学质量应达到淀粉含量大于68%,粗蛋白大于9%,粗脂肪大于4%,赖氨酸大于0.25%。2、高产高产是玉米生产的基本目标,也是高产创建的首要条件,在品种选用方面,应选择增产潜力大的品种,目标是公顷产量达9000公斤以上。在注重品种丰产性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稳产性能,要选择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即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产量是高的,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和栽培条件下也可获得较高而稳定的产量。3、熟期适宜霜前充分成熟是玉米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玉米的成熟是一个生理过程,包括乳熟、蜡熟和完熟三个阶段。玉米一般在抽丝(串缨子)5天以后开始灌浆,灌浆15—20天以后进入乳熟期,此期籽粒内含物呈乳汁状或浆状,很容易挤出,俗称冒浆;乳熟期一般持续15—20天,乳熟末期籽粒体积达到最大,干物质累积量约占70%,含量大于50%;随后进入蜡熟期,籽粒内含物呈浆糊状或蜡状,用力可以挤出,俗称定浆。蜡熟期可持续10—15天,蜡熟末期籽粒干重达到最大,含水小于40%,出现本品种应有外观特征(色泽、粒型等),手指划之有痕但不破,俗称黄盖。最后是完熟期,籽粒干物质累积基本停止,逐渐脱水变硬,但部分有机物可继续转化为淀粉。玉米成熟的生理标志是籽粒黑层的出现,外部标志是籽粒外观的特征的出现。而有经济意义的标志应是百粒重达到最大,此时玉米籽粒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根据玉米成熟生理特性,玉米从抽丝到充分成熟约需45—60天。具体时间的长短与品种有关,通常早熟品种短一些,晚熟品种长一些。又因黑龙江省平均每隔3年就会出现一次早霜,早霜年份的初霜较正常年平均初霜日早7天或更多。因此,适合一个地方种植优良品种正常年份应能在7月25日左右抽穗,在初霜前5—10天达到蜡期末期或完熟期,否则产量和质量将受到影响。这就要求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生育期(出苗到充分成熟所需天数)所需活动积温(大于等于10度积温)比当地平均年活动积温少100—200度。这样选用的品种才能在正常年份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创造优质和高产;遇上低温早霜年份也能基本成熟,保证基本的质量和产量。这个成熟期的标准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我区的无霜日为143天,年均活动积温2860度,为此应选择生育期在125天左右,所需活动积温在2650度左右的品种。4、抗逆性强玉米的抗逆性是个综合指标,包括耐旱性、耐低温性、耐瘠薄性和抗病性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一般具备出苗快、苗壮;雄穗散粉到雌穗抽丝的时间间隔短,授粉结实好;田间自然发生的大斑病小于2级,丝黑穗病少于3%,茎腐病较轻;具有群体边行有双穗,中间不空秆等特征,综合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二、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根据上述原则,应选择通过省内审定推广,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康金以南第一积温带下限地区应以先玉335为主,搭配鑫鑫2号、丰禾1号等品种;康金以北第二积温带上限地区应以鑫鑫2号为主,搭配鑫鑫1号、兴垦3号等品种。第二节改进栽培方式根据我区主栽玉米品种先玉335、鑫鑫2号等品种耐密性强的特点,在栽培方式上可采用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比空通透栽培,小垄密栽培等方式来提高玉米产量。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把原65~70厘米的两条小垄合成130~140厘米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大垄上玉米行距为35~45厘米,株距因品种而定,种植密度较常规栽培增加300~400株。其玉米大行距由过去小垄栽培的60~70厘米增加为90~95厘米或100~105厘米。由于增强了通风透光的强度和边际效应,因而能增产8~12%,也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倒伏率下降了7%。二、比空通透栽培采用种植两垄玉米空一垄的栽培模式,将其三条垄应栽的株数集中在两条垄上,留一条垄做通风道,比清种种植密度增加10~15%,亩保苗4500株左右,每平方米保留7株,亩增产150公斤左右。由于空垄的出现,充分利用了边际效应,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了光合作用,增加了产量。另外由于空垄的出现,空气流动较常规小垄栽培大大增加,利于玉米成熟时籽粒脱水,降低含水量3~4%,提高玉米质量。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可在空垄中套种或间种矮棵、早熟、耐阴的马铃薯、红芸豆、白芸豆等。三、常规小垅密栽培在常规65厘米或70厘米小垅上种植,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达到增产的目的,种植密度由原来的亩保苗3500株增加到亩保苗4000株。在增加密度的基础上通过高肥足水来确保玉米产量。第三节一次播种保全苗一、选地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各种土壤类型都可以种植,但优质高产栽培应选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较好的黑土、黑黄土或砂壤土地块。黑土层较薄的白浆土和盐碱土不利于玉米的优质高产。二、选茬种植玉米应优先选择大豆茬、小麦茬或马铃薯茬。大豆茬能为土壤提供较多的养分,一般称为“油茬”。小麦的生育期短,收获后土壤养分的恢复和转换时间长,也是很好的肥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的前茬。三、整地玉米地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翻地的深度应达到20~23cm,起垄和镇压后达到播种状态待用。如果不能秋起垄则应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cm时顶浆打垄并立即镇压,严防跑墒。大豆或土豆茬也可以原垄起垄或耙茬起垄,这样可减少跑墒。四、种子处理不催芽直播的玉米种子可使用市售的玉米种衣剂拌种。合格的种衣剂含有农药、植物生长促进剂和微量元素等成分,除了能防治病虫害以外,还能加快种子的萌发和出苗,防止粉种。也可以自己用50%辛硫磷乳油50g(1两),加水1kg拌种10—20kg防治地下害虫;用硫酸锌1kg拌种5~10kg防治缺锌导致的白化苗。黑龙江省春季低温干旱,玉米种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长,易粉种缺苗。种子催芽是防止粉种保全苗的有效措施,催芽的方法是将精选过的种子先用60℃的热水烫一下,再用凉水浸种12—24h。种子浸好后捞出,在20~25℃下保持湿润催芽,一般经过48h即可出芽。芽宜小不宜大,以根尖长0.5cm左右为好,俗称“拧嘴”。拌过种衣剂的种子一般不能再催芽了。(一)使用包衣剂处理包衣种子时应注意的问题1.种子部门严禁在无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种衣剂零售给农民自己使用;2.种子部门必须出售采用包衣机具包衣的种子;3.包衣时严禁徒手接触种衣剂且须有防护措施;4.工作中不准吸烟、喝水、吃东西,工作结束后用肥皂彻底清洗;5.包衣后必须晾干成膜后再播;6.使用种衣剂不能另外加水;7.播种时不许浸种。(二)如何安全使用种衣剂1.不能与敌稗等除草剂同时使用;2.不要和碱性农药、肥料同时使用(种衣剂水解随pH增加而加快);3.凡含有呋喃丹成分的各种型号种衣剂,严禁在瓜、果、蔬菜上使用,尤其叶菜类绝对禁用,包衣水稻防止水系污染,因其是内吸性农药,残效期长;4.防止二次污染。五、播种时间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我区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15日-4月30日。播种太早地温偏低,种子在土壤里面停留的时间太长,易粉种和感染丝黑穗病,不利于保全苗和壮苗;播种太晚,又浪费积温,不利于优质高产。六、播种方法玉米的播种方法有人工刨埯点播、机械开沟人工点播、机械精量点播和机械平播后起垄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事先根据品种特性要求的种植密度和垄距计算出株距,据此刨埯或调整播种机。覆土深度一般为5~7cm,要深浅一致。通常墒情好的土壤覆土浅一些出苗快,但覆土太浅易受霜冻危害。墒情差的土壤最好深开沟(深刨埯)浅覆土,这样有利于吸收底墒。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春旱”,采用机械开沟坐水人工点播可加快种子萌发提前出苗。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坐水种可提前出苗3~7d,争取积温50℃左右。催过芽的种子一般必须坐水种植。七、间苗和补苗玉米一般在幼苗长到3~4叶期时进行间苗。间苗过早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产生缺苗,间苗过晚易伤根产生弱苗,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玉米地如有缺苗应在幼苗长到3~4叶期时进行补苗。补苗不能太晚,并且要求补预先准备的同样大小的幼苗,否则补上的苗易形成弱苗,永远也赶不上来。一般应坐水移栽补苗,移栽的苗必须带土团,不伤根或少伤根。第四节合理密植密度与品种种植密度与玉米品种株型有关,玉米品种的株型大致可分为紧凑型、中间型和平展型3种。紧凑型品种的叶片直立上冲,相互间遮阴少,密植时中下部叶片仍可得到足够的光照,通过光合作用为植株和果穗的生长提供养分。平展型品种恰好相反,叶片平展下垂相互遮阴,如果密植中下部叶片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容易枯黄早衰影响产量,因此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利于密植,株型平展的品种利于稀植。此外,种植密度还和品种的需肥、水特性有关,喜肥水的玉米品种需要较大的单株营养面积,一般利于稀植。耐贫瘠的品种对肥水条件和单株营养面积的需要低,一般利于密植。二、密度与种植方式采用大垅双行通透栽培或比空通透栽培模式的,由于通风通透条件好,具有边际效应的优势,密度可适宜增加,可比常规种植密度增加10—15%,即亩保苗数增加300—500株。三、密度与土壤肥力玉米是喜肥水的作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需要一定的土壤和肥水条件。因此,土壤和肥水条件与玉米的种植密度间关系的一般规律为土壤和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密一些,反之,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应种得稀一些。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种密一些,以密增产。但是,能否密植和适宜的种植密度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不是越密越好。实施高产创建的核心技术是在选用耐密型优良品种基础上,以肥保密,以密保产。即选用耐密型的优良品种先玉335、鑫鑫2号等,配以高肥足水,通过密植来创高产。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5.5—6.5万株,具体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方式、土壤肥力水平因素来确定。第五节科学施肥玉米是喜肥作物,高产栽培需要较多的肥料。玉米的施肥应遵循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和化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为2:1:0.5~0.8(以标准量计)两个原则进行。一、底肥玉米的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磷、钾化肥。通常每公顷用有机肥10000~15000kg,磷酸二铵150~300kg,硫酸钾75~150kg,尿素45~75kg。也可以用复合肥,但应注意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偏碱性的土壤易缺锌,每公顷应增施硫酸锌10~20kg。二、种肥玉米的种肥一般只在底肥不足时使用,以磷肥为主,通常每公顷用磷酸二铵75~150kg,可以加尿素25~50kg。无论人工撒肥点播还是用带肥箱的播种机施肥,播种时都要确保种肥不与种子直接接触,防止烧种。三、追肥玉米的追肥以氮肥为主,每公顷用尿素225~450kg,根据品种的熟期和用肥量的不同分次追人;早熟品种或用肥量较少的可在拔节期(趟二遍地时)一次追入,晚熟品种或用肥量较多的可在拔节期和孕穗期(趟三遍地时)分两次追入,也可以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丝期(果穗串缨时)分三次追入。不管追几次,第一次是最重要的,用肥量应占全部追肥量的50%~75%。氮肥容易挥发,所以应在株间刨埯或在垄的侧面开沟深施,并要及时覆土或趟地。四、叶面肥叶面肥一般在玉米生长苗期施用,由于黑龙江省春季地温低,土壤中的养分转化慢,所以玉米苗期常因某些营养不足而发育不良,因此叶面喷肥能补充玉米所需的养分,并增强抗旱和抵御低温能力,达到增产的目的,通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少量的尿素、磷酸二铵或磷酸二氢钾等化肥施用。五、缺素症状及防治(一)缺氮1.症状: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变黄;三叶期缺氮叶鞘呈紫红色,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展;以后最明显的症状是由叶间开始变黄,再沿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展,最后整个叶片开始变黄衰亡,穗小结实不饱满。2.易发生条件:前茬未施有机肥或耗肥较大;一次性施肥,降雨多,氮被淋失。3.防治方法:施足底肥,有机肥施量要高,后期缺氮,进行叶面喷施,用2%的尿素溶液连续喷两次。(二)缺磷1.症状:苗期缺磷,茎和叶片暗绿带紫红色,是从下部叶片开始。先是叶间干枯,从叶间沿叶缘向基部蔓延,进而呈暗褐色,以后逐渐向幼嫩叶片发展。生长缓慢叶片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体内积累过多的糖,使叶片呈紫红色,茎部衰弱,细长;果穗分化发育差,穗顶缢缩,甚至空穗,花丝也延迟抽出,使受精不良、果穗卷曲,会出现秃顶、缺粒与里行不整现象。2.易发生条件;东北春玉米播种过早,若遇低温,诱发缺磷;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且磷肥易固定。3.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和磷肥;早期可开沟追施过磷酸钙300kg/hm2,后期叶面喷施0.2%一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三)缺钾1.症状:幼苗发育缓慢,植株矮小,叶片显的长,茎秆短,易倒伏;叶片前端发黄,叶片及边缘易干枯、焦灼;果穗发育不良,顶端特别尖细,秃尖长,并易感染茎腐病;2.易发生条件:高产田中高氮低钾配合;施用有机肥少。秸秆不还田等;渍水过湿诱发缺钾;3.防治方法:施足有机肥,高产地块,配施氯化钾150kG/hm2;控制氮肥,调节氮钾比例;雨后及时排水,干旱年份多施用钾肥。高产“吨粮田”地缺氮、钾与化学促控剂配合施用。(四)缺锌1.症状:玉米缺锌症俗名“花叶条斑病”,“花白苗”等。“花白苗”为苗期症状,出苗后1~2周内,新生幼叶呈淡黄白色,基部2/3部位尤为显著。拔节后,病叶中脉两侧出现黄白条斑,严重时呈宽而白化的块状,病叶遇风容易撕裂。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抽雄、吐丝延长,有的不能吐丝或虽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形成“稀癞子”玉米棒;2.易发生条件:土壤有效锌含量低,石灰性土壤pH大于7,早春低温,磷肥施用量过高,导致诱发缺锌;3.防治方法:基施锌肥,每公顷30硫酸锌;播种时对缺锌地块,可种子处理,每千克种子用4~6g硫酸锌,加适量水溶解后浸种或拌种。第六节病、虫、草和鼠害防治一、玉米的病害黑龙江省玉米的主要病害有大斑病、丝黑穗病(乌米)、瘤黑粉病和茎腐病(青枯病)等。防治玉米病害最基本的途径是选用抗病品种,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玉米品种对这些病害都具有一定的抗性。药剂拌种对防治丝黑穗病有一定效果,合理轮作对防治大斑病和茎腐病有一定效果。(一)如何防治玉米的“乌米”1.发生“乌米”的原因玉米的“乌米”是由一种叫做“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造成的。丝黑穗病是我国北方春玉米区尤其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玉米病害,根据70~80年代对北方15个省区的调查平均发病率为6%,严重的品种可达60%以上。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幼苗期(种子萌发到6叶期)都能受病菌感染,但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4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发病的症状为幼苗矮缩丛生,节间缩短,茎基部膨大,下粗上细,株形稍弯曲,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成株植株矮小,雄穗或雌穗畸形,形成不同数量的病瘿(黑粉包),里面有丝状物体和大量的黑粉,俗称“乌米”。丝黑穗病株无正常的花粉或花丝,一般不结粒,是绝产性的病害。田间发病率每增加1%,每公顷就约减产100kg。由于丝黑穗病的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并存活很多年,所以已发病的地块如果不特别注意防病,土壤里的病原菌会越来越多,发病越来越重。2.选用审定品种是防治“乌米”的基本方法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申请审定的玉米品种都要进行玉米丝黑穗病的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只有在接种鉴定中发病率低于30%,自然发病鉴定中发病率低于3%的品种才能通过审定。因此选用经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玉米品种是防治“乌米”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玉米“乌米”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一些未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品种如“白单31”、“吉单209”和“四密21”等。这些品种中的一部分已通过了国家或其它省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但国家和其它省份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标准比黑龙江省的宽,而黑龙江省是全国丝黑穗病危害最重的地方,因此,已通过了国家或其它省份审定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不一定都符合黑龙江省的要求,盲目引种有可能在生产中造成重大危害。3.药剂拌种是防治“乌米”的辅助方法采用拌种和种子包衣等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丝黑穗病的发生。药剂防治可以选择:A拌种剂(1)40%卫福200FF拌种悬浮剂,(美国来路化学公司农药部生产)药种比为1:320倍;(2)2%立克秀种衣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药种比为1:250倍;(3)8.1%黑穗克星(克酮戊唑)玉米种衣剂,(齐齐哈尔合成助剂厂)2.2%~2.8%拌种,或药种比为1;40倍;(4)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沈阳农药有限公司)0.02%~0.03%拌种;(5)15%粉锈宁WP,药种比为0.4:100倍拌种。B催小芽拌种剂(1)40%卫福200FF拌种悬浮剂,(美国来路化学公司农药部生产)药种比为1:320倍;(2)2%立克秀种衣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药种比为1:250倍。上述药剂建议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现有种衣剂和拌种的防治效果与土壤温度高低和土壤水分多少有关,不十分稳定。因此药剂拌种只是一种防治“乌米”的辅助方法,不能过分依赖。认为不抗病的品种用较好的种衣剂拌种以后就抗病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二)玉米瘤黑粉病症状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植株地上幼嫩组织和器官均可发病,病部的典型特征是产生肿瘤。病瘤呈银白色,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并迅速膨大,常能冲破苞叶而外露,表面变暗,略带浅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失水后当外膜破裂时,散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果穗发病可部分或全部变成较大肿瘤,叶上发病则形成密集成串小瘤。二、苗期地下害虫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小地老虎、蝼蛄和金针虫等,可在不同部位将幼苗咬断,是造成玉米缺苗断垄的重要原因。防治地下害虫的主要措施是种衣剂包衣或拌种,一般每100公斤种子用1.5-2升种衣剂拌种,还可用48%乐斯本防治地下害虫,每公顷2.25升拌细砂石225-300公斤,3%克百威颗粒剂每公顷用30-45公斤,5%特丁硫磷颗粒剂每公顷用30-60公斤,在播种同时撒施。此外合理轮作和秋季深翻也有一定的效果。三、黏虫和草地螟黏虫和草地螟都是迁移性害虫,一般发生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来势快,危害面广,主要咬食玉米的叶片,具有暴食性和迁移性。一般在幼虫3龄(长度lcm左右)以前,虫害刚发生时叶面喷洒有机磷(敌敌畏等)或菊酯类(敌杀死等)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一)黏虫的综合防治方法1.控制越冬虫源秋季在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田结合中耕培土,除草灭荒,对控制三代黏虫效果明显。2.诱杀成虫和诱集产卵从黏虫成虫羽化初期开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枯草把可大面积诱杀成虫或诱卵灭卵。3.药剂防治在玉米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头时,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就应施药防治。防治药剂有:2.5%功夫乳油、4.5%高效氯氰菊脂、5%来福灵乳油、21%灭杀毙乳油每公顷0.375升加水喷雾。4.保护和利用天敌黏虫的天敌有蛙类、鸟类、蜘蛛、线虫、螨类、麻雀、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寄生菌和病毒等多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注意保护利用。(二)草地螟的防治草地螟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2-3代,以一代幼虫为害为主。幼虫的为害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草地螟具有低龄幼虫发育快、暴食和集体迁移习性。因此防治时期应在3龄期,幼虫迁移危害之前,防治药剂有:2.5%敌杀死乳油、2.5%功夫乳油、4.5%高效氯氰菊脂、21%灭杀毙乳油每公顷0.375升加水喷雾。四、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专化害虫,以幼虫危害玉米。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每年可发生两代,第一代主要危害植株和雄穗,造成中上部叶片虫孔、茎秆折断和减产。第二代主要危害花丝和果穗,造成缺粒、霉变粒和减产。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一)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成虫羽化前的冬春季节,采取烧、沤、轧、封等办法,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二)诱杀成虫采用高压汞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螟蛾,可有效地降低玉米螟为害率。(三)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始期,初盛和盛期进行3次放赤眼蜂,每次每公顷放蜂15~30万头,每公顷设放蜂点75~150个;利用白僵菌或BT粉剂封垛封杀螟蛾,在玉米心叶末期,利用BT高孢可湿性粉剂或高浓缩液(100亿/m1)制成颗粒剂,每株施1~2g,颗粒剂制法:每公顷用药2.25~3.00kg与煤渣、土粒、细砂等75~150kg混拌均匀即可或每公顷用乳剂3000ml,兑水30L稀释后进行飞机喷雾。(四)化学防治用辛硫磷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每株2g,投入到玉米心叶内。颗粒剂制法:用50%辛硫磷乳油lkg,加颗粒250或500kg混拌均匀即可。五、除草技术玉米田除草可因地制宜的运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措施,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不利于杂草生长的条件,但应尽可能减少化学除草法。(一)农业除草主要靠农田耕作技术、栽培措施和田间管理措施防治杂草。人工除草可结合间苗、追肥等人工铲除杂草;秋季草籽成熟之前拔除田间大草,减少第二年杂草量;中耕除草是通过两次中耕起垄机械消灭垄间杂草和深埋一些杂草;秋翻春耙或春季破茬起垄可在一定程度上消灭深根性多年生杂草以及早春萌发的杂草。(二)化学除草适当时期,选用适当的农药防除玉米田杂草,可取得较高的防效。1.玉米播后苗前施药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3.0L+75%宝收干悬浮剂15~25g,防效可达到90%;90%禾耐斯1.4~1.7L+宝收15~25g,防效可达到92%。2.玉米苗后茎叶处理4%玉农乐水剂每公顷1.5L,粘玉米、甜玉米慎用。4%玉农乐水剂每公顷1L+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100g,防效可达94%以上,施药时期是玉米3~4叶,阔叶杂草2~4叶期。六、农田鼠害的防治灭鼠方法很多,各地所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据靳锋云(1988)报导,吉林省农田鼠害防治主要应用生态灭鼠法、生物灭鼠法、器械灭鼠法和化学灭鼠法。(一)生态灭鼠法主要通过改造农田环境等措施破坏适宜害鼠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农田精耕细作等。(二)生物灭鼠法主要是利用害鼠天敌和病原物进行害鼠防治的方法。天敌包括猫头鹰、狐狸、岫、鹞、刺猬、黄鼬、紫貂、蛇类和家猫等,病原物方面,主要选择能使害鼠致病,而对人、畜、禽无害的病原物投放于农田防治害鼠。(三)器械灭鼠法即应用各种工具直接捕杀害鼠的方法,亦称物理方法。在出蛰、出洞盛期、仔鼠分居盛期、害鼠交配盛期等害鼠活动时间长、次数多、范围广,是灭鼠的适期。常用的专用灭鼠器械有:捕鼠夹、捕鼠笼、地弓、捕鼠钩、杆套、电子捕鼠器等。(四)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化学药剂灭鼠。化学灭鼠剂有胃毒剂、熏杀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选择的灭鼠药剂要对当地主要害鼠毒力强,而对人、畜、禽毒力小的药剂;选择的饵料也要对当地的害鼠种类具有诱惑力,由于不同的害鼠种类以及生活在不同生境的害鼠种类喜食的饵料种类有很大的差别,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然后根据害鼠的食性特点,做成能为害鼠接受的剂型。目前我省推广使用的杀鼠药剂: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速、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使用时应详细查阅说明书,慎重使用。靳锋云(1988)认为,要在短期把害鼠密度降下来,控制鼠害发生,最好是采用全生境灭鼠法。此法是在鼠类生态学基础上,将灭鼠剂、使用技术和组织措施结合起来,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当地全体农户对防治区害鼠所有栖息地内的洞穴和活动觅食场所,在一定的时间内全部使用高效杀鼠剂围歼害鼠。其主要环节如下:1.查明鼠情要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明确当地害鼠种类、基数、生活习性。2、选择防治时间旱田灭鼠的最佳时机一年有两次。即春季4月下旬至5月末,冬眠的害鼠已出蛰、交尾,害鼠活动频繁,加之此期害鼠洞内的储粮大部分吃光,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防治易收到好的效果;另一个时期是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此时害鼠密度高,为了在洞内储粮,夜间活动的害鼠,白天也出来盗运粮食,这时投药,易被害鼠盗食,灭鼠数量多,可以大幅度降低害鼠密度达到保粮目的。3.制好毒饵主要是用缓释药物加工成毒饵,根据不同害鼠种类或不同场所有针对性使用。4.组织围歼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按照要求,精心组织。做到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药物,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投药。5.正确投放按规定时间、位置、方法、投放灭鼠毒饵,由经过培训的投药员投放,不得将药物发给用户自行投放。主要将毒饵放在鼠洞、鼠道和害鼠经常觅食的位置,通常采用距离投饵、均匀投饵、饱和式投饵等方法。6.查补漏投地块要保证防治区内所有耕地、树带、地头、荒地都在统一时间投放药剂,对遗漏地段要在2d内补投。第七节田间和后期管理黑龙江省玉米优质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有效积温和水分不足。良好的田间管理能调节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成熟和优质高产。一、苗期深松玉米的苗期深松一般在幼苗长到2~3叶时进行,俗称“铲前趟一犁”,深度应超过25cm。苗期深松可明显提高地温,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及时铲地、趟地和放秋垄铲地、趟地和放秋垄的作用除了灭草以外还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和切断毛细管调整土壤水分等作用,因此即使用了除草剂灭草以后的玉米地也要及时进行铲地、趟地和放秋垄。三、适时灌水当田间干旱缺水时应及时进行灌水,防止水分缺乏,尤其是在播种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扬花灌浆期更应保证水分供应,防止干旱缺水而影响生育。四、站秆扒皮晾晒黑龙江省秋季降温快,不利于玉米成熟后籽粒的脱水。站秆扒皮晾晒能加快籽粒脱水,降低收获时籽粒的水分,提高粮食的等级。但是扒皮晾晒必须在蜡熟末期进行,太早了要减产,太晚了温度太低降水的效果不明显。蜡熟末期的标志是籽粒变硬,手指划之有痕但不破,俗称黄盖。五、码垛上楼降水黑龙江省的玉米收获后籽粒水分含量经常偏高,尤其是遇上早霜年份。这样的玉米如果在院子里露天大堆存放是不可能降低水分的。应当将果穗码成长条形垛或存放在离开地面的“苞米楼”里,自然通风降水。六、适时脱粒不要“赶冻”将水分高的玉米直接脱粒,这样会形成较多的破碎粒和杂质,降低粮食的等级。必须待水分降到25%以下时才能脱粒,脱完后应进行清选,减少里面的杂质,提高粮食的净度和容重。七、收获后的玉米如何提等增值由于自然条件和和生产技术上的原因,黑龙江省的玉米收获后籽粒水分含量经常高达30%以上,尤其是遇上早霜年份,籽粒水分更高。这样的玉米不符合国家的粮食收购标准,粮库不愿收,市场价也很低。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降低水分,提高粮食的等级,增加种植玉米的收入。具体的做法有:(一)码垛将果穗头对头整齐地码成长条形垛,垛高1m左右,长度不限。果穗之间有空隙,垛和垛之间间隔1m以上,有利于自然通风降水。(二)上楼将果穗放在“苞米楼”里自然通风降水。“苞米楼”的底部要离开地面0.5m以上,宽度不要超过2m,长度不限。(三)脱粒清选水分高的玉米直接脱粒会形成较多的破碎粒降低粮食的等级。因此必须待水分降到25%以下时才能脱粒。最好采用带清选出风装置的脱粒机,随脱随清选。如果采用人工脱粒,脱完后也应扬场出风,减少里面的穗轴等杂质,提高粮食的净度和容重,提高等级。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第一节品种选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本着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原则,选择通过省内审定推广,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一、品种选择的原则1、优质:品质好。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2、高产:产量高。既要高产又要稳产。3、熟期适宜:霜前能够充分成熟。应选择生育期125-130天,活动积温2450-2500℃的品种。反对越区种植。4、抗逆性强:抗病、抗虫、抗倒、抗旱耐涝、抗低温冷害等。尤其应注意抗稻瘟病和抗低温冷害。二、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根据我区生产条件,生态特点和栽培水平,南部第一积温区应以东农425为主,搭配松粳9、东农428等品种,北部第二积温区应以东农428为主,搭配龙稻7号、垦稻12等品种。第二节培育壮秧培育壮秧是水稻丰产的前提和基础,在育秧方式上采取常规土育苗和无土育苗相结合的育苗方法。一、常规土育苗技术1、壮秧标准手插秧秧龄35—40天,叶龄4.5叶以上,株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物质重4克以上。机插秧秧龄30—35天,叶龄3.1—3.5叶,株高13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物质重3克以上。2、育秧前准备2.1苗床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旱田地或园田地,避免在低洼水田地育苗。2.2建棚整地做床采用大中棚育苗,淘汰小棚。大中棚规格为宽6-8米、高1.8-2.2米。大中棚育苗应秋整地,秋打床,秋施农肥,翻耕10—15厘米。其主要特点,一是能在早春提早扣膜化床土,提前在扣棚内作业,实现早育抢积温;二是由于大中棚空间大,温差小,并能实行多层覆盖,有利于早春保温防冻育苗并提高成苗率。一般成苗率比小棚高20%以上,并且有浇水施肥等苗床管理十分方便和育苗成本低等特点。2.3床土配制及铺放2.3.1、床土选择:应选择肥沃的旱田土、园田土或山地腐殖土。并注意除草剂残留问题,凡上年用过普施特、豆黄隆、绿黄隆、阿特拉津的地块,不能选其做苗床土。2.3.2、床土配制:3份旱田土、1份优质农家肥(充分腐熟、倒碎、过筛),加相应的壮秧剂(按说明使用),混拌均匀。2..3.3摆盘装土:最好采用钵体盘或机插盘育苗。摆盘装土前苗床要浇透底水,床土铺放厚度2cm,一定要均匀,防治薄厚不均匀,秧苗生长不整齐,造成三类苗,易得病害。2.4种子处理2.4.1晒种:种子出库后,也就是在浸种前选择晴好的天气晒2-3天,增强种皮透性,提高酶的活力,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可使种子干燥一致,吸水均匀,出芽整齐。2.4.2选种:在风选和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盐水选种,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防止三类苗出现。盐水选种:通常用50公斤水加12.5公斤盐配成比重为1.13的盐水(鸡蛋浮出1角钱硬币大小)进行选种。也可用泥水选种。2.4.3浸种:用药剂浸种防恶苗病。可用10%浸种灵10毫升或25%施保克10毫升兑水50公斤,浸40公斤种子。在室温下浸5-7天。浸种时间长短与水温有关,水温高、浸种时间短,水温低、浸种时间长,如:水温30℃约需1~2天,20℃约3~4天,10℃约需8天。同时还可防治稻瘟病等其他传染性病害。2.4.4催芽:经催芽的种子,播后扎根快,出苗早,成苗率高。催芽的标准是种子破胸露白,芽长不超0.2厘米,催芽的技术要点是“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高温破胸就是在30~32℃高温下,使种子及早露白;适温催芽,就是当70%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至25~30℃。经12~14小时,使芽长至0.2cm左右,低温晾芽就是把催完芽的种子在自然温度下摊薄降温晾1天即可播种。火炕催芽注意炕热烙种。3、育苗播种3.1播种时间:大中棚育苗4月15日到25日。3.2播种量:人工手插秧秧龄30-35天,每平方米播芽种5-6两;秧龄35-40天,每平方米播芽种4-5两。机械插秧:每盘播芽种2-2.5两,每平方米6盘播芽种1.2-1.5斤。3.3播种方法:最好用育苗播种器播种。人工播种的注意播匀,先播80%,再用余下的20%找匀。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和土壤密接,三面入土,一面朝天。然后用过筛的肥沃的旱田土进行覆盖,厚度为0.5-1cm.3.4苗床封闭灭草丁扑易产生药害,应淘汰丁扑。可用以下几种方法:马歇特混扑草净:10平方米苗床用60%马歇特2-2.5ml混25%克扑草净1克对水5公斤.杀草丹混扑草净:10m苗床用90%杀草丹2-2.5ml混25%扑草净1克对水5公斤.喷施或兑土撒施.3.5扣棚覆膜:首先在床面平铺一层地膜,以利保温保湿,出苗快而齐,苗出齐后撤掉。覆膜时一定要扯平拉紧,同时加防风网(大中棚)严防风刮,四周用土压严.4、苗床管理4.1温度管理播种—出苗阶段,密封保温。出苗—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5-28度,若棚内温度超过28度时,应在棚的背风面揭开进行小通风。1叶1心—2叶1心,温度控制在22-25度,此期应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严防高温烧苗和高温徒长。2叶1心—3叶1心,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3叶1心后,根据外界气温情况昼揭夜盖,逐渐走向自然炼苗状态。插秧前3-5天将棚膜全部揭开,炼苗3天以上。4.2水分:在苗床浇透底水的情况下,通常2叶前不浇水。2叶后开始浇水,浇水时应在早晚浇,一次浇足浇透。3叶后,外界气温升高,蒸腾量加大,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要大水上床,大水漫灌,应始终保持旱育状态。缺水症状:早晨叶尖无露水珠。4.3防立枯病、青枯病4.3.1立枯病症状:在苗床上点片发生,秧苗变黄变褐,茎基部腐烂,用手拔时地上地下脱解,不易连根拔起。通常在1叶1心期开始发生,2叶1心时表现明显。发病原因:苗床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育苗期间气候条件不适,温度忽高忽低,尤其是持续低温后,突然转为高温,秧苗抵抗力差,则很易得立枯病。弱苗、徒长苗、不经常通风炼苗的秧苗易得病。防止方法:a、床土消毒水稻壮秧剂内含有杀菌消毒药剂,应用壮秧剂即可达到消毒目的。b、1叶1心期喷药防治药剂:30%瑞菌清每平方米苗床用1毫升兑2-3公斤,苗床喷洒。20%移栽灵每平方米用2-3毫升兑水2-3公斤,苗床喷洒。4.3.2青枯病症状:秧苗青枯打绺,用手拔时能连根拔起,通常在2-3叶期发生。属生理病害。发病原因:秧苗素质不壮,根系不发达,吸水困难。外界气温高,蒸腾量大,造成体内水分失调,即秧苗严重缺水造成的。弱苗、徒长苗、缺乏锻炼的苗易发生。防治方法:a、培育壮苗b、及时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c、加强苗床水分管理,防止苗床缺水。青枯病发生后及时灌水上床,并注意小通风。4.3.3苗床灭草:用安全、高效、低毒、环保的除草剂。敌稗:水稻1叶1心期茎叶处理,10平方米苗床用25%敌稗15-17.5毫升,兑水0.25公斤茎叶喷雾。千金:水稻1.5-2叶期茎叶处理,10平方米苗床用10%的千金0.9-1.05毫升兑水0.25公斤茎叶喷雾。苯达松:水稻3叶期阔叶杂草发生时,10平方米苗床48%排草丹(苯达松)2.5-3毫升兑水0.25公斤茎叶喷雾。注意:不要用二氯喹啉酸、神锄等药剂,易产生药害,移栽后本田易产生筒状或葱状苗。4.3.4追肥:2叶1心后(离乳期)苗床出现脱肥现象时,应及时追肥。每平方米用尿素10克或硫酸铵25克兑1公斤水进行叶面喷洒,喷后用清水冲二遍。4.3.5插前三带带肥:带二铵,插前头一天往苗床撒二铵,每平方米三两,撒后浇水使之粘附在床土上,做到带磷下地。带药:预防潜叶蝇,插秧前1-2天,每100平方米苗床用10%吡虫啉3-4.5毫升兑水苗床喷雾。带生根粉:为使插秧后返青快,可于插秧头一天往苗床喷生根粉,带生根粉下地。二、无土育苗技术1、无土育苗技术特点无土育苗技术是应用经高温膨化形成的矿砂玻化微珠做为无菌育苗基质,同时配合专用育苗肥进行育苗。该技术打破了传统土育秧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制约我市水稻育苗环节中取土难、育好苗难、防病难的“三难”问题:1.1不需要准备营养土,可以解决挖取育苗土破坏植被,春季化冻慢,不能适时育苗,床土质量差,易发生除草剂残留药害等问题;不需要调酸,盐碱地、废弃地、闲置操场、庭院都可以做育苗用地。1.2育苗基质中无杂草种子、虫卵和病原微生物,不必进行苗床除草,避免了常发生的苗床除草剂药害问题;不发生土传病害和虫害,不易得猝倒病、立枯病和青枯病,秧苗成苗率高,可达96%以上,病死苗率低于2%,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1.3基质透气、透水性强,保温性能好,秧苗根系发达、根须多,根粗、根壮,比土育苗根长5~7厘米,移栽后不缓苗,返青快,分蘖早,可提前成熟。1.4基质质地疏松,质量轻,秧苗盘根好,起苗、运送和插秧省工、省时、成本低。可人工插秧,更适合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2技术操作2.1准备苗床。2.1.1根据本田种植面积,确定苗床面积,无土育苗每亩本田要用5平米苗床,苗床必须整平做畦,畦梗高5厘米;要求床面水平、压实(如坡度太大、不平,可分小段做床),床面要保持湿润,不能有土块、杂草。2.1.2在苗床铺设塑料布(规格为3道以上)做隔离膜,或者专用育苗盘(适合机械插秧),为防止隔离膜或育苗盘下的杂草生长影响秧苗,可在铺隔离膜或育苗盘前施用封闭除草剂(禁止用旱田除草剂),塑料膜或育苗盘铺前苗床表面必须保持湿润,铺后隔离膜不能有褶皱。在苗床附近撒施杀虫剂和杀鼠剂(应选择颗粒剂)。2.1.3隔离膜或者专用育苗盘铺好后,铺育苗基质(膨化砂),因基质较干,适当拌水,拌水量以适合操作即可,基质厚度为0.8厘米,绝对不能超过1厘米。2.1.4将育苗肥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均匀淋于苗床,每50平方米苗床用肥1袋(500克装)然后用清水均匀浇透苗床(每袋基质大约吸收37~40千克水份),使基质含水量达到不浸出、不干燥(即用手指按苗床,手指窝内没有水)为宜。2.2种子处理。同常规土育苗。2.3播种。2.3.1准备覆盖用细沙。细沙以小米粒大小为宜,如沙子过细,可用沙子与基质混合盖种(可解决沙子过细、过湿带来的操作不便,能提高通透性,达到出苗快、出苗齐),体积比为5:1,拌匀后盖种,厚度为0.8~1厘米,不能超1厘米,每立方米可盖100~125平方米苗床。要求沙子内不能有草籽。2.3.2用种量的确定。因为各地气候差异和水稻品种及成熟期的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播种量。但是应遵循高产栽培要求,尽量稀播,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落田苗数即可。每平方米用干种0.6千克,湿种0.8千克。2.3.3播种期的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为宜,也可根据插秧日期确定。2.3.4种子播匀。要求每平方厘米不超过4粒芽谷为宜,且要均匀播到苗床边。2.3.5种子播好后,用细沙或沙子拌基质覆盖种子,盖种后再喷1次水,使表土湿透,达到最大湿度,但苗床表面不能有积水,不能有水淅出,并将露出的种子盖好。2.3.6盖膜:用塑料薄膜将苗床盖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2.4苗床管理(苗龄35~40天)。2.4.1温度管理:棚内温度主要靠通风控制,播种到出苗以封闭保温保湿促齐苗为主,适宜温度为28~30℃。如果超过30℃时,根据需要适当小通风,出苗达到30%时,要及时揭去保温保湿膜,以免烧芽。出苗到1.5叶期,温度控制在20~25℃;1.5~2.5叶期,日间温度保持在20℃,以后维持与外界温度相适应即可,保证秧苗插秧时株高不超过15厘米。2.4.2水份管理:必须保证秧苗的水份供应,不能令秧苗缺水而造成干枯死亡。当出苗达到30%时,揭去保温保湿膜,喷带肥水,以保证出全苗,苗出齐后,配合施肥补足水份(保证底膜上长期有水为宜),秧苗长至1叶1心时可灌足水,以后缺水就浇,保证底膜上长期存水为宜。插秧前1天可停止供水,以利运输及插秧操作,但应以秧苗根须不干为宜。2.4.3追肥:揭膜后第一次浇水必须带肥,每50平方米苗床用育苗肥1袋(500克装)。以后每周浇1次带肥水,每20~25平方米用育苗肥1袋(500克装),溶解后用喷壶均匀喷洒于床面即可。第三节本田管理一、泡田整地1.清理渠道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2.灌水泡田应在插秧前5-7天灌水泡田,泡田一定要泡透,泡好后再水耙。盐碱地更应早泡田,排水洗盐1-2次,降低土壤的PH值。4.3平畦整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田面较平的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先整平沟堑,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4-5天进行,整地时间和进度要和移栽时间和进度相吻合,整地质量要整平耙细,做到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二、移栽1.移栽时期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插秧,插期为5月10日—5月25日。2.移栽规格手插秧以9X4寸为主,每穴2—3株基本苗。机插秧以9X3为主,每穴3—4株基本苗。3.移栽质量手插秧要做到行直、穴匀、棵准,插深不超过2cm,机械插秧要做到插深一致,插后及时补苗。三、施肥1.基肥亩施农家肥2-3立方米,于翻耙前施入,3年轮施一次。复合肥选用45%的水稻测土配方肥,每亩15-20公斤,加有效硅肥1公斤。或用尿素6—8公斤,磷酸二铵6—8公斤,硫酸钾3公斤,加有效硅肥1公斤。耙前全层施入。2.追肥返青分蘖肥亩施尿素4—5公斤,穗肥亩施尿素2.5-3公斤,硫酸钾2公斤。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叶面肥。四、灌溉1.护苗水花达水插秧,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层,扶苗护苗。2.分蘖水有效分蘖期灌3cm浅水层,利用薄水层增温促蘖。3.晒田有效分蘖终止期前2—3天排水晒田,根据长势长相等综合情况晒田3—5天,晒后恢复正常水层。4.护胎水孕穗至抽穗前,灌4~6cm活水,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5—18天)遇低温灌10—15cm深水护胎。5.扬花灌浆水抽穗后实行间歇灌溉,将水层灌至5—7cm,自然落平后再灌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6.排水黄熟末期开始排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正常田块和漏水田可适当晚排,做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增加后期光合产物,提高稻谷品质。7.井水增温技术井水灌溉要增设晒水池,面积占单井控制灌溉面积的1.5—2%,采取井口小白龙雾化增温和高台跌水增温等方法提高水温。也可采用延长渠道,渠道覆膜,昼远灌,夜近灌,勤换进水口等方法,千方百计的提高灌溉水温。五、除草通常用除窄叶杂草的除草剂如马歇特、阿罗津、瑞飞特等药剂加除阔叶杂草的药剂如草克星、水星、农得时、威农等药剂进行防治。1、插前封闭灭草插秧前3-5天,亩用12%的农思它200毫升,在水整地结束泥浆开始沉淀时甩施,施药后2-3天换新水插秧。2、插秧后化学除草2.1插秧田前期除草插秧返青后,稗草1.5叶期,每公顷用60%马歇特1.5-2升或用30%阿罗津750-900毫升混杀阔剂。毒土法施入。2.2插秧田中期除草2.2.1稗草2叶期(插后7-10天)可用杀草丹,公顷用90%杀草丹2.2-2.5升,混阔叶除草剂施用。2.2.2稗草超2叶达3叶期时(插后10-15天)可用96%禾大壮每公顷1.5-2.25升,混阔叶除草剂施用。还可用二氯喹啉酸除草剂,每公顷用50%二氯喹啉酸400-500克,混阔叶除草剂施用。3.插秧田后期除草3.1大龄稗草的防除韩乐天:是除大龄稗草、稻稗、葡茎剪谷颖的特效药。每公顷用1%韩乐天乳油4.5-5.25升或5%韩乐天乳油0.9-1升兑水喷雾。除防大龄稗草外,还可防各种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千金:对大龄稗草、稻稗有效,对水稻非常安全。稗草4叶期每公顷用0.9-1.2升,5叶期用1.3升,6-7叶期用1.5升。撤浅水茎叶喷雾。二氯喹啉酸:每公顷用50%二氯喹啉酸500-600克或25%的二氯喹啉酸1000-1200克茎叶喷雾。3.2阔叶杂草及多年生杂草3.2.1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两次用药。插秧返青后兑杀稗剂用一次,之后10-15天三棱草未露出水面时再用一次,此次单用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即可3.2.2灭草松混二甲四氯:当三棱草和阔叶杂草已长出水面,植株较高时就必用二者进行喷雾。公顷用48%苯达松1.5升混56%二甲四氯350-400克。应在6月末7月初水稻有效分蘖末期施用。3.3水绵防除3.3.1水绵清:在水绵形成初期(田间覆盖率20%),每公顷用水绵清1.725升(15瓶),中后期(水绵成块期)或遇到低温时,每公顷用水绵清2.5升(22瓶)兑水后均匀喷雾。3.3.2硫酸铜:具有触杀作用,只能杀死水中水绵,施用1周后水绵还继续生长,必须再施第二次、第三次,费工费钱。3.3.3排水晒田:高温晴天排水晒田2-3天,把水绵晒化。3.4芦苇:用农达类药剂戴上手套或用抹布沾药涂抹。六、防病1.稻瘟病1.1病害症状该病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我区属寒地稻作区,由于育苗期间温度低,一般很少发生苗瘟,主要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较重。叶瘟的典型症状是病斑梭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有灰白色霉层。节瘟的特点在节部初生褐色斑点以后逐渐环形扩大,使整个节部变黑,向内凹陷,易为风折断。穗颈瘟主要发生在穗颈节部,使穗颈节段变黑变褐,发病早时易形成白穗。谷粒瘟是在稻粒颍壳或护颖上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是受侵染较迟造成的。1.2发病原因1.2.1品种抗性不强。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差异很大,尤其是有些优质米品种抗性较差。1.2.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决定稻瘟病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在菌源存在的情况下,若种植了感病品种,再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稻瘟病就可能会大发生。在气候条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湿度,低温、多雨、寡照的气候条件可使植株抗病力减弱,加之高湿利于病菌的萌发和侵入,易引起稻瘟病流行。1.2.3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一是氮肥用量偏大,农民为了片面追求产量,而盲目加大施肥量,尤其是氮肥用量过多,造成植株长势柔嫩,叶片披垂,抗病能力减弱,病菌易侵入。二是栽培密度过大,植株相互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造成抗性下降。三是长期深水灌溉,土壤通透性不好,水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不壮,造成抗性不强1.3防病方法对稻瘟病的防治应防重于治,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3.1选择抗病品种,做到合理搭配,反对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同时要注意生理小种的变化,发现品种抗病性丧失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换。1.3.2清除病残体,消灭初侵染源。稻瘟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病稻草和病稻壳等,为此要将病稻草、稻壳等作为燃料集中烧掉或堆制沤肥,消灭越冬菌源。为防止种子带菌引起的侵染,可进行种子消毒,可用25%的施保克或使百克播前进行药剂浸种。1.3.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一是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实现平衡施肥。同时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促进水稻均衡生长。二是合理密植,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本田适当稀植,密度不要过大。同时要及时控蘖,防止分蘖过多而造成田间郁闭。三是实行浅水灌溉,防止深水淹灌,尤其是水稻生育后期应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增强土壤通透性,防止根系早衰,提高机体抗病力。1.3.4应用化学药剂,及时进行防治。可于水稻分蘖和孕穗期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叶瘟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