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困难与挑战,渔业论文_第1页
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困难与挑战,渔业论文_第2页
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困难与挑战,渔业论文_第3页
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困难与挑战,渔业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国家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困难与挑战,渔业论文渔业是资源型产业,当前世界范围内过度开发、资源干涸或需要恢复的鱼类比例,从1974年的10%增加至2008年的32%,50%的渔业资源被完全开发[1].我们国家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已大部分衰退,固然已经采取了入渔许可证制度、伏季休渔期和禁渔区制度以及渔具渔法管理等措施,仍难以从根本上抑制酷鱼滥捕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生态系统恶化的状况.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当前被全球普遍认可的用来加快恢复过度利用的渔业资源,阻止生态恶化,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管理方式.我们国家渔业正处在从传统渔业向当代渔业过渡的转型期,传统渔业管理形式已逐步不适应当代渔业建设的需要,构建新的当代渔业管理形式已刻不容缓.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当代渔业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也是学界一致认可的渔业管理的将来发展走向.本文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概念、研究与施行现在状况,分析了我们国家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必要性,讨论了我们国家转向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所面临的潜在困难与挑战,旨在为渔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1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概念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ecosystembasedfisheriesmanagement,简称EBFM)起源于传统的生态系统管理[2],和渔业生态系统方式方法(eco-systemapproachtofisheries,简称EAF)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生态系统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避免生态系统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系统管理是指一种将所有生态系统要素纳入考虑的管理方式,华而不实的生态要素包括管理或资源本身以及人类、物理环境[3].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生态系统方式方法扩展到渔业管理领域,详细定义了生态系统方式的渔业管理[4].生态系统方式的渔业管理是指在某一具有生态意义范围内,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性与非生物性,人文因素及其互相作用的已经知道和未知综合纳入渔业管理的衡量.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出的典型的生态系统方式方法[5]包括3个要素:(1)以生态要素为基础划分的空间管理单元;(2)统一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要素之间的关系;(3)认识到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上述组织的定义来看,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主要具有下面几个特征:(1)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不像传统的单一鱼种管理方式,在假定海洋环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目的鱼种进行管理,而是认识到种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变化的环境要素对种群动力的潜在和现实影响.(2)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将所有的未知纳入考虑,生态系统方式包括对不确定因素的应对.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概念相对较为抽象,由于未知因素的存在,仍在不断的完善与详细化的经过中.因而,在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经过中,运用预防原则和适应性管理原则是必需的调节机制.(3)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其管理对象不同于以往对资源的管理,而是认识到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的互相影响,转向对人的管理.渔业生态系统方式方法的宗旨是以契合社会多方面需求和期望的方式,在不减损将来世世代代从水生生态系统提供的整体产品和服务中收益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对渔业进行规划、开发和管理.这厘清了以往人们以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就是以生态系统为对象所进行的渔业管理的误解.(4)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施行范围并不是传统的根据行政权利设置的管理权范围,而是具有生态意义的空间区域.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根据生态因素进行的管理各有不同,因而管理单元的划定以具有类似生态系统特征的区域为界.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需要打破传统的管辖权属划分,建立有效的行政区域协作机制.2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研究与施行现在状况作为世界海洋宪章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一般规定中提到为保卫和保全海洋生态系统采取有必要的措施.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利用的保卫框架.1995年(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规定区域渔业组织有义务使用预防性方式方法和生态系统方式方法进行渔业管理.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通过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规定了渔业管理的措施除了保卫目的鱼种,还应保卫非目的鱼种以及相关的或赖以生存的物种,推动了国家、区域水平的发展.国内学者初步讨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论,并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张义龙初次在国内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概念[6],并初步对其概念、原则等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并且分析了当前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案例.高文梅提出渔业生态管理所应具备的科学理论知识和要求[7],并理论结合实际对我们国家莱州湾施行渔业生态管理进行了初步讨论.蔡利平在综述生态系统方式方法的相关理论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太湖生态系统脆弱性特点和太湖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8],提出在太湖渔业管理中运用生态系统方式方法的施行步骤.褚晓琳分析了预警原则在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中的适用[9],并尝试探寻求索应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来解决东海渔业问题[10].黄太寿评析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论的世界前沿研究现在状况[11].尽管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论发展日渐成熟,部分渔业发达国家已经明确采用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方式并付诸施行,但距离其全面施行仍有相当大的距离.Pitcher等[12]对33个国家关于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评价表示清楚,迄今没有一个国家到达优秀的级别,我们国家在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执行情况都未到达及格分数.1982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CCAMLR)是第一个认可生态系统方式对渔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予以施行的国际组织.CCAMLR管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的捕捞活动,建立了预防性原则以制定捕捞限额;澳大利亚渔业管理机构已将评估海洋捕捞对于海洋环境的生态可持续能力的评估作为施行EBFM的关键要素[13];加拿大发布了河口、海岸带及海洋环境综合管理政策和施行框架,为综合管理和规划提供了概念指导.这项政策包括了生态系统方式方法的概念,并在东斯科舍陆架区进行试点[14];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建议美国转向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美国渔业管理委员会(美国联邦渔业管理决策机构,简称为FMCs)表示美国正面临全国日益增长的施行EBFM的契机.很多FMCs的管理措施全面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理念,且(马格鲁逊斯蒂文法〕已经规定了鱼类栖息地保卫、兼捕控制、过度捕捞的种群重建等条例[15].尽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已经在其政策及立法中明确规定了生态系统原则,但将生态系统指导原则及标准付诸施行仍处在初级阶段.迄今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在各国的实践中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3我们国家施行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必要性3.1单一鱼种管理失灵呼唤新的管理方式出台我们国家当前处于单一鱼种渔业管理阶段.同时,针对单一鱼种的保卫区也已建立.如大黄鱼幼鱼保卫区、产卵带鱼及幼带鱼保卫区等.针对带鱼、小黄鱼、鲐鱼、$鱼、蓝点马鲛、毛虾等鱼种的单一管理目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最大固定产量和总可捕量制度)已经建立,且渔业管理部门已将带鱼和$鱼作为施行总可捕量制度的试点鱼种,但由于管理程序和牵涉问题诸多且冗杂,迟迟没有能执行.我们国家基于总可捕量的配额分配制度仅在专属经济区涉外管理中施行.我们国家传统海洋渔业资源已经大幅度衰退,很多种类不能构成鱼汛,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生命周期较短的小型种类,种间更替非常明显,资源质量大为下降.而且小型种类的生活史类型将可能降低渔业资源本身的稳定性[16].我们国家现行的单一鱼种管理方式并没有从根本控制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也没能有效恢复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3.2渔业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渔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出在渔业捕捞不断的从水体中将营养级别较高的肉食性鱼类移除,减少了饵料生物被捕食的压力,使得被捕食者生物量上升,进而自上而下的改变生态系统的构造.加拿大1990年代的大西洋鳕鱼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17].底层鱼类鳕鱼资源的衰退导致贝类资源生物量剧增,固然带来了龙虾和雪蟹渔业的繁荣,但也讲明了生物网毁坏、营养级下降以及生态系统构造的改变.关注单一鱼种的渔业管理,而忽略了其赖以生存的相关鱼种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兼捕等毁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渔业可持续利用的局面.为此,不断检视和完善渔业管理方式方法,向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方法转变,能够避免因管理方式方法的疏忽和落后而产生对生态系统不可逆的影响.3.3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系统水平的管理方式近年来,有关渔业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的研究表示清楚,海洋渔业是引起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6].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渔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各国若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养护力度,通过恢复鱼类种群以及将捕捞量控制在最佳水平,每年就可为全球经济创造高达500亿美元的效益[1].然而,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动,不仅遭到人类捕捞气力的影响,还遭到整个海洋生态经过变化的影响.2018年,通过对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6.4万km).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18].改变生态动力学经过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生态系统本身的内在波动,这些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对渔业生产海区的产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渔业资源种群的剧烈波动.因而需要我们从整体观的角度对近海海洋生态的构造、功能和受控机制及其变化与反应有深切进入的了解,才有可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来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16],这与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要素相辅相成.3.4应对环境变化的要求生态系统水平的管理方式传统渔业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捕捞网具网目大小(即初次被捕捞年龄)和捕捞气力来到达获得最大持续产量的目的,其前提是渔场长期保持环境和生产力等条件的基本稳定.但是海洋生态经过是动态经过,环境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渔业资源多样性和生产力的改变.气候变化增加鱼类种群生产力的不确定性、洄游形式、营养级交互作用和鱼类种群应对捕捞压力的脆弱性.因而,当环境因素发生大规模变动时,假设稳定的环境条件伴随着随机或没有年际变化的种群评估形式变得不现实.陈永利验证了东海带鱼渔获量与长江径流和黑潮暖流等水文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19],Halliday和Pinhorn以为,环境的影响(而非捕捞)是导致1990年代早期大西洋底层种群的变化的主要因素[20].固然气候因素对渔业资源变动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决定性一直颇受争议,但我们无法否认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传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并没有对此进行全面考虑,因而有关环境变化对资源状态的影响和渔业管理对这些变化的响应的研究对于决策的制定是有必要的.4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在我们国家的适用性4.1渔业立法与政策基础我们国家当前的渔业法律规范呈现立法滞后、立法不完备、配套法规缺失和多以被动性修补为主[21]的特点.美国1976年公布的(渔业养护与管理法〕将重点转移到渔业的综合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加拿大1985年公布的(渔业发展法〕以渔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新型渔业资源和技术的勘探开发为目的.这些新门类的立法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主动性.固然我们国家渔政管理机构正在积极的发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水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有效的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卫,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念并没有具体表现出在我们国家渔业管理的法律与政策中.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以科学的资源评估为基础,重视科研在渔业管理中的支撑地位.我们国家现行立法对渔业决策中专家的介入尚未有明确规定,渔民和利益相关者的介入相对较少,决策主体较为单一.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应在立法中加强与具体表现出科研机构在渔业管理中的作用,将科研机构的常规性调查与评估应纳入决策程序予以法定化.4.2渔政管理体制条件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的管理单元以生态系统界线为基础,与以往以行政区划分管理单元有所不同,因而需要相关的管理与科学机构做出相应调整来保证施行.加拿大海洋与渔业部部长具有入渔许可与分配的酌情决定权,因其有悖公平原则而颇受争议,屡次被建议建立由专家、渔民代表、官员代表组成的独立的决策机构取代[17].我们国家的渔业管理机构缺乏独立性[22].现行渔业行政体制是双重领导,各级都有渔业行政机构,人、财、物全部由地方管理.我们国家农业部渔政局在各海区还有专门的派出机构,渔业行政遭到的地方行政干涉多,难于独立行使职能.分级管理极易造成地方保卫主义,使地市渔政机构以局部利益为重,管理流于形式,如造成地方渔船管理不到位,双控指标控制不严等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渔业决策的科学支撑主要依靠由中国水产科学院及海区、流域水产研究所和省级水产研究所构成的科研调查体系[21].我们国家渔业管理经过中有关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渔业管理事项,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等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专家没有能全程介入决策并发挥积极作用[21].4.3科学研究基础渔业管理十分是渔业资源管理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必须依靠可靠的数据信息和慎重的分析判定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模型与定量分析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执行和评估非常重要,十分是管理策略的评价.生态系统所有组成要素的复杂种群关系模型对于指导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必须的,但这些研究当前只限于学术领域,只要有关数量经济学模型的一些结果纳入管理决策[23].研究种群构造和动态的渔业生态系统模型能够分为:单种群模型、多物种实际种群分析模型(MSVPA)和以EwE(EcopathwithEcosim)为代表的物质平衡动态模型.国内学者根据长期的科学调查获得合理可信的数据,把握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征,运用合理的数学模型,使用科学的拟合模型方式方法,准确评估出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当前已经建立了鱼和带鱼亲体与补充模型[24],评估了渔业可持续产量,直接证明了伏季休渔制度所带的生态经济效益[25];采用EwE建立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描绘叙述了对渤海[26]、东海[27]、南海北部大陆架[28-29]、北部湾[30]和大亚湾[31]等不同海域的能量流动经过.海洋食物网是开展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整合研究的重要切入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支持和调节功能的关键经过[32].然而,当前的科学研究有关渔业资源变动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尚不明确.固然对于温度、径流量与渔业资源变动的关系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对于潮流、水团、气象等仍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生态学、渔业生物学、海洋学和渔业经济学并没有很好的综合运用于渔业管理中,有关海洋环境变化与渔业资源变动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交互影响尚不能作为明确的管理决策根据[33].4.4信息与监控基础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需要充分的信息资料,当前生态系统相关的生物、海洋、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信息还不完善,无法解释所有生态系统方面的疑问,因而还不能作为决策管理的根据,这主要表如今:第一,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尚不完善.从1985年开场,农业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便在中国主要海区、流域和省(市)相继建立了渔业环境监测站,构成了以国家渔业环境监测中心为枢纽,覆盖全国的渔业环境监测网络.渔业环境监测体系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把握渔业环境和资源动态,保卫渔业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监测站点设置稀疏、时间间隔较长,且数据库较为封闭,很难实现数据的流通和分享[9].第二,渔业统计数据资料尚不可靠,并且缺少系统的调查、监测数据.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不仅需要对单物种进行精细化管理,还要具有对生态系统起重要作用的赖以生存的其他物种进行管理.我们国家沿海海域受外界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鱼类资源都在半封闭海域内产卵、洄游、越冬,海洋渔业属于典型的多鱼种兼捕渔业.渔业政策的制定需要依靠精到准确细致的统计资料,以多年的渔获量、捕捞努气力、捕捞死亡率和兼捕比例等渔业统计资料为基础,并据此把握资源种群的特征和变动情况,以从整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出发考虑[34].我们国家的渔业统计资料主要依靠地方渔政机构逐级上报,虽已建成渔业统计、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捕捞许可证与船籍证管理、远洋信息管理等信息系统,且华而不实一些已经推广应用,但信息采集技术落后、方式方法不规范、数据可靠性不高[10].第三,渔政执法监督气力薄弱.在捕捞限额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及时把握渔获物配额的完成情况,这需要及时了解渔获物上岸和交易的信息,和渔捞日志管理相结合.当前我们国家主要通过常规的派遣研究员上渔船调查,收集日志的数据,记录捕捞的具体鱼种组成,测量重要经济鱼种的生物状况,但在执行经过中碰到很多困难.由于经常有渔船不正确履行通报义务、不如实填写捕捞日志或不上交捕捞日志,使渔政执法检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很被动.这也具体表现出了渔政机构对渔船作业的监督缺乏完好、科学、有效、及时的体系.我们国家逐步施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已是势在必行,但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绝不是一个噱头,现前阶段应当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审慎的向生态系统水平的管理方式过渡.因而,我们国家的渔业管理应完善现有的渔业立法,在渔业政策中落实预防原则和适应性机制以解决施行生态系统管理的现实不确定性;整合渔业管理区划并调整渔业管理体制,使生态系统界线为基础的生态系统管理理念能落实到详细管理施行中;建立和健全渔业资源与环境常态的、系统的调查、监测体系,以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支撑;加强科学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以科学支持决策的精细化管理;增加公众在渔业管理中的广泛介入,以促进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在鼓励机制.只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才能逐步迈向全面施行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征程.以下为参考文献:[1]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20[R].北京:海洋出版社,2020.[2]丘君,赵景柱,邓红兵,等.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原则、实践和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2):74-78.[3]RICEJ,COCHRANEK,MUMBYP,etal.Managingecosys-tems,managingfisheries:HowdoEBMandEBFMrelate?[J].MarineEcosystemandManagement,2018,2(2):1-4.[4]MURAWSKISA.Tenmythsconcerningecosystemapproachestomarineresourcemanagement[J].MarinePolicy,2007,31:681-690.[5]NOAA.Ecosystem-basedfisherymanagementforthenortheastcontinentalshelf[EB/OL].[6]张义龙.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研究概念、原则与应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7]高文梅.渔业生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8.[8]蔡利平,黄硕琳.生态系统方式方法在太湖渔业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8,19(3):385-390.[9]褚晓琳.预警原则在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中的适用[J].海洋通报,2018,29(3):289-294.[10]褚晓琳.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研究[J].资源科学,2018,32(4):606-611.[11]黄太寿,张振东.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现在状况及发展方向[J].中国水产,2018,12:76-77.[12]PITCHERTJ,KALIKOSKID,SHORTK,etal.Anevalua-tionofprogressinimplementingecosystem-basedmanagementoffisheriesin33countries[J].MarinePolicy,2018,33:223-232.[13]PARSONSLS.Ecosystemconsiderationsinfisheriesmanage-ment:theoryandpractice[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rineandCoastalLaw,2005,20:3-4.[14]FisheriesandOceansCanada.Policyandoperationalframeworkforintegratedmanagementofestuarine,coastalandmarineen-vironmentsinCanada[EB/OL].http:∥dfo-mpo.gc.ca/oceans/publications/cosframework-cadresoc/eng.asp,2020-04-25.[15]SAINSBURYKJ,PUNTAE,SMITHADM.Designofoper-ationalmanagementstrategiesforachievingfisheryecosystemobjectives[J].ICESJournalofMarineScience,2000,57:731-741.[16]夏章英,颜云榕.渔业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7]PARSONSLS.Canadianmarinefisheriesmanagement:acasestudy[C]∥Handbookofmarinefisheriesconservationandmanagement.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8:393-414.[18]国家海洋局.2018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about/region_de.aspx?id=10999,2020-04-25.[19]陈永利,王凡,白学志,等.东海带鱼(Trichiurushaumela)渔获量与邻近海域水文环境变化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2004,35(5):404-412.[20]HALLIDAYRG,PINHORNAT.Therolesoffishinganden-vironmentalchangeinthedeclineofNorthwestAtlanticground-fishpopulationsintheearly1990s[J].FisheriesResearch,2018,97(3):163-182.[21]李富荣.明确当代渔业管理目的加快推进我们国家当代渔业发展[J].中国水产,2018,11:3-5.[22]易传剑.我们国家近海渔业管理方式的优化和改良基于规制研究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20,5:54-58.[23]CHENGJ,CAIW,CHEUNGW,etal.Anestimationofcom-plianceofthefisheriesofChinawithArticle7(FisheriesMan-agement)oftheUNCodeofConductforResponsibleFishing[C]//PITCHERTJ,KA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