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论》下篇PPT讲课稿(超级详细)_第1页
《政府论》下篇PPT讲课稿(超级详细)_第2页
《政府论》下篇PPT讲课稿(超级详细)_第3页
《政府论》下篇PPT讲课稿(超级详细)_第4页
《政府论》下篇PPT讲课稿(超级详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论》下篇目录①洛克小传②《政府论》写作背景③《政府论》下篇的主要内容④洛克思想评价及启示①他是律师的儿子;牛顿与波以耳的知音。②他是近世经验主义的泰斗;民主哲学的泉源。③他是平民教育的保姆;绅士教育的导师典范。④他是没有开业的牛津医生,自撰墓志铭的独身汉。

作者小传人生经历1632年出生1647年就读伦敦的威斯特敏斯特1652年就读牛津基督教会学院

1666年结识艾希里勋爵1681年写作《政府论》上篇

1683年逃往荷兰1689年返回英国,写作《政府论》下篇

1704年逝世英吉利王国的封建政治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变革英国当代政治制度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宪法性文件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16401642168816891701164916581685思考题①为什么洛克选择菲尔麦这样一个早已被人们遗忘的人来批判?为什么不选择霍布斯进行批判呢?②洛克所说的“property”指什么?为什么洛克在第五章讨论具体财产的获得时候,要使用“property”这个覆盖面更大的词表示财产呢?③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对策是什么?《政府论》上篇的研究结论

现在世界上的统治者要想从以亚当的个人统辖权和父权为一切权力的根源的说法中得到任何好处,或从中取得丝毫权威,就成为不可能了。

——洛克批判拥护封建王权的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说反对《政府论》下篇

(正面论证资产阶级议会制)本书阐释的理论:洛克的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主权理论。本书归根到底是:第一,政府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第二,最好的政府形式是议会具有最高主权的制度。拥护下篇概要第一部分(1—10章)主要讲述从自然状态到建立公民社会的整个理论过程,这一部分从论自然状态、论战争状态到论组织社会的起源和目的,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财产的问题。第二部分(11—19章)则主要在介绍一种合理的有限政府构架,即君主立宪制。作者在书中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对菲尔麦有关“君权神授”思想的反驳,尤其表现在对“父权”与“政治权力”这两种权力之间的区别,这主要涉及第1、6章的内容,并在第15章对“父权、政治权力和专制权力”的综合论述中得到总结。二、关于政治权力来源的理论。如果所第一部分是将其它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清理”,作者在这一部分则着重介绍他自己的观点。在第2、3、4、5、8、9章中,洛克鲜明地提出“政治权力来自合意”的观点,主张政府源自社会契约和人们的授权。三、有关政体的内容,洛克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政体观,“主张君主立宪的‘混合政体’,这其实也可以说是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政体学说”。同时,洛克在第10章到第19章的部分中分两个层次详细阐明了他的“政体运行论”并反驳了他人的攻击,这一部分是《政府论》中篇幅最大的部分,也是其创新性和革命性表现得最为集中的部分。四、对于财产的论述,主要是第5章和第7章。洛克在这一部分论述了财产的两层含义,丰富了当时政治思想的内容。以下我将按照书本篇章的顺序,对相关的内容加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见解。第一章开篇简明扼要的交代了上篇的研究结论:君权神授理论已经被证明是荒诞的。接着洛克指出了研究政治权力来源和正当性的意义。界定了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利;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公众福利。第二章论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是敌对、恶意、暴力、相互残杀的状态。自然状态是和平、友善、互助互保的状态。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我们既赋有同样的能力,在同一自然社会内共享一切,就不能设想我们之间有任何从属关系。自然权利:生命权洛克认为人有生命乃天经地义之事,不仅他人不得妄取之,自己亦不可出卖之、结束之。换言之,生命为一种特殊的自然权利,乃上帝赋予,人不可选择不要。第三章论战争状态

“战争状态是一种敌对的和毁灭的状态。因此,凡用语言或行动表示对另一个人的生命有沉着的、确定的企图,而不是出自一时的意气用事,他就使自己与他对宣告这种意图的人出于战争状态。这样,他就把生命置于那人或协同那人进行防御和支持其斗争的任何人的权力之下,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存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在于:“人们受理性支配而生活在一起,不存在拥有对他们进行裁判的权力的人世间的共同尊长,他们正是处在自然状态中。但是,对另一个人的人身用强力或表示企图使用强力,而又人世间可以向其诉请救助的共同尊长,这是战争状态。”第四章论奴役

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就是除经人们同意在国家内所建立的立法权以外,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权的支配;除了立法机关根据对它的委托所制定的法律文件以外,不受任何意志的统辖或任何法律的约束。自由的含义:自然自由: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利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和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社会自由:除经人们同意在国家内所建立的立法权以外,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权的支配;除了立法机关根据对他的委托所制定的法律以外,不受任何意志的统辖或任何法律的约束。洛克论述了自由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终止奴役的途径即建立契约。奴役就是不自由。洛克认为,最完全的奴役状态就是合法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战争状态的继续。如何终结这种奴役状态呢?洛克的答案是双方订立契约。第五章论财产洛克的“财产”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财产(property)包括生命、自由、财产。狭义的财产(estate)指动产、不动产。但是在用语上洛克并不严谨,所以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他所讲的property是广义还是狭义。另外,洛克认为财产的来源是由于人类付出劳动力而获得,此即所谓“劳动财产说”。“这些既是给人类使用的,那就必然要通过某种拨归私用的方式,然后才能对于某一个人有用处或者有好处。野蛮的印第安人既不懂得圈用土地,还是无主土地的住户,就必须把养活他的鹿肉或果实变为己有,即变为他的一部分,而别人不能再对它享有任何权利,才能对维持他的生命有任何好处。”

如何确定财产权呢?洛克的回答是:劳动。土地和一切低等动物归人类共有,但是人身归每个人自己所有,那么人身的劳动就归每个人所有,那么加入人身劳动的自然物品就归劳动者所有,其他人就不再对该自然物品享有共有的权利。“土地和一切低等动物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个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是正当地属于他的。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加入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有人或许会反对这种说法,认为如果采集橡实或其它土地生长的果实等等,就构成了对这些东西的权利,那么任何人可以按其意愿尽量占取。我的回答是,并非这样。同一自然法,以这种方式给我们财产权,同时也对这种财产加以限制。上帝是以什么限度给我们财产的呢?以供我们享用为度。谁能在一件东西败坏之前尽量用它来供生活所需,谁就可以在那个限度内以他的劳动在这件东西上确定他的财产权。这就很明显,人们已经同意对于土地可以有不平均和不相等的占有。他们透过默许和自愿的同意找到一种方法,使一个人完全可以占有其产量超过他个人消费量的更多的土地,那个方法就是把剩余产品去交换可以窖藏而不致损害任何人的金银;这些金属在占有人手中不会损毁或败坏。人们之所以能够超出社会的范围,不必通过社会契约,而这样地把物品分成不平等的私有财产,只是由于他们赋予金银以一种价值并默认货币的使用。洛克所说的“property”指什么?

“财产”是洛克在《政府论》中频繁使用的一个概念,然而在不同的场合,他是分别以不同的用词来表达这一概念的,大体有:“property”、“possessions”、“estates”、“fortunes”和“goods”等。这些词汇在被译成中文时,往往被笼统的译为“财产”(在有些地方可能会根据上下文变化成“地产”或“所有物”,但在更多情况下是混译在一起的),这样较容易导致读者忽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理解上的混乱。“根据《牛津英语大字典》的解释,‘property’主要有三种含义:⑴被拥有或可能被拥有的事物,如财富、财物、土地等;⑵所有权:唯一拥有、享用和使用某物的权利;⑶归某人合法所有之物:受法律保护私人具有的有形资产权(如土地、货物、金钱)和无形财权(如版权、专利权)。‘possession’主要指:⑴所有、控制或支配;⑵拥有、占有或控制的东西:所有物、占有物,复数‘possessions’指财产,即占有物的总体。‘estates’主要指地产或遗产。‘fortunes’主要指一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许多物质财产或财富。而‘goods’主要指货物。”由此看来,虽然这些词都有“财产”的意思,但它们各自的具体涵义又有所不同。“property”一词的内涵显然更为丰富,覆盖面更广。

阅读《政府论》,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洛克在谈到他所认为的人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时候,会像魔术师一样层出不穷的变换用词:⑴life,liberty,andestate,“不但可以保有他的所有物——既他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⑵lives,liberties,andfortunes,“如果不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起见”⑶lives,liberties,andpossessions,“除了保护社会成员的生命、权利和财产”然而在第五章“论财产”(ofproperty)中,除了少数几个地方使用了“goods”、“possession”外,所有的“财产”概念,洛克都近乎固执的使用“property”来表示。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奇怪的做法,因为洛克在文中其他地方明确表示过:“property”是包括了“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而在第五章中,洛克所论述的全是关于具体财产的财产权的确立,“生命权”和“自由权”是在第二至四章得到论证的。为什么洛克在第五章讨论具体财产的获得时候,要使用“property”这个覆盖面更大的词表示财产呢?虽然这种使用没有错误:一件物品在成为人的estate之后,自然也就成为了property。仔细读第五章,会进一步的发现:洛克在几个地方使用“goods”、“possession”的时候,都加有限定:“hisgoods”、“man'sprivatepossession”、“man'spossession”、“thepossessionshecouldmakehimself”和“thelargenessofpossessionitgave”。而在使用“property”作为“财产”的时候,却没有相同的限定,就是作为一个概念单独的不断的提出。考查到“property”的内涵——归某人合法所有之物,也许上文的问题有了一个解释:“property”是一个具有排他性的概念,强调这是归属于某人的所有物,是有主的,受属于某人的财产权支配的。而“goods”、“possession”则是对财产的客观描述,故往往加上“为某人所有”的限定与“property”共同使用。作为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论述的是“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在选择其财产权学说的基本概念时,使用具有天然排他性的“property”,并反复强调,是能够较好的impress其读者,达到传播其政治理念的目的的。并且,当后来洛克谈及政治社会或政治权力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所有成员的财产时,他所用的财产概念也是包括了生命、自由和财产的“property”,这一衔接将便于论证是财产权的发展导致了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必然过渡。至于“财产权”,洛克始终选用“property”,有时(在第五章)是指针对具体财产特别是地产的权利;有时则是泛指任何权利,作为三种基本自然权利的统称。第六章论父权

洛克指出,“父权”此一名词名不副实。因为“上帝的明文法到处都要儿女不加区别地服从父母”,而不是仅仅服从父亲。父权,或许更确当的被称为亲权,父母在孩童出世时和出世之后的一段期间,对他们有一种统治和管辖权,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他们的成长,年龄和理性将解脱这些限制,直到最后完全解脱而能使一个人自由地处理一切为止。亚当生来就是完整的人,身心具有充分的体力和智力,并照上帝所赋予他的理性法则的要求来支配他的行动,但是他以后的子子孙孙都需要父母根据自然法具有保护、养育和教育的责任。支配亚当的法律就是支配他所有后裔的法律,即理性的法则,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是指导一个自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当儿子出生后,他缺乏自己的可以遵循的意志,而当他达到一个成熟的境界,他就能够获得自由。在这之前,法律不容许儿子有意志,他要受替他使用理智的父亲或监护人的意志的指导,而当达到成熟的境界之后,父亲对儿子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都不在享有任何统辖权。其中由于超出自然常规而可能发生某些缺陷,他就决不能成为一个自由人,在他自己的悟性不能担负此项责任是,仍需继续受他人的监护和管理。但是这很难作为一个反例存在。因此人生而自由并具有理性,但是自然的自由和服从父母是一致的,两者是基于同一原则的。未成年人的服从使父亲享有一种与儿童的未成年同时结束的临时统治权;儿女所应尽的尊礼使父母享有受到尊重、敬礼、赡养和孝顺的永久权力。然而父权或者说是责任的首要部分——教育的权利到一定时候就告结束,在此之前也是可以让与的。但是父权的另一部分,即尊礼的义务是不可让与,无法取消的。而假如说一切政治权力只是父权,两者实际上是同一回事,那就不可能这样了。以两种权力截然不同,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而又各有其不同目标。而父亲对于财产的给予,对于儿女的服从起着相当大的约束力,因而一般认为父亲能够强制后人服从自己所臣服的政府,但这只不过是土地附带的一项必要条件,这是一种自愿的服从。洛克认为自由必须以法律为保障,法律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限制人们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他写道:“不管会引起人们怎样的误解,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这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约束和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

第七章论政治的或公民的社会在洛克看来,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享有自然权力,即“保有他的所有物——即他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而且可以就他认为其他人罪有应得的违法行为加以裁判和处罚,甚至在他认为罪行严重而有此需要时,处以死刑。”

真正的和惟一的政治社会是,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放弃了这一自然权力,把所有不排斥他可以向社会所建立的法律请求保护的事项都交由社会处理。由此可见,国家具有权力对社会成员之间所犯的不同的罪行规定其应得的惩罚,也有权处罚不属于这个社会的任何人对于这个社会的任何成员所造成的损害。因此在任何地方,不论多少人结合成一个社会,从而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在那里、也只有在那里才有一个正直的或公民的社会。所以很明显,虽然有些人认为君主专制政体是世界上惟一的政体,其实是和公民社会不相调和的,因而它完全不可能是公民政府的一种形式。只要有人被认为独揽一切,握有全部的立法和执行的权利,那就不存在审判者。而当人们发觉有人不论处于任何地位,已不受他们所属的公民社会的约束,而他们对于可能从他的方面受到的伤害在人世间又无从申诉时,他们会尽快设法在公民社会中享有安全感。因此他们非把立法权交给人们的集合体(参议院、议会等),不会感到安全和安心,也不会认为自己处在公民社会中。而法律一经制定,公民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能免受它的制裁。在政治社会中,“每一成员都放弃了这一自然权力,把所有不排斥他可以向社会所建立的法律请求保护的事项都交由社会处理。”可见,洛克所言政治社会即“每一个别成员的一切私人判决都被排除,社会成了仲裁人,用明确不变的法规来公正地和同等地对待一切当事人;通过那些由社会授权来执行这些法规的人来判断该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关于任何权利问题的一切争执,并以法律规定的刑罚来处罚任何成员对社会的犯罪。”第八章论政治社会的起源

洛克指出,人们从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社会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协议组成一个共同体。这是因为人是生而自由、平等和独立的,非经本人同意,此人不能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政治社会由无到有的成立过程中,洛克所要求的“同意意志”十分严格。但是在政治社会成立之后,他的思索就变得相当务实,这可以从“多数决”及“默示同意”两个理论上看出来。expressconsent(明示同意)

tacitconsent(默示同意)唯有明白同意加入任何社会才使任何人成为该社会的正式成员、该政府的臣民,这是不容怀疑的。困难的问题在于应该把什么举动看作是默认的同意以及它的拘束力有多大――即是说,当一个人根本并未作出任何表示时,究竟怎样才可以认为他已经同意,从而受制于任何政府。……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说,只要一个人占有任何土地或享用任何政府的领地的任何部分,他就因此表示他的默认的同意,从而在他同属那个政府的任何人一样享用的期间,他必须服从那个政府的法律。这不管他所占有的是属于他和他的子子孙孙的土地,或只是一星期住处,或只是在公路上自由地旅行;事实上,只要身在那个政府的领土范围以内,就构成某种程度的默认。在协议组成的共同体中,议事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即大多数人享有替其余人作出行动和决定的权力。因为协议组成的共同体要根据各个个人的同意而行动,同时,该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又必须行动一致,那么就有必要依据大多数人的同意来行动。否则,这个共同体就不可能作为整体而行动,其结果就是解体。第九章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自然状态存在缺陷和不便,因此,人们放弃自然权力而参加社会,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和平、安全与公众福利。

自然状态有三个主要缺点:

(1)无明确之法律

(2)无公正无私之仲裁者

(3)无强而有力之执行者

洛克说自然状态“fulloffears&continualdangers”,这其实与霍布斯之说法类似,只不过洛克仍粉饰自然状态之太平,好象可以不必脱离。洛克之用意在保障自然权利,使稍后建立之政府不致跋扈。洛克认为暴政比自然状态糟糕,而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比暴政可怕。第十章论国家的形式

“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所以,制定法律的权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

民主制、寡头制、君主制和混和制

第十一章论立法权的范围

“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

对立法权的限制第一,立法权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并不拥有绝对专断的权力。第二,立法机关不能以临时的专断命令来进行统治。第三,立法权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第四,立法机关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任何他人。第十二章论国家的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财产,人们需要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但是考虑到人性的弱点,必须限制立法权,为此洛克提出分权学说。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相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第十三章论国家权力的统属受委托来达到一种目的的权力既然为那个目的所限制,当这一目的显然被忽略或遭受打击时,委托必然被取消,权力又回到当初授权的人们手中,他们可以重新把它授予他们认为最有利于他们的安全和保障的人。

关于立法机关的组成人员,洛克认为,立法机关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在一定期间充当代表,在期满后恢复臣民的普通地位,除非重新当选,不能参与立法机关。洛克分析了代表名额的分配问题。他说:“往往发生这样的事,在有些政府中,立法机关的一部分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日子久了之后,这种代表的分配变成很不平均,与当初分配代表的理由很不相称。”显然,这种不合理的代表分配情况需要纠正,纠正的依据在于,“人民的福利是最高的法律,的确是公正的和根本的准则…。”从有阶级开始,特权就已经产生。从古至今,特权历经数千年从未真正消失。当今世界各国尽管提倡民主公平,但处处有特权的影子。一、何为特权(一)《政府论》中特权思想综述

特权广义上讲是社会中的某个阶层凭借其政治经济地位而获得;狭义来看,特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获得法律和制度规定之外的不正当权利。

在《政府论》特权篇中,洛克认为特权是那些不被法律赋予的,没有法律为依据的,有时甚至与法律相抵触的,但是为了公众利益统治者可以酌情裁处的权利。当这种权利用来谋求社会福利并符合政府所受的委托和政府的目的时,就是真正的特权。(二)特权产生的原因人在自然能力上的不平等是一个显然的事实,这种不平等决定了人所获取的资源有差别,进而导致了权利数量分配的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道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天生应该成为统治者,成为君主来统治人民。一个国家里,立法者不能预见并用法律规定一切有利于社会的事情,而法律也不能预见偶然突发的因素,那么拥有执行权的统治者就可以在法律没有作出规定的领域内,根据公众的利益与社会福利,自由的裁处一些事,这样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特权就产生了。洛克在《政府论》阐述谈到了特权的问题,认为世间常能发生许多偶然的事情,对于一切与公众有关的偶然事故和紧急事情,都不可能预见,因而法律也不可能都加以规定,而且,如果所制定的法律对于一切符合规定的情况或所有的人都严峻不苟地加以执行,也不可能不造成损害。即他所认为“严格、呆板执行法律反而有害”,这就是现实中对法律的滞后性和僵硬性的认识,洛克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执行机关是能够实现超越法律的特权的,但特权的实行必须建立在公众福利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于法律所没有规定的许多特殊事情,要留给执行权以相当范围的自由来加以处理。(三)特权的分类根据洛克的对特权的论述,我们可以把特权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国家执政者虽然没有以法律为依据,但是为了公众谋福利,为了社会创福祉而采取行动的特权。这一类特权的享有者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与行政权力,在法律不能跟进的情况下,采取果断行动保证社会大部分人的利益。第二类是社会统治者凭借手中掌握的社会资源,为谋求个人的私利而危害到社会公众福利的特权。这一类特权的享有者妄图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获得法律和制度规定之外的不正当权利。注意:这种特权与专制独裁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特权与专制独裁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下:特权与专制独裁有着本质的区别:专制独裁是统治者利用手中超越法律的权力强迫人们接受法律不允许的行为,为了私人的利益而独断专行,甚至可以随意剥夺一个人的生命,这既不是自然法所赋予的权力也不是契约所让予的权力,实质上专制独裁是使自己与他人处于战争状态时放弃自己生命权的结果。而特权是人们最初订立契约书时所让渡的部分自然权力演变而来,以自然法依据为了实现公众的福利而行使的。(四)特权存在的合理性与限制洛克认为政府的职责是执行人民所制定的的法律,但由于现实行政的复杂多变,而且立法会议也不可能随时召开,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赋予政府灵活处理的权力。不过这种特权必须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

而特权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如下:

1.在偶然事件紧急状况下特权存在的合理性,即使对相关一切和所有人都严格执行法律,也不可能制定出完美的法律,总存在着法律没有规定的特殊情况,需要留给执行机关一定的自由空间,以适应情势之变迁。2.对外权存在的合理性。对外权设计的是对外事物务,而对外事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外权的执行者为了防止对外或索取赔偿及保障社会免受伤害和入侵,要根据外国人的行动和意图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对外事务做出自由裁量,只能是为了公共福利。3.召集立法机关会议的权力存在合理性,最初的宪法并没有对立法机关会议召开的时间和期限做出明确的规定,而将这一特权委托给执行机关去执行,执行机关在按照公众的福利的过程中,根据时局的变化和事态发展的要求,凭借自己的审慎和智慧来行使特权,也是为了公共福利。

虽然这种特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统治者若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非公共福利来行使这种特权时人民有权力对这种特权做出明确的限制,须使这种特权在合情合理或合法的基础上自由裁量,符合公共福利。1.对偶然事件和紧急情况下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自由裁量权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性,自由裁量权并不是自由无边,任意妄为的.2.对外权的限制。对外权除受法的限制外,还应受授权目的的限制,即使它的行使要时时刻刻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不管君主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只要是保障公众的利益,虽表现出一些人本身所固有的弱点和过失,人民也会默认其决议。3.对执行机关召集解散立法机关会议权力的限制。权利制约权力,分权制衡。定义:是父母管束孩子的权力,为了孩子的利益帮助、教导和保护孩子,是一种自然统治权。​来源:孩子因为不能运用理性或没有达到一定的知识境界,而无法理解用来规范自己行为的法规,包括自然法和国家法律。目的:帮助孩子成长为可以运用理性的人。​范围:不可以扩大至生杀大权;孩子成人后,没有任何借口继续让孩子服从父母的意志;绝不能扩展至政治目的和政治权限范围内;不能触及子女的财产。孩子对父母的义务:终身尊重、尊敬、孝敬、扶助和赡养父母。抚养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其发展理性,形成自我判断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孩子对父母的义务,就是在需要时,帮助父母有尊严地活着。一、关于父权的论述定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来源:每个人上交的在自然状态下拥有的权力;契约和协议,以及组成共同体的人们所达成的相互同意。自然状态存在缺陷,容易崩溃,需要建立政治社会,政治社会需要政治权力。目的:保护社会所有成员的生命、自由、财产;通过切掉某些部分来保护整体,切掉的部分只是非常腐化的部分,这部分威胁到健全和健康。范围:不是一种支配人们生命和财富的绝对专制权力。二、关于政治权力定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享有的、可以随意剥夺另一人生命的绝对专制权力。来源:放弃权利的结果,当侵犯者将自己置于与他人的战争状态时,他就放弃了自己的性命。他已经抛弃了自己的理性,背叛了同类而沦落为使用暴力的野兽。是战争状态的延续。目的:终结战争状态。范围:在正义和合法战争中的俘虏才能受专制权力的支配。三、关于专制权力洛克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出了这三种权力的关系:父权不如统治者的权力,而专制权力又超过统治者的权力。从起源上说,父权是上帝赐予父母、自然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契约和协议,以及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专制权力则是侵犯者使自己与他人处于战争状态时放弃自己生命权的结果,是战争状态的继续。从范围上说,父权不及于儿女的生命权和财产权,并到其有能力懂得那种应该用来规范自己的准则为止;政治权力是人们当初达成的契约或协议中所授予的权力;而专制权力则及于他(俘虏)的一切,乃至财产生命。从目的上说,父权为了帮助、教养和保护他们的子孙;政治权力是用来保护他的社会的一切成员,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专制权力是达到对另一个人的不义的目的。三种权力的比较综述——三种权力的总结父权:自然赋予父母的权力,用于保护孩子在未成年时的利益,弥补他们在生命、自由、财产方面缺乏的能力和认识。政治权力:自愿协议交给统治者的权力,用于保护人民的利益,为其拥有和使用财产提供保障。专制权力: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享有的、可以随意剥夺另一人生命的绝对专制权力。总之:洛克对于父权的论述中,洛克承认父权享有的自然统治,但不能拓展到政治方面的目的和管辖范围。政治权力的论述中,洛克认为它起源于契约,基于同意,是一种出让自然法状态下的自然权力交由社会共同处理的权力。专制权力,在洛克眼中,就是“人权的丧失。”是一种需要加以抵制的并且不被社会所承认的。在《政府论》“论征服”的章节,洛克指出征服者完全有剥夺被征服者自由和生命的权力,如果政府者的征服是合乎正义的,他就对一切实际参加和赞同向他作战的人们享有专制的权利,而且有权用他们的劳动和财产赔偿他的损失和费用。对于不同意战争的其余的人民,以及对于俘虏的子孙或对两者的财产,征服者都不享有任何权力。战争中成王败寇乃自然现象,征服者在正义的战争中对被打败的人所取得的支配权是完全专制的,后者由于使自己处于战争状态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权,因此征服者对他们的生命权享有一种绝对的权利,但是征服者并不因此对他们的财产享有一种权利。却不能夺取被征服者的任何财产,因为这种私有财产(正常所得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洛克对于“征服是政府的起源之一”这一观点:认为征服并不等于建立任何政府,正如拆毁房屋并不等于在原处重建新屋一样。固然,为了创新新的国家结构,往往要摧毁旧的。可是,如果取不得人民的同意,决不能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认为一切政府的起源和合法性基础就在于人民的同意,任何形式和性质的征服都不可能合法地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侵略性的不义征服只是使得自己与人民之间处于一种战争状态;即使是反抗侵略者的正义的征服也只能拥有使侵略者及赞同和支持侵略者的人臣服和顺从的权利,而不能将这种权利扩展至其他人(如被征服者的妻子儿女、被征服地区或民族当中那些并末参加、也末赞同和支持侵略的人们),并且不能享有任意处理被征服者的财产的权力;

洛克否认不义战争的征服者能够拥有使征服者臣服和顺从的权利,因为从不义的战争状态开始,“双方都已经放弃了他们各自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而即使是正义的征服者,也不能够支配:1.一同出战的人(可同领袖分享一部分战利品和由胜利得来的其他利益);2,无辜人民(除了帮助、赞同或同意使用武力的人们,其余的人都是无辜的);3,被征服者的财产、子女(征服者的绝对权力只能及于那些他所征服的人的本身,他对他们的儿女却没有这样的统辖权)每个人生来就有双重的权利:第一.人生自由的权利,别人没有权力加以支配;第二,继承财物的权利。第十八章论暴政

所谓暴政,就是“任何人运用他所掌握的权力,不是为了处在这个权力之下的人们谋福利,而是为了获取他自己私人的单独利益。统治者无论有怎样正当的资格,如果不以法律而以他的意志为准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以保护他的人民的财产而以满足他自己的野心、私愤、贪欲和任何其他不正当的情欲为目的,那就是暴政。”面对暴政,除了反抗,人民别无选择。洛克形象地写道:“在这种情况下(指暴政),他不会不设法自寻出路,如果他相信他所坐的船的船长会把他和船中的别人都载往阿尔及尔去遭受奴役,其时他操舵前进,纵然因逆风、船漏及船员和粮食的缺乏暂时被迫改道,但是一旦风向、天气以及其他情况许可时又立即坚决转回原道。”第十九章论政府的解体

“谁不基于权利而使用强力,正如每一个无法无天的人在社会中所做的那样,就使自己与他使用强力来对付的人们处于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以前的一切拘束都被解除,其他一切权利都不再有效,而人人都享有自卫和抵抗侵略者的权利。”

当君主或立法机关的行为辜负人民的委托时,人民就有革命或反抗的权利。谁来裁判君主或立法机关的行为是否辜负他们所受的委托呢?洛克指出,人民应该是裁判者。因为受托人或代表的行为是否适当或合乎对他的委托,只有委托人才是裁判者。《政府论》评价

《政府论》这本书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方面的,一是精神方面的。知识方面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可以对近代以来的自然法思想、社会契约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思潮进行一次大致的梳理,也可以就以上这些思想的产生、作用、影响等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应该说《政府论》是那个时代的反映,但不能将《政府论》与“光荣革命”这一事件简单地对应起来,把它说成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产物。事实上,《政府论》是在“光荣革命”前完稿的,但就其都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这一点来说,也不能抹杀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政府论》的历史意义远远不能局限于与“光荣革命”这一事件的关系上,也不能局限于与英国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关系上,它应当有它自身的、独立的意义,正如事实所证明的那样,它影响了以后的世界政治历史进程。将一部伟大的著作仅仅与某一具体事件绑在一起并将它的意义限制在与这一事件的关系范围内的做法无疑是肤浅而有害的。作者以“自然状态”作为一种原始状态来进行分析,

引出了“战争状态”、“奴役状态”等概念。霍布斯也曾提出过“自然状态”的概念,他对自然状态的的定义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状态”。而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则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他认为“那是一种玩全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法的限度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决定自己的行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与人生,而无需得到其他任何人的许可或依赖于其他任何人的意志。这也是一种平等的状态。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的权力多于其他人。”洛克同时指出“虽然这是一种自由状态,但并不是放任的状态。……自然状态有一种要求人人都遵守的自然法对他进行治理,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愿意顺从的全人类:既然人们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每一个人都是自然法的执行者,对抛弃理性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轻重“要足以使之罪犯觉得不值得犯罪,使他知道悔悟,并警戒其他人不犯同样的错误。”

由于每个人都是执行者难免有偏袒,会造成混乱和无序,“公民政府是对自然状态的种种不便情况的适当矫正。”当所有人一起同意加入同一个社会,从而构成一个国家的契约才能结束自然状态。

洛克非常重视人民的财产权,他详细论证了财产权的来源。他认为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存权,物品是人类共有,是由于人类劳动使物品摆脱自然状态,物品与他的劳动混合,“因此而使他成为自己的财产”。于是他说“因此,我的马吃的草,我的仆人割得草皮,以及我在与他人共享开采权的地方挖出的矿石,都成为我的财产,不需任何人转让或同意。我的劳动是他们脱离原来所处的共有状态,由此确定了我对他们的财产权。”并且这种财产权以满足需要而不浪费为底线。同时他提出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他认为土地的价值来源于耕作,只要在土地上劳动,进行生产,就对土地拥有财产权。对于货币的出现,他的解释是:“超过人们自身需要的占有欲改变了事物的内在价值,而那种价值本来只是取决于人类生活的功用;或者人们同意让一小块不会损耗或腐烂的黄色金属值一大块肉或一大堆粮食。”对于多余使用之外的物品,交换是合理的,于是货币就开始使用。货币的使用扩大了财产权的范围。对父权的论证初步表现出了洛克的法治思想。他认为支配亚当及其后裔的是理性的法则,他认为子女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由于不能应用理性,不受此约束,因此一时还不是自由的。人们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自由,因此他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而父亲则有在子女未成年期给予教育的义务。

洛克认为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建立都具有契约的性质。无论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主仆或奴隶的关系,还是政治社会与人民的关系都是基于对权力让渡或共享的同意建立的。婚姻关系的建立是由于双方的同意,目的是为了人类延续;家庭关系建立是基于所有成员(父母、子女、佣人)同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主人与奴隶关系确立是因为战争中俘虏为结束战争状态的同意。而政府与人民之间建立政治社会是因为为了保护人身、自由和财产,为了让社会中有一个公正的裁判者,对违法犯罪由一个公正的惩罚,人们愿意放弃在自然状态下拥有的“为保护自己和他人而做自己认为适当的任何事情的权力以及惩罚犯罪的权力”,让政府统一行使。并且在做决策时少数应服从多数,大多数人拥有决定权。在组成政府的形式问题上,根据立法权的归属,把国家形式分为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君主政体,君主政体又分为世袭君主制与选任君主制。

洛克具有分权法治的思想。他认为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最高立法权代表人民的最高意志。应该有如下范围:“(1)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没有专断权。(2)不能以临时的专断命令独揽统治权,必须依据法律和法官执行法律和裁定臣民权力。(3)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夺走任何一部分人的任何一部分财产。(4)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其他人。”

此外,洛克认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应该分别由不同的人行使,因为同时拥有立法和执行权对于人类的弱点有更大的诱惑。对外权指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处理同外国一切人的各种事务的权力。三种权力应该达到一种均衡与制衡。

同时洛克强调,立法执行机关具有最高的执行权,是人民的委托,立法执行机关发生变化时,纠正是必须的,人民福利是最高准则。如果违反,人民经一致同意,可以清除。

全书最后讨论了特权、专制权力、征服、暴政和政府解体的问题。特权是指在没有法律规定,有时甚至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为公共福利而酌情处理的权力。洛克认为特权使用是否合理没有裁判者,只能诉诸上天。专制权力不是起源于契约,也不能订立契约,只是战争状态的继续。征服也不成为政府起源,征服者只对战争的参与人和同意人具有权力,不能遗传。人民有权推翻暴政。当统治者的非法行为是大多数人受伤害,或少数人手危害和压迫,人民有权反抗。

政府解体有两种方式,外来武装颠覆和内部解体。外来武装会使社会解体,政府不复存在。立法机关变更,立法执行机关渎职或违背民意委托都会使政府解体。但是洛克认为政府解体而社会不一定解体,立法权可以交给一个新政府。对于部分人民与统治者之间产生冲突时,如何判断对错没有裁判者,这时合适的仲裁者是人民集体。最后的结论是:加入社会时交出的权利,只要社会存在,就不能归还。加入政府时赋予议会的权利除非议会到期,否则不能收回。洛克的提出的这些理论是18和19世纪最前卫的理论,符合那时的政治生活背景。他的关于财产权的学说正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急需的理论。同时,18和19世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刚刚开始,他的许多思想被后世的学者发扬为独特的理论,如他的社会契约学说被卢梭吸收,创作了《社会契约论》。其分权与法治思想被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的体系。他的思想在欧洲和美洲广泛传播,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其中的条文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中都有体现。另外他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和关于货币起源的思想对后世的经济学家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是由于时代和思维的局限性,他的关于自然状态的理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开,与霍布斯一样,只是一种经验的假说。对财产权的限制也解释得十分模糊,财产权能无限扩大只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特殊状况。其对立法机关权力的限制也只是一些臆造的原则,没有实施的保障。

无论如何,洛克的《政府论》所阐述的思想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虽然理论有一些缺陷,但是毫不影响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他的那些进步思想至今仍在闪耀着光辉,指引着人们通往民主、自由的道路。洛克思想的进步性在国家起源上,提出一种世俗的国家起源说,反对君权神授;提出议会主权,主张置王权于议会控制之下的立宪君主制,反对绝对君主制;直接提出政府的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力争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呼吁宗教容忍,信教自由。洛克思想的局限性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说本身就是一种反历史和反科学的唯心主义臆造;议会主权说是为资产阶级专政作辩护,他理想的议会是由资产阶级把持的,根本谈不到真正的人民主权问题。读

书心

得洛克和霍布斯政府理论比较霍布斯政府理论的内容:首先,霍布斯主张强势的政府。霍布斯坚信“不以强力防卫强力的信约永远是无效的”,国家的君主享有一种绝对和永久的权力,不受任何权力的约束,人们只能服从君王的统治,不能推翻君主的暴政。其次,对于自由和法律的关系,霍布斯认为,只有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才有自由,作为国家组成部分的公民个体则没有多少的自由。国家的法律和权威在与人们的自由和权利的较量中处于绝对的上风,人们只拥有经济领域的自由,在政治领域则毫无自由可言。最后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霍布斯认为人们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政府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形成一个有序的社会,这一点代表了资产阶级渴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用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洛克政府理论的内容:首先,洛克认为财产权和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