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_第1页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_第2页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_第3页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_第4页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Economics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闫小欢E-mail:xiaohuan.yan@Tel用教材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2版3参考教材姚洋著,《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林恩:《发展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09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深度阅读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梅尔、劳赫等:《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发展经济学手册,第1-5卷,经济科学出版社罗斯基、勃兰特:《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格致出版社,20115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6

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济学”网站: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学习态度考勤作业期末成绩:70%9核心问题:

为什么有些国家贫穷,有些国家富裕?10两个基本问题:经济落后国家为什么长期贫困落后?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马尔萨斯低水平均衡陷阱、李约瑟之谜与大分流、民主与经济增长)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更快、更有效的增长和发展?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贫困、不平等,提高落后国家人民的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金砖四国与中国奇迹)11

本课程以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和世界经济中的中国来介绍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与机制,用比较的眼光来探讨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全面的了解。

12课程重点内容发展的基本因素:物质资本、人口、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文化、历史地理。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援助、国际债务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构变化: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政策:经济发展中的优先顺序、政府与市场、财政与货币、汇率政策等。第一章导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与特点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151.1发展经济学定义及任务广义:发展经济学是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条件下,研究农业国家如何成为工业化国家,或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狭义: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批为数少但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条件下,当代大多数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

和现代化、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

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其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学说。(张培刚)发展中国家经济学16发展经济学任务:

研究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1.2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发展中国家及其分类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2.1何谓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Countries)、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Countries)、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南方”与“北方”国家“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第三世界”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演变而来的。191.2.2发展中国家的分类按收入分类(3种)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分类OECD分类最不发达国家(44)非石油输出国(88)石油输出国(13)低收入国家(61)中等收入国家(73)新兴工业化国家(11)石油输出国(13)世界银行分类低收入国家(40)中等收入国家(104)高收入国家(69)1.2.2发展中国家分类世界银行的分类(人均GNI)2011:低收入国家($1026及以下);中等收入国家($1026-$4036);中上等收入国($4036-$12476)高收入国家($12476及以上)经合组织(OECD)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IndustrializedCountries,简写为NICs)、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联合国的分类:最不发达的44个赤贫国家;88个非石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以及13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按地理位置的分类: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亚和太平地区;南亚7国;欧洲和中亚的30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22不同收入组GDP的增长变化图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网站(/indicator/)23讨论问题:中国奇迹?24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球第二,大体是美国的2/5,中国实际上只是恢复到了1913年的水平。2010年中国人均GDP4361美元,2011年5300美元1913年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中国的GDP总值大体也是美国的2/5预测2020—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GDP总值大体上恢复到1880年时的国际相对水平(太平天国)251.2.3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水平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比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的状况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严重依赖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Populationlivingbelow$1and$2aday28A生产力水平低

2008年,我国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9%,日本的7.7%,俄罗斯的24.8%。创造财富能力方面,1个美国人“顶”我们16个,1个日本人“顶”

13个,1个俄国人也“顶”

4个。29B低下的生活水平存在大范围的贫困。

2003年,年收入低于668元的中国贫困人口有2900万。如按世界银行每天每人一美元的标准,那么中国的贫困人口大约在1亿左右.

贫困人口数量,以中国自身的贫困线标准(2009年:人均年收入1196元)衡量,2009年中国仍有3600万贫困人口;世界银行2009年一份报告发现,以联合国(每人日均消费1美元/天)的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尚有1.5亿;世界银行标准(每人日均生活费1.25美元/天)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则达到2.54亿,占中国人口中19%。30

2011年2300元(汇率1美元,购买力平价1.83美元),该标准比现行1196元提高了92%,大约有1亿农村人口将被认定为贫困,有资格领取扶贫补贴。这一数字占中国约13亿人口的7.7%左右。31我国近年来扶贫线标准变化

2007年,按绝对贫困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785元,按低收入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

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统一为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

2009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

2010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

2011年,年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323334医疗条件差,人均寿命低

1992年,在最贫困的国家中,除去中国(69岁),人均寿命不到60岁,而美国77岁,日本79岁,英国76岁,德国76岁(吉利斯等,P8-9)35373839教育水平低下,人民文化水平低1992年,在低收入国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收入低于2000美元)中,除去中国(27%),有超过50%的文盲,而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均小于5%(吉利斯等,P8-9)404142C人均收入低1992年,4/5的世界人口仅生产出世界总产出的1/5的产品欠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还不及富裕国家人均收入的1/20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43注释:GDP总量按1990年世界Geary-Khamis元计算。其中Geary-Khamis元被称为世界元,是一个通过复杂计算得出的购买力平价加总指标;有助于我们进行国家间的比较。该变量的统计定义请参见/unsd/methods/icp/ipc7_htm.htm资料来源:Maddison,A.(2006).TheWorldEconomy.Paris:OECD,642图1:公元1年到2001年世界各地区的人均GDP44自1820年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产出增长了70倍,同期人口增长了近5倍,人均产出因而增长了14倍,人均实质消费则增长了近10倍。基于Maddison(2006,第642页)的估算,下图1显示了从公元1年到2001年世界各地区人均收入的演化情况。西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从18世纪初不甚显著的水平迅速扩大到20世纪末的20倍以上。45D人口负担严重人口基数大,3/4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不到1/4的人口在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发展中国家3‰~4‰,发达国家1‰~1.5‰人口增长率高,是发达国家的3倍人口赡养负担(DependencyBurden)重,15以下的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的综合抚养负担占45%,而发达国家只占1/346E高水平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公开失业率高,劳动力公开失业率为10~15%,15~24岁青少年的失业率为30%不充分就业严重,把不充分就业和公开失业加到一起,失业率为30%人保部:4%

台湾东吴大学:中国的真实城镇失业率=公开失业率+隐藏性失业率+下岗工人失业率+农村流入失业率=17.38%,中国失业人口达2.23亿。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城镇失业率9.6%(已超过7%的国际警戒线

)温家宝:中国的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47失业数据统计之争中国官方惟一定期发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凡是没有非农业户口,或者有非农业户口,但是没有主动进行失业登记的都不算失业者。中国的失业统计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进行劳动力抽样调查,没包括农村和流动人口。

国际劳工组织失业人员定义:一个人是否失业是以“在规定的调查时间范围内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即“劳动事实”作为统计标准,而不管他是否进行了失业登记。

4849F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

71%

29%

18%

82%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制成品初级产品制成品50G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二元结构经济二元结构:

发达的城市工业和落后的农村手工业、农业并存社会二元结构政治二元结构文贯中:城乡二元体制是最丑陋的不平等起点的公平和竞争规则的公正:户口制度和土地制度

51国际关系中的依附关系

富国控制国际贸易的类型及其规则,左右发展中国家国家接受技术转移、外来援助和私人投资的条款。将其价值观念、态度、制度和行为准则强加到发展中国家。其后果之一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braindrain)。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1.3.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两个概念的内涵衡量指标

两个概念的含义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增长所依赖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状况、技术状况和体制的变革,包括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侧重于数量,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多维体系概念。55经济发展含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GDP的增长经济发展=人均GDP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化人口结构--城市人口上升,农村人口下降--城市化消费结构--必需品——耐用消费品——休闲产品和劳务56经济发展发生的多方面变化包括:第一,投入结构的转变。

简单劳动到复杂劳动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传统生产方法到现代生产方法劳动密集型技术转变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57第二,产出结构的转变。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58第三,居民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生活水平表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营养第四,卫生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和病床数等;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成人识字率、适龄儿童入学率。第六,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状况第七:社会变迁人口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社会制度和文化等衡量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GNP或GDP的总量或人均量这一指标的缺点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福利的情况。地下经济(undergroundeconomy)无法计算在内。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国际比较时汇率不能反映国家间真实收入差别。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单一指标:人均GDP综合指标PQLI(物质生活质量指标)HDI指标(人类发展指数)阿德尔曼-莫里斯指标体系-41个指标ASHA指标体系中国的综合指标体系(10个)PQLI指标(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海外发展委员会(ODC)提出ThePQLIisanattempttomeasurethequalityoflifeorwell-beingofacountry.Thevalueisasinglenumberderivedfrombasicliteracyrate(识字率),infantmortality(婴儿死亡指数),andlifeexpectancyatageone(1岁时预期寿命),allequallyweightedona0to100scale.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0年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简称HDI)TheHumanDevelopmentIndicatormeasurestheaverageachievementsinacountryinthreebasicdimensionsofhumandevelopment:Alongandhealthylife,asmeasuredbylifeexpectancyatbirth人均预期寿命.Knowledge,asmeasuredbytheadultliteracyrate(withtwo-thirdsweight)andthecombinedprimary,secondary,andtertiarygrossenrolmentratio(withone-thirdweight).教育程度Adecentstandardofliving,asmeasuredbygrossdomesticproduct(GDP)percapitaatpurchasingpowerparity(PPP)inUSD.生活水平64人类发展指数指标健康长寿:出生时预期寿命衡量;教育获得: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对其进行了修改,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取代了识字率,利用预期受教育年限(即预期中儿童现有入学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时间)取代毛入学率。

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采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DP来评估。65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计算出每个指标的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66人类发展指数(HDI)的计算健康长寿的生活出生时预期寿命知识成人识字率毛入学率成人识字指数GER指数体面的生活水平人均GNI($US.PPP)人类发展指数(HDI)教育指数(1/3)GNI指数(1/3)预期寿命指数(1/3)内容指数内容指标67人类发展指数分为三组:低人类发展指数(0~0.456),(46countriesorareas);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630~0.740),(47)高人类发展指数(0.741-0.888),(47)极高人类发展指数(0.889-1.000)(47)(Source:HumanDevelopmentReport2011.)中国2014:0.719(91/187)6869

联合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UNRISD)在197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与计量》(英文版)中,从73项指标中筛选出以下16项指标(其中7个经济指标,9个社会指标),按权数形成一个综合的发展指标,作为衡量发展程度的核心体系。70(1)出生时的预期寿命(2)20000以上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3)人均每日消费的动物蛋白质(4)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5)职业教育入学比例(6)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数(7)每千人中读报人数(8)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使用电、水、煤气等的百分比71(9)每个男性农业工人的农业产量(10)农业成年男性劳动力的百分比(11)人均消费电力的千瓦数(12)人均消费钢的公斤数(13)能源消费(指人均消费煤的公斤数)(14)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15)人均对外贸易额(16)工薪收入者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72生活质量指标: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人均私人消费增长率、儿童营养不良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成年人文盲率或识字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地区获得环卫设施服务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叶静怡,P38)ASHA(AmericanSocialHealthAssociation)指标美国社会保健协会提出6个项目:就业率、识字率、平均估计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ASHA指标值=(就业率*识字率*平均寿命*人均GNP增长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3.2两个概念的关系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人均收入与成人识字率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人均收入与预期寿命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人均收入与初级产品出口比重linkstopreparedgraphs@Gnotes:circlesizeisproportionaltopopulationsize,

colorofcircleindicatescontinent,press“play”onbottomtoseethecrosssectiongraphevolveovertime,clickhereforoneinstructionguideIncomepercapitaandLifeexpectancyInfantmortalityMalariadeathsper100,000AdultliteracyCellphoneusersper100,00082但仅有增长经济不一定能发展。

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出现严重失业的经济增长,即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失业的增加;“无声的增长”(voicelessgrowth):

失去民主和自由的经济增长,即民众不能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无情的增长”(ruthlessgrowth):

贫困与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成果大部分落入富人的腰包,穷人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改善;“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growth):

造成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增长即不能持续的增长等。“无根的增长”(rootlessgrowth):

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和参与性的增长模式能够培育和增强文化传统,从而能够为人们以相互丰富的方式享受他们的文化打开无限的机会;但是,一种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能够毁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2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发展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学说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发展经济学的演变2.1产生的历史背景

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一门专门研究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独立分支,从其他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系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体系瓦解和第三世界兴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发展中国家:殖民体系瓦解,政治上的独立,要求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增强最老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之前,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最早的重商主义者,到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再到马尔萨斯、约翰·穆勒,最后到马歇尔、熊彼得等等,他们的经济思想中或多或少都包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思想。他们或是论证经济如何发展(如斯密等),或是消极的解释经济如何不发展(如马尔萨斯等)。最新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才纷纷独立。发展经济学是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30年多前,很少有大学将发展经济学课程列入本科生经济学教学计划”(瑟尔沃)。但现在,几乎没有那个大学的经济学科不开设这门课,教科书、论文、刊物《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发展经济学领域已有好几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库兹涅茨、刘易斯、舒尔茨、阿马蒂亚·森等。882.2早期经济发展思想

增长和发展在早期并不是主题,近代社会,西方世界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如何增加。重商主义经济发展思想(静止的)宏观角度探讨国家财富增加:财富等同于金银、货币金融财富供给既定,政府角色就是尽可能获得金属经济政策集中于促进出口以及代替进口保护本国的幼年工业89威廉·配第:发展中产业比重变化重农学派:农业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两个条件:劳动生产率↑←个人技能专业化和劳动的社会分工;劳动者人数↑←人口和资本↑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资本积累无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是劳动者的投入都很重要”(资本积累→增加工人的数量→增加国民财富)90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低水平均衡陷阱

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若不加以控制,每25年可增加一倍;

土地有限而导致的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受生活资料的制约,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条件下,便随生活资料的增加而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随时间推移,人口将超过食物的供给量。919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动态”、“创新”观点分析发展“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

“经济发展”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93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1841年,《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主要论点:

第一,用国民经济学挑战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后者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是英国的经济学必须建立适合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经济学——国民经济学94

第二,强调国民经济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经济发展五阶段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他认为19世纪40年代只有英国是处于第五时期,而普鲁士德国和美国则处于第四时期,必须向“正常国民经济秩序”的第五时期发展。95第三,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政策英国14世纪以养羊业为主,实行自由贸易;后来毛纺业发展,实行保护主义;产业革命后又搞自由贸易处于第四时期之国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如同让一个幼儿和一个成人去角斗一样

——西方经济学中“幼稚工业”论的发端96李斯特认为,实行保护主义在步骤上要渐进,“保护关税在开始时必须定得相当轻,然后随着国家的精神与物质资本、技术能力与进取精神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他认为,当时德国对棉麻毛纺织品的进口要限制,而对原料和先进的机器进口要鼓励;97他强调创造财富之生产力远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国家对于物质资产势必多少有所牺牲和放弃,借以获致文化、技术和协作生产的力量;就是说,必须牺牲些眼前利益,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由此使国家不但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而且一旦发生战事,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98

第四,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私人经济的简单总和,认为创造财富的诸生产力,必须要有国家规模的分工和诸生产力的协作与结合,只有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农、工、商相互协调、均衡的场合,才能使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有保障地达到“正常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99

他反对“个人主义”经济学,批评那种关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自然可以实现社会利益的观点,指出,个人只考虑眼前利益,很少为后几代人或全社会的利益着想。认为有很多任务“只有借助于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必须对个人自由加以限制。1002.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发展经济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60年代末):早期发展经济学;第二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末):新古典的复兴;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新发展经济学的时期。101(一)形成与繁荣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形成背景:民族国家政治独立,需要改变经济落后,但缺乏适宜的经济发展理论。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重新考虑与发展国家的关系,开始关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为争取第三世界国家而进行经济竞争。102主张:市场价格机制理论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扭曲。借助国家干预或计划调整经济结构。实质是实现工业化,资本稀缺是关键因素。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纳科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理论和实践来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模式103主要理论观点: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

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最缺乏的是资本。因此增加资本积累对于对于加速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104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要加速工业部门的发展,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计划化。市场在结构、功能方面不完善,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是手段。105第一时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特点:反新古典主义倾向:新古典主义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会造成对市场机制的扭曲。强调内向型发展战略:主张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贸易保护政策。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建立对所有国家适用的宏大理论体系: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106

带来的现实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走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上未达到预期结果,暴露出许多新问题、困难。经济比较开放、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取得了较快的增长*107(二)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舒尔茨、哈伯格、迈耶等。新古典主义认为: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发展中国家的价格扭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价格扭曲的关键是政府政策的误导和政策体系的冲突。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政策三个基本观点:一是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二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三是主张经济自由化,保护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华盛顿共识)。108重新确定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多维的,除收入增加外,还包括就业增加、贫困减轻、分配公平和乡村发展。

109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不仅在发达国家是有效率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同样是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具有一般的适用性。计划失败和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是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重视市场不等于取消计划和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应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110提倡外向型发展战略,鼓励出口的工业化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造成价格扭曲,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基于比较优势学说,取消和放松对外贸易的各种限制,降低汇率,促进出口。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工业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是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111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批评唯工业化对农业、农民的损害

工业和农业关系密切,工业化中应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对农业生产与科技研究的投资和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把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舒尔茨)。农村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农业与农村发展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为加速工业化提供劳动和资本),而且本身也是发展目标。112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约翰·威廉姆森:“华盛顿共识”:

主张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自由化”

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实施利率市场化;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对国有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