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行政制度比较_第1页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_第2页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_第3页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_第4页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专业:政治学理论目录一、绪论二、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三、中央行政制度四、地方行政制度五、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六、政府行政过程七、行政制度改革第一章绪论一、行政:马克思:“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古德诺:“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怀特:“行政是对其部属采取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与管理的概念大致相同)作者的观点:“行政是国家机关等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子很内部事务的执行性活动。”二、行政制度涵义:

行政制度(或政府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为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个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特征:环境制约性(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文化)鲜明的阶级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围绕政府制度展开的)效力的强制性(反映国家意志,对全民和社会单位都具有强制效力)形式多样性(历史阶段、国家类型、阶级本质)作用: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公共管理职能(二)我们所主张的政府制度分类方法根据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用世袭方法产生终身制国家元首的政府制度,称为君主制;用选举方法产生限任制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称为共和制。根据政府行使职权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依据宪法和法律形式政府职权的政府制度,称为民主制;政府职权的行使不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的政府制度,称为专制制。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把政府制度分为五种类型,即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和人民做主制政府制度(比如,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内阁制起源于英国大多数学者认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正规的内阁成立于1721年,第一任正式首相是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尔波。内阁制政府的主要特征:

1、强调议会之上(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内阁和监督内阁的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

2、内阁组成独特(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政党联盟组成,其领袖受国家元首委托而组阁。)3、国家元首是“虚位”(国家权力的象徵,不执掌实际权力,不负实际责任。)4、内阁总揽行政权力(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政府首脑掌握实权)5、政府对议会负责(政府对议会负责,接受议员的质询,解释政府的政策或内阁的决定。)第二章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一、行政制度的分类(一)分类方法:1、亚里士多德分类法:按照执政者人数的多寡把政府制度分为三种:把个人统治的政府制度成为君主制,把少数人统治的政府制度成为贵族制,把多数人统治的政府成为共和制。这三类政府制度又有相应的三类变态政治制度,即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2、孟德斯鸠分类法:根据行使最高权力人数的多寡和政府所具有的特质,把政府制度分为共和政府制度、君主政府制度和专制政府制度三种类型。共和政府制度又可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国君制。3、伯哲士分类法:《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一书中,根据国家和政府是否合一,分为直接制政府制度代表制政府制度;根据政府权力的来源,分为世袭制政府制度和选举制政府制度;根据政府权力是否集中,分为分权制政府制度和集权制政府制度等。三、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总统制由18世纪末期的美国所创建影响美国总统制创建的主要因素有:1、三权分立原则为之创建奠定了政治基础2、反对君主制的思想为之创建扫清了认识障碍3、州长制为其创建提供了有益借鉴4、华盛顿个人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总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不由国会产生)2、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颁布的行政命令,无需国务员副署)3、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政府成员不得同时兼任政府议员)4、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政府成员由总统任免)5、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政府成员只对总统负政治上的责任,总统只对选民负政治上的责任,国会除了对总统依法行使弹劾权外,不能以不信任投票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四、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采用这种这只制度的国家主要是荷兰、奥地利、芬兰和冰岛等。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前者决定大政方针,后者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2、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由总理、国务部长、部长、国务秘书等组成的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遣散政府,就这一点而言,它具有内阁制政府制度的特点。)3、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不对任何机关负责,而且有权解散议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半总统制下的总统权力要比一般总统制下的总统权力要大。)4、在2014年10月21日,法国国会通过了“可弹劾总统”法案,总统失职将面临罢免裁决。五、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又称合议制政府制度,瑞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议会之上(在瑞士,议会不仅有立法权,而且有行政政策决定权,是最高行政领导机关。议会是委员会的上级机关,对委员会享有监督权,可以变更和撤销委员会的决定和措施)2、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联邦主席虽然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他除了享有一些礼仪性和象征性的权力比如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联邦委员会的会议外,其他权力与委员会中的其他委员完全相当。在决定问题时,至少必须有4名委员同意,方能生效,联邦主席没有拍板权。)3、合议决策(联邦委员会中的每个委员虽然分别担任某一部的部长,但无权对本部的重大事项单独作出决定。一切重要政务,均有委员会集体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负责的原则。)六、国务院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国务院制政府制度是指,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的政府制度。国务院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国务院从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2、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三权一责: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以及全面负责任)

七、若干问题的比较分析(一)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这里指英国的内阁制政府制度和美国的总统制政府制度)1、相同点

遵循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

②实行资产阶级政党统治

③总统和首相都拥有巨大的权力2、不同点见右表(二)中西政府制度的区别制度性质不同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决定了中国政府制度具有人民性质。西方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权,使其政府制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依循原则不同中国政府制度依据“议行合一制”原则建立和运行,西方国家依据“三权分立”原则运作。政党制度对政府制度的影响不同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它对政府的领导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等途径来实现。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各党派之间相互攻击掣(che)肘,政党间接地、有限地控制政府的情形。目标取向不同

中共建立和领导人民政府,把实现人类美好的政治制度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取向。而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操纵的政府,则以掌握政权为目的。第三章中央行政制度一、国家元首制度(一)西方国家元首制度1、产生方式君主制国家元首多采用世袭制按照血缘和亲属关系依法时代相传;而共和制国家元首主要通过选举产生。2、任期世袭君主制是终身制,共和制采用限任制。3、职权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解散议会权,外交权,军队统帅权,任免权,赦免权,荣典权。(二)中国国家元首制度(主席)1、性质、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脑部位,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范畴。2、产生、任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且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基本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权,外交权,荣典权。二、中央政府制度1、西方中央政府制度西方国家中央政府的组成(略)西方国家中央政府的职权

执行法律权,行政立法权,立法参与权,官员任免权,行政领导、监督权,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行政司法及司法行政权,军队统帅权,外交权,等。2、中国中央政府制度中国中央政府——国务院的组成

根据82宪法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等组成。任期5年,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实行总理负责制。机构设置

目前国务院所设置的列入行政机构序列的机构大体可以分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部委机构(25)、国务院直属机构(16)和国务院办事机构(7)四种类型。(查)除此之外,国务院还由法律上未作明确规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的机构,这些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国务院直接联系的全国性大型工业公司及其他机构。职权行政领导权、行政立法权、行政提案权、行政监督权、人事行政权、建制权、戒严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三、若干问题的比较分析(一)英美法三国元首制度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英王被视为整个国家的最高代表。他的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英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徵;②作为英联邦元首,维系着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关系;③不参与政党斗争,从中斡旋,调解矛盾;④可以对首相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⑤是整个民族的社会行为典范和精神寄托。2、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与君主相比他们缺乏传统的权威。这却成为了总统可以拥有更多实权的原因。(联系总统制中总统的职权)3、法国: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终确立了现在法国所坚持的半总统制,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国总统的权力比一般总统制国家总统的权力还要大。(解散议会、全民公投)(二)中国国务院总理选举程序方面的特点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选举程序由提名、投票表决和公布三个环节构成。该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精神2、遵循这个共产党领导的原则3、实行等额选举制度4、实行间接选举制度第四章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是关于国家特定区域内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地方政府的规则。一、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制度英国型:是以一种地方议会为中心的分权制地方政府制度。涵盖英国、其他英联邦国家、美国等。英国由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联合而成。在英国,地方政府实行立法和行政相结合的“议政合议”制,地方政府的核心就是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具有法人资格,郡议会和区议会成为主要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主要以立法方式授权于地方政府,地方大致拥有保护性职能、环境方面、个人方面、社会性娱乐性、贸易型职能。法国型:是一种以地方行政首脑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地方政府制度。范围主要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法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共设大区、省、市镇三级一般地方政府。德国型:是一种以突出地方整体从属原则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政府制度。其范围主要是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联邦政府下分别设州、县、乡三级地方政府。二、中国型地方政府制度中国型地方行政制度是一种以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双重从属性”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政府制度。(一)一般地方政府制度

中国单一制国家,在中央政府之下形成了金字塔形的一般地方政府结构,及由上到下逐级下降的四级制,即省、市(地级)、县(市)、乡(镇、民族乡)并存的一般地方政府结构。(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制度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县和自治乡三级。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和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权有:变通执行权、政治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教育科技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自治权。(三)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度

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特首由在当地连续居住满20年并在国外无居留权的特区永久性居民担任,由中央政府任命,任期5年,可连任1次。特区拥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思考三、若干问题的比较分析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1、机构的组织原则相异西方:地方自治原则;中国:民主集中制2、议决机构的地位相异西方:地方政府不是地方唯一的权力机关,地方议会也只是地方上的若干个权力中心之一。中国地方政府中的决议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律上是地方上的唯一权力中心。3、行政机关的性质相异西方:地方行政机关仅仅是地方的行政机关,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中国的地方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因此既向地方人大负责,又接受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领导。4、政府机构的组织管理方式及其职能范围相异西方: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一般可以自行确定,拥有独立的财务和人事管理权,地方政府的雇员不列入国家公务员的序列,更不可能被调往其他地方工作。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较窄,主要承担部分地方性公共事务。中国:相反,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相对宽泛。第五章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生成的纵向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与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单一制)直接相关,并缘起于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对立统一。一、西方联邦制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1、美国: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是联邦政府与成员单位政府(即州政府)的权限划分关系,是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美国的联邦制是一种“有限分权制”。一方面,联邦的地位高于州政府,另一方面,州政府享有法律赋予的广泛的自主自决权。联邦和地方政府(市、县、镇、乡政府)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联邦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县政府的关系变得直接而广泛。2、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州组成。州不仅是国家的组成部分,而且享有国家权力,只是这些权力通过联邦基本法将一部分划归联邦而已。在德国,其市镇既是州的基层行政单位,又是享有自治权限的行政实体,其自治权受到联邦基本法和州宪法的双重保护。3、瑞士:

瑞士所实行的联邦制是建立在联邦与州“双重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各州拥有自己的疆界和宪法,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二、西方单一制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英国

英国是一个建立在地方分权基础上的单一制国家。英国地方政府被认为是富有自治精神的。但地方政府毕竟不是拥有主权的行政区域单位。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治权限,但仍然要受到中央政府的监督和控制,具体采用立法、司法、行政和财政等方式进行控制。法国

法国是一个以中央高度集权为特征的单一制国家。这一特征的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王朝。1982年《关于市镇、省和大区的权利和自由法案》颁布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开始了真正的地方分权改革,使法国在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前提下,逐步向分权管理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由过去的适当性监督转变为合法性监督、由事前的审查性监督转变为时候的司法性监督。日本

和法国一样,日本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二战后,日本才开始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在中央之下设立各级地方自治政府(都、道、府、县)。研究表明,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介于英美之间:既有握有很大权力的中央政府,又有宪法明文规定的地方自治制度,是集权和自治的交汇与融合。控制手段和英国差不多。三、中国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国目前实行的国家结构制度,是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为必要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挂席显现出三种形态,即中央与一般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审视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状况:1、事权关系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中央政府——国务院最广泛的事权,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国防、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事务,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但宪法和法律并未对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权限作出明显的规定,而几乎是一致、对等的。除了少数事权比如外交、国防等专属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拥有的事权几乎是中央政府事权的翻版。2、人事关系在人事工作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实行的是“党管干部”的原则,因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党管干部来实现的,即中央通过各级党委、党组织控制各级干部,形成层级节制的干部人事控制网。与中央相比,地方在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的权限要微弱的多。3、财政关系中央处于主导地位,划拨资金,指导性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思考四、中西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若干区别

1、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所表现的层面不同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单一层面的关系,而美国等联邦制国家存在两个层面的关系,即联邦与州政府的关系以及联邦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国地方政府的权限来源于中央的授权,不存在美国等西方联邦制国家的联邦成员单位拥有的固有权限。2、权限划分方式不同中国对一般地方政府采用概括授权,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采用个别授权。不同于英国的个别授权也不同于法国的概括授权。3、管辖状况不同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具有是“双重从属性”,而美国等联邦制国家的地方政府则只接受州一级政府的管辖,联邦政府无权直接干预地方政府的活动。在单一制的英国,上级政府不能监督下级政府,他们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伙伴关系。4、控制机制不同

在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原则上不能直接干预和控制。但事实上,也有中央直接委派和调度官员到地方任职的情况。而同是实行单一制的法国,大区和省级地方均有中央派出共和国专员,负责国家在该地区的利益,专员由内政部任免。

第六章政府行政过程政府行政过程,是指行政主体及其他行政参与人(如立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等)行使各自的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设定并最终实现政府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若干问题的比较:1、中西公共决策体制的不同特点西方国家大都实行三权分立为组织原则的议会制公共决策体制,这种决策体制的具体运作模式是,首先由公民选出自己认为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议员,然后由其代表自己参与公共决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公共政策决策体制。国家行政机关有人大产生,对其负责,人大代表同时也可以是政府成员。国家主席、总理的权力来源于全国人大,他们对人大不存在制衡的问题。另外,这一体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共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2、中西执政党执政的不同方式

西方各国执政党的执政具体方式是有差别的,但就总体来说,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组织大多采取间接的方式介入政府的行政活动,即以政府总理、首相或总统的身份出面掌管行政大权。而中国执政党的执政,更主要的表现在对国家行政机构的领导上。目前中央根据具体的国家事务,分别通过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的方式实施对国务院的领导。各国政府行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比对状况:第七章行政制度改革一、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演进和启示1、共同特征当代西方因国情不同,改革行政制度的内容、方式和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信息和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就使得他们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行政职能市场化。表现在行政职能定位和运行的市场化,即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整合政府权威制度与市场交换制度的功能优势,形成一种新的供给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②行政权力分散化。表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又表现为政府行政组织内部层级之间的分权。③公共服务社会化。主要方式有:以私补公、公私合作、授权社区。④政府理念企业化。所谓”政府企业化”,就是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政府机构中的公共管理部门,重塑政府形象。⑤政府治理电子化。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治理质量提高构建电子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2、启示遵循市场法则,服务经济建设;明确改革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专家咨询意见,整合不同利益要求;加强法治建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把握分权规律,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

二、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回眸与前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