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设计_第1页
《卖柑者言》设计_第2页
《卖柑者言》设计_第3页
《卖柑者言》设计_第4页
《卖柑者言》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感情,领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深刻寓意,感受本文“托物喻理”手法的表达效果。2.积累常用的实词“市、业、干、贸、实”等,常用虚词“于、之”等,借助朗读,疏通文意。【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领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本文中的深层含义,以及从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愤世疾邪的思想感情。2.难点:感受“托物喻理”的讽刺力量。【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知人论文你知道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吗?根据课前预习,谈谈你对刘伯温以及他所处时代的了解。根据课前预习内容,交流刘伯温生平、作品及所处时代的情况。由作者简介引出本文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2.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字音:溃(kuì);贾(gǔ);鬻(yǔ);笾(biān);衔(xuàn);廪(lǐn);醇(chún);饫(yù);赫(hè)。停顿: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及停顿的不当之处。4.请学生根据注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1.认真听读,为生字注音。2.自由朗读课文。3.个别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聆听,再次熟悉课文内容。4.根据注释和词典,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归纳,翻译课文。(1)一字多义:置于市(集市)①市若所市于人(卖)置于市(在)②于若所市于人(给)吾业是有年矣③业(以……为业)建伊皋之业耶(功业)(2)通假字:①贾:通“价”,价钱。②街:通“炫”,炫耀。(3)词类活用:①业: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②干: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③峨:高戴,形容词用作动词。(4)疑难字、词:①涉:经过。②溃:腐烂。③烨然:色彩鲜艳的样子。④鬻:买。⑤贸:买。⑥败絮:破棉絮。⑦实:装满。⑧夫:那些。⑨毂:败坏。(5)掌握以下句子的翻译:①甚矣哉,为欺也。②而独不足子乎?③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④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范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出现误差的几率,自由朗读可以照顾每个同学不同的读书习惯和节奏,个别朗读是教师指导的时机,其余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来复习、巩固。2.小组合作可以发挥每个人在集体内部最大的潜力。教师出示部分重要字词或译句,可以帮学生更快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概括文意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本文内容。提示:故事源起、论辩过程及作者观点。2.板书:买柑——卖柑者言——作者的反思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内容,全班交流。明确:本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揭露了元末腐败的统治机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之情。了解故事的源起和梗概,为理解作者“托物喻理”的写作手法作铺垫。梳理内容理清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圈画、分析、梳理:请梳理文章议论思路,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步从“买柑”过渡到针砭时政的。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卖柑者“为欺”的行径的?2.遭到批评后,卖柑者反而“笑日”,体会其“笑”的背后蕴含的心理。3.认真品读卖柑者为自己所作的辩护,小组讨论尝试划分层次,并分析三个层次分别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回顾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圈画文本有关内容,整理并作答。1.具体描写卖柑者“为欺”。外表:“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价格和销路:“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实质:“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归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卖柑者的态度:卖柑者“笑日”,说明他不以为然;“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一句说明他有些激愤,认为作者不识时务。3.卖柑者为自己辩护:①可划分层次:“吾业是有年矣”至“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至“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至“而以察吾柑”。②分三个层次揭露了社会现象:一、“我”做生意多年,并未因此受到任何非议,欺骗有理;二、世间欺世盗名的人太多了,岂止“我”一个;三、当今文臣武将哪一个不是表里不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文本人手,由“物”及“理”逐层深入,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重点研读了解写法1.提问:文中哪些语句是对文臣武将“金玉其外”的描写?哪些语句是对他们“败絮其中”的描写?2.教师作结:本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无情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统治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这就是一种“托物喻理”的写作手法。1.圈画并作答。①金玉其外:“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②败絮其中:“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毂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2.了解“托物喻理”的写作手法。此环节为本文学习的关键。理解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寓意,关键在于找到受批评的文臣武将们与集市上的柑橘之间的异同。找到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就不难理解“托物喻理”这种写作手法了。难点解析总结归纳1.提问:最后一段中,作者听了卖柑者之言,为什么“默然无以应”呢?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假借卖柑者的话来针砭时弊呢?思考并作答:1.“我”最后之所以被驳得“默然无以应”,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当时社会之“大欺”,只看到卖柑者之“小欺”,不察不思,就贸然责难人家“甚矣哉,为欺也!”2.作者巧妙地借卖柑者之口来揭露政事腐败,却煞有介事地说:这个卖柑者也许是东方朔一类人,由于“愤世疾邪”而“托于柑以讽?是由于当时言论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写此文遭受迫害。学习议论性的文章,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把握作者的观点非常重要。理解了作者的思想观点之后,学生一定会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托物喻理”的方法来针砭时弊?课前已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做了资料的搜集整理,此时回顾,一定会有所得。布置作业学习反馈1.整理本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语活用等笔记。(必做)2.小练笔:请以卖柑者为第一人称,用现代汉语改写本文,直接表明自己对元末统治者的不满。(选做)完成作业。帮助学生回顾作者思想感情及观点,巩固古文翻译,并进行初步的议论训练。【设计说明】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同时也应该强化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深入学习。本文由买柑橘之事引起议论,揭露统治者的腐败弊政,以及官吏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虽然全文仅三百字,所论及的也只是抨击当时封建官僚和社会流弊的一得之见,但读来趣味甚浓,发人深思,这不得不归功于作者巧妙的艺术匠心和表现技巧。八年级的学生阅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言作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明确作者观点是深入学习本文的第一要务;其次,根据文本的特点,可初步了解“托物喻理”的议论文写作手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本文的点睛之论,卖柑者“为欺”,却从来“未闻有言”,全因“欺者不寡”这一社会流弊,更何况满朝文臣武将莫不如同市面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柑橘一般。将这些人比喻成行将溃烂的柑果,正是作者借卖柑者之口对当权者外强中干、色内荏的猛烈抨击,也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了解作者写作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感情应是学习重点。而对于“托物喻理”这一类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可通过文本范例初步感受,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思路点拨】无论哪一种思路,文言文阅读首先应对字词句的意思及用法进行必要的疏通,然后再进一步理解文本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整个成语的本义和寓意入手,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圈画、比较,这样可以使教学重点更突出。然后再解决写作手法的问题。先让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再明确“借物喻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对“物”与“理”之间的关系形成切实的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