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第1部分_第1页
土石坝第1部分_第2页
土石坝第1部分_第3页
土石坝第1部分_第4页
土石坝第1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土石坝Earth-filland/orRock-fillDam第一节 概述一、土石坝的类型二、土石坝的发展三、土石坝的特点四、土石坝的工作条件及设计原则-1-第二节

土石坝的剖面设计和构造一、土石坝剖面的基本尺寸二、坝体防渗设施三、坝体排水设备四、护坡和坝顶构造-2-第三节 土石坝的筑坝材料一、土石坝筑坝土料设计的任务二、筑坝材料的选择三、土石料填筑标准设计第四节

土石坝的渗流分析一、土石坝渗流分析的目的二、土石坝渗流计算的方法三、土石坝抗渗稳定验算四、防止渗透破坏改善渗透稳定性的工程措施-3-第五节 土石坝的稳定分析和沉陷校核一、土石坝滑坡滑动面的基本类型二、稳定分析方法三、稳定分析的计算情况和安全系数四、抗剪强度指标确定五、提高坝坡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六、沉降计算-4-第六节 土石坝的裂缝控制及地基处理一、土石坝裂缝的成因和种类二、设计阶段裂缝控制三、裂缝处理四、土石坝地基处理-5-第七节 堆石坝和面板堆石坝一、堆石坝的发展二、堆石坝的类型三、堆石坝的构造四、面板堆石坝-6-1-1一、土石坝的分类第一节

概述2、根据施工方法分:⑴碾压式土石坝⑵抛填式堆石坝⑶定向爆破堆石坝⑷水中倒土坝⑸水力冲填坝1、根据筑坝材料分:⑴土坝⑵堆石坝⑶土石混合坝1-23、碾压式土石坝按土料在坝体中的配置和防渗体位置的不同,可分为:⑴均质坝:坝体由一种材料组成,既是防渗体,又是坝的主体,坡度较缓,用于中低坝。⑵分区坝1-3⑵分区坝:心墙坝

——把防渗体放在坝体中部,断面比均质坝小。斜墙坝

——把防渗体放在靠近上游坝面处,有效降低坝体浸润线,但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比心墙坝差。易产生纵向裂缝,抗震性能不如心墙坝。土石混合坝

——要求:越靠近防渗体,土料性能越接近防渗体1-4土料透水性自中央向两边逐渐增大

土料透水性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大

⑶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堆石坝主体为堆石,强度高;上游坝面以钢筋混凝土面板或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断面较小。1-5二、土石坝的发展:⒈概况⑴四千多年以前⑵19世纪,50m⑶20世纪50~60年代,大型振动碾出现,高土石坝产生世界上高度超过300m的大坝仅2座,都是土石坝,都在塔吉克斯坦,一是努列克坝,高317m,另一座是罗贡坝,高325m。1-6⒉我国土石坝的发展⑴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公元前598~591年。⑵建国前用现代技术修建的土坝仅甘肃的鸳鸯池水库大坝一座,50年代几次扩建后坝高37.8m。⑶建国后土石坝建设的三个阶段:l

1949~1957年l

1958~1980年l

1958~1980年1-7l

1949~1957年以防洪治水为目的,从治理淮河开始,兴建了一批土坝,坝高都在50m以下,坝型均为均质土坝或粘性土心墙砂砾石坝。地基的防渗措施主要是开挖回填粘土截水墙或上游粘土铺盖;施工基本依靠人力,配合少量轻型机具。代表性的工程有淮河上游河南省境内的石漫滩、板桥、白沙、薄山、南湾等水库大坝;北方有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河辽宁浑河上的大伙房水库大坝等。这一时期主要受到施工设备的限制,堆石坝没有得到发展,唯一的一座堆石坝是四川长寿龙溪河梯级水电站中的狮子滩工程。

1-8l1958~1980年全国掀起建坝高潮,坝高一般达到80m,个别达到100m量级。坝型仍以均质土坝及粘性土心墙或斜墙砂砾石坝为主。大部分工程仍以人力施工为主。在筑坝技术方面,除碾压式土石坝外,还发展了只需少量简易机械的水中填土、水力冲填、定向爆破等型式。堆石坝仍受到施工设备的限制,没有大的发展。定向爆破筑坝技术从1958年开始应用,1960年修建广东南水定向爆破堆石坝。这一时期也修建了一些抛填式堆石坝。1-9这一时期有突破性进展的是深厚砂砾石地基的防渗处理,引进和发展了混凝土防渗墙技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也有所应用,开发了旋喷、定喷、摆喷等工艺,但多用于临时性工程或低水头建筑物的地基防渗。在勘测设计和试验研究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土工试验已有规范,并在全国推广。

1-10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工程:均质土坝——

松涛水库大坝(海南,80.1m)、岳城水库大坝(河北,53m)等;心墙坝——

碧口水电站大坝(甘肃,101.8m),毛家村水电站大坝(云南,82.5m)等;斜墙坝——

密云水库白河主坝(北京,66.4m)等;定向爆破坝——

南水水电站大坝(广东,80.2m),石砭峪水库大坝(陕西,82.5m)等。1-11l

1980年以来进入70年代后期,特别是1978年以后,土石坝建设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科学试验和设计理论与方法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以重型土石坝施工设备武装起来的大型施工企业已有能力在合理工期内完成大量土石方的开挖和填筑,施工强度大幅提高。特别是有可能大量使用堆石材料,大大提高了高土石坝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1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从1985年开始在我国兴建,与国外相比,起步虽晚,但起点高,发展快,十余年来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增强了高土石坝在坝型比较中的竞争力。以碾压式土石坝为主导的思想已取得共识。在碾压式高土石坝中,已逐步形成土质心墙(或斜心墙)堆石坝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两种主导坝型,前者一般用于深厚覆盖层上的高坝,后者已扩展到200m量级的高坝。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也开始发展并在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三峡的茅坪溪大坝中得到应用。1-13

在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是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土质斜心墙堆石坝。天生桥一级在1998年底发电,小浪底工程于1999年底发电。水布垭-233米国内在建的最高的面板堆石坝1-14三、土石坝的特点⒈优点:⑴就地取材。⑵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强,对地基的要求比砼坝低。⑶施工方法灵活性大。⑷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1-15⒉缺点:⑴坝顶不能溢流,坝身不便开孔泄洪,需另设岸边溢洪道。⑵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便利,需另设溢洪道宣泄施工期洪水。⑶坝体断面大,工程量相应增大。1-16土石坝的工作条件:⒈渗流问题及其控制⒉冲刷问题及其控制⒊沉降问题及其控制⒋稳定问题(25%)⒌其他问题l

冰冻破坏。l

动物破坏。l

地震破坏。1-17⒈渗流问题及其控制⑴渗流问题坝体大部分浸泡在水中→土体有效重量降低,土的强度指标降低。渗流力的作用→增加了滑坡的可能性。渗流在土体中流动产生渗透坡降→如果超过允许渗透坡降,可能产生渗透变形。渗流量→渗流量过大会影响水库蓄水量,尤其对抽水蓄能水库。1-18⑵控制→必须满足渗流控制要求进行合理的防渗设计来有效降低水流不利条件,上阻下排,合理布置排水及反滤设施,加强防渗体与其它部位的连接,保证坝体和坝基的渗透稳定性。1-19⒉冲刷问题及其控制⑴冲刷问题土石坝抗冲能力低,雨水、风浪的淘刷作用→削弱了坝体的有效部分。→绝大多数土石坝不允许水流漫顶。1-20⑵控制不允许水流漫顶:漫顶时水流拖曳作用将表面颗粒带走,削弱坝体,会造成土石坝失事。要求:①要有足够的坝高,应预留沉陷值。②要设置泄水能力足够大的泄水建筑物。③在上、下游坝坡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坝面排水措施。1-21⒊沉降问题及其控制⑴沉降问题:

沉降过大会造成坝顶高程不足。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坝体开裂,导致漏水。⑵控制设计中要预留沉降值。为防止不均匀沉降,要合理设计坝体剖面及细部构造,正确选择坝体土料,施工时土料压实要符合设计标准。1-22⒋稳定问题(1)坝体为散粒体结构,局部范围剪应力>允许剪应力,就会产生坝体滑动或坝体连同地基一起滑动。(2)控制:坝体和坝基必须稳定可靠l合理选择土料。l合理设计坝坡。l施工中做好地基处理,土料压实要符合设计标准。2-1一、土石坝剖面的基本尺寸⒈坝顶高程:坝顶高程在静水位以上应有足够的超高,超高值d按下式计算:第二节

土石坝的剖面设计和构造2-2⒈坝顶高程:(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中规定波浪爬高hB按不规则波法进行计算。计算出平均爬高后,设计爬高按工程等级确定,对I、II、III级土石坝,取累积频率为1%的爬高值,对IV、V级土石坝,取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因此求出平均爬高后,再根据爬高统计分布与平均爬高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2-3⒈坝顶高程:(2)e为最大风雍高度,可按下式计算:风雍高度e还可按《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进行计算。2-4⒈坝顶高程:(3)安全超高hc按坝的级别和运用情况根据下表确定:运用情况坝的级别ⅠⅡⅢⅣ、Ⅴ正常1.51.00.70.5非常0.70.50.40.32-3⒈坝顶高程:(4)确定坝顶高程时应注意:坝顶高程要分别按正常情况和校核情况进行计算,并选择其较大值。计算的d很大时,可设置防浪墙,以减少工程量,但无论是否设防浪墙,坝顶高程在正常运用条件下都应高出静水位0.5m并且不得低于非常运用条件下的静水位。2-4⒈坝顶高程:(4)确定坝顶高程时应注意:以上要求的坝顶高程是指包括坝基和坝身沉降稳定后的坝顶高程,因此竣工时应有足够的预留沉降值。地震区安全超高d的要求见下表:与非溢流重力坝使用剖面坝顶超高计算的区别。坝高<50m50~100100~200>200最小超高值(m)2345~72-5⒉坝顶宽度 根据坝高、构造施工、交通和防汛抢险要求确定。⒊坝坡影响坝坡的主要因素: 坝型、坝高、筑坝材料的性质、地质条件及地震等。

2-6⒊坝坡坝型。。心墙坝上游坡一般比同等条件下的斜墙坝陡,下游坡则相反。坝高——坝高超过10~30m时,应从上到下分级放缓,变坡处设马道。每隔15~20m变坡一次。地质条件。。地质条件较差时,坡度应缓些。当上、下游坡为同一种土料时,上游坡应比下游坡缓。2-7土石坝坝体防渗设施根据材料可分为:1、人工材料防渗体:沥青砼,钢筋砼2、土质防渗体⑴土质心墙⑵土质斜墙⑶斜心墙⑷粘土铺盖

2-8⑴土质心墙:位置:位于坝体中央或稍偏上游材料:透水性很小的粘土或壤土厚度:顶部由构造及施工要求决定,底部由防渗要求及土料的允许渗透坡降决定。底部厚度>H/4(H为不同部位的作用水头),顶部厚度>3m高程:顶部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不小于0.3~0.6m,非常运用情况下不得低于非常运用的静水位。坡度:1:0.15~1:0.32-9⑴土质心墙:土质心墙施工时应注意:顶部应设砂性土保护层,防冰冻;施工时心墙上升高度一般略高于坝壳,在铺筑时,心墙上下游应留有余量,待两侧削坡后再填筑过渡层及坝体;心墙与上下游坝体之间应设过渡层起过渡、反滤及排水作用。2-10(2)土质斜墙:位置:位于坝体上游面材料:确定原则与心墙同厚度:指垂直于斜墙上游面的厚度,确定原则与心墙同高程:顶部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不小于0.6~0.8m,非常运用情况下不得低于非常运用的静水位。坡度:外坡根据稳定计算决定,内坡视坝体材料及施工情况决定,若坝体为砂砾石,内坡一般不陡于1:22-11(2)土质斜墙:土质斜墙施工时应注意:上游应设保护层,防冰冻,应分层碾压;施工时坝体施工不受斜墙限制,可先行施工;斜墙与下游坝体之间应按反滤要求设置垫层。2-12(3)斜心墙:位置:心墙略向上游倾斜——适用于高土石坝,可克服心墙坝的拱效应和斜墙坝对坝体沉降敏感的缺点。材料:确定原则与心墙相同厚度:确定原则与心墙相同坡度:斜心墙向上游倾斜的坡度为

0.25~0.75时较好2-13(4)粘土铺盖:位置:与斜墙相连材料:透水性很小(与地基土相比)的粘土或壤土厚度:前端由构造及施工要求决定,前端,末端长度:一般为水头的4~6倍2-14三、坝体排水设备:⒈主要作用:降低浸润线,有利于下游坝坡稳定并防止渗透变形,保护坝坡。⒉影响因素:坝型、地基条件、下游水位、气候、材料及施工条件。⒊组成:由砾石、块石或排水管做成的排水体和由数层粒径沿渗流方向逐渐增大的砂砾料做成的反滤层两部分组成。⒋主要形式2-15⒋主要形式(1)贴坡排水位置:设在下游坝坡底部。作用:防止渗透破坏,保护下游坝脚,但不能降低浸润线。要求:由1~2层堆石筑成,在石块与坝坡间应设反滤层。顶部应高出浸润线逸出点并高于下游最高水位1.5~2.0m。适用条件:适用于中小型下游无水的均质坝以及有良好防渗体而坝内浸润线较低的中等高度土石坝。2-16⒋主要形式(2)棱体排水位置:在下游坝脚处设排水棱体。作用:可降低浸润线,并可防止坝坡冻胀破坏和渗透变形,保护下游坡脚。要求:顶部高程应超出下游最高水位0.5~1.0m,应大于波浪沿坡面的爬高,同时应保证坝体浸润线距坡面的距离大于冰冻深度。在排水与坝体及坝基之间应设置反滤层。排水棱体其内坡约为1:1~1:1.5,外坡约为1:1.5~1:2。适用条件:适用于下游有水的情况。2-17⒋主要形式(3)褥垫排水位置:用块石平铺在下游的坝基面上,并用反滤层包裹。作用:下游无水时可有效降低浸润线,并有助于坝基排水。但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差,对下游有水情况作用不大。要求:伸入坝体的长度不超过1/3~1/4的坝体宽度,一般向下游做成0.005~0.01的坡度,厚度一般为0.4~0.5m。适用条件:适用于下游无水或下游水位很低的情况。2-18⒋主要形式(4)综合式排水2-19四、护坡和坝顶构造1、护坡(1)上游护坡:作用:主要是防止风浪淘刷。厚度:其厚度选择时应考虑波浪因素。材料:砌石、堆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护坡范围:从坝顶至水库最低水位以下

1.5~2.5m。2-201、护坡(2)下游护坡:作用:防止雨水冲刷、干裂、动物破坏及下游有水部位的波浪、冰冻和水流作用。材料:砌石、堆石、碎石、草皮等。护坡范围:坝顶至排水棱体,无排水棱体时护至坡脚。⒉坝顶构造:交通、排水、防浪墙3-1一、土石坝筑坝土料设计的任务:对坝体各部位的土料进行选择,然后确定土料的填筑标准。(土石坝主要由坝壳、防渗体、排水设备、护坡等组成,还有反滤层及过渡层。)3-2二、土石坝筑坝土料的选择:一般土料原则上均可作为碾压式土石坝的筑坝材料,或经处理后用于坝的不同部位。但下列土料不宜采用:沼泽土、斑脱土、地表土及含有未完全分解有机质的土料。1、均质坝对土料的要求2、防渗体对土料的要求3、坝壳对土石料的要求(坝壳保持大坝稳定)4、排水、护坡对土石料的要求5、反滤料及过渡层土料6、关于风化料及特殊粘土料的采用3-31、均质坝对土料的要求(1)强度指标Φ、c较大。(2)渗透系数k较小,<10-4cm/s。(3)要有一定的塑性:塑性指数Ip=ωL-ωP=7~17。→能适应坝基变形而不会产生裂缝。(4)有机杂质含量≤5%。(5)土质:绝大多数采用粘性土。3-42、防渗体对土料的要求(1)渗透系数k较小,<10-5cm/s。→抗渗性(2)有较好的塑性以适应坝体及坝基变形,塑性指数Ip大于10~12。(3)有机杂质含量≤2%,水溶盐含量按重量比≤3%,有良好级配。(4)浸水和失水时体积变化较小。(5)土质:粘粒含量(粒径<0.005mm)为15%~30%或塑性指数为10~17的中、重壤土以及粘粒含量30%~40%或塑性指数为17~20的粘土较合适。3-53、坝壳对土石料的要求(1)强度指标Φ、c较大,具有抗震、抗滑稳定性。(2)排水性能好,k>103×k防渗体。→经过防渗体后,迅速降低浸润线。(3)有良好级配:级配连续;不均匀系数η=d60/d10≈30~100。(4)土质:级配良好的无粘性土(砂、砾石、卵石、碎石等),料场开采的石料、开挖的石渣。3-64、排水、护坡对土石料的要求(1)良好的抗水性、抗冻性和抗风化性。(2)具有一定的强度:抗压强度≥50Mpa(3)岩质:不宜用风化料,用新鲜岩石、卵石、碎石。3-75、反滤料及过渡层土料(1)应具有必要的透水性、强度,具有高度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2)必须具有良好的级配,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小于5%,不应含有粒径小于0.05mm的粉土和粘粒。(3)土质:反滤料应尽量采用天然砂砾筛分,也可用人工砂和碎石。3-86、关于风化料及特殊粘土料的采用(1)风化料也可作为筑坝材料,但应注意其性能的不稳定性,不可作为护坡、排水,上游及下游浸润线以下也不能采用风化料,应使其在干燥区工作。(2)特殊粘土料有(南方)红土、膨胀土等。红土是要作降低含水率处理;膨胀土用于心墙或均质坝内部,表面有一定压重,就可正常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