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气体防治_第1页
有害气体防治_第2页
有害气体防治_第3页
有害气体防治_第4页
有害气体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害气体防治

华西第四医院中毒/呼吸科迄今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剧毒气体泄漏事件

灾难翌晨(1984)

工厂一夜间泄漏四十吨毒气,翌晨一些生还者坐在工厂门外,他们的眼睛和肺部被严重损害。

孤独生还者(1984)

老妇大难不死,家人全已永别。她以伤患残躯,独自面对茫茫前路。苦难家庭(1984)

这样的家庭数以千计,父母子女背负着相同的病痛,他们的眼睛不断流泪,呼吸困难,肺部严重受损,无法根治。

出事头三天死者已超过八千人,死亡的气息无可抵挡地冲击着整个地区;因坟地不足,尸首被胡乱葬在一起。

遇难者悲痛的家属

泄露气体的工厂死难者的头骨(2001)

医院研究过死者的髗骨,发现工厂泄漏的甲基异氰酸酯毒气会损害脑部

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川东石油钻探公司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米高度,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事故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疏散转移6万多人,9.3万多人受灾。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毒物的存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气溶胶形态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或挥发。粉尘、烟及雾统称为气溶胶。接触机会生产过程存在隐患设备、包装渗漏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发生堵塞进入反应釜出料或清釜进入地窖、矿井下废巷道、化粪池自杀其他气体分类

一、刺激性气体

二、窒息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

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此类气体多具有腐蚀性,常因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容器、管道等设备被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而污染作业环境。

常见刺激性气体种类酸:硫酸、盐酸、硝酸、铬酸、氯磺酸;成酸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成酸氢化物: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等。卤族元素:氯、氟、溴、碘。无机氯化物:光气(碳酰氯)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氯化砷等。卤烃类:溴甲烷、碘甲烷、氯化苦(三硝基甲烷)酯类: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酸甲酯等。醚类:氯甲基甲醚。醛类:甲醛、己醛、丙烯醛、三氯乙醛等。成碱氢化物:氨。强氧化剂:臭氧。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硒化氢等。窒息性气体的定义以气态形式侵入机体而直接妨碍氧的供给、运输、摄取和利用而造成机体缺氧的毒物,称为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的分类1.单纯性窒息性气体

如甲烷、乙烷、氮气、乙烯、惰性气体、水蒸气等。由于它们在空气中的大量存在,使空气中氧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随之肺泡氧分压和PaO2降低,导致机体缺氧窒息。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到10.5~14%容积时,机体可发生严重缺氧的临床表现。降到7~8%容积时缺氧不能耐受,立即发生急性缺氧性脑病。

窒息性气体的分类2.血液窒息性气体

血液以化学结合方式携带运输氧,吸入的气体能对血液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输功能发生障碍,造成机体缺氧。此类毒物常见有CO、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蒸气等。

窒息性气体的分类3.细胞窒息性气体

毒物作用于细胞内的呼吸酶使之失活,从而直接阻碍细胞对氧的利用,使生物氧化过程不能进行,造成细胞内“窒息”。这一类毒物主要有氰化氢和硫化氢。

治疗原则1.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地方(救助者应注意自我保护)。

2.积极氧疗,纠正脑缺氧,有条件者需进行HBO治疗。3.送专科医院治疗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3月29日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7人中毒死亡。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事故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大量村民中毒。到3月30日下午5时,已有27人中毒死亡,285人被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护服装、口罩重视每一次体检及时主动就医

1

贮存原料的仓库,要指定专人负责,盛放各种原材料的容器要加盖密封;平时领用材料后,容器要随时加盖。

2

在进行生产操作时,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有害混合物及溶剂等,并须穿上工作服、长统套鞋、佩戴口罩和防护眼镜。有条件的最好配置防毒面具、聚乙烯塑料围裙及橡皮手套。

3

禁止在工作场内饮食和吸烟。

4

工作场所要通风。

5

当有害物不小心溅落在皮肤上时,用清水清洗,严重的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

涉及到某些有害工作时,工作1~2h后,应到新鲜空气场所休息片刻,再行操作,工作完毕,应进行淋浴。

7

贮存易燃、易爆材料(如乙醇、甲苯、丙酮及聚苯乙烯等)地点,要远离火源,不能靠近火炉、电烘箱等一些高温、高热的地方。

8

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和工作场所,应设置灭火器或其他消防设备。

9尽可能减少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车间的贮存量,降低事故隐患。

现场处理离开或脱离污染区域(无防护情况下)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贴身内衣)、鞋袜、手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同时要注意清洗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