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_第1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_第2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教学目标】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且熟练地进行口算。一、情景导入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张照片中研究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生1:A区有10排,每排有48个座位。生2: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那么多有用的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谁愿意把你提出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别人说时请仔细听,不要和别人说一样的问题。生1:A区有多少个座位?生2: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二、探究新知1。明确问题,列出算式。根据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8×10。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探索算法,再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1:10100,48480。生2:48×10480生3:48×10=48×2×5=480。……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例1后“算一算”中的计算。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并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0所得的积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2。课件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和所求的问题。(1)明确题意,列出算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算式(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25×30=750。25×30=750。25×30=750。④25×10=250,250×3=750。⑤25×3=757510,所以,25×30=750(4)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例2后“算一算”中的练习题。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和结果。3。(1)出示例题:20×30=(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和口算结果。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口算方法:①因为20×3=60,60×10=600,所以20×30=600。②因为2×3=6,所以20×30=600。③因为2×30=60,60×10=600,所以20×30=600。④因为20×10=200,200×3=600,所以20×30=600。……比较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②种解法最简便,即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5)练习:20×2040×3050×30(先独立计算,再同桌相互评价)先说出积的末尾有几个0,再说出得数。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4的商品图,并将篮球价格改为18元/个。继续板书课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问题: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根据学生口答列出算式20×90。探索口算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口算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典型的方法。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口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①先算20×9=180,再算180×10=1800,所以20×90=1800(元)。②先算2×90=180,再算180×10=1800,所以20×90=1800(元)。深化认识。提出讨论问题:你认为整十数乘整十数应怎样口算?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口算时,可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算得的结果乘10、即可得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结果。三、巩固练习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4页课堂活动。4、512、、4题。57题。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说说通过讨论计算方法后,你的收获。【板书设计】,\b\lc\\rc\}(\a\vs4\al\co1(148×10=480(个),答:体育馆A区480,225×30=750(kg),750。,,))\a\vs4\al(将两位数乘整十数转化为两位数乘几后,再在乘积的末尾上补上一个0。),\b\lc\\rc\}(\a\vs4\al\co1(例320×30=600,420×90=1800(元),201800,,))\a\vs4\al(乘整十数转化为几乘几后,再在乘积的末尾补上两个0。))2课时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学目标】经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学习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明口算的思路。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口算知识的空间,培养口算意识,提高口算能力。【教学重点】在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能采用多种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一、情景导入什么?回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探究新知3。(1)出示例题:20×30=(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和口算结果。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口算方法:①因为20×3=60,60×10=600,所以20×30=600。②因为2×3=6,所以20×30=600。③因为2×30=60,60×10=600,所以20×30=600。④因为20×10=200,200×3=600,所以20×30=600。……比较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②种解法最简便,即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5)练习:20×2040×3050×30(先独立计算,再同桌相互评价)先说出积的末尾有几个0,再说出得数。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4的商品图,并将篮球价格改为18元/个。继续板书课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问题: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根据学生口答列出算式20×90。探索口算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口算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典型的方法。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口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20×9=180180×10=180020×90=1800(元)。2×90=180180×10=180020×90=1800(元)。深化认识。提出讨论问题:你认为整十数乘整十数应怎样口算?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口算时,可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算得的结果乘10,即可得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结果。三、巩固练习课堂活动。7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算法。)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作业】练习一第5、6、8、9、10题。【板书设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例320×30=600例420×90=1800(元)答:买20个足球需要1800元。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教学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习惯。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策略的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算理。【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一、情景导入出示谜语:小鬼小鬼,一张圆嘴。光啃木头,从不喝水。(打一种学习用品)让学生自由地猜一猜。引导:这种学习用品的名字就叫“卷笔刀”。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就从这个学习伙伴上的数学问题入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5。75情境图。引导:仔细观察图片,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后,全班一起梳理。教师适时整理数学信息,形成完整的文字题目:一盒卷笔刀有12个,14盒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4。质疑:这一题能用估算解决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这一题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因为题目要求的是精确值,而不是近似值,所以不能采用估算的方法。质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答案吗?探究算法。①引导学生交流口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下的几种算法:生1:连加,12+12+12+……12=168(个)。214410,12×4=48(个),12×10=120(个),48+120=168(个)。312102,14×10=140(个),14×2=28(个),140+28=168(个)。教师应对正确的算法予以肯定。因为考虑到后面要教学笔算乘法,教师在这里要将第二种算法提取出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引导:你能说说第二种算法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12×4=48(个)4盒卷笔刀有多少个”的问题;12×10=120(个)是解决“10盒卷笔刀有多少个”的问题;48+120=168(个)是解决“14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41014410的问题,成功运用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②教学笔算。引导:你知道吗?像刚才这样的口算过程,我们还能写成竖式的形式并用竖式来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书。同时板书:简写为:练习:试一试。学生独立解答,师生校对答案,及时订正错误。6。出示例6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明确问题。列出算式。指名学生口答“这只青蛙25天要吃多少只害虫?”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口答,教师板书:34×25=尝试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34×25的结果,并打开课本第8本的竖式计算过程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同时完成课本“”中的填空。指名口答“”中应各填哪些数,教师课件显示填写结果,如下所示:讨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要注意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练习879×80再算一算:73×2196×1584×309页课堂活动。四、课堂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564课时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教学目标】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能从数的排列中发现隐含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规律的方法。律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习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发现、归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一、情景导入师: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有规律。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律?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师: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一下汽车行驶中的规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7。97情境图,并指出数学信息:汽车每时行驶60)追问:如果汽车按照这样的速度,2时能行驶多少千米?6时呢?12时呢?填写表格,初步探索。要求学生根据汽车行驶的情况填写完成教材第9页的表格。学生独立填写,并全班交流订正。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质疑: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这幅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生1: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生2: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用得越多,行驶的总路程就越长。学生表述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定量刻画的方式将规律表达得准确完整。引导学生将规律准确表达出来: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路程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小结: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整理算式,继续探索。师:刚才同学们是怎样计算行驶的总路程的,你能写出算式来吗?学生说算式,师适时板书算式:60×1=6060×2=12060×6=36060×12=720师:刚才我们探索了汽车行驶情况的规律。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看看这些算式中又隐藏着什么奥秘?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如下的问题:哪些是不变的,哪些发生了变化,又是怎样变化的?书:多指名几位学生,让其结合板书说清算式中的规律:一个因数60乘2,积也乘2仍是60)2倍,积也扩大2倍。在充分地对算式两两进行比较后,师生共同小结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几倍。10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然后让学生结合表格思考问题。三、巩固练习102题。出示问题:你是将哪两组数进行比较的?哪个因数不变,哪个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结合问题,先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中的第(1)小题,可以引导学生由下至上地进行观察与比较。1210题。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并让学生说一说当每天投放的饲料不变,投放饲料的总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小结:如果每天投放的饲料不变,时间增加到原来的几倍,投放饲料的总量也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探索规, ,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到原来的几倍,总路程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a\vs4\al(60×1=60,60×2=120,60×6=360,60×12=720) ,)5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教学目标】学会在生活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例1的画面。22整齐呀!二、探究新知(一)11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师:谁来说一下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1)22(2)418(3)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一样多。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每所学校参加训练的有多少人?(2)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参加训练?解决问题。师:根据你了解的信息,能不能自己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生:(1)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2)分组讨论第2个问题。①讨论解题的方法。②全班交流。14页上面的课堂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先讨论方法,然后交流。(二)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提出问题。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探索算法。先算每箱有多少瓶,再求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算法。36÷3=12(瓶)12×24=288(瓶)学生写上答句。三、巩固练习1、2题。3、4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交流评价、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板书设计】问题解决,\a\vs4\al(例118×4=72(人),72×22=1584(人))或\a\vs4\al(4×22=88(人),88×18=1584(人)),答: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1584人。,例236÷3=12(瓶),12×24=288(瓶),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7~20页。【教学目标】程度。进一步学会应用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进行整理与复习的必要性,学习整理与复习的方法。之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和检查的良好习惯。一、知识梳理120页,看看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板书知识网络。 口算本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所学的内容

探索规律(找规律)

笔算问题解决(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一练17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指名全班交流并板书。先口算,再笔算。二、巩固练习1.复习乘法口算。口算练习。20×62=13×30=84×10=15×20=90×21=10×56=50×70=40×60=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中的第1(算)学生独立口算。复习乘法笔算。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中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交流。复习问题解决。(1)8(2)94.综合练习。6题。先判断对错,说明理由,再改正错误。7题。交流运算的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提出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本单元知识网络,\a\vs4\al(本单元,所学的,内容)\b\lc\{(\a\vs4\al\co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b\lc\{(\a\vs4\al\co1(口算,笔算)),探索规律(找规律),问题解决(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教学目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兴趣。【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你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师:育才小学的同学们将要去参观课外活动基地,让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师:课外活动基地有些什么呢?(出示教材第22页全景图)生:有种植区、养殖区、体验区。二、探究新知解决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和种植区的教学情境图:师:你能发现桃园中的数学问题吗?生1:这处桃园能收桃子多少千克呢?生2:这些桃能卖多少钱呢?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生1:知道每棵桃树能收多少千克桃。生2:知道每千克桃能卖多少钱。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解决,看一看,每棵树大约能收34千克桃,桃子现在每千克能卖2元。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师: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决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课本第23页养殖区的教学情境图:师:你知道养殖园有多少只兔子吗?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兔子的毛、皮、肉、粪便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去发现兔子的经济价值)3.验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课本第23页体验区的教学情境图:师:我们该到体验区去动手体验一下了。师:共有多少学生?生:25人。生:80克。师:一共分得陶土多少克?小组内合作解决吧。三、课堂小结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谈感想、收获,全班交流。【板书设计】走进课外活动基地1.解决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种植区:34×21×2=1428(元)]2.解决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养殖区:(25-20)×15=75(只)]3.解决体验区里的数学问题[体验区:(12+13)×80=2000(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体验感悟面积的含义,并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吗?在这间教室里,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隐藏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理解“面”。师:在我们这间教室里,你发现了哪些物体的面?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在说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走到物体旁边,通过用手指或者摸一摸等方式。一边感受一边介绍。引导学生感受黑板、课桌、书本、作业本、地板等物体的面。1。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并在小组里交流感受。学生开展“摸一摸,说一说”的活动。全班交流摸物体表面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摸的是课桌的面,比较平整。生2:我摸的是数学书的封面。生3:物体的面摸起来有点光滑,凉凉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光滑”指的是面比较平整,即平面。2。师:刚才,我们指出了很多物体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你能举例说一说吗?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比较的是黑板和课桌的面,黑板的面大,课桌的面小。生2:我比较的是课桌的面和练习本的封面,课桌的面大,练习本的封面小。()形比长方形大。提问: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图形,你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明确: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师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之分。它们在数学上被叫作面积。(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3.教学例3: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生1:课桌面比文具盒面大。生2:黑板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263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生:由于每块瓷砖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数一数哪面墙上的瓷砖块数多,哪一面墙的面积就最大。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了吗?(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师: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了。师:你能比较出两片叶子的大小吗?263生:通过数格子比较大小。小结:当直接观察不容易比出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数方格、重叠、剪拼的方法来比出它们面积的大小。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6、27页课堂活动。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①用眼睛观察法②重叠比较法③数方格的方法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教学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知道面积含义的基础上认识3个面积单位,建立11111平方米。3个面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方法。能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观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大小的图形。展。【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一、情景导入出示教材第27页例4,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显示图A6个方格,图B241:图B面积大,因为图B24格,而图A6格。生2:我不同意,两个图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单靠数格子的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较出结果。师: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二、探究新知1.认识1cm2。看:出示由4条1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1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cm与1cm2的区别。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小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cm2。师:我们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cm2?同桌合作用1cm2的正方形量一量。2.认识1dm2。学生动手用1cm2),请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c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师: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边长是1d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dm2。画:画一个边长是1dm时正方形,看一下它的面积有多大。dm2大约有多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dm2?1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31。问题:如果让你用1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量就好了。学生可能会想到m或m2。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11111平方米。看: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m2究竟有多大?比:你能比出1m2有多大吗?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m2?估: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三、巩固练习dm21dm有什么不同?2812动手操作。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用符号cm2表示。平方分米用符号dm2表示。平方米用符号m2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教学目标】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计算或估测一些图形的面积。通过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现实性。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种面积单位?(11cm2)出示下面图形。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师:同学们用估测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呢?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用摆一摆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有什么办法测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1cm2的正方形卡片,小组内合作,用摆一摆的方法,看能在这个长方形里面摆出多少个小正方形卡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全班交流:14个,31212平方厘米。用14个1334312平方厘米。441平方厘米的小正33112方厘米。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引导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试一试。教师出示教材第31页的试一试,小组合作,摆一摆,填一填。议一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正方形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二)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师:电视机显示屏是什么形状?怎么计算呢?生:长方形,48×27=1296(cm2)师:遮电视机的方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生: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方巾的面积通过9×9=81(dm2)来计算得到。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长和宽都是一样的,就是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教学例3。1.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平方分米。2.课桌面约有几个数学书封面那么大呢?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交流。得出结果。三、巩固练习32页课堂活动。33、、3题。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么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在计算面积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4课时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教学目标】系。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验证中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会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一、谈话导入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三个面积单位,你知道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的大小吗?那么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1平方分米=1001图:师:上面这个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说一说,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呢?111100100平方厘米。21010×10=10031011×1=1……1001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生: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课件出示例2图:师: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呢?生1: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边长×边长就是1×1=1平方米。生2: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也就10分米,那么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1001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1平方米=100小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完成“试一试”。先在书上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3。师:你能独立求出这扇窗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评析。90×40=3600(平方厘米)3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三、巩固练习11、22.完成练习七中的题目。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面积单位的换算例11dm2=100cm2例21m2=100dm2例390×40=3600(平方厘米)3600平方厘米=36平方分米5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教学目标】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地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一、情景导入提问: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有关于面积的知识,谁能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到的知识大致有以下几类: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以及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追问:关于长方形、正方形,你都知道它的哪些特点?在学生汇报时,着重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图形的边的特点。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忆关于面积和图形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问题解决作铺垫。二、探究新知11(1)读懂题意。质疑: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思考:已经知道了单产量,要求总产量,还必须知道哪个条件?课件出示:分析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有几步,分别是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一共两步,第一步求这块地的面积,第二步求总产量。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在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步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小结:总产量=面积22。392学生能读出的信息大致有如下几种:①对象:草坪、路等。②数据:路的宽度是2米,长方形草坪的宽是7米,两块草坪和路的总长是20米等。如果这里学生能说出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7分析。(1)课件出示下图:质疑:图中的①②③④号线段的长度是一样的,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或者宽相等。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的关键是什么?小结:这幅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长方形的宽。(2)。过渡:刚才,我们求正方形草坪的面积,关键在于找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而要求长方形草坪的面积,关键又在哪里?质疑:长方形草坪的长该怎样计算?课件出示下图:让学生结合上图展开思考与讨论。生1:因为左边是正方形,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所以⑤号线段的长与③号线段是相等的,也就是与①号线段相等,即7m。生2:因为路面是长方形的,所以⑥号线段与⑦号线段长度相等,即2m。教师综合学生的分析小结:长方形草坪的长=20m-7m-2m。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汇报交流时,着重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生汇报:先求长方形草坪的长:20-7-2=11(m);再求长方形草坪的面积:11×7=77(m2)。3.小结:求正方形的面积时,关键是找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求长方形的面积时,关键是找到长方形的长和宽。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问题解决例115×8×7=120×7=840(kg)例2(1)正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7=49(平方米)(2)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一种:20-7-2=11(米)11×7=77(平方米)第二种:(20-7-2)×7=11×7=77(平方米)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3~45页。【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惯。一、知识梳理1.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1)(2)学习了哪些数学方法?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出知识网络图。共同整理知识网络图。所本单元所学内容

c2、d2、2。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和正方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估测的方法计量面积简单的换算1dm2=100cm21m2=100dm2解决问题利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难点。学生口答,教师指导。5.指出本单元学习重点。学生先口答,教师点评:本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是重点。二、巩固练习(一)完成课本第43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说说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要注意什么。(二)完成教材第43~45页练习九。1.第1题。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数格子的方法;二是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2题。默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学生尝试练习,并填写在书上。组织汇报交流。师生归纳:先要明确是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的具体判断。3题。4、5题。默读题目,明确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6题。引导学生读题,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填写表格。组织汇报交流,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7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汇报交流,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8题。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小组讨论、交流。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10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汇报交流,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1题。小组合作完成,再集体交流。完成练习九的思考题。学生认真观察思考题中的5个图形,先议一议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然后独立拼组,最后集体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面积单位:cm2,dm2,m2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dm2=100cm21m2=100dm2综合与实践美化我们的小天地【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教学目标】计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爱数学的情感。一、情景导入师:我们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不断地成熟起来。你喜欢我们的教室吗?为美化我们的教室,你愿意出谋划策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怎样美化我们的教室的问题。板书课题:美化我们的小天地——教室。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室漂亮起来?学生自由说一说。确定活动。能体现教室特点的美化方案。明确活动任务。师明确:给讲桌设计桌布,需要计算桌布的面积;给窗户设计窗帘,需要计算出窗帘的面积;给墙壁设计学习园地,需要计算出白纸的面积和花边的长度。学生选择如下三种方案:美化讲桌(给讲桌设计桌布)、美化窗户(给窗户设计窗帘)()。活动探究。要求学生分小组活动,每组提供数根米尺。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测量出对象的长、宽,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上;(2)计算出相应的面积或周长。学生分组活动,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测量与计算。活动交流。课件出示如下句式,让学生按要求汇报。()()()。积是()。美化墙壁:制作的学习园地的长是(),宽是(),所用的白纸的面积是()()。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进行规范的汇报。三、课堂小结课件出示经过学生美化后的教室图片。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板书设计】美化我们的小天地,美化讲桌美化窗户美化墙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教学内容】49页。【教学目标】(商是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法。【教学难点】理解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理。一、情景导入引导:森林里的动物们又在举办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看吗?运动会上都会有哪些比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动物运动会的会场看一看。(教师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的会场图与相应的数学信息)师提问:根据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生1:猪宝宝3分钟吹135个泡泡,平均每分钟吹多少个?列式:135÷3。233122198。师相继板书算式。师导入:这三个算式中,被除数都是三位数,除数都是一位数,这样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会计算吗?在接下来的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学习这个知识。今天,我们先学习其中的口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动物运动会”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容,为今后的学习明确方向。二、探究新知1。491。引导:从这幅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完整地将问题叙述一遍吗?这题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汇报出示:600棵树苗平均分给2所学校,每所学校分多少棵树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00÷2。探究算法。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几种算法:①6个百除以2得3个百,3个百是300,所以600÷2=300。60÷2=306001060,1030300600÷2=300。③因为300×2=600,所以600÷2=300。在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并及时进行点拨与提升。如:第①种算法,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第②种是根据已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进行迁移思考的;第③种方法则是根据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来得出商。针对这三种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提炼算法。师小结:在前两种算法中,同学们将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转化成了表内除法和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第③种方法是想乘法算除法。这都是我们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好方法。2。492。引导:你能将图中的数学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并提出数学问题吗?这题该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一块长方形实验田占地120平方米,它的宽是6米,长是多少米?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列出算式:120÷6。探究算法。进行迁移思考,也可以想乘法算除法。那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想?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几种算法:1201012,10220。②因为6×20=120,所以120÷6=20。提炼算法。师小结:在口算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时,可以将它转化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实际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也可以想乘法算除法。练习。完成教材第51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对口令”,巩固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最后全班汇报,说一说和同桌一共完成了多少题,做对了多少题。3。503。引导:你能将这两幅图中的数学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并提出数学问题吗?51问题:平均每只小兔分多少朵蘑菇?提问: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5÷5,0÷5。00引导: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观察算式,并交流。教师明确相同点:都是把蘑菇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不同点:被除数分别是5和0。朵)5510蘑菇呢?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因为0朵蘑菇表示一朵都没有,所以每只小兔明确都分不到蘑菇,即0朵蘑菇。0÷5=0(朵)练习。完成教材第50页“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全班订正。师明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小结。提问: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该如何口算?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可以将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再在商的末尾添上一个0;也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三、巩固练习51页课堂活动。511题。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生: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师:学了哪些内容?(生答,略。)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同桌吧!【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例1600÷2=300(棵)答:每所学校分得300棵。例2120÷6=20(m)答:长是20m。2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教学内容】50页。【教学目标】00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经历估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一、复习导入口算,并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700÷7=600÷3=900÷3=480÷8= 560÷7= 630÷9=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13×3= 4×0= 0×0= 1×0=学生计算,得出答案:3×3=9 4×0=0 0×0=0 1×0=0教师强调:0乘以任何数都得0。2.出示例3情境图。师:一共有几只小兔采蘑菇,平均每只小兔分多少朵蘑菇?怎样列算式呢?生:观察教学情境图,独立思考,并回答。(板书:5÷50÷5)师:想一想,0÷5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因为一朵蘑菇也没有,所以平均每只小兔分的个数是0,所以0÷5=0。生2:因为0×5=0,所以0÷5=0。……师:出示:0÷20÷60÷9算一算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交流。师:观察以上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被除数都是0,商也是0,除数却不同……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得到一个结论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说说,然后告诉大家。生:0师:有没有补充?生:除数不包括0。师:为什么要除以不是0的数?生:000000。(二)教学例444平均每批大约能进多少人?(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提问:①情境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所求的问题是什么?②求“平均每批大约能进多少人”这个问题怎样列式?结果应用什么方法得出?568÷3,计算结果应该用估算的方法得出。(2)探究估算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怎么估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典型方法。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568÷33568÷3的商是一个三位数。再让学生口述具体的估算过程及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练习。估算:421÷4≈指名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班反馈。小结。你认为怎样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指名口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估算时,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把被除数看成与它的大小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后,用除法口算。(1)(2)要便于口算。如:251÷5≈?251250300,再如:263÷9≈?263260。三、巩固练习1.议一议: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除法的估算。2.估算:793÷4539÷9(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估算,再独立做。)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吗?【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例35÷5=1(朵)答:平均每只小兔分1朵蘑菇。0÷5=0(朵)04568÷3≈200(人)答:平均每批大约能进200人。先估数,再口算。将被除数估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用估得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代替原数进行口算。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3)【教学内容】53页。【教学目标】确计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观察归纳并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确定竖式中商的位置。【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时,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一、情景导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探究新知教师出示自学指导。自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5的内容。自学时间:3分;边自学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在思考时,同桌可以小声地进行交流。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同学请站起来。说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本中的例5学生说)小组交流。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小组活动。4选一个小组将竖式展示在黑板上,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问,小组进行答辩。什么写在十位上。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425÷9130÷3645÷4226÷9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53页的算一算。学生先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即十位上。三、巩固练习53页的课堂活动。同桌两人相互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并让对方判断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竖式计算。276÷2488÷4639÷3独立练习。评讲计算过程。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要记住每次的余数比除数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3)例5135÷3=45(个)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4)【教学内容】54页。【教学目标】0的除法计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下面各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448÷4625÷5564÷6736÷8918÷9指名口答,全班反馈交流。2.笔算:430÷5738÷9两生板演,全班集体订正。3.引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二、探究新知6。出示例6:406÷2= 师:商是几位数?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生独立思考并口答。师:会用竖式计算吗?生先独立笔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方法1: 方法2:师:看以上两种竖式,怎样写更好,说明理由。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后一种写法更好。0000占位。7。课件出示例7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看到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生:6分打了624个字,要求这位阿姨平均每分打多少个字。师:该怎样列算式?生:624÷6。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阿姨平均每分大约能打多少字?商是几位数?生:每分大约能打100字,商应该是三位数。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这道题。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师:请同学们把你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判断你的计算是否正确?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生:因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因此要在十位商010占位。三、巩固练习55页课堂活动。计算下面各题。906÷3824÷8721÷7984÷8四、课堂小结你认为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4)例6 方法1: 方法2:例7:10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十位上不够除,要在十位上商(4)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5课时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57页。【教学目标】能发现数的运算中的简单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探索发现的能力,获得对数学的更深入理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积累探索规律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发现的快乐,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发现、归纳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一、复习导入按规律填空:3,6,9,(),()。指名口答。教师强调:探索规律时,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勤于动脑,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发现规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有关探索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探索规律。二、探究新知教学例8。课件出示例8的情境图,请学生观察。师: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生:两个小朋友在讨论装篮球的问题,小男孩说8个篮球装—筐,小女孩问男孩16个篮球可以装几筐,24,32,40个呢?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办?生1:列除法算式计算。生2:把条件和问题列成一张表会更清楚一些。师:按题意要求填写下表。8÷8=1(筐)

篮球的总个数 每筐装的个数 装的筐数 1

16 8 82 3

32 408 8师:通过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生1:表中第2行的数不变。生2:第1行和第3行的数分别一个比一个大。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现什么?生1(生2(生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概括规律: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反馈练习: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师: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57页课堂活动:(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发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探索规律(一)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6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教学目标】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与他人交流学习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对例题的探索、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体会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一、复习导入1.出示复习题。(1)1224支,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2)28832.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全班交流。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12324支)指名学生读题。生:需要先知道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师: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怎样求?生:用每盒水彩笔的支数×水彩笔的盒数=水彩笔一共的支数。师:怎样列综合算式?学生小组内解决,全班交流。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师:怎样列式?师:每盒多少支?4盒多少支?生:24×4=96(支)师:怎样列综合算式?学生小组内解决,全班交流。2:4辆这样的车一次运32吨。一次运完200吨货物,需要派多少辆这样的车?指名读题,弄清题意。32吨”能求出什么?吨师:一次运完200吨货物,需要派多少辆这样的车?再怎样列算式?生:用除法:200÷8=25(辆)师:怎样列综合算式?学生小组内解决,讨论交流。题。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61页的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只要学生能说出其安排的理由,教师就给予肯定。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问题解例1 方法1: 方法2:,\a\vs4\al(24×12÷3,=288÷3,=96(支))\a\vs4\al(12÷3×24,=4×24,=96(支)),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例2 方法1:方法2:,\a\vs4\al(32÷4=8(吨),200÷8=25(吨))\a\vs4\al(200÷(32÷4),=200÷8,=25(吨)),答:一次运完需要派25辆这样的车,解决问题的步骤:找准中间问题后,明确先算什么,算什么)7课时探索规律(二)【教学内容】教材第63~64页。【教学目标】能发现数的运算中的简单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探索发现的能力,获得对数学的更深入理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积累探索规律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发现的快乐,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教学难点】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一、谈话导入怎么探索规律的?指名回答。教师强调:探索规律时,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勤于动脑,运用所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发现规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有关探索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探索规律。二、探究新知11。出示例1的信息,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1)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在思考的基础上,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自己或他人的发现,学生口答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发现这些规律的。教师小结。222信息,请学生观察。师生:我发现横排、竖排的数是一样的。师:也就是加数是一样的。对吗?生:对。师:还有什么发现?师:你真聪明。学生课间活动。师:谁再说说你的发现?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统一认识。3.教学例3。课件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提出的问题。(1)先找出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提出的问题。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从图中第161。小结。通过例1、例2、例3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索规律时要按一定的角度(或顺序)观察,同时还要动脑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三、巩固练习1641小组讨论,寻找规律,交流算法。265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3653(1)独立找规律画图。(2)说明方块的排列规律,展示画的图。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同学们真棒!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事物,发现规律,做有心人。【板书设计】探索规律(二)例1151051例2 和为4的格子有3个,和为6的格子有5个,和为10的格子有9个例3 按顺时针方向,空格处依次填6,1。8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6~68页。【教学目标】地掌握,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知识梳理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师: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如下: 口算估算本单元所学的

笔算内容

探索规律(探索了一些规律)解决问题(应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师指出: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通过第1、、3题,自主整理复习。(1)出示教材第66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00÷2= 800÷4= 900÷9=320÷8= 490÷7= 480÷6=先独立口算,写出结果,然后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662题。首先确定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324÷6= 594÷3= 476÷7=408÷4= 728÷8= 204÷4=提示:估算商是几位数,是为了验证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人板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663题,全班交流、订正。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67~68页的第1~10题。1题。学生先独立口算,再指名口答结果。2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3题。学生独立计算、填表,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规律:除数不变时,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相同的倍数。4题。全班齐练,6人板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5题。先让学生找出错误,并说一说为什么错误,然后在练习本上作出正确答案。6题。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用估算解决问题:156÷8≈20(天)7.第7题。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最好在全班反馈、交流。8题。学生寻找规律,按规律填空。全班交流。9题。先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然后判断大小。10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交流。四、课堂小结今天的整理复习课,你又有了哪些收获?今后你知道怎样去整理所学的知识了吗?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板书设计】,\a\vs4\al(本单元,内容)\b\lc\{(\a\vs4\al\co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口算,估算笔算)),(应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旋转、平移和轴对称1课时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内容】教材第69~72页。【教学目标】象。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感知、操作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旋转与平移现象的区别。【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怎样通过平移使两个物体重合。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喜欢游乐园里的哪种游戏?学生一般都有在游乐园里游玩的经历,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提问:在这些游戏中,有没有哪一种游戏是一动不动的?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藏在运动里的奥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691()来吗?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人选择一种游戏说一说,然后用手势比划出物体的运动形式。在全班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从如下两点进行交流。①语言表述要准确。例如,小汽车方向盘的运动,而不能说成是小汽车或者小汽车的运动,即要说到物体中具体部件的运动。②积极用手势比划这些游戏中物体的运动。师明确:在例1的这幅图中,从远至近的旋转现象有:小飞机螺旋桨的运动、滚筒的运动、小汽车方向盘和车轮的运动、水龙头的运动、风车扇叶的运动、转椅的运动等。(用手臂或手指绕圈)以用这种手势表示说明了什么?小结:水龙头的开与关,滚筒、风车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教学“议一议”。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到钟面上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电风扇的运动等。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质疑:在这名同学的旋转中,一开始他是面向哪个方向?旋转后,又是面向哪个引导学生小结:物体在旋转时,方向会发生变化,大小、形状不变。2。师过渡:游乐园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戏呢,让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一看。(702图)让学生说一说,并用手势比划:生1:在玩滑梯时,人的运动。生2:小猴从竿子上滑下来时,小猴的运动。生3:在推积木时,积木的运动。师根据生汇报小结: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平移现象。指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形状呢?引导学生小结:物体在平移时,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方向、大小、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教学旋转与平移的区别。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学生表演旋转,一名学生表演平移。吗?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明确:旋转与平移的最大区别在于物体的方向。旋转时,物体的方向发生变化;而在平移时,物体的方向不变。动”()3。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3,让学生读题后,自己尝试解题。在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从方向上加以区别。师根据生交流明确:小鸟的运动是平移,因为它们的头都朝向右边,五角星等图形也是平移;而熊猫的头像因为方向变了,所以不能通过平移重合。三、巩固练习711~3题。1题:让学生同桌合作,分别做几个动作让同桌判断是旋转,还是平移。2题: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教材上标出箱子的运动路线。724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在汇报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图形的方向来考虑。质疑:汽车开动的时候是旋转,还是平移?帮助学生明确:从整辆车来看,可以说是平移。然而从车轮和方向盘等部分来说则是旋转。四、课堂小结教师概括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旋转与平移现象旋转 平移“绕圈”“直线运动方向转化方向不变2课时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教学目标】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特征,并初步认识对称轴。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认识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的对称图,让学生欣赏、观察。师:从情境图里你看到了什么?生:有很多对称现象。师:什么是对称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感知对称现象。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例1的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师: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生:有的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有的图形上下形状是一样的。生12“E”这些图形上下形状是一样的。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图形有的是左右对称,有的是上下对称,我们都把它们称作对称图形。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生: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33。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它是什么?生:长方形。师:老师在它的中间画了一条虚线,我把它贴在黑板上,我这里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我现在沿虚线把它对折,你们认真观察,发现了什么?(举起让学生看)生:虚线两边的部分重合了。师:有没有没重合的部分呢?生:没有。师:这样虚线两边的部分就是完全重合。我们把对折后的这个长方形也贴在黑板上。同样的方法折心形,让学生观察,得出对折后虚线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师:通过老师刚才的演示,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口答。小结:把这两个图形对折,会发现对折后虚线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像这样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虚线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4页课堂活动第1题。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2742题。师:同学们,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对称现象,你想亲自制作一张对称图片吗?(师介绍、示范做墨渍图的方法)生:自己制作墨渍图。师:看着你自己制作的墨渍图,你有什么想法?3.完成教材第74页课堂活动第3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看一看是什么图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板书设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左右两边形状一样,上下形状一样轴对称图形:对折完全重合对称轴小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