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江西财大,戴达远)_第1页
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江西财大,戴达远)_第2页
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江西财大,戴达远)_第3页
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江西财大,戴达远)_第4页
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江西财大,戴达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2/2/20231第二章目录第一节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第二节社会主义实践对价值规律的发展第三节马克思的价格理第四节价格改革的实践及理论探讨返回2/2/20232第二章第一节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主要内容2/2/20233第二章一、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之前,古典经济这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就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配第、斯密和李嘉图建立和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萨伊、穆勒等则否定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从批判劳动价值论转向肯定劳动价值论。(初期否定、末期肯定)2/2/20234第二章一、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二阶段(19世纪50年代),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基本建立。①创立了科学的商品二因素理论。②阐述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念。③对价值形式做了初步分析。④阐述了商品拜物教学说。2/2/20235第二章一、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三阶段(19世纪60年代),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最终完成。①内容上已系统完整:价值、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形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②叙述上:通俗、逻辑严密。2/2/20236第二章二、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二因素理论①揭示了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从交换价值中引出价值,把价值决定和价值表现严格区分开来。2、劳动二重性理论在《资本论》中第一次形成了完整的劳动二重性体系。①揭示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本质特征。②揭示了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2/2/20237第二章二、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3、价值量理论李嘉图已认识到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了错误的解释。马克思科学地解释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2/20238第二章二、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4、价值形式理论对价值形式的研究,揭示了“货币之谜”。5、价值规律理论①概括了价值规律的内容②对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作了分析③阐明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质6、商品拜物教性质对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分析,从整体上揭示了价值的性质:商品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2/20239第二章三、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1、商品二因素理论,对经济主体,特别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企业,既要重视使用价值的生产,又要重视价值的生产。因为商品的销售是“惊险的跳跃”,这种“惊险”既来自使用价值,又自价值:第一,从使用价值来说:①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是社会所需要,消费者是否了解它的性质;②新的产品代替了原来的老产品;③产品的数量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2/2/202310第二章三、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第二,从价值来说:①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生产某促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你的生产条件却没有改变;②如果生产的商品总量超过了需求,商品也不能按其价值出售。2、劳动价值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首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其次,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2/2/202311第二章三、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3、货币流通规律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根据货币流通规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在国民经济高涨时,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卖出有价证券等来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经济过热;在国民经济收缩时,通过相反的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经济活跃起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2/2/202312第二章三、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4、劳动价值论确立了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也确立了劳动者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不把价值看成是物的性质,而把它看成是体现在物中的人的关系,价值的主体是人,这就为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关系规定了判定的标准,劳动者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2/2/202313第二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实践对价值规律的发展2/2/202314第二章一、原苏联对价值规律的探索1、十月革命后,“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否定价值规律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斯大林的贡献①肯定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的存在;②指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原因;③指出了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2/2/202315第二章一、原苏联对价值规律的探索当然,斯大林在价值规律的认识上也存在着错误:①认为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在流通领域;②他对苏联实践中出现的严重背离价值规律的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2/2/202316第二章二、我国改革前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主流观点基本上停留在斯大林的认识水平上。理论界在50-60年代进行过四次集中的讨论,有的同志提出了非常正确的观点,但在当时遭到批判。2/2/202317第二章三、改革开放后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发展1、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出(1983年以前)①陈云于79年3月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②邓小平79年11月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③82年12大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2/2/202318第二章三、改革开放后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发展2、提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依据(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并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自觉运用价值规律.3、提出“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87年13大)对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以及各自调节的重点作了科学的说明。4、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92年14大)。2/2/202319第二章四、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一)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条件、理解和推论,应当只是一个说明简单实物交换比例决定的法则”。理由:1、“马克思价值分析暗含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实物交换,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原始的实物交换”;2、“是假定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3、“是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如果是复杂劳动,也被认为可以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2/2/202320第二章四、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这种观点的所谓“前提条件”,在马克思那里根本就不存在。首先,马克思丝毫没有“实物交换是分析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因而应当是唯一正确的条件”的意思。其次,在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中,劳动以外的其他要素决不“都是无偿的”。再次,马克思以简单劳动作为形成商品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计量单位,但不能由此就说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实际所指仍然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更不能说“这个劳动者,……事实上只是最低层的体力劳动者,此外再无其他。”2/2/202321第二章四、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对劳动价值论的作用范围问题,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是十分清楚的:第一、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具有客观性质。第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认为,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的商品经济,同样离不开价值规律的作用。2/2/202322第二章四、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二)劳动价值一元论与要素价值多元论从上世纪80年代未开始,一些同志开始提出了要素价值论的观点。理由:⑴认为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中,承认生产要素有权参与产品分配,就等于承认了生产要素创造价值;⑵他们混淆了价值与财富,即混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从而混淆了创造价值与创造财富和使用价值的要素。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多要素价值论无法成立。⑴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多要素价值论,其实西方经济学发展本身对它也是逐渐抛弃的。2/2/202323第二章四、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⑵是人们对“价值”本身的含义地理解上存在着严重分歧:把它看成是物的属性还是看成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⑶至于认为承认生产要素有权参与产品分配,就等于承认了生产要素创造价值,那只不过是要素价值论的延续,它涉及的实质上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坚持的是“谁创造、谁分配”的观点。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依据只能从生产中去寻找,对此,马克思有一句非常精辟的概括:“分配关系或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2/2/202324第二章第三节马克思的价格理论2/2/202325第二章一、关于价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1、质的规定性:货币产生以后,商品价值通过货币表现,这就是商品价格。2、量的规定性: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二、商品价格运动的规律1、商品的价值是决定价格运动的首要因素。由价格本质所决定;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相联系。2、受货币价值的影响。这是由商品价格量的规定性所决定。2/2/202326第二章二、商品价格运动的规律3、价格运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10章中作了详细研究。强调:供求只影响价格,使价格与价值偏离,但并不决定价值。4、价格运动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此外,价格运动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2/2/202327第二章三、价格的基本功能和价格形式的矛盾价格具有两方面的功能:1、具有表现商品价值的功能:既表现价值的质;又表现价值的量。2、具有调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功能。①调节生产。价格高低→企业收益→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②调节商品流通。商品价格高低→需求变化。③调节收入分配。商品价格高低→企业利润、消费者支出。④调节居民消费尤其是消费品的需求,受价格影响很大。2/2/202328第二章三、价格的基本功能和价格形式的矛盾

价格形式的矛盾,是指价格与价值的矛盾,这一矛盾既表现在质上,又表现在量上:

在质上: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有价格;在量上:价值量与价格往往不一致,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2/2/202329第二章四、商业价格理论和农产品价格理论(一)商业价格理论1、不同商业部门的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会影响商品的商业加价。因为各部门商业资本总量一定,商业利润总量就一定。因而商业加价与不同商业部门的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2、同一商业部门内部,单个商人资本的周转速度不会影响商业加价,但会影响他们所获得的利润量。一方面,由于竞争,同一部门的同质商品会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单个资本周转快可获得超额利润。2/2/202330第二章四、商业价格理论和农产品价格理论(二)农产品价格理论1、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农产品的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2、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这样劣等地才能获得平均利润缴纳地租。2/2/202331第二章四、商业价格理论和农产品价格理论3、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有两种形式:①由购买欲和支付能力决定的,这种垄断价格产生地租②由土地所有权所引起的,这是地租产生垄断价格。2/2/202332第二章第四节价格改革的实践

及理论探讨2/2/202333第二章一、我国的价格改革

(一)计划价格体系的建立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

1、人民币计价的价格体系的建立、建国前后稳定物价的努力和计划价格体系的建立⑴人民币计价的价格体系的建立⑵建国前后稳定物价的努力①政治攻势;②军事措施;③经济措施。由于有这一段通货膨胀的历史,因此,“稳定物价”成为以后30年的重要政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在把有关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生产几乎都列入计划范围的同时,产品的价格也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的范围,由国家计划确定各种产品的价格。这样,计划价格体系便逐渐建立起来。2/2/202334第二章(一)计划价格体系的建立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2、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物价波动及政府对策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物价发生了较大波动,中央政府对此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计划供应、精减城市人口、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等。3、物价体系不合理的发现,改革物价的设想及中止:1964年,经济学家对全国物价进行调查,发现了物价体系不合理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并提出了对物价改革的报告,中央批准了经济学家的报告,但是,1966年开始的“文革”使这一改革被迫中止。2/2/202335第二章(一)计划价格体系的建立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4、1978年以前价格体系的严重不合理状况:农产品价格偏低,工农业产品之间存在着剪刀差,农产品之间的比价也不合理;工业产品的比价关系十分混乱;同类产品的差价没有拉开,影响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同类产品的地区差价没有拉开,使商业部门没有积极性;部分产品价格(购销)倒挂;住宅等公用设施收费过低,使这一支柱产业无法发展。2/2/202336第二章(一)计划价格体系的建立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5、价格体系不合理状况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未能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因而不重视市场规律对商品价格的调节,不懂得价格合理与否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②价格管理体系的不合理。以统一定价为要手段,行政干预多功能,经济手段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③长期以来过多的明补暗贴政策,制约了合理价格体系的形式。对第三产业;对亏损企业实行财政补贴。2/2/202337第二章6、价格体系不合理给中国经济

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①不利于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利于搞活企业。②不利于企业之间开展平等竞争,不利于经济核算。③导致生产结构的混乱。加工业利大,大家争着发展,初级产品、原材料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造成了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能源价格过低,使企业不注意节约。据1983年的统计,我国每元国民收入的燃料耗费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是苏联的2倍多。加工业利大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严重,劳动力也浪费很大。⑤造成城乡物资交流受阻。2/2/202338第二章(二)价格改革的实践回顾1、中国的价格改革为什么没有采取快速到位的方案价格改革存在三种方案:“快速到位”、“中速到位”(8-10年)、“蠕动到位”。实际采用了小步改革,“蠕动到位”和方案,这是因为:⑴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是一个过程;⑵农林和矿产资源紧缺,决非放开价格就可以解决问题;2/2/202339第二章1、中国的价格改革为什么

没有采取快速到位的方案⑶我国产品结构性供不应求严重;⑷国有企业比重大,无法承受价格快速放开的压力;⑸就业刚性,无法承受失业的打击;⑹短缺经济,无法控制物价上涨的程度;⑺对外开放过程中,物价随世界市场的价格波动大等。2/2/202340第二章(二)价格改革的实践回顾2、价格改革初期的物价上涨及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⑴价格改革初期的物价上涨在改革初期,价格会产生上涨,这是必然的:①城市改革开始后,企业积极性提高,商品供应量提高,但对原材料的需求会大大增加②价格调整,要求提高原材料、燃料、的价格,从而引起连锁反应。③随着经济的开发,世界市场的波动必然会影响国内市场。④粮食价格的提高。2/2/202341第二章⑴价格改革初期的物价上涨但是,物价上涨不会持续下去,因为:①物价在高水平上趋于比价合理后,各单位积极性提高,生产、供给上去了,物价会因买方市场的形成而不涨或下浮。这是最主要的原因。②我国的货币发行是受到严格控制的。③银行利率的提高,可刺激居民存款的积极性。④物价总水平虽然会上涨,但仍属于结构性调整,有些产品,如化纤、手表等,不但不涨,反而下降。实践证明,当时的分析是正确的。2/2/202342第二章2、价格改革初期的物价上涨

及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⑵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①使价格尽可能接近价值的原则。②国家、企业、个人有能力承受的原则A、国家承受能力:价格改革主要是结构调整,降价的产品群众得利;升的部分除企业消化一部份外,有的是国家给企业和个人补贴,有的要减免税收。这就涉及国家的承受能力。B、原材料、燃料、基础材料涨价后,国家希望企业利税不减或仍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消化。C、涨价对消费者的冲击要考虑到群众的收入水平。③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或上升幅度不大。2/2/202343第二章(二)价格改革的实践回顾3、我国价格改革经历的阶段我国价格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⑴“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阶段(1979-1984年)。“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含义(教材P86)在价格调整的同时,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2/2/202344第二章3、我国价格改革经历的阶段⑵“调放结合,以放为主”阶段(1984-1991年)。含义(教材P87)。说明:从85年开始生产资料实行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同一商品有两种价格,一是计划价格,一是市场价格。⑶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新阶段(1992年以后)。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价格改革的目标也就明确: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至2001年上半年,国家管理的价格清单只剩“一张纸”。2/2/202345第二章二、价格理论问题探讨(一)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政策是否失效的问题判断货币政策是否失效的分歧焦点,是通货紧缩是否会导致“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它是指由于利率降至极低水平,货币需求会变为无限大,几乎每人都只愿持有流动性强的现金,而不愿进行投资、持有债务票据的现象。2/2/202346第二章(一)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政策是否失效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与日本一样,也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使货币政策失效。其理由是:⑴实际利率攀升,“逼着”央行不断下调名义利率,利率下调效应递减。⑵央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所抵消。2/2/202347第二章(一)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政策是否失效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其理由是:⑴利率水平还有下调的空间。⑵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需求没有达到完全弹性。⑶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