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海登革热疫情网格化管理的方案及效果,传染病学论文_第1页
浙江宁海登革热疫情网格化管理的方案及效果,传染病学论文_第2页
浙江宁海登革热疫情网格化管理的方案及效果,传染病学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宁海登革热疫情网格化管理的方案及效果,传染病学论文摘要:2022年8月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爆发一起登革热疫情,采用主导、多部门联合的网格化管理形式进行病例搜索和蚊媒控制。前期由村民代表、、镇与疾控中心人员组成入户调查处置组进行病例搜索和健康教育;中期组建快速整治小队,由1名镇负责沟通协调,2名疾控中心人员负责专业化指导和整治情况评定,2名镇小分队成员负责清理整治,2名村或村民代表负责与村民沟通,若干专业消杀人员对疫区进行药物喷洒;后期再对小分队难以处理的问题进行单独讨论,单独处理。累计搜索发现登革热病例6例,局限在疫点核心区,布雷图指数(BI)从84.76快速降至5.00下面,叮咬指数低于2只/(人h),疫情在2周内得到有效控制。基于网格化管理的主导、多部门联合方式可快速控制蚊媒密度,为农村登革热疫情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式方法与经历体验,可向其他地区推广。本文关键词语:登革热;网格化管理;农村;媒介监测;近年来浙江省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1,2,3],农村也出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且农村布雷图指数〔Breteauindex,BI〕高于城市[4],爆发登革热疫情时环境整治难度较大,降低BI较为困难。网格化管理融入传染病防控有助于快速、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便于基层防控[5]。2022年宁海县岔路镇上金村爆发一起登革热疫情,发现6例登革热病例,经网格化管理,疫区的BI从84.76快速降至5.00下面,及时控制了白纹伊蚊成虫和幼虫密度,病例均局限在疫点核心区,2周内得到有效控制,为农村登革热疫情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式方法与经历体验。现将该地疫情处置网格化管理报道如下。1、疫情发现和报告2022年8月15日8时许,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接到宁海县第一医院报告,该院血液科收治1例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怀疑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宁海县疾控中心立即派专业人员赴医院调查核实。调查经过中发现患者的妻子及同村另2名村民均在感染科住院治疗,3人异常感觉和状态类似,经登革热核酸检测均阳性,确诊为登革热。累计发现6例登革热病例〔含上述3例指示病例〕。报告患者的妻子为首发病例,8月8日出现畏寒、发热等异常感觉和状态,8月15日宁海县疾控中心检测登革热病毒NSl阳性,IgM阳性,核酸阳性,宁波市疾控中心复核检测为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诊断为登革热确诊病例。病例发病前2周均无外出史,华而不实5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疫情局限在宁海县岔路镇上金村,分布在5户家庭,华而不实1户有2例,其他4户各1例;5例集中在上金村一条巷子,第6例病例家庭住址也处于最初划定的200m核心区范围。本次疫情终于9月22日,历时38d,确定为一起登革热本地病例爆发疫情。2、网格化管理的方案和施行2.1、网格化管理方案8月15日上金村报告第1例登革热病例后,通过大规模反复病例搜索,未发现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归来的登革热疑似病例,输入性传染源难以追溯,存在隐性感染者传播的可能。采用网格化管理形式进行病例搜索和蚊媒控制。详细措施有:(1〕分别以病例家和工作地上金国际工地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为200m的2个核心区[6],将整个上金村和上金国际工地定为警戒区。网格化排摸,地毯式搜索病例。同时,疾控中心人员进行每日BI监测,通过双层叠帐法获得叮咬指数,并提出详细环境整治要求,由乡镇组织施行。(2〕组建40+40工作队伍,即由40名、村民代表与40名镇一对一组成2人入户调查处置组,每组包括上金村15户村民,做前期发动工作,配合疾控中心人员进行病例搜索和健康教育;组建1+2+2+2+X现场快速整治队,包括1名镇负责沟通协调,2名疾控中心人员负责专业化指导和整治情况评定,2名镇小分队成员负责清理整治,2名村或村民代表负责与村民沟通以及实时清运垃圾,若干名专业消杀人员对疫区各点位进行药物喷洒。镇还专门组建由镇防疫小分队、镇环卫所和专业拆迁队成员等30名精干人员介入的环境整治突击队,负责陈旧危房平毁、杂草清理、大型垃圾清运;外聘一支10人环境保洁队作为补充气力,去除杂草及大点位垃圾堆放。(3〕环境整治工作采取实时整治与错时整治相结合的形式,做到全天候整治无死角、全覆盖。实时整治是指快速整治队每日分区块定期巡视,查找隐患及时整改;错时整治是指由村主要负责,利用早晨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白天不在家的住户进行入户排摸,彻底去除房前屋后死角。整治中发现的小问题当场解决,大问题由疾控中心人员拍照上传工作群,构成问题清单,提交指挥部评估解决办法,由镇组建的小分队统一进行处理整治,做到日清日结,处理后拍照上传工作群,进行处理前后比照,确保落实。2.2、网格化管理施行主导:分管县长现场办公,镇主要领导全程指挥和协调,村委会集中所有气力保证措施落实。组织保障:成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材料、业务指导、宣传舆情、应急维稳、督查工作和后勤保障六大工作组。通过2人入户调查处置组前期排摸,确定寓居人员395户,按工作量大致将整个上金村分割成7个区块〔图1〕,每个区块由一支镇与疾控中心合作组建的快速整治队负责,上金国际工地由于地面空旷,环境较为简单,由一支快速整治队负责。每支快速整治队对区块外环境及家庭内环境进行评估和整治,倾倒积水容器,填埋露天粪坑,做到当天发现问题,当天处理。同时每日对各区块的负责队伍进行轮换,相互监督检查整治情况。截至9月15日,累计清理积水容器2000余个,处理蚊虫孳生地800余处,平毁陈旧房屋80余间、超1万m2,清理闲置庭院20余个,清运垃圾超过700t;通过车载滞留喷洒、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和投放缓蚀剂等方式方法,累计使用杀虫剂293.3kg、缓蚀剂98kg,消杀面积1096.2万m2。图1上金村区块划分示意图3、网格化管理效果3.1、病例发现社区病例搜索:以上金村、上金国际工地2个区域的住户或职工作为搜索对象,采用入户调查和询访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搜索395户1495人,发现首例病例发病前1个月内有发热异常感觉和状态19例〔18例既往发热病例、1例现症发热病例〕,通过血常规及登革热病毒IgG和IgM抗体检测均未提示曾有登革热感染的可能。医疗机构病例搜索:将岔路镇卫生院、岔路镇10家个体诊所和宁海县第一医院最近就诊病例纳入病例搜索范围,累计搜索门诊病例69987人次,发现发热病例1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6例。3.2、蚊媒控制监测首日8月15日BI最高,为84.76,叮咬指数为4只/〔人h〕。开展网格化管理后,8月16日BI降至33.53,叮咬指数为0只/〔人h〕。8月18日开场,BI持续低于5.00,叮咬指数持续低于2只/〔人h〕,到达(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6]的防控要求。9月23日,距末例病例报告〔8月27日〕已有25d,核心区BI5.00,叮咬指数2只/〔人h〕,遂将应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转为日常防控工作。本次疫情波及1495人,6例病例局限在疫点核心区,未出现扩散,讲明登革热疫情控制有效。4、讨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在宁海县广泛存在且密度较高[4],蚊幼密度远远超过控制登革热传播阈值,有区域流行风险〔BI20〕,防控蚊媒孳生与叮咬是当前甚至将来较长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唯一有效方式方法[7]。当地存在影响疫情防控的问题有:〔1〕农村地区卫生环境较差,个别村民家中存在露天粪坑,孳生大量蚊虫;〔2〕部分村民意识不到位,在屡次劝讲后,仍反复将已经被处理的水缸、酒缸等储水容器蓄满水;〔3〕存在大量废弃破损房屋,内有大量积水容器,而调查人员无法进入。本次疫情处置采取网格化控制管理,针对问题科学施策,明确分工,及时切断了蚊媒传播途径,避免了登革热继续传播。疫情从发现到末例病例历时13d,累计报告病例6例,均局限在疫点核心区,未出现扩散,控制良好。网格化管理虽人力需求大,但控制疫情快速、有效。我们国家登革热媒介伊蚊广泛存在,且城市化发展快,人员沟通和货物流通频繁,存在较高的登革热病例输入风险[8,9]。十分是广大农村地区,伊蚊孳生地较多,伊蚊密度较高,一旦有病例输入,爆发登革热本地疫情的风险较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登革热全球防控策略重点在于促进多区域部门合作、强化社区介入、综合蚊媒管理和可持续蚊媒防控措施[10,11]。本次通过主导、组织保障、多部门联合和网格化管理4个步骤,快速控制了登革热疫情,为其他农村地区登革热疫情处置提供了参考。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农村登革热疫情,疾控机构可提早与各乡镇、街道联络,将上述步骤构成相应的应急预案,为疫情处置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方案。以下为参考文献[1]YANH,DINGZ,YANJ,etal.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the2021dengueoutbreakinZhejiang,Chinaand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theviruses[J].FrontCellInfectMicrobiol,2021,8(6):1-13.[2]马敏,徐明,易波,等.登革热爆发后媒介伊蚊的应急监测[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2,30(4):374-378.[3]张栋梁,王蓉,易波,等.一起登革热爆发疫情调查[J].预防医学,2022,31(8):844-847.[4]马敏,马晓,杨思嘉,等.宁波市2021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1,29(4):379-382.[5]肖剑波,刘宇曦,钟佳宁,等.将网格化管理融入新发传染病防控的考虑[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3):245-247.[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S].2020.[7]孟凤霞,王义冠,冯磊,等.我们国家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1,26(1):4-10.[8]龚震宇.浙江省登革热疫情分析[C]//浙江省除四害科技协会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汇编.2021.[9]艾丽云,陈恩富,孙继民,等.2004-2021年浙江省登革热疫情时空聚集性分析[J].疾病监测,2021,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