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六章所得课税_第1页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所得课税_第2页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所得课税_第3页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所得课税_第4页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所得课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所得课税教学目的识记所得税含义类型,我国现行所得税体系掌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制本章框架第一节所得税概述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第一节所得税概述一、所得税含义和特点二、所得税类型三、我国现行所得税体系一、所得税含义和特点1、含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所得额:企业、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总额在理论上是扣除必要的成本、费用后的净收入在税收实务上,所得额是应税所得额,是在会计所得额基础上,经过必要的调整计算而得到的所得额2、所得税特点1)典型的直接税,税负一般不易转嫁2)一般不存在重复课税3)所得税富有弹性4)计税复杂,征纳成本高5)可对企业、个人跨国经营活动课税,维护本国税收权益返回二、所得税类型1、企业所得税类型1)企业所得税型2)公司所得税型2、个人所得税1)个人综合所得税2)个人分类所得税3)个人混合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关系返回三、我国现行所得税体系企业所得税08年起正式将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返回第二节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三、税率四、计税依据五、税收减免、纳税期限、地点(略)返回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统称为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组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者,也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和组织,税法中统称为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非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返回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其他所得返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计算三、税率新企业所得税税率规定为25%

返回

四、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1、收入总额2、准予扣除的项目3、不得扣除的项目4、资产的税务处理5、亏损弥补6、关联企业处理(略)例题

返回1、收入总额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企业的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除外返回2、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损失准予扣除的项目的详细规定准予扣除的项目的详细规定1)借款利息支出2)工资支出3)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4)公益、救济性的捐赠5)业务招待费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其他

返回(1)借款费用和利息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应当提供借款付息的证明文件,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准予列支。合理的借款利息的标准:按不高于一般商业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返回(2)工资支出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08年之前按照应按照计税工资标准扣除。计税工资的月扣除最高限额为1600元/人)合理的标准:主要从雇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否配比合理进行,凡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

返回(3)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返回(4)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返回(5)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返回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返回(7)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费用

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但是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应计入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8)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9)坏帐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建立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经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纳税人已作为支出、亏损或坏帐处理的应收款项,在以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应计入收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0)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11)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12)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13)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所得或在当期扣除。返回3、不得扣除的项目(1)资本性支出,指纳税人购置、建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纳税人购置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5)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纳税人取得的保险公司的赔偿既不纳入收入总额征税,也不得在税前扣除

(6)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7)各种赞助支出,指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对经过工商管理部门批准专门从事广告业的部门赞助的广告性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8)纳税人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与本身应纳税收我关的贷款担保等,因被担保方不能还清贷款而由该担保纳税人承担的本息等,不得在担保企业税前扣除。(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10)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其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11)对粮食类白酒(含薯类白酒)的广告宣传费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返回4、资产的税务处理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企业为取得其拥有的各项资产所支付的金额,应当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对于资本性支出,不允许作为成本费用从纳税人的收入总额中一次性扣除,而应采取分期计提折旧或者分期摊销的方式从纳税人的收入总额中分期予以扣除,收益性支出可以从成本费用中一次性扣除返回5、亏损弥补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亏损是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调整后的亏损金额,而不是企业会计报表中的账面亏损自亏损年度下一个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例:某企业1998年发生亏损10万元,其亏损弥补期是1999到2003年连续发生年度亏损,也必须从第一个亏损年度算起,先亏先补,按顺序连续计算亏损弥补期。例:上述企业99年亏损10万元下表为经税务机关审定的某国有企业8年应纳税所得额情况,假设该企业一直执行5年亏损弥补规定,计算该企业8年间须缴纳企业所得税(万元)。

年度8990919293949596应纳税所得额-10020-40202030-2080返回6.关联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称为关联企业:(1)在资金、经营、购销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2)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3)其他在利益上具有相关的关系。关联企业之间的转移定价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7、总的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即: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前所得+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例题某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本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表中填报的产品销售收入600万元,减除成本、费用、税金后,利润总额为15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也是15万元.税务机关通知该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所得税审计,否则税务机关将对其进行查帐稽核.该企业便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所得税审计.会计事务所经查帐核实以下几项支出:

会计事务所经查帐核实以下几项支出(1)

向集团公司借款100万,发生利息支出10万元,已列支,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

(2)企业按实际发生的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16万元、教育经费2万元、工会经费3万元,已列支;该企业实际工资总额为100万元(3)当年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100万,已列支;

(4)企业全年发生业务招待费8万元,已列支.

请按企业所得税条例,计算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各项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

返回计算各项限额利息开支限额100×5%=5万职工福利费限额100×14%=14万工会经费限额100×2%=2万职工教育经费限额100×2.5%=2.5万广告和业务宣传费600*15%=90万业务招待费限额8×60%=4.8万600×0.5%=3万应纳所得税额调增得应纳税所得额:15+10-5+16-14+3-2+100-90+8-3=38万应纳所得税额38×25%=9.5万返回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税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率四、计税依据返回一、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华侨、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可以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并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1、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人包括以下两类:(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2、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且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返回二、征税对象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的所得。3、劳务报酬所得4、稿酬所得。5、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6、偶然所得返回三、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20%税率的情况: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稿酬所得,但另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劳务报酬所得,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返回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500元部分5%02(500,2000]10%253(2000,5000]15%1254(5000,20000]20%3755(20000,40000]25%13756(40000,60000]30%33757(60000,80000]35%63758(8万,10万]40%103759>10万的部分45%15375返回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5000元部分5025000,1000010250310000,30000201250430000,500003042505>50000元部分356750返回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实行加成征收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的超额累进(单位:万元)应纳所得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0-2]万部分20%02(2,5]万部分30%0.235万以上部分40%0.7返回四、计税依据1、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依据。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的所得。3、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4、财产转让所得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偶然所得返回1、工资、薪金所得计税依据(1)、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附加费用减除标准。凡在适用范围内的人员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1600元的基础上,再减除3200元。(适合于外籍人员等)应纳税额=全额累进税额-速算扣除数例1:某人在公司任职,4月份收入2800元,其当月应纳税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全额累进税额-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2800-1600=12001200x10%-25=95元含税收入和不含税收入例2:一大学毕业生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明确其月薪为税后2800元,则其税前收入为多少?每月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税后2800元的收入也称为不含税收入设其应税所得额为Y,估计Y在(500,2000]之间。Y+1600=2800+Yx10%-25,Y=1305.6税前收入为1305.6+1600=2905.6应纳所得税=1305.6x10%-25=105.56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500元部分<=475元部分5%0(500,2000](475,1825]10%25(2000,5000](1825,4375]15%125(5000,20000](4375,16375]20%375(20000,40000](16375,31375]25%1375(40000,60000](31375

,45375]30%3375(60000,80000](45375

,58375]35%6375(8万,10万](58375

,70375]40%10375>10万的部分超过70375的部分45%15375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