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放样及曲线测设原理_第1页
施工测量放样及曲线测设原理_第2页
施工测量放样及曲线测设原理_第3页
施工测量放样及曲线测设原理_第4页
施工测量放样及曲线测设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工程建筑施工中,需要放样由设计所指定的高程。为了控制房屋基础面的标高、各层楼板的高度及平整度,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做大量高程放样工作。水准仪法放样地面点的高程放样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HA,B为欲标定高程的点,其设计高程为HB。现将B点的设计高程HB测设于地面。(1)在A、B两点间安置水准仪;(2)在A点立尺,读取后视读数a,计算B点水准尺上应有的读数b为:b=HA+a-HB(3)在B点上立尺,使尺紧贴木桩上下移动,直至尺上读数为b时,紧贴尺底在木桩上划一红线,此线就是欲放样的设计高程HB。

地面点高程放样倒尺法放样当待放样的高程HB高于一起视线时(如放样地铁隧道管顶标高时),可以吧尺底向上,即用“倒尺”法放样,如图所示,这时,b=HB-(HA+a).A为地面水准点,其高程已知,现欲测定基槽内水准点B的高程。(1)在基槽边埋一吊杆,从杆端悬挂一钢尺(零端在下),尺端吊一重锤。(2)在地面上和基槽内各安置一架水准仪,分别在A、B两点竖立水准尺,由两架水准仪同时读取水准尺和钢尺上的读数a1、b1、a2、b2;(3)计算B点的高程为:(4)为了保证引测B点高程的正确,应改变悬挂钢尺的位置,按上述方法重测一次,两次测得的高程较差不得大于3mm。高程的传递放样

1、已知AB水平距离D,A点高程HA,在测站A观测垂直角,则: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S为斜距)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北端顺时针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角值由o°~360°。坐标正反算原理如上图所示,A为已知点,B为未知点,假设已知水平距离DAB和AB变的方向角aAB,则可以计算出B点的坐标。由上图可知:如上图所示,假设已知A、B两点的平面坐标值,则可以由此计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和方位角aAB:式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式中的方位角aAB,其值域为0~360°,而等式右侧的arctan函数,其值域为-90°~90°,两者是不一致的。故当按式(1)的反正切函数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器上得到的是象限值,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Δx,Δy的符号按下表决定其所在象限再把象限角转换成相应的坐标方位角。象限方位角ΔxΔy换算公式I0°~90°++II90°~180°-+III180°~270°--IV270°~360°+-为保证车辆平稳运行,需在线路改变方向处加设曲线进行过渡。

圆曲线: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平面曲线

缓和曲线:半径R由无穷大渐变到圆曲线半径。曲线主要点测设曲线测设曲线详细测设曲线测设圆曲线的要素计算1、切线长:2、曲线长:3、外矢距:4、切曲差:R—圆曲线半径(设计选配)

—转向角(现场实测)圆曲线任意点计算缓缓和曲线线: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一段过渡曲线。性质:RP∝1/lP或RP=C/lPC—缓和曲线半径的变更率在HY(YH)处,RP=R,则C=Rl0缓和曲线HYJDRR→∞ZHRPlpP缓和曲线坐标系原点:ZH(HZ)。X轴正向:沿切线指向JD。Y轴正向:过原点与切线垂直,指向内侧。

缓和曲线的方程—过P点的切线与X

轴的夹角β

坐标X、Y将cosβ、sinβ按级数展开:积分得:一、曲线主点1、ZH(直缓点)2、HY(缓圆点)3、QZ(曲中点)4、YH(圆缓点)5、HZ(缓直点)曲线综合要素计算及主点测设曲线综合要素计算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竖曲线α1α2ωi1i2i3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角差,通常用坡度值之差代替,用ω表示,即

ω=α2-α1≈tgα2-tgα1=i2-i1凹型竖曲线

ω>0凸型竖曲线

ω<02.竖曲线的作用:(1)其缓冲作用:以平缓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变坡点的突变。(2)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凸形:纵坡变化大时,盲区较大。凹形:下穿式立体交叉的下线。

3.竖曲线的线形《规范》规定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的线形。抛物线的纵轴保持直立,且与两相邻纵坡线相切。AB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为i1和i2。抛物线竖曲线有两种可能的形式:(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式中:k——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

i1——竖曲线顶(底)点处切线的坡度。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1)竖曲线长度L或竖曲线半径R:

L=xA-xB

(2)竖曲线切线长T:因为T=T1=T2,则i2AB(3)竖曲线外距E:i2(4)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终点的切线上的竖距h’为:L-x(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