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1页
杨树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2页
杨树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3页
杨树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4页
杨树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树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病害(一)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分布在、吉林、新疆、等省(区)。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如小叶杨、小青杨、、响叶杨、加杨等。、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

症状:该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头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

1

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0c04f1a易博

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

2

个月。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

天出现病状,5-6

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

月初至

8

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9

月末停止发病,10

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雨水少发病轻。在气温和降雨适宜时,很快产生分生孢子堆,又能促进新的侵染。防治措施:

1、烟雾机防治。用烟雾机对高大树木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

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的早晨

5-7

时或傍晚

18-20

时。0c04f1a易博

2、树冠喷雾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

200

倍波尔多液、

70%代森锰锌

600

倍液、

50%多菌灵

7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等,连喷

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

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

3、加强营林管理。增施有机肥、土杂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性;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二)杨树灰斑病

杨树灰斑病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害可造成叶片早落、顶梢枯死和干部溃疡,杨树生长量显著降低,严重时可使幼苗死亡,移栽成活率0c04f1a易博

低。

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

月份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病梢和干部病斑上越冬。越冬后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在

50%以上,是春季的初侵染来源。一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发生与降雨和空气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每次明显的降雨天气之后就会出现飞散高峰,一周后就会出现叶片的发病高峰。雨季时,叶片发病率增高。防治措施:0c04f1a易博

1.措施:做好苗圃和造林地的整地和排水;适当稀植,增加苗圃和林地的通风透光。

2.药剂防治:病害严重时,从

5

月中旬至

7月上旬进行药剂防治,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75%百菌清

500

倍液等。

三、杨叶锈病1.毛白杨锈病

症状:春天毛白杨展叶期,受侵染的冬芽,早于健康芽

2-3

日萌动,形成黄色绣球花状的病叶。严重受害的病叶经过

3

周左右即干枯。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在叶背面产生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以联合成大块,且病叶背部隆起。受侵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枯死。嫩梢受害0c04f1a易博

后,其上产生溃疡斑。在较冷的地区,早春在病落叶上可见到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疱状物,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受侵冬芽不能正常展开,形成满覆夏孢子的畸形叶,成为初侵染来源。5-6

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秋季又形成一个小的发病高峰。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与温度和叶龄有密切关系。防治措施:(1)选育抗病品种。(2)清初侵染源,摘除病芽,清除病叶。

(3)化学防治:50%代森氨

100

倍液、50%退菌特

500-1000

倍液,抑制夏孢子萌发。(4)生物防治:交链孢、木霉菌等真菌抑制夏孢子的萌发。0c04f1a易博

2.青杨叶锈病菌(落叶松-杨锈病)

落叶松-杨叶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

40

个,遍布出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用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该病从小苗到成年大树都能发病,但以小苗和幼树受害较为严重,是苗圃和幼林中的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在落叶松上,起初针叶上出现短段淡绿斑,用放大镜在此淡绿色斑的上表面可看到橘黄色小疮疹,其上有黑褐色小点,此为病菌的性孢子器。病斑逐渐变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叶斑下表面长出黄色粉堆,严重时针叶死亡。

在杨树叶片背面初生淡绿色小斑点,很快便出现橘黄色小疱,疱破后散出黄粉,此为夏孢子堆。秋初于叶正面出现多角形的锈红色斑,有时0c04f1a易博

锈斑连结成片,即病菌的冬孢子堆。病害一般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

发展规律:早春,先年杨树病落叶上的冬孢子遇水或潮气萌发,产生担孢子,并由气流传播到落叶松上,芽管由气孔侵入,经

7-10

天潜育后,在叶背面产生黄色锈孢子堆。锈孢子不侵染落叶松,由气流传播到转主寄主杨树叶上萌发,由气孔侵入叶内,经

7-14

天潜育后在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然后在叶背形成黄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复多次侵染杨树,7、8

月份锈病往往非常猖獗。到

8

月末以后,杨树病叶上便形成冬孢子堆,随病叶落地越冬,夏孢子过冬后,只有

0.3%的萌发率,故在侵染中并无实际作用。

树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都可发病,但不严重;中东杨、小青杨、大青杨感病重;马氏杨、合作杨、北京杨等中等0c04f1a易博

感病;加杨、健杨、新生杨等有一定抗病能力;山杨、新疆杨、格尔黑杨等最抗病。幼树比大树感病,幼嫩叶片易发病。

防治措施

1.苗圃管理:不要营造落叶松与杨树的混交林,至少不要营造同龄的混交林。

2.药剂防治:苗圃内于

4

月末用波尔多液喷洒在落叶松幼苗,夏季用波尔多液喷洒杨树。常用的喷洒药剂有:百菌清、50%多菌灵

500

倍液、50%托布津

800

倍液、70%甲基多布津

1000

倍液、50%退菌特

500

倍液、粉锈宁

1500

倍液、波美

0.3度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

500

倍液,敌锈钠

200

倍液等,喷雾时喷头由下朝上,是叶片两面受药。国外用

2-碘苯酰替苯胺防治此病,效果良好。0c04f1a易博

3.防止苗木生长过密或徒长,及时间苗,叶子过密时,打底叶通风降湿,控制氮肥,提高抗病力。

4.选育抗锈病树种。

二、虫害

(一)美国白蛾

蛾(HlyphantriacuneaDrury)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林果业和城市,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辽宁

1

年发生

2

代。以蛹结薄茧0c04f1a易博

在树干老树皮、树下枯枝落叶层和地面松土处越冬。5

月上旬羽化成虫,5

月下旬幼虫普遍孵化,6

月中旬至

7

月下旬是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至

9

月下旬是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9

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1-2

龄幼虫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叶片呈透明纱网状。3

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3

龄前的幼虫群集在一个网幕内危害,4

龄幼虫开始分成若干个小群体,形成几个网幕,藏匿其中取食。1-4

龄幼虫一直生活在网幕中。4

龄末的幼虫食量大增,5

龄以后分散为单个取食并进入暴食期。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5

龄以上的幼虫

9-15

天不取食仍可继续发育,这时的幼虫可以爬附于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0c04f1a易博

2、营林措施。改善树种结构多栽植美国白蛾厌食树种;可间隔栽植部分美国白蛾嗜食树种,作为引诱树,防治时重点放在这部分树木上。

3.人工防治。在幼虫

3

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如幼虫已分散,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定期定人集中处理;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4.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

5.生物防治:NPV(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喷洒防治网幕幼虫;对

4

6

龄幼虫喷施

Bt

乳剂,可施用

Bt

可湿性粉剂

2000

3500

倍液;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

2000

倍液;老熟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6.药剂防治0c04f1a易博

仿生制剂防治:对

4

龄前幼虫使用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

5000

倍液、24%米满胶悬剂倍液、卡死克乳油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②植物杀虫剂防治:适用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

1000-2000

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

3000

倍喷雾进行喷雾防治

③化学药剂防治: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5%来福灵

4000倍液喷药防治,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二、舞毒蛾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又名秋千毛虫,以幼虫为害,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出现孔洞或缺刻,幼虫暴食阶段可将叶片吃光或仅剩主脉。传播快,养殖量和食量都大,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世界性大害虫。0c04f1a易博

生物学特性:

舞毒蛾在辽宁省

1

年发生

1

代,主要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态越冬,每年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孵化的早晚同卵块所在的地点温暖程度有关,产于石崖上和石砾中的卵块孵化较晚。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原卵块上,气温转暖时上树取食芽苞及叶片。1

龄幼虫可以借助风力远距离漂移。幼虫历期较长,一般在一个半月左右。6

月中旬开始老熟、化蛹,蛹期

12-17

天,主要在树的枝叶间,树皮缝、树干裂缝处、石块下,并吐少量的丝将蛹体固定住。8

月份为羽化期,因为羽化后的雄成虫在日间常常成群飞舞,故称之为舞毒蛾。雌蛾产卵在树干表面、主枝表面、树洞中、石块下、石崖避风处及石砾上等。大约一个月内幼虫在卵内完全形成,然后停止发育,进入滞育期。卵期长达

9

个月,卵块在林间的分布型有两种类型:高密度时为聚集分布,低密度0c04f1a易博

时为随机分布。舞毒蛾雌雄成虫均有强烈的趋光性,雄成虫有较强的趋化性。

防治措施:

1.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合理密植是防治该虫的有效途径之一。

2.人工防治:在舞毒蛾大发生的年份,舞毒蛾的卵一般大量集中在石崖下、树干、草丛等处,人工采集并集中销毁;小面积严重发生时,在幼虫暴食期前的

3-4

龄期人工采集幼虫,以减少虫口密度。

3.灯光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或频振灯配高压电网进行诱杀,灯具周围的空地喷洒化学杀虫剂,毒杀灯诱成虫。4、性引诱剂诱杀: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舞毒蛾成虫,能够集中歼灭。0c04f1a易博

5、药剂防治:每年的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在舞毒蛾幼虫

3

龄期左右进行化学烟剂防治,烟剂主要以生物农药为主;在卵孵化高峰期进行喷雾防治

1

龄幼虫,可以利用苏云金杆菌

BtMP342菌株进行喷雾防治、

1.8%阿维菌素或者

0.9%的阿维菌素乳油喷烟或喷雾防治,或其他的生物农药喷雾喷烟防治;幼虫期喷洒

25%灭幼脲Ⅲ号

1000倍液,或

2.5%溴氰菊酯

5000-800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或

Bt

乳剂

1000

倍液。三、杨毒蛾

杨毒蛾(StilpnotiacandidaStaudinger)又

蛾(S.salicisLinnaeus)混合发生。开始在树冠下部取食,逐渐往上,一直吃到树梢。幼虫昼伏夜出,初龄幼虫分散危害,后期有群集性。树干基部杂草枯叶多、树皮缝和洞口多的杨树易受害。大发生时大面积杨树林叶片全被吃光、形如0c04f1a易博

火烧,使长势衰弱、甚至成片死亡。

生物学特性:

1

2

代,以

2-4

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翘皮裂缝及枯枝落叶中结茧越冬。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以雌虫尤明显,夜间活动,成块产卵于树皮或叶片上,上覆银灰色泡沫状物。初孵幼虫多隐蔽荫暗处,一段时间后开始上树取食,受惊能吐丝下垂并可随风扩散;老龄幼虫分散取食,进入暴食期时,危害最烈,有明显的群集性,喜阴湿,白天避光,常数十头至上百头(或更多)潜伏于树皮缝、树洞、地面石块、枯落物下;老熟幼虫在枝叶间化蛹。防治措施:

1.越冬幼虫下树越冬前,用麦草在树干基部捆扎

20cm

宽的草脚,第二年

3

月份检查幼虫量并烧毁。若幼虫密度超过

120

头/株,则要考虑药剂防治,另外在杨毒蛾群集时期及时清除。0c04f1a易博

2.在树干上喷施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