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影响及反思,微观经济学论文_第1页
合作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影响及反思,微观经济学论文_第2页
合作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影响及反思,微观经济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作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影响及反思,微观经济学论文内容摘要:在介绍微观经济学合作学习方案的基础上,本文就两个教学班在合作学习经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以为提高合作项目的成绩占比及随机指定小组的课堂展示者可有效鼓励小组成员的合作行为,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共同学习能力。本文关键词语:大学生;合作学习;实践;Abstract:OnthebasisofintroducingthecooperativelearningprogramofMicroeconomics,thispaperexpoundsthemainproblemsinthecooperativelearningofthetwoclasses.Inthispaper,itisbelievedthatimprovingtheperformanceratioofthecooperativeprojectsandrandomlyassigninggrouppresenterscaneffectivelystimulatethecooperativebehaviorofthegroupmembers,strengthentheteamworkandjointlearningabilityofcollegestudents.Keyword:collegestudent;cooperativelearning;practice;1引言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1]。因合作学习可提高学生共同目的确实立及认同能力,锻炼学生的人际互动技巧,加强学生的合作倾向,故自20世纪70年代一经提出,中外教育界对之皆展开了理论和实践研究,且还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合作学习能够大规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2]。关于合作学习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和体育教学两个方面。应洁琼和宁强(2021)利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方法探寻求索应用合作学习理论提高大学英语白话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金玉花(2021)以三位大学日语老师为研究对象,使用个人态度构造分析法调查了合作学习经过中日语老师的教学观。孙占晓(2021)以为在英语白话教学中施行团队合作学习应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动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王云希(2006)就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施行及其对学习主体作用的促进做了介绍。熊文(2008)对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从展开形式及详细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张才超(2020)就合作学习在篮球教学的运用中出现的误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阐述。除此以外,理论界虽偶有合作学习在高等数学、教育学等课程中应用的零星研究,但尚无其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相关介绍。鉴于此,本文将就合作学习在我校国际合作ISEC项目2021级会计3、4班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2微观经济学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为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完成微观经济学教学任务时,特选定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成本这两章让学生以团队展示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详细施行方案如下:2.1分组及小组任务结合团队展示计划可占用的时间及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5人一组,分别分成11组和12组。为确保学生能较好把握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成本的内容,任课老师先将这两章的知识点整理成多道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并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致平均分配给各组。固然各组同学可在组内再次自由分配本组承当的知识点,但为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发生,组内每个同学都需结合课件在课堂上透彻讲解自个所承当的知识点。2.2成绩构成结合前几届学生在合作学习环节出现的诸如出工不出力、自我要求过低等现象,特设定本项成绩由小组讲义成绩、课前作业成绩、课堂作业成绩、课堂展示成绩等四项共同构成。2.2.1小组讲义成绩(25分)每组同学需就本组所承当的知识点提供一份完好的讲义。讲义是该组同学课堂讲解内容的书面形式,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应前后连贯,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应力求透彻。讲义成绩评定参考指标为:(1)知识点完好,15分。(2)知识点间有衔接和过渡,5分。(3)能结合案例或举例阐述相关知识点,5分。2.2.2课前作业成绩(25分)所有同学均需提早预习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成本这两章,并在课堂展示环节开场之前完成任课老师提供的所有题目,以课前作业的形式交给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根据作业质量评分。2.2.3课堂作业成绩(25分)每一小组讲解完成后,任课老师会就该小组讲解的优劣加以评讲。为避免课堂展示的同学只研读自个承当讲解任务的那部分内容,对同一小组其他同学及其他小组所承当的内容忽视不看、同学讲解时不专心听讲等不认真情况,任课老师在每一章结束后,会根据该章内容提供10道选取题(每题10分)作为课堂作业,学生课堂上完成后交给任课老师。学生的课堂作业成绩取这两章课堂作业成绩的平均值。2.2.4课堂展示成绩(25分)每位学生的课堂展示成绩由个人展示成绩和小组展示成绩共同构成。华而不实,个人展示成绩15分,小组展示成绩10分。小组成员个人展示成绩评定的参考指标共五个:(1)讲解态度认真严谨(2分)。(2)熟悉授课内容(5分)。(3)语言流畅准确,速度适当;讲解富有激情、亲和力和感染力(3分)。(4)讲解经过能使用案例或举例讲明;讲解时精神饱满,不固定在讲台讲课(2分)。(5)课堂气氛活泼踊跃,互动良好,同学们的介入度高(3分)。小组展示成绩评定的参考指标共四个:(1)讲解内容按教师分配的情况完成(2分)。(2)课件直观,设计合理,形式美观(2分)。(3)讲解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分)。(4)各小组成员讲解的知识点起承转合,前后衔接(3分)。在合作学习开场前的一个月,任课老师将以上施行方案发给学生,以利于他们提早准备。尽管准备时间较为充分,但从施行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几个比拟突出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一讲明。3微观经济学合作学习施行中出现的问题3.1合作学习施行方案中具体表现出合作的项目成绩占比过低,没有能有效鼓励学生的合作行为对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成本这两章课堂展示的内容,因任课老师只在学生讲解结束后针对各小组未阐述清楚的问题予以补充和重点讲解,故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把握相关知识点,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中就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分别设置了课前和课堂作业两项考核成绩,共占比50%。若再算上课堂展示环节中个人成绩所占的15%,则具体表现出个人学习状态的成绩占比高达65%,不能有效鼓励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致使各小组普遍出现只分工不合作现象。从各小组讲义的完成情况来看,两个教学班23组同学提交的讲义中,只要5组讲义具体表现出了小组合作,即不同同学承当的知识点间存在衔接和过渡,讲义的行文前后一致。其他小组的讲义明显是由各个成员承当的知识点直接拼接而成,没有具体表现出任何合作。从各小组课堂展示的情况来看,两个教学班23组同学中,存在明显合作的小组只要15组,华而不实,合作状态良好的小组仅有7组。在合作痕迹不明显的8个小组中,有3个小组不存在任何合作,出现小组成员不参加展示、展示内容不完好、内容重点不突出等问题。3.2学生个人责任感较弱,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果从课堂展示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很差。两个教学班扣除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展示的9个同学,剩余的108个同学中,通过自我学习能基本理解自个承当的知识点的同学,只要53位,占比49%,其余同学皆没有能真正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除此之外,在课堂展示经过中能够举例解释相关概念及理论原理的同学,只要46人,占比43%。固然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成本这两章的内容较为抽象,但学生只要反复认真阅读琢磨,其仍然能够理解把握。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教学资料及参考资料的阅读浅尝辄止,不够深切进入。小组成员个人责任感较低使其对自个承当的内容都不能认真负责,遑论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大家共同高质量地完成小组任务。这样一来,小组的集体表现自然不佳。3.3学生团队意识不强,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果这里使用能够具体表现出各组合作状况的课件质量来讲明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强。在两个教学班的23个小组中,只要9个小组的课件主题明确、设计合理、形式美观,其余14组的课件较为粗糙,质量不高,存在文字太小、绘图不准确、背景与文字颜色反差过小致使文字模糊等问题。从小组合作的角度来看,假使一个小组的5个成员能在一起讨论修改小组课件,诸如字体过小之类的简单问题,应该能够发现并完全避免。换句话讲,这14个小组课件中存在众多能够避免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组成员对小组任务的介入度不高,成员之间不存在良好的合作。3.4小组内任务分工不合理等,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合理是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课堂展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小组任务分配不合理,部分小组将最难的知识点全部分配给本组唯一的男生或本组最好讲话的同学,部分小组通过抽签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任务一经分配后,承当简单任务的同学尽管完成自个的任务,至于其他同学能否完成分配的任务,概不过问。临到小组课堂展示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小组成员通过QQ或E-mail将各自的课件统一发给组内某位同学合并成一个文件就算完成任务。4对微观经济学合作学习的反思从本次合作学习的施行经过及效果来看,导致小组成员间合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合作学习施行方案中具体表现出合作的项目成绩占比过低。除此之外,小组成员间按知识点简单分工,也促使组员各顾各。首先,简单分工会导致假合作行为的发生。简单地按知识点分工,易使组员以为完成自个承当的内容就是合作。除此之外,因组员个人成绩受小组合作成绩的影响不大,故在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别人瓦上霜或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指出别人的缺乏之类心理的作用下,组员之间很难相互查找并指出对方的缺乏之处。其次,简单分工给组员的不合作行为开启了方便之门。小组成员按知识点进行简单分工,使具体表现出合作行为的小组讲义和课件在形式上皆可通过简单拼接各成员承当的内容而得。有了这一能够应付老师的粗糙讲义及课件垫底,要求不高的小组合作行为就此终止,基本不会开展小组讨论等进一步的深层次合作以提高小组合作项成绩。合作行为在本次合作学习任务中流于形式,各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并未得到任何训练提高。为改善微观经济学合作学习的效果,强化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及团队意识,针对以上原因特提出如下措施:提高合作项成绩占比,随机指定小组的课堂展示者。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把握相关知识点,新的合作学习任务中仍保存课前和课堂作业两项考核成绩,占比各为25%。因小组讲义的完成不能切实促进小组合作,故取消小组讲义项目,将其分值并入对学生合作更有约束力的课堂展示,使小组课堂展示成绩占比提高到50%。显然,小组合作成绩占比从35%提高到50%,再加上合作考核约束力的提高,会明显鼓励学生的合作倾向。为避免小组成员间只分工不合作及部分成员不关心小组任务、不参加小组讨论等搭便车行为,老师将在小组展示前随机指定小组的课堂展示者,并且,该课堂展示者的表现决定整个小组所有成员的展示成绩。因小组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有25%的概率被老师抽中代表小组完成课堂展示,故为提高自个及小组的合作成绩,每一个组员不但自个要认真准备本小组承当的所有内容,同时还需主动帮助本小组的其他成员,或寻求本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的行为,会有效强化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共同学习能力。以下为参考文献[1]RobertSlavin,R.E.CooperativeLearning[J].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1980(50).[2]蒋波,谭顶良.合作学习:种种误识与基本要素[J].全球教育瞻望,2006(12).[3]应洁琼,宁强.合作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白话教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