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中国的交通_第1页
《中国地理》中国的交通_第2页
《中国地理》中国的交通_第3页
《中国地理》中国的交通_第4页
《中国地理》中国的交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中国的交通目标定位基础整合要点突破考点演练读图训练目标定位1.了解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掌握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能够绘制或识别中国铁路网图,并分析铁路布局的区位因素。3.了解我国主要内河航道、海洋航线和主要港口。4.了解我国公路、航空、邮电的发展状况,会分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基础整合主干知识点击思维1.在西藏、青海、新疆南部地区,公路运输有何作用?为什么?答案:承担长途运输的任务。原因是该地区没有或很少有铁路和水运。主干知识点击思维2.港口建设的条件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答案:港口建设的条件包括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应从水域和陆域两个方面来分析,水域上:江阔水深、不淤不冻和避风的港湾,有利于船舶航行与停泊;陆域上: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但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腹地广阔、发达才是港口兴衰的基础。主干知识点击思维3.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要点突破一现代化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名称特点铁路①优点:速度快;运量大;连续性好,受季节影响小②缺点:修建铁路造价高,占地多;要有铁路线航空①优点:运距远;速度快,多用于运贵重、急需而数量不大的货物②缺点:价格高;运量较小;能耗大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水运①优点:运距远;运费低,运不易腐烂变质、对时间要求不严的货物②缺点:速度慢;要有河海通航条件;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公路①优点:从门口到门口,快速;运距短,多用于运活物、鲜货;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②缺点:成本高,能耗大,载重量小管道①优点:专管专用,运量大,昼夜不停地运输;不易散落及挥发②缺点:灵活性差,费用高2.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1)货物的性质:包括货物的大小、轻重及其随着时间的延长变质与否等。(2)数量:是多还是少。(3)运输距离:是长途还是短途。(4)价格:对价格要求如何。(5)时间效益:有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等。3.交通运输方式优劣比较运输方式比较项目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较大较小大最小大运价较低较高最低最高运速较快较快最慢最快货运的最佳选择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和客运各种运量小的短途货运和客运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或笨重货物运输和客运客运为主,贵重、急需的物品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等【例1】

读“四种货物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距<8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2)80km<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3)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

,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

解析:读图,比较各运输方式中运费随运距的变化情况,可知在运距小于80km部分,总运价最低的是公路;在80~550km部分,总运价最低的是铁路;在运距大于550km部分,总运价最低的是水运。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空运,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选择航空运输。答案:(1)公路(2)铁路(3)水运(4)空运轻型、贵重、急需【提升训练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解析:塔中距离库车和轮台的距离远,加上该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和聚落稀少,不利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建设,结合石油的特点和各运输方式的特点,可知选择管道运输方式较合理。答案: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2.交通线路区位因素分析——以京沪高铁为例京沪高速铁路连接环渤海经济地带和长三角经济地带,全线贯穿京、津、冀、鲁、苏、皖、沪七省市,是一条快捷的大运力客运通道。其区位因素有:(1)自然因素:沿线地区地形平坦,但河流众多,且东部地区耕地有限。(2)社会经济因素: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缓解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沿线工业化、城市化发展。(3)技术因素:先进成熟的技术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保障,并且提升我国铁路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规律方法

(1)以“线”带“点”,以“点”连“线”(2)以“线”带“面”主要指铁路干线或内河航线所经过的省区、商品性农产品基地、工业基地。例:(3)以“线”带“线”即铁路干线穿过的水运航线或水系,或是水运航线本身穿过的水系,也可以是与东西铁路干线相交的南北铁路干线等。例:【例2】(2015南昌高三月考)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与天山南麓的1000m等高线大致平行,且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安全;铁路没有经过城镇,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耕地很少,故聚落、河流、耕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故选D。第(2)题,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故选B。答案:(1)D

(2)B【提升训练2】[2015南昌(一、十中、铁一中)三校高三联考]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全线预计于2015年建成通车。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

)A.京九线 B.湘黔线C.陇海线 D.浙赣线(2)沪昆高铁干线(

)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C.跨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沿线地区因地势起伏大,土地利用以山地牧场为主解析:第(1)题,读图,与沪昆高铁纵向交会的铁路干线有京九线,A对。湘黔线、陇海线、浙赣线都是横向线,B、C、D错。第(2)题,读图,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南面,武汉位于长江沿岸,不途经武汉,A错。横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第一级阶梯,B错。跨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对。沿线地区因地势起伏大,西部第二级阶梯土地利用以山地牧场为主,东部第三级阶梯以种植业为主,D错。答案:(1)A

(2)C读图训练读“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南北主要干线。①

,②

,③

,④

,

,⑥

,⑦

(2)填写东西主要干线。A

,B

,C

,D

,

E

,F

,G

,H

,

I

,J

,K

,L

(3)填写主要铁路枢纽。a

,b

,c

,d

,

e

,f

,g

,h

,

i

,j

,k

答案:(1)京广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2)滨洲线滨绥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南昆线青藏线(3)北京哈尔滨沈阳郑州兰州成都拉萨株洲上海柳州广州考点演练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及其选择1、2、3、4、5、6、7、8、9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交通枢纽10、11、12、13、14、15一、单项选择题如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3题: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货物④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1.C

2.A

3.B

具体分析见下图:

(2015大庆高三一检)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如图所示)向中国供气。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4.下列叙述,符合管道运输特点的是(

)A.占地少,灵活便捷 B.成本高,效益好C.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5.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

)A.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B.消除环境污染C.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D.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解析:4.D

5.C

第4题,管道运输的特点:占地较多,灵活性差,成本高,收益较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故D正确。第5题,我国为受气区,有利于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故C正确;A、D为该工程对俄罗斯发展的意义,B叙述错误。

(2015安庆一中、合肥六中联考)“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吨/万元)。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小;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下图是我国某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a、b、c、d四类类型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据图分析,“货物生成密度”低,经济发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大,人均GDP较高的类型是(

)A.a

B.b

C.c

D.d解析:6.D

7.B

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④地区货物生成密度低,人均GDP高,经济发达。第7题,根据图分析可知,b区域人均GDP高,在黑龙江和新疆两省区货物运输中,原料运输量较大。读我国石油资源流动轨迹图,回答8~9题:8.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靠(

)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9.将石油从冷湖运至格尔木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选择该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近②连续性强③灵活方便④运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8.C

9.B

第8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图例可知,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是利用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C正确。第9题,本题考查公路运输的特点。冷湖到格尔木的距离近,因此可以选用灵活方便的公路运输。故选B。

(2015大连一模)如图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10.假如图中四条高速客运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平均每千米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11.高速客运铁路线④大致呈直线延伸,通过的城市不多,这主要是考虑(

)A.地形的限制 B.节省运营时间C.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D.少占耕地12.高速客运铁路①④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举措,下列关于该举措的影响不包括(

)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B.提高安全平稳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性C.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D.降低坡度,避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解析:10.A

11.B

12.D

第10题,图中①线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②线经黄土高原穿过太行山到华北平原;③线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④线主要经南岭、南方丘陵低山区和长江中游平原。相比四条线路,①线主要在平原地区修建,建造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A正确。第11题,高铁沿直线运行,少走弯路,速度可保持,主要是考虑节省运营时间。B正确。第12题,“以桥代路”可少占土地,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也减少了对沿线城镇的切割;也可使列车运行平稳;但并不能避免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D符合题意。二、综合题13.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目前从成都到拉萨主要有两条路:一是公路,国道318线;二是铁路,经

线、

线、

线、

线到达拉萨。

(2)修建川藏铁路难度极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修建川藏铁路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题,熟悉从成都到拉萨之间的铁路线分布即可作答。第(2)题,主要考虑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第(3)题,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际交流等方面总结。答案:(1)宝成陇海兰青青藏(2)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冻土和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沿线气候复杂。(3)①能改善沿线的交通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沿线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开发沿线旅游资源;③有利于打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陆路经贸通道,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14.武广高速铁路(图甲)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94千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图乙)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读图回答问题:(1)比较武汉和广州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2)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原因。(3)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任选其一分析这样做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两城市不同的位置入手分析,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因此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广州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处,可以实现江海联运。第(2)题,从自然障碍和建设要求方面分析差异,一方面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地势比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地势平坦,需要绕过的自然障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高速铁路本身运行速度快,要求线路弯道少,运行平稳。第(3)题,不同铁路线选择“以桥代路”的具体原因是不同的,青藏铁路建设中采取“以桥代路”主要是克服冻土的影响,同时还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留出通道。京沪高铁沿线主要是平原地形,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以桥代路”模式可以节约耕地;同时避免与原有交通线的交叉,保证运行安全。答案:(1)武汉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广州位于河口(珠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2)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地势比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地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少,运行平稳,节省运营时间。(3)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地区冻土多;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原因:避免多占用耕地;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避免与其交叉。15.(2016保定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来了香料、颜料、金银珠宝等商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下面为“丝绸之路示意图”。(1)从古丝路到新丝路,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原因。(2)从我国乌鲁木齐向西直至整个中亚段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