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23·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导学号:72040002】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答案】D2.《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解析】宀本意为房屋,豕指猪,豕居之圈曰家,说明重视家畜饲养业。【答案】A3.(2023·安庆高一检测)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导学号:72040003】A.青铜 B.骨头C.铁 D.钢【解析】在刀耕火种时代之后,农业生产进入耜耕阶段,所用材质有木、骨、石,故B项正确。青铜农具出现于商周时期,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很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钢的出现要晚于铁,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4.(202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解析】由图片可以判断,此时出现了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故选B项。A、C、D三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答案】B5.(2023·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此工具名称是()A.耧车 B.翻车C.筒车 D.曲辕犁【解析】材料反映了此工具非常灵活,可以自由调节犁耕的深浅,符合曲辕犁的特征,故选D项。耧车是播种工具,翻车、筒车是灌溉工具,均与材料无关。【答案】D6.(202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文中的“此渠”相关的人物是()A.大禹 B.李冰C.郑国 D.王景【解析】由材料中“成都”判断“此渠”是都江堰,是李冰主持修建的。【答案】B[能力提升]7.(2023·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导学号:72040004】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C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答案】A8.(2023·长春高一检测)《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解析】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故选B项。A项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而C、D两项在自然经济的特征中无法体现。【答案】B9.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行“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加展览的筹备。【导学号:72040005】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1)该展厅设置了农具的逐步改进和水利设施的完备两个版块。请你选取中国古代农业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该展区展览了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耕织图,如果你是解说员,请对这种“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作简要评价。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的投入。讲究轮作、复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4)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本次展览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解析】第(1)问,可结合我国农业成就中的改进农具和兴修水利方面的史实作答。第(2)问,主要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小农经济予以评价。第(3)问,要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得出“精耕细作”这一主要特征。第(4)问,要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的特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农具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等。水利完备:春秋时期的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或者答符合史实、具有代表性的其他例子)。(2)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