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 种群与群落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 种群与群落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 种群与群落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 种群与群落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 种群与群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核心考点整合易错易混归纳返回目录考情纵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1.[2013·课标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及能量流动等知识。鹰以黑线姬鼠为食,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A项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项正确;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种类数,种群数量下降是种群内部的变化,不能说明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项错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消耗,所以能量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植物→鼠→鹰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D项正确。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2.[2013·福建卷]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及群落演替的有关知识。乔木等容易辨别个体数目的植株通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项正确;恢复退化林地的过程中,植物的物种数目和植物的种群密度都会有所增加,因此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项正确;由题可知,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低于自然恢复林的植物种数226种,人工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C项正确;自然恢复林的形成是在退化林地上进行的,原有土壤条件保留,原存活植物保留,因此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3.[2012·课标全国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5-11-1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题图中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而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表明在6个月内可能没有新的个体出生,所以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项正确;天敌的迁入主要捕食该种群中“老、弱、病”的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会有变化,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造成性别比例失调,从而会对种群的密度造成影响,D项错误。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4.[2013·课标全国卷Ⅱ]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答案](1)生产者(2)出生率死亡率(3)随机取样(4)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1)草原上鼠的天敌体内的能量来自其捕食的鼠,鼠的能量来自其捕食的生产者,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该生态系统中的草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影响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3)估算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为避免主观因素影响,通常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后再求出平均值。(4)在群落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往往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本专题主要集中对种群密度及其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知识点进行考查,重点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种群密度调查、群落的丰富度调查等内容进行命题。群落结构、群落演替常直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有时也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返回目录高考真题聚焦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考点一种群的特征与种群数量变化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抽样检测法等。(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及其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2.种群数量曲线分析(1)曲线分析: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2)在生产上的应用:①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这些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②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特别提醒]种群“S”型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

图5-11-2(1)图乙的O~f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2)图乙的f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3)图乙的f~g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4)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d~e段。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3.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1)标志重捕法是对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2)样方法是调查植物、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的常用方法。(3)抽样检测法和黑光灯诱捕法也是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例1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5-11-3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5-11-3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答案]C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需理解λ的含义,λ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长,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由题图中曲线可知,O~a年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λ值先小于1,然后大于1,因而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λ值大于1且较稳定,因而种群呈“J”型增长。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点评]

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波动和下降,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直接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间接因素有食物、气候、传染病和天敌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处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不同年龄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对种群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性别比例则是不同性别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变化对其数量变化有重要影响,因此弄清种群内的年龄组成,对了解种群的密度及其动态有很大的意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

变式1

图5-11-4是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关于曲线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Ⅰ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C.曲线Ⅱ可以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D.曲线Ⅱ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在a~b段老年人的数量比例较小。虽然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但目前我国人口变化仍处于c~d段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答案]D[解析]曲线Ⅰ种群数量连续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无K值,因此曲线Ⅰ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A项正确;因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鱼类的需求,故需投放饲料保证鱼正常的能量需求,B项正确;温带落叶植物在个别器官或整株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生长速度也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生长速度又减慢以至停止;植物衰老时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光合色素减少甚至丧失,因此可用曲线Ⅱ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C项正确;曲线Ⅱ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虽然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但目前我国人口变化仍处于b~c段,D项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考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群落的物种组成(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3)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研究土壤或培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的丰富度,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2.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比较

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

3.群落的种间关系比较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

4.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

5.演替的特点(1)自然群落演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常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质总量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稳定性更强。(2)人为因素群落演替往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同自然群落演替相比,其经历时间短,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差。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例2

海岸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护坡堤),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力,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其模式图如图5-11-5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1)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2)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总生产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致呈________增长。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______________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4)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护坡堤的灌木丛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头/枝)。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①研究人员调查护坡堤昆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②护坡堤中存在复杂的捕食关系,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③当护坡堤中蚜虫的数量增多时,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____调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1)次生演替(2)先增加后稳定(3)“S”型营养结构(4)①样方法②植物→蚜虫→瓢虫③反馈[解析](1)护坡存在植物繁殖体,故属于次生演替。(2)(3)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种类增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物总生产量先增加后稳定。(4)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有多种方法,这里的昆虫都是活动能力不强的,故可采用样方法。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数量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点评]要明确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初生演替的前提条件是在这一片区域内原来不存在任何生物、植被,或者是原来的植被因火山爆发、泥石流等原因全部死亡。样方法是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利用其平均数来估计种群总体数量的方法。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

变式2

在某池塘内单独放养和混合放养甲、乙两种鱼,统计其摄取食物种类情况如下表所示。

(1)由表可知,该池塘内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在________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甲、乙两种鱼从单养到混养摄取食物种类的变化减弱了是由于________可能造成的竞争。

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2)请画出单独放养甲鱼时从开始放养(时间t0)到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时间t1)时种群增长速率曲线。(3)在不放养甲、乙两种鱼的情况下,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还对池塘内其他生物的食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①据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泥鳅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②若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单位:kJ),则乌鱼从鱼塘获取的能量为________kJ。

(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池塘严重干旱后经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返回目录核心考点整合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1)垂直食物和空间(2)如图所示(3)①捕食和竞争2②8.1×1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