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获奖作品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获奖作品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获奖作品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获奖作品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获奖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2、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二、教学方法

1.诵读法。2.问答法。3.讨论法。4.点拔法。三、教学过程(一)

导语

在现实生活中,离别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大家想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孟郊的《游子吟》等等。李商隐说过“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啊,离别时常常难舍难分,往往是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销魂,别能消瘦。形形色色的分别,大都贯穿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分别是痛苦的!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更是把离别写得伤痛欲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柳永的名篇《雨霖铃》。[板书课题](二)柳永简介

柳永(约980-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态度有些玩世不恭。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市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三)创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柳永原名柳三变,大约在38岁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以自己的才华,柳三变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其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三变这首牢骚歌被广为传唱,竟传到了皇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三变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才改名为柳永,54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最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反映了他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最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不得不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四)整体感知: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齐读。3.结合注释理解词意。4.概括词的上下片的内容明确:

上片--长亭别离情景,难舍难分。下片--想象别后生活,凄凉孤独。5.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绘上片和下片的画面。

上片:长亭别离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刚停歇,空气格外清新,寒蝉在柳树梢长鸣不已。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篷帐里,筵席上有两个斟满酒的杯子和两盘几乎没动过筷子的下酒菜。词人与情人双手紧握,喉咙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脸颊上挂满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水面上,一只小船里一位老艄公正对着这对情人使劲地喊着:“上船喽―――,上船喽――。”天色越来越暗,茫茫水域里,濛濛雾气一片。

下片:别后生活一夜漂流后,词人来到异乡。东方即将吐白时,头顶依然有一弯残月,河流两岸朦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词人望着残月,感受着秋风,现出一副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的样子。(五)合作探究赏析(理解文句

,具体赏析意象和意境)1.离别发生在什么季节何时何地?哪几句诗写了这些内容?这几句诗还什么作用?

明确:晚上、秋天、长亭——秋雨黄昏送别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词作开篇就以凄婉之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气氛。在一个清秋的傍晚,大雨刚刚停歇,乌云依然密布,寒蝉凄凉的鸣叫此起彼伏,面对着长亭古道,一对倾心相爱的人就要分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场面啊!

在这三句中,词人所选择的寒蝉、长亭、骤雨初歇等都是最能表现他当时心情的事物。

首先我们来看“寒蝉”,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写到“蝉”的时候,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的。而秋蝉的鸣叫就更加凄凉,这里再加上一个“寒”字,就愈发使人感到特别的悲苦,因而“寒蝉凄切”四字在词作之首就为全篇奠定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情感基调。

再看“长亭”,词中的长亭是古代的人们送别的场所,许多文人学士在写离别时经常要写到长亭。所以它也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面对着长亭古道,曾有多少情人在此洒泪惜别,曾有多少佳侣从此各奔他乡?作者面对此亭,睹物伤心,触景生情,怎能不感慨万端!更何况眼下是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在这样一种令人凄神寒骨的环境中,又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

词作开头这三个句子字字写景,而字字传情,景物特征与人物心情水乳交融,正所谓字字情,声声泪,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令人顿生许多愁啊。2.诗中有两句写动作的诗,最能表现诗人的离别之苦,是哪两句?情人离别的方式,作者在这里用“执手”,而不用“吻别”“拥别”“话别”或是“挥手告别”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来理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牵手”,此处“执手”一方面写出其“不舍”,另一方面,“执手”这一动作大胆直接,充分体现了柳词“俗”与“直”的一面。用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揭示内心活动,大胆率直,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在这个画面中,两双无力而有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离别在即,痛苦万分,即使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诉,只好我望着你,你望着我,泪眼相对,无语凝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两句词以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便把情人间那种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维妙维肖地表达出来了。

3.怎样理解“留恋处,兰舟催发”?

明确:表现了不想分别但不得不分别的无奈、痛苦的心情。这是古人常用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兰舟催发”,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少了点含蕴缠绵,但却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见留恋之情浓。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明确:惆怅、凄苦、悲凉。

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漫漫旅途中,只有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那浩渺的烟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那沉沉的暮霭,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忧伤相似;那空阔的楚天,更让人感觉到别后的孤寂和前途的渺茫。这些景物描写不是简单的写离情别意,而是更多的渗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归期渺茫,命运难测”的身世之感。同时也暗示出情侣的分别将是久远而漫长。这些想象实际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也”。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哪三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作者为什么要把“离别”与“清秋节”联系起来?

明确:伤离别。

人生当中,什么最令人痛苦?那就是生离和死别。离别本来就最令人悲伤,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经常把秋天和“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在这里,词人把离别与清秋之气融合在一起,悲苦再加上特别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被人们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你认为它好在哪儿?

明确:“杨柳”与别情有关,“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似乎已具有了必然的联系。

“晓风残月”是天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凉。难以忍受。古时候要赶远路的人也往往要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经常在这个时候送别。

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这幅画面又出现在一个什么样的特定时刻里呢?“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

“酒醒”后偏偏停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难免使词人想到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怎能不倍感伤痛?

“晓风”乃秋天拂晓之风,比傍晚之风更凉,“酒醒”偏遇凉风吹,真叫人凉上加凉心更凉!

离人都希望去时有日,归时有期,月圆之时想必也是团圆之时。断不料“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弯“破镜”般的“残月”,使人感觉“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

“酒醒”后的惆怅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