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意识_第1页
自我保护意识_第2页
自我保护意识_第3页
自我保护意识_第4页
自我保护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近几年,社会上一些聋人不法分子把对象瞄准了在校聋生,由此进行骗钱财,拐卖学生等活动。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校生社会阅历浅,对不法分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二是交流方式相同,很容易接近搭讪,也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这些骗局对聋生来说,确实是防不胜防。

17岁的陕西聋哑少年小豪(化名),上学途中被三个聋哑青年以找工作为名,拐骗到重庆,强迫他当扒手。小豪被抓后,南岸区检察院考虑到他未成年,又是被拐骗来的残疾人,决定对其作微罪不诉处理。检察官将小豪交给他父亲。

民警告诉小豪父亲,小豪因扒窃被刑拘。小豪在一辆701路公交车上,扒窃了乘客45元钱。被发现后,小豪打了受害者一耳光。随后,小豪被扭送派出所。小豪因抗拒抓捕而打人,案情的性质就由盗窃转化为抢劫。聋哑少年被拐骗后遭强迫当扒手

小豪走出看守所后,记者通过写字提问的方式采访了他。小豪告诉记者“他们威胁我,要剁我小指头”

记者:你是怎么来重庆的?

小豪:那天,我去上学,路上遇到3个30多岁的聋哑人。他们说,我是聋哑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可以带我到重庆找工作。我就和他们一起坐火车来重庆。到了重庆后,我就和3男1女共4个哑巴在一起。他们要我去偷,我不去,他们就打我。

记者:他们怎么打你?打了多少次?

小豪:偷不到要挨打、跪扁担、下蹲、不给饭吃;不去偷也要挨打;总共挨了10多次。他们威胁我,说两三个月都偷不到的话,就要拿刀剁我的小指头。小豪紧紧地抱着父亲

从今年5月3日到6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先后有9名聋哑学生在上学期间离校未归。警方通过多日努力,目前已找回7名孩子,仍有2名女孩下落不明。然而不仅在内蒙古,近些年聋哑学生集体失踪事件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2007年6月,河南省汝州市聋哑学校先后有十几名学生蹊跷失踪;今年3月,安徽省铜陵市聋哑学校又有10名聋哑学生集体出走……绵阳聋哑学生被拐骗到遵义

贵阳三名被拐骗聋哑学生重回亲人怀抱小豪紧紧地抱着父亲小豪紧紧地抱着父亲聋哑三兄妹拐骗残疾人

一、聋生应谨防被拐骗某聋校七年级学生李明喜欢与社会上的聋人打交道,在校期间经常与他们短信联系,每到周末离校时就跟他们混在一起玩耍,每次都是他们请李明吃饭,日久天长,李明与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有一天,他们给李明发短信,说要去云南旅游并让李明一起去,而且吃住由他们负责。李明一想,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再说云南还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于是,他就答应了朋友,第二天便跟他们乘汽车上路了。路上朋友给他喝掺了药的水,很快他就感觉头昏眼花,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才知道被人贩子拐卖给一个小城市的“老大”,就这样在“老大”的训练下,迷迷糊糊地做了小偷。陷阱一:利用短信联系,骗得学生离家出走同学们,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社会上的聋人用短信跟你联系时,最好不要回复。不要被他们对你的“热情”或者“同情”所迷惑,不要轻易接受他们的“恩赐”,要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在交往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利用清醒的头脑学会辨别是非,不要轻信他们的花言巧语,尽量少跟他们相处,少一份相处就多一份安全。支招:

某聋校中专学生王刚好吃懒做,学习也不用功,经常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聋人打交道,每到周末就跟他们在一起做一些违法的事。有一次,他所在的团伙里缺人,团伙里的“老大”就把拐骗那些老实学生的想法告诉了他,并答应他,事成之后给他“报酬”。于是,他便利用在校读书的有利条件,跟那些老实的同学频繁接触,灌输歪理,最后把他们骗出学校,拐卖给一些社会上的聋人“老大”做事,并从中得到了应有的报酬。陷阱二:利用在校生作诱饵,合伙拐卖学生

同学们,遇到这些事情首先要学会冷静对待,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过于相信别人的话,对他们过于“热情”的态度要引起高度重视,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轻易答应他们,更不要跟他们去见陌生人。支招:

某聋校小黄有一天吃完晚饭,正在操场的大树下玩。突然从围墙外面飞来一块小石头,正好打在他的手上。他抬头一看,一个陌生聋人跟他比划着,示意要他出去。他连想都没想就立刻跑了出去,接着一根木头冲着小黄的头就是一棒,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的时候,就被关在一个陌生房子里。陷阱三:小心身边可疑的人同学们,可疑的人随时都会出现在你们身边。特别是出门在外的同学,更应该处处小心,且莫轻信陌生聋人的话。天黑了千万不要抄近路,如果小道小巷没有路灯,一定不要从那走。遇到这种情况,要多动动脑筋,想办法摆脱可疑的人或者车辆。用巧妙语言甩掉陌生人的“纠缠”,用智慧来维护自身的安全。支招:

二、聋生应谨防被骗钱财某聋校宿舍里来了一个打扮入时的聋女张红,自称是保健品的传销人。她声称为了在聋生中传销保健品,多次跟厂家商洽,所有保健品都以三折出售,只要买了保健品就可以免费加入会员,加入会员后每月还能拿到工资。这么诱人的条件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学生,不一会儿,就有二十几个同学买了保健品,并顺利加入了会员的行列中。半年过去了,还不见所谓的“工资”入账,方知受骗上当。陷阱四:推销为名骗钱财这些骗子正是利用学生消费经验少的特点,上门传销各种“空壳”保健品骗取钱财。所以,学生们要谨防传销人士,不贪小便宜,最好到有信誉的商场超市购买。支招:

某聋校学生小李去年到商店购物时,遇到一名穿戴很普通的聋人。那人自称父亲遭遇车祸,在回家的路上身上带的2000元现金被盗,由于时间紧迫,只好请求小李借路费回家看看。小李出于同情,借给他100元钱。回学校后听其他同学说也曾有过这样的遭遇,方知被骗。陷阱五:谎称家中变故骗钱财同学们,虽然老师时常教育你们要乐于助人,但面对陌生人的请求时,要仔细辨别,别盲目同情,给骗子可乘之机。支招:

某聋校小丁放暑假回家的路上,在汽车站遇到一个聋青年主动跟他打招呼,说自己要去杭州,接着还给小丁看了看自己的车票。聊了一会儿,他主动帮小丁提行李,小丁没多想,就把箱子给他了。他们开始检票上车时,因为上车人很多,青年让小丁走在前面,自己紧随其后,说是为了防止小偷趁乱偷东西。可是没想到,直到所有的人都上了车,也没有见青年的影子,小丁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陷阱六:谎称帮忙,趁机偷走行李同学们,为了安全起见,在车站等人流众多的地方遇到陌生聋人时,且莫轻信他们的话,记住“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时更应该时刻提防主动上前搭讪的人。利用聪明的智慧巧妙远离那些“拐骗者”。支招:

希望同学们在上学放学路上、节假日期间要做到“四不”,即:1、不在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