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复习高考导航考纲展示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考点展示命题动向考查强度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以典型的地貌为背景,结合地貌示意图、景观图、构造图等材料,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成的影响。2.依托地质剖面图、区域图等,结合石油开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构造、地貌成因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壳物质循环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不同岩石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1.流水作用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以区域图、河流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高考导航命题热点1.多以景观图、流程图、示意图的形式考查2.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结合石油开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地质、地形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地形、河流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思考: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区别:陆地的五种地形。(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什么是地形?怎样区别它们?思考:是什么力量塑造了这些地表形态呢?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称地形或地貌依纲梳理夯基础考点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

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

和巨大的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岩浆活动岩浆只有

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断裂带山脉褶皱海陆变迁喷出地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依纲梳理夯基础(1)判断某一地质作用是否属于内力作用的基本方法,一必须是自然作用,二必须是来自地球内部能量。(2)内外力的相互关系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温馨提示如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是地壳抬升过程中外力作用形成的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据图简述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信息提取】

(1)图示岩石种类有:砂岩、石灰岩、页岩、砂页岩均属

。(2)地质剖面最下层为页岩和砂页岩,存在弯曲,说明地壳有

运动。(3)由最下层向上依次为砂岩、石灰岩,石灰岩中有②溶洞,是流水

作用的结果。(4)最下层弯曲的页岩和砂页岩、最上层的石灰岩表层面高低起伏,是外力

作用的结果。【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①处地表高低起伏是外力作用侵蚀而成;②处为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③处岩石交界面高低起伏,岩层有缺失不完整,是地壳上升后外力侵蚀而造成的;④处岩层弯曲是地壳受水平挤压力作用的结果。第(2)题,根据图示各岩层的状况、特点,分析地壳运动的特点。【参考答案】

(1)C

(2)该地质剖面最下层为沉积形成的页岩和砂页岩,经地壳水平运动而弯曲,上部在抬升过程中经外力作用而出现缺损;上面又沉积形成水平分布的砂岩和石灰岩,后来出现下沉。沉积岩水平溶蚀侵蚀1.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

第(1)题,甲图景观是华山,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第(2)题,乙图中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答案】

(1)B

(2)A高频考点巧突破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高频考点巧突破2.风化作用及其分类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高频考点巧突破3.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在各种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最为显著。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归纳如下:作用类型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侵蚀作用冲刷坡面,造成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峡谷等;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

高频考点巧突破1.图解各种外力的关系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学法指导高频考点巧突破2.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高频考点巧突破(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高频考点巧突破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学以致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高频考点巧突破(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高频考点巧突破(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据图分析如下:地貌形成分布聚落甲峡谷流水侵蚀多分布在山区多分布于河谷平地乙三角洲河流堆积多分布在河口地区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平原丙流动性沙丘风力沉积多分布在内陆受风沙影响,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答案:(1)峡谷三角洲沙丘(2)外(3)山区河口地区(4)CC2、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窝”形成作用相同的是:C

1.褶皱(背斜和向斜)与断层的对比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判断方法从形态上背斜向斜岩层受力破裂并

沿断裂面有明显

的相对位移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

考点三:山岳的形成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底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

续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

例1

(2010年重庆卷)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区域植被类型等知

识,根据图文信息较易判定。第(1)题,从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地区的岩层

弯曲状况可以看出,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山。第(2)题,石芽、溶洞等地形为

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到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答案】

(1)D

(2)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

例2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判断理由是

。(2)A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

。(3)已知岩层③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条的区域很可能会形成

岩,分析其成因。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解析】

第(1)题,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或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

向斜。第(2)题,A处为向斜成山,这是由于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造成

的。第(3)题,石灰岩在接触岩浆的部位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或变

质岩)。【答案】

(1)B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该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A处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大理岩(或变质岩)因为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下易发生

变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考点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再生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及用途知识精讲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用途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岩层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沉积岩裸露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形成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地壳中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其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形成变质岩片里构造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2.各种岩石间的转化关系变式图

1.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技巧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判读时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岩浆只能直接生成岩浆岩,所以岩浆箭

头指向的一定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三类岩石都有可

能重熔再生成岩浆。(3)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

质岩。(4)三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思维拓展】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成的。2.岩石新老关系的判断(1)沉积岩是经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

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岩浆喷出

通道所切穿的岩石,侵入岩的形成晚于被侵入岩石。(3)变质岩是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

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或侵入岩。

(5)注意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

岩是已经形成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已生成岩石经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形成的;岩浆是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形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例1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变质岩侵入岩喷出岩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例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⑥可表示岩浆、沉积物、沉积岩、侵入

岩、喷出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回答(1)~(2)题。(1)可表示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别是

(

)A.④⑥B.⑤⑥C.②③D.①⑤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B.沉积岩、变质岩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C.岩石圈变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岩石圈物质循环只能反映出内力作用过程【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岩浆,②为侵入岩,③为喷出岩,④为沉

积物,⑤为沉积岩,⑥为变质岩。第(2)题,岩石圈变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

结果。【答案】

(1)B

(2)C(2)下列关于三大类岩石转化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岩、沉积岩转化为岩浆,必须先转化为变质岩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张裂区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二.板块构造学说1运动方向

形成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等示意图

|||考点五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河流地貌类型深切的河谷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河流地貌条件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聚落分布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高频考点巧突破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学法指导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2.平原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高频考点巧突破2.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学以致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高频考点巧突破(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深,

大,多

,水能资源

;C处河段特征:

,泥沙

,江面宽广,利于

(交通)。(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N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形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高频考点巧突破(3)下表为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高频考点巧突破①写出地形区的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②甲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平坦B.河流宽广C.农业发达D.矿产丰富高频考点巧突破③乙地区聚落形态以________为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河流不同河段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分布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题,A河段属河流上游,下切明显,多峡谷,C地处于河流下游,落差小,河流水流平稳,利于航行。第(2)题,由于岩层硬度不同,较软岩层位于上层,易形成瀑布。第(3)题,图中甲处是在地堑基础上形成的河流冲积地貌,因地势平坦,土壤肥高频考点巧突破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有很强的吸引力,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而乙处为秦岭山地,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因而聚落分布比较分散,聚落的密度较小。

答案:(1)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流速慢沉积航行(2)C

(3)①渭河平原秦岭黄土高原②A③散居地形以山地为主,聚落只能沿山间谷地零散地分布典例剖析求解法(2009年高考重庆卷)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1)~(2)题。例2典例剖析求解法(1)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D.森林、冰川(2)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典例剖析求解法【解析】甲图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喀斯特地貌区可常见石林、石峰、丛林、石芽、溶洞等。甲地地貌景观以石林、石芽为主。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乙图景观为武陵源风景,外力作用以流水的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答案】

(1)B

(2)C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

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解析第1题,从地质剖面图分析,河谷地质构造为地堑,因此由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沉积而成。第2题,秦岭北坡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山麓为落叶阔叶林;其南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同时,其北坡为阴坡,背风坡,纬度偏高,自然带简单,雪线偏高,针叶林带分布海拔较南坡偏低。答案

1.C2.B

(2009·宁波二模)读下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为向斜,b处为背斜

B.abcd岩层关系由新到老

C.abcd岩层形成后曾发生地壳水平运动

D.c岩层一般不含化石6.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解析第5题,根据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a处为背斜,b处为向斜,

A错C对;在沉积岩中均有化石存在的可能;c岩层形成晚于b岩层。第6题,a(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据此可判断答案为A。

答案

5.C6.A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7.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①B.裂谷—②C.沙丘—③D.戈壁—④8.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①②为风化、侵蚀作用,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8题,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③。答案

7.A8.C1.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一、选择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回答1~2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斗——地壳运动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C.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风力侵蚀D.海南岛“南天一柱”——海浪侵蚀【解析】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挤压,岩层隆起。海南岛

“南天一柱”是海蚀柱,是海水侵蚀地貌的重要类型。【答案】

1.A2.D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读四地水系图,回答3~4题。3.图中反映地形中间高、四周低的是

(

)A.①B.②C.③D.④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四地中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的是

(

)A.①B.②C.③D.④【解析】

第3题,根据河流水系特点可知,②地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说明该

地中间高、四周低。第4题,④地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应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平

原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答案】

3.B4.D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6.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生长边界【解析】

M为阿拉伯半岛,地处亚欧大陆,但位于印度洋板块上。板块生长

边界也称为张裂边界。【答案】

5.B6.D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为向斜成岭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C.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上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ⅢB.乙—ⅣC.丙—ⅠD.丁—Ⅱ【解析】

第7题,③处地表为湖泊,A项错误;图示地区褶皱发育,地质不稳;

②处为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C项正确;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作用,岩石脆

弱;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岩石坚硬。第8题,冲积扇(Ⅰ)形成于河谷山麓地带,

风蚀蘑菇(Ⅱ)形成于西北干旱地区,角峰、冰斗(Ⅲ)形成于高山地区;三角洲

形(Ⅳ)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地区。【答案】

7.C8.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e、f、g为沉积岩且e为石灰岩,a、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回答9~10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解析】

第9题,图中下覆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水

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

用的影响。第10题,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而f处为向斜;a为岩浆岩,不可能找

到化石;2处地下为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对应于地下的背

斜构造,即从1处向下钻井;若c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沙丘,则其迎风面为

北侧坡面,故其常见风向为北风。【答案】

9.D10.B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