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源源,巧妙经纬-二轮复习的学与教建议(广州教研室李渊浩老师)_第1页
活水源源,巧妙经纬-二轮复习的学与教建议(广州教研室李渊浩老师)_第2页
活水源源,巧妙经纬-二轮复习的学与教建议(广州教研室李渊浩老师)_第3页
活水源源,巧妙经纬-二轮复习的学与教建议(广州教研室李渊浩老师)_第4页
活水源源,巧妙经纬-二轮复习的学与教建议(广州教研室李渊浩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水源源,巧妙经纬——二轮复习的学与教建议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李渊浩E-mail:liyuanhao86@2013年4月12日全卷平均分全卷难度全卷区分度全卷信度53.40.530.450.77选择题平均分选择题难度非选择平均分非选择题难度290.624.40.472013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基本数据表难度:在高考中以适中为宜(试题难度以0.3~0.7,整卷难度以0.5~0.6为佳)区分度:在高考中一般要求在0.30以上——广东高考年报(2012)时间一卷二卷全卷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区分度201032.60.6822.10.4354.80.550.34201133.80.720.30.3954.10.540.37201231.90.6623.60.4555.50.560.40201329.00.6024.40.4753.40.530.45与近三年广州一模历史试题基本数据比较表一卷二卷全卷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2010广东高考33.210.6922.750.4456.00.562011广东高考31.20.6525.520.4956.70.572012广东高考30.540.6425.060.4855.60.562013广州一模29.000.6024.400.4753.40.53与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数据比较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123.481.350.870.39132.161.990.540.63141.920.480.31151.471.930.370.38161.711.980.430.55172.0820.520.35183.920.540.980.04193.41.430.850.34202.521.930.630.49211.781.990.450.36223.361.470.840.33231.251.850.310.342013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选择题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统计表题号小问分数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38141.611.680.40.6283.682.50.460.54362.951.790.490.49483.612.610.450.62总分2611.850.4639185.022.230.630.46261.912.310.320.54344.142.680.520.56441.471.110.370.35总分2612.540.482013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非选择题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统计表二轮复习的“现象”一模之后的过度焦虑和松懈缘于:失落、失望;紧张之后;问题集中暴露。问题:第一: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二: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历史知识碎片化第三: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欠缺第四:审题不清,缺乏审题技巧第五:不了解历史的逻辑第六:答题不规范第七:考生缺乏文综考试的基本技巧二轮复习的“现象”一轮之后的方向迷失与无措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回归教材?题海战术?查缺补漏?能力提升?二轮复习的“现象”换个角度看:一模之后的战略机遇期(反思与调整)“一模”的功能:模拟、诊断、区分、管理。模拟:让学生经历一次高考的实战演练,熟悉有关的程序,提高心理素质。诊断:检测水平、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区分:区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以便后阶段的备考更有针对性,以提高高考上线的竞争力。管理:发挥一模在学校备考中的调控作用。二轮复习的“现象”一轮之后的转型升级期(完善与提升)已经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历史学科能力;已经体验了一次大场面。常见课堂:随意列出知识要素、摆放几道试题练习。二轮复习:实施针对性更强的备考必须围绕备考进行复习必须围绕高考进行备考必须明确高考考什么和怎样考也就是说:要针对高考来确定学与教的目标、内容及策略二轮复习的关键词

课标、年报、说明、通史、真题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历史概念?)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广东省文科试题分析(历史)》

《广东高考年报》(2012)广东特色的命题思路1、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2、以能力立意,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深入浅出地反映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和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史观和历史探究方法的引导。《2012年广东省文科试题分析(历史)》

《广东高考年报》(2012)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考核的知识点覆盖了《说明》“考试范围”中90%以上的一级子目。2、试题100%运用了新材料和新情境作为问题情境。3、80%以上的试题采用了历史研究中的一手史料或二手史料。4、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年鉴史学”、“新文化史学”、“概念史”等学术界关注的话题。5、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关注历史进程中对现实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更加深刻地了解国情、理解民主发展的含义、关注民生、尊重多元文化、具有国际意识、全球意识等。《2012年广东省文科试题分析(历史)》

《广东高考年报》(2012)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非简单的识记能力。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而非题海战术下的操练能力。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能力和对历史变迁的认识能力。标准1

【时序思维能力】A区分过去、现在和未来;B明确某一历史叙述或历史故事的时间结构;(如教材、如第39题)C学生在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时,设定时间顺序;(如第38题)D测量和计算日历时间;E解释时间表所呈现的内容;(如第38题)F创制时间表;G解释历史的嬗变与延续。(如第39题)美国历史思维能力标准

刘冬梅:《简析美国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分解》【历史变迁】托马斯·普吕佛:“变迁”概念与历史的“延续性”概念联系紧密,换言之,它同一个时代中的状态变化结合在一起。它不仅指一系列历史事件与变化的内外联系,而且也包括历史变迁中某些事物的持久存在。德罗伊森:历史的“延续性”既不是从开端便得以确定的、完整无缺的前后排列的一连串事件,也不是设定好结尾的进步进程,而仅仅是未来开放式的变化过程。——《历史的观念译丛: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斯特凡·约尔丹主编)《2012年广东省文科试题分析(历史)》

《广东高考年报》(2012)只有基于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理解,才能对这些材料和情境进行正确解读。既要懂得如何建立证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懂得如何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要回归“历史的现场”,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历史的进程。认识“历史被记录”的特点,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必须回到相应的语境。认识探究历史方法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解释既要建立在历史材料的作用下,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2013年考试大纲的说明命题指导思想——明确大方向能力立意——复习中要注意培养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什么题型示例——明确怎么考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目标和要求考核要求Ⅰ考核要求Ⅱ考核要求Ⅲ获取和解读信息信息的形式:文字、图表、数据、图片、符号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主干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事物历史事物: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等。历史人物:中外历史人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论证和探究问题问题: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绪言》(三联书店2012。5,第7、12、13页)所谓“通史”,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做成政治、经济、文化三板块,人物、事件、制度三要点的“知识拼盘”。历史不能离开事件、人物、制度,但应服从于“通”的目标,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有重点地展开,力求体现其前后叠进间的异同,突出阶段性的标志。通史的“通”为综合性的“纵”通,每一专门领域也有一个“通”的问题,则可称之“横通”。今之专史、断代史都可属于横通。纵通也必须建筑在横通的基础上,其养料必然来源于横通的供给,活水源源,巧妙经纬,方不至于肤浅飘浮而不落实地。真题:近年广东高考试题;近年广州模拟试题;收获:第一层次:考点、题型;第二层次:主题、材料。学的策略1、问题驱动:“问题”是什么?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依据:教材?考纲?课标?例:《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材“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想”考纲维新思想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文本阅读“文本”是什么?“文本阅读”不是什么?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绪言》吴于廑:世界历史(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所做序言)3、关联想象为什么要想象?如何“关联”?如何关联?【课程标准】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4、自主建构什么是“建构”?什么是“自主建构”?5、限时训练为什么要限时训练?限时训练的重点是什么?6、随堂问答随堂问答提倡什么?如何评价专业陈述?下一阶段复习的建议1.重新审视“复习”的含义。2.认真思考“如何巩固基础知识”。3.加强通史教学。4.引导学生透过新的材料、新的视角认识历史。5.加强解题方法指导。6.加强对学生使用教材的指导。7.要高度重视非选择题的得分能力。8.加强审题速度和准确性的训练。9.关注史学研究动态。教的策略一、重视高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和一模对教学的摸底作用。杨宁一教授: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一是厘清教学内容范围与深度的区别,解决教师心中考什么的疑惑,提醒师生实现从考什么到考到哪个程度的转变;二是理清教学效果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解决师生心中怎么答的疑惑,启示师生实现从答什么到可以怎么答的转变;三是看清学科能力培养的阶段性与整体性,解决师生心中为什么学、学什么的根本性疑惑,要求师生实现能力学习与素养提高的统一。(12广东文综)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难度0.33;46.7%错选C)

省份农会会员数

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2011广东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题号答案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7B22.1351.9210.6215(2013广州一模)17.1925年9月,《现代评论》杂志刊文指出:“现在社会里面——尤其是在知识阶级里面,有一个流行名词,专用以加于政敌或异己者。只这三个字便可以完全取消异己者之人格,否认异己者之举动。”这个名词应该是A.卖国贼B.反革命

C.顽固派D.“走资派”

本题难度比较大,但很有意义。主要是要考查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理解。就中国近代历史的阶段看,1925年前后正好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个时期的主题就是“革命”。反革命的原意是指一切反对革命,从事破坏革命活动的事情。原本与“革命”一样同属于中性词。但在中国革命发展的过程中,反革命被视为严重的负面行为,成为政治犯的罪名。反革命通常被用来对政敌的攻击。在国共内战期间,国共双方互指对方为“反革命”。文革期间,也有红卫兵派系宣称自己拥护毛主席而指责敌对派系为“反革命”。显然,要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对“革命”一词内涵演变的了解还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革命一词在世界史上也是一个热点词,比如“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革命一词内涵在世界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引起重视,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词汇内涵的演变。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这一转型时期:国民党的转型与变化二、重视主题、材料及学术成果的积累,使复习更加鲜活且更有深度。“封建”一竿子到底,一盆“专制主义”浆糊,贴上“加强”、“进一步加强”标签,就可解决一切。现行“通史”教材读来无味,就因为读不出异同变化。每朝每代都是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四块,初期休养生息—中期危机加深—末期农民起义三段论,一副面孔,一个模式,像翻烧饼那样单调乏味。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做“煎饼人”更要做“深喉”历史的复杂性《历史的宿命与怨念——沈志华谈朝鲜战争》南方人物周刊2013.4.1总第338期还原1950—1953年的历史图景政治巨头们左右着时局,也被时局所左右。关于朝鲜战争:

战争发动:金日成和斯大林绑架了毛泽东。出兵援朝:一个半人的意志;没有选择的赌博式的决策。停火谈判:毛泽东的失误战俘问题:自愿遣返。两万五千多人,一万四千多人去了台湾;回到大陆的被直接拉到辽西农村隔离出来的集中营。历史的偶然性《如果罗斯福》(蔡子强)南方人物周刊2013.03.04总第334期《WhatIf?2》由历史学家GeoffreyWard探讨,罗斯福在迈向总统宝座的路上,如果在7个“如果”中,有任何一个真的发生,他的政途将会改写。如果在1921年,当政敌磨刀霍霍,准备以他的一宗丑闻来大肆修理他时,他不是患上小儿麻痹症,暂时退出政坛,而其政敌又放虎归山,他的政治生命是否会从此完蛋?如果在1933年2月,罗斯福刚当选后出席一个露天集会时,他没有拒绝一个记者的请求,站起身让他拍照,让行刺凶徒的子弹顺利射中,那么他还会有命当总统吗?如果那位让青年罗斯福神魂颠倒的美女,没有拒绝他的求婚,让他在失落之余找了伊莲娜当“爱的替身”,他是否由始至终也只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而不能蜕变成一个有理想并关怀弱者的从政者)?案例:2013年广州一模第38题近20年来世界经济急剧发展的最大特征是经济的货币化、虚拟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经济高速扩展的主导力量。时至今日,世界经济已迎来了全球金融经济时代,与实物经济相对的金融经济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一起,构成世纪之交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这是一个贴近社会热点的题目。金融的加速发展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是经济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题目所考查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主干知识。案例:2013年广州一模第38题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经历的经济形态可以划分为三个年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金融经济时代。我们对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转变比较熟悉,而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向金融经济时代的转变不是很熟悉,这大概是由于“身在此山中”的缘故。从工业经济时代到金融经济时代是资本增值范式的历史性跃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本题关注金融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以金融问题为线索,认真梳理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而提高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颁布经济立法:国民政府在继承北洋军阀政府的法律和搬用外国资产阶级经济立法的基础上上,先后颁布了《土地法》《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工厂法》《商标法》《银行法》《破产法》等经济法规。整顿财政:建立国家银行、实行关税自主、废两改元、整顿公债、实行国地税等,从而奠定了国民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格局建立金融体系:建立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把经理国库、铸造货币、发行钞票、经募内外国债等特权都交给了中央银行,成为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活动的中心机构。币制改革:废两改元,实现银本位制,在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的作用。设全国经济委员会,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政府对重要经济资源、重要基础设施、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经济建设总方针以发展国家资本、开发国防工业为主导,体现了孙中山“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建设思想。——据《中华百年祭(经济1840-1945图文档案)》P124-130

国民政府在这头十年结束时的记录,表明了在金融、交通、工业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一些进步。

1.金融改革:银元代替银两、发行新的纸币——法币、外汇由政府银行控制,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关税自主:列强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政府42.23%的收入取自关税

3.收回外国租界:

4.交通:铁路增加到13,000公里,公路总厂为1150,73公里

5.工业发展:在1927-1937年期间,工业设备的进口总计达五亿元。6.教育: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都获得长足发展。

7.新生活运动: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四种价值观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P453-455备考建议:关注1912——1936年的中国经济推荐阅读:政府行为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1913-1926年)一九二七年前中国金融的自由市场制度略论抗日战争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抗战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经济的兴衰现代化视阈下的民国经济发展(1912~1936年)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案例:美国制宪会议材料1:……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材料2:……4个月的讨论,569次表决……材料3:……由天才设计的,可以由蠢才运作……三、重视试题的选编与讲评。组题策略:确定主题在先,选题在后案例: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2008广东单科)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011广东文综)16.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题号答案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6C31.8117.0842.858.0916.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已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1)角度式组题:

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组题(2)能力式组题:

同一主题的不同能力层次组题(3)类型式组题:

同一主题的不同题型组题组题策略重视试题的讲评。希望老师们不要仅仅局限于题目,要结合题目考查的问题和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和适当拓展。(2013广一模)22.1962年12月,赫鲁晓夫在向最高苏维埃作报告时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与这一主张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

C.朝鲜战争D.越南战争题号答案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2B7.5883.974.383.87案例: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在教材中的比重不大,但事件本身的意义以及事件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影响非常大。它不仅对当事双方影响大,对于西欧的影响也很大。古巴导弹危机不仅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人们感兴趣,而且值得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去回顾和思考。它作为国际关系史的经典事例,为以后解决危机冲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式。本题能够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这个事件对苏联的影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由于近几年美苏等国档案的解密,学术界对导弹危机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而且研究视角更宽,学者关注到了这场危机对西欧的影响,尤其是对西欧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等。案例:《两极对峙下的世界危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中各方博弈材料1:肯尼迪首先就美国最关心的问题提出要求……随后表示接受苏联的建议,指出,一俟苏联撤除导弹,美国“立即取消现在实行的隔离措施,做出不入侵古巴的保证。”材料2: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向苏联交底说:肯尼迪早就打算从土耳其撤走丘诺特导弹。这次危机一结束,这些导弹就将撤除“。苏联……同意拆除导弹并让联合国代表前往核实拆除工作。——皆据《肯尼迪与古巴——解密文件史》材料3:无论美国和苏联都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固有的风险和核讹诈政策的局限性……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核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核武器控制达成某些协议。“材料4:如同美国民意测验所表明的那样,“因古巴危机而加深的对核战争的恐惧反而支持加强军备和继续进行核试验”。

——皆据《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材料5:苏联在关键时期可以不顾古巴的利益与尊严,不仅使古巴不满,削弱了苏联在古巴人心目中的分量,而且促使人们在如何对待苏联的支持方面,更加明确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更坚定走自己道路的意志。材料6:经过这次对抗,美国还认为,美苏都有大量核武器,处境相同,对核战争的风险有共识,苏联相对比较“理智”,而中国则更危险。故而美国进一步加强在亚洲遏制中国,甚至希望利用苏联来制约中国。

——皆据《美苏冷战争霸史》材料7: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而另一方面,当他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其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他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再可靠,欧洲必须靠自己,发过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21.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案例:马歇尔计划题号答案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1D17.259.5328.5844.5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过去,我们过于强调美国通过该计划企图控制西欧,而忽略了其客观效果。因而对该计划的认识是片面的。该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认识历史事件。不能老是带着定式思维,一看到援助就是为了“控制”,而看不到援助带来的“发展”,带来的“双赢”。林毅夫在其主题演讲《从西潮到东风》中提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毫无疑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