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2017年上课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2017年上课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2017年上课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2017年上课_第4页
唐雎不辱使命-2017年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2017年皇桐中学九年级语文九年级语文备课人:xxx1备课组长:xxx备课时间:2016.7.22授课时间:2016.8.8-8.9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时代背景——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1、流畅地朗读课文。2、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自学指导一:1分钟大声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提示:1、注意以下几个字词的读音:怫然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休祲

缟素韩傀

色挠

2、注意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例如: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乎”表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分钟自学检测一:5分钟流畅地通读全文。怫然fú

免冠徒跣

xiăn

以头抢地

qiāng

休祲jìn

缟素găo

韩傀guī

色挠

náo

说说下面句子加线的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表判断语气,一般不翻译出来。2、岂直五百里哉?“哉”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教师点拨一:1分钟了解一些文言文语气词的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翻译句子,例如;1、环滁皆山也。

——“也”表判断语气,句式一般翻译为“···是···”,“也”不译出。2、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哉”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自学指导二:1分钟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使人、使于秦、谓安陵君、加惠、易、虽然、以五百里、以君为长者、徒以有先生、免冠徒跣、错意、请广于君、轻寡人与、非若是若士必怒、岂直、怫然、色挠、长跪而谢、寡人谕、夫2、通译全文,翻译下面句子。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③.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7分钟附录:译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成是忠厚的长者,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哪里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译文:秦王气势汹汹的发怒了,对唐雎说: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使百万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普通平民发怒吗?秦王说: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译文:唐雎说:这是见识浅薄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光芒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般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同我一起将要成为四个人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立起来。

秦王的脸色马上变缓和了,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至于到这地步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自学检测二:10分钟使人:派遣(使唐雎)使于秦:出使谓安陵君:对···说

加惠:给予易:交换虽然:虽然这样

以五百里:凭借

以君为长者:把

徒以有先生:只;因为免冠徒跣:光着

错意:通“措”,安放请广于君:扩大轻寡人与:通“欤”,吗非若是:像;这样

若士必怒:如果岂直:只

怫然愤怒的样子色挠:屈服长跪而谢:道歉寡人谕:明白,懂得夫:用在句首,发表议论,不译。2、通译全文,翻译下面句子。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②、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而且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成是忠厚的长者,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③、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哪里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教师点拨二:2分钟文言文的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例如:秦王使(派)人谓(对)安陵君曰(说):“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可要)许(答应)寡人!”又如:而君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幸存)者,(是因为我)以(把)君为(当成、作为)长者。当堂训练(15分钟)一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唐雎使于秦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①轻寡人与②尔安敢轻吾射

C、①徒以有先生也②以头抢地尔D、①此庸夫之怒也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CB二、翻译下面句子。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④、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四、(选做题)背诵全文。答案:二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④、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哪里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三、1、第一个“也”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第二个“也”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2、第一个“哉”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第二个哉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3、第一个“乎”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是语气助词。第二个“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4、第一个“矣”和第二个“矣”都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1、把握故事情节,理清矛盾冲突的起因、经过及结果。2、分析人物形象。3、了解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自学指导一:1分钟说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故事的起因是秦王□□,实则

,安陵君故而“□□□□□□”。

2、故事的经过可分两层:首先秦王以“□□□□”的武装实力暗吓唐雎,并给安陵君安上“□□□”的罪名,但唐雎从容应对,以安陵君“□□□□□□□□,□□□□□□”的理由,抵制了秦王的骗局。接着秦王又以“□□□”恫吓唐雎,唐雎却以“□□□□”针锋相对,进行反击,并以行动表现决心。3、故事的结果是秦王“□□”、“□□□□”,表示屈服,唐雎终不辱使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分钟自学检测(一)(5分钟)说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1、故事的起因是秦王易地,实则妄想吞并安陵,安陵君故而“使唐雎使于秦”。2、故事的经过可分两层:首先秦王以“灭韩亡魏”的武装实力暗吓唐雎,并给安陵君安上“轻寡人”的罪名,但唐雎从容应对,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的理由,抵制了秦王的骗局。接着秦王又以“王之怒”恫吓唐雎,唐雎却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进行反击,并以行动表现决心。3、故事的结果是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示屈服,唐雎终不辱使命。自学指导二:1分钟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唐雎、秦王)形象。提示:从

这些情节内容可以看出唐雎(秦王)是个

形象。2、说说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自学检测二:7分钟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唐雎、秦王)形象。唐雎——爱国忠君、从容镇定、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秦王——骄横跋扈、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的形象。2、说说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①、语言描写,真实反映人物形象。②、通过人物之间的互相对比衬托来表现人物。教师点拨:4分钟中考的课内文言文阅读分值为12分。第一小题为选择题一般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的辨析,3分。第二小题为翻译题,应该选择直译法,译出重点词语,3分。第三小题为填空题,一般是用原文填空,应该审清题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斟词酌句,3分。第四小题是选择题,考查我们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的把握,3分。

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唐雎胜利。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答:①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③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本文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通过对话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体现在第一段)。

②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不同性格:安陵君貌似恭顺,实则坚定;唐雎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秦王骄横狡诈。

③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小结:一、使秦原因——秦王欲易地秦王:轻寡人抵制骗局唐雎:不敢易二、斗争经过秦王:王之怒针锋相对唐雎:布衣之怒三、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当堂训练:(15分钟)1、秦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