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的解题方法_第1页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_第2页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_第3页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_第4页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设问、准确作答主观题的解题方法材料设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说明、反映类三、理解、认识类二、启示类四、评析类五、打算类六、建议类七、为什么类(意义)(1)审“材料”--明确题意(2)审“问题”--弄清设问中的关键词回归教材,落实内容:明确材料要考什么?与哪些知识有关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对应材料,分别归纳知识原理(对号入座)有没条理?是否符合答题格式?有没漏答?1、细审题:2、明确答题角度:3、慎作答:4、查缺漏:[解题技巧]一、说明、反映类------是什么?◆常见设问: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解答对策:先想想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在访谈开始时说,在“两会”前夕,我非常高兴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中国总理与网民面对面交流,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中央领导对民意的高度重视,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更加贴近实际、顺应民意,体现了党执政为民,公民享有批评和建议权等广泛的政治权利。说明的问题实质◆例题:青海省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国家向世界银行借贷1.6亿美元,用于开发青海省,包括兴建道路、水库与灌溉工程等,并计划使用其中的4000万美元,把大约5。8万贫困人口从青海省东部的山区迁移到500公里之外的生态环境较好的青海省西部新开垦的灌溉区。请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1)开展扶贫开发,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开展扶贫开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开展扶贫开发,说明了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4)搞好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水平,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解题技巧表格、图表式试题要学会四看: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向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向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对于图式、图画、图案式的试题要抓两点:一是这个图式的名称是什么?二是图式的构成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表格、图表式试题:◆练习1:各国科技历年比较(表格题)国家各年名次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分数名次美国100111111日本89.30222222德国72.12333333法国69.35445566中国58.57132028272318韩国50.57282225242424印度49.82293033343435材料表明了什么?

材料表明:

我国近年来科技实力已有很大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练习2: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情况表(单位:元)

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年份1978年2010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342586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343886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收入都有巨大的增长,但是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启示类-----是什么?怎样做?◆常见设问: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解答对策:1.先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直接从材料得到的信息)2.然后在此基础上回答怎样学习好的、屏弃坏的(怎样做)背景材料:古时候有文、武两兄弟双双出外谋职。文到了当时雄心称霸的秦国,向秦王大谈“文治之道”。秦王说:“如今天下争霸,需要的是练兵屯粮,你向我大谈‘文治之道’,不是存心要使我秦国失去霸主的地位吗?”于是下令杀了文。武来到了卫国,向卫侯大谈“武治之道”,卫侯说:“卫国是个小国”,生存之道是睦邻求安,若玩弄兵术、好战,岂不是自取灭亡吗?”于是,气呼呼地赶走了武。武仰天长叹:可怜我兄弟俩才华出众竟无用武之地!从文、武兄弟俩的事件对你未来的道路的选择有什么启迪呢?(1)文武兄弟由于不了解秦国和卫国的国情和对人才的要求,盲目作出选择导致了失败。(2)这启示我们在选择就业时掌握选择的科学方法和策略是人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每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怎样做反映的问题三、理解、认识类◆常见设问:◆解题对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的认识(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例题1十六大代表总结了跨越发展的13年来老百姓生活的十大变迁: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的住房;高起来的文化程度;长起来的人均寿命;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信方式;低下来的恩格尔系数。阅读材料,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材料说明,13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2)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动摇。同时,也是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符合社会本质的要求。(3)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例题2:分析图表:1978年以来,某市所有制的比重变化情况如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1978年78%21.8%0.2%2009年24%36%40%(注:在该市的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创造了近34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了108亿元,解决了50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谈谈你对上表所反映的现象的认识。(1)上述图表反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2)这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3)我们现阶段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四、评析类-----是什么,为什么◆常见设问:“对某某进行简要评析”或“你对某某是怎样的态度”◆解题对策:先进行正确与错误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依据。某班同学在讨论我国非公有制的时候,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绝不允许非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乙同学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得到了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请你评析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

(1)甲同学认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正确的,但认为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错误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乙同学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得到了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正确的,但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错误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动摇了社会制度的基础,也就改变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必然损害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是绝不允许的。评价依据评价依据解题对策: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树立什么观念,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五、打算类-----怎样做1.成才报国方面的打算答题策略:应结合初三“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的有关知识,重点从树立理想、发扬精神、努力学习、明确责任、提高素质等方面作答。[设问举例]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为实现小康社会(或振兴中华,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你认为在成才方面青少年应该怎样去做?(1)、树立崇高(或远大)的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或本领(或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勤奋学习);(2)、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或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做法2.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打算答题策略:应结合初二“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和初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有关知识,重点从学习和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作答;这方面试题,有时要求考生只侧重从实际行动方面作答,因此这种试题的答案必须非常具体。[设问举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你打算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不用一次性木筷,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纸张,回收废纸,节约粮食等。(2)不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购物尽量不使用塑料袋,维护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不乱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经常打扫环境卫生,不乱扔废旧电池,自觉爱护山水、花草、树木和动物,积极参加校园、社区各种绿化美化环境活动,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3.守法护法方面的打算

答题策略:守法和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答案有重复之处,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守法方面的打算,应结合初二有关法律知识,重点从依法自律方面作答;护法方面的打算,应结合初二“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有关知识,重点从护法行动方面作答。[设问举例)作为青少年,你应该如何抵制邪教(或避免迷恋网吧)?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到自觉守法?(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或提高自律能力),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如不浏览网上的不良信息,拒绝邪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增强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2)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4、修养方面的打算答题策略:应结合初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的有关内容,重点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作答;这方面试题,有时要求考生只从具体的行为方面作答,因此这种试题的答题必须非常具体。[设问举例]你打算怎样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你打算怎样做?

(1)树立科学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思想道德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2)从现在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与不道德的行为做斗争;遵守道德规范,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推动道德建设。[设问举例]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针对有些经营者违法经营(或干扰教学秩序,暴力抗税)等问题,你该怎么办?假如你遇到被家长虐待、被老师体罚、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被非法搜身等情况,你会怎样做?(1)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违法犯罪行为要积极制止,或揭发检举,或正确使用正当防卫;(2)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3)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建议时:可1)国家应加强……的立法2)社会应加强……的执法和监督的力度,打击….行为3)社会应加强…..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我们、公民、青少年)的……意识4)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六、建议类七、为什么类(意义)◆常见设问:◆解答对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积极作用?1)现状---危害2)意义材料说明我国城乡差距在拉大,农民的购买力较弱,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提高的购买力,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材料一: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1.8:1,90年代扩大到2.5:1,到了2005年已经扩大到3.22:1。材料二:2004年,我国有38%的商品滞销,9亿农民只购买了我国34%的商品,很多商品农民无力购买。

结合以上材料,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积极作用?现状意义危害

胡锦涛在看望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建设荣辱观:……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建设荣辱观有什么现实意义?(8分)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即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2分)2)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由于现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