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课件 【 基础夯实+ 精讲精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苏武传》课件 【 基础夯实+ 精讲精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苏武传》课件 【 基础夯实+ 精讲精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苏武传》课件 【 基础夯实+ 精讲精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苏武传》课件 【 基础夯实+ 精讲精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

班固

(第一课时)

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学习目标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2、熟练朗读,明确文章结构。3、积累并学会运用文言词法和句法。自学指导(一)(8分钟)1.结合工具书,掌握作者及作品。2.注意文中的生字并注音。3.疏通文意:概括本文的大意并分层(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展示)。1.结合工具书,掌握作者及作品。

班固,字

,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

(时期)著名

。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

》写作。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继承《史记》,只是改

,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东汉文学家史学家汉书断代史书志天文志孟坚2.生字注音栘()中

厩()通监数()通使

且鞮()侯

单于()

丈人行()

遗()单于缑()王

昆邪()王

浞()野侯重(

)负国

阏氏()左伊秩訾()

煴()火

窖(

膏()草野

啮()雪

旃()毛

徙()牧羝()

纺缴()

廪()檠()弓弩

於靬(

棫()阳宫

弋()辇()斧钺()汤镬()衿()斥候()劾()yíshuòyūnnièzhuódīzǐgàozhānqíngyùyuèjūdīwèigōuyānzhīhánghúnyézhuóchányújiùzhòngjiàoxǐhòujīnhuòniǎnyìwūjiānlǐnhé3.主要内容及整体结构第一部分(1自然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2~8自然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9~10自然段)介绍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本文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文章情节01出使匈奴,单于受礼2-3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4—5卫律劝降,威武不屈06流放北海持节牧羊饮雪吞毡,此志不渝7-8李陵劝降,忠贞如一9-10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自学指导(二)(6分钟)

1.探讨第一段的重点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因为并:都;稍迁:渐渐升迁屡次十余批人用来作为抵押初立为王长辈赞许凭…的身份趁机定语后置募:招募;俱:一同备办财物更加倨傲2、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厚赂单于,答其善意”3、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

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敢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1~2)介绍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3~8)苏武留胡19年备尝艰辛,坚持民族气节。

(9~10)介绍苏武被放回国的过程。课堂小结本文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整理知识、背诵记忆:第一段重点词句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5、置币遗单于介词,表原因对男子长辈的尊称使动用法,使……归)以……身份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赠送判断句定语后置出使匈奴当堂训练1、下列红色的词语解释有误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赠送)B、武帝嘉其义(嘉奖)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共同,一起)B2、下列红色字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答其善意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B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句式判断并翻译判断句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啊。定语后置句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课后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该背诵的内容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苏武传

班固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是: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出使匈奴的任务是: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也分析了接下来的旅程将是无比凶险:

出使匈奴只是缓兵之计,并非和好,汉朝姿态太低,苏武被留在匈奴也是在所难免。那么,苏武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呢???????????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学习目标1、梳理第二、三段文句和四、五段文句,积累并学会运用文言词法和句法。2、了解故事发展脉络。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自学指导(一)(6分钟)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第2-3段的主要语法知识: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2.苏武是如何得知有谋反事件发生?3.苏武是如何应对此次谋反事件?2、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都是动词,打发派送适逢投降汉朝陷没暗地里一起以及,还有省略句,状后判断句(于)动+者,……的人所+动学生展示,教师精讲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平时相识,有交情私自拜访痛恨希望得到把适逢,正好碰上虞常财物(古今异义)汉天子,皇帝3、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只有准备动手[在夜里]跑出来与(之)被活捉审理这个案件n.谈话被揭露把情况告诉,v.他们派谋反事件缑(gōu)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虞常:原是汉臣,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张胜:知道密谋,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看,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苏武如何应对?“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的重托。

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自学指导(二)(8分钟)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第4-5段的主要语法知识: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2.苏武为何要坚决自刺?他的自杀行为产生怎样的反响?3.卫律是如何劝降的?从中体现卫律和苏武怎样的形象?4.苏武与卫律和张胜的对比能体现苏武怎样的气节?4、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受审讯即使活着宾语前置抱住扶好无焰的火来

抬,扛意动,认为…壮逮捕监禁拔出、拿出使…覆坑踩问候却卫律劝降,威武不屈学生展示,教师精讲5、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渐渐痊愈通知会同判定…的罪使…投降后判处连坐罪“谓何”,说什么模拟,做……样子趁…的人卫律劝降,威武不屈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背叛满白白地把使动,使…滋润肥美幸运地也会这样卫律劝降,威武不屈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背叛满白白地把使动,使…滋润肥美幸运地也会这样卫律劝降,威武不屈苏武为何坚决自刺?以死明志

1.自己没有参与,且不同意谋反2.汉廷没有指使此事3.维护国家颜面

文本探究他的自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卫律劝降一是威吓。先将虞常斩首,造成恐怖气氛,然后胁迫张胜投降,最后硬说副使有罪,正使应该连坐,遭到苏武驳斥后,“复举剑拟之”。想把苏武一举吓软,但苏武不为所动,威吓的伎俩遂告破产。二是利诱。卫律恬不知耻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封王赐爵、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所谓“富贵”,并说“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则不屑一顾,置之不理。利诱的一招也随之失灵。三是逼迫。卫律见苏武不应,以为被说动了心,便进而逼迫说:“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对此人头畜鸣的叛国者的丑恶表演实在无法保持沉默,终于狠狠地骂了他一通。卫律黔驴技穷,终于认输。卫律对苏武的第一次劝降是全文重头戏之一,由此可见出人物怎样的形象?卫律:苏武: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忘恩负义、卖国求荣的小人。正气凛然、忠君爱国、意志坚定、不卑不亢、视死如归、铁骨铮铮的真君子。二、张胜与苏武

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而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一、卫律与苏武

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而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对比映衬的效果分析: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整理知识、背诵记忆第二段重点词句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2、将降者3、以货物与常4.其一人夜亡5.虞常生得刚好把财物,古今异义带领的投降的人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谋反”后省“于”缑王谋反在夜里,名词作状语逃跑被活捉第三段重点词句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2、事如此,此必及我。5、见犯乃死,重负国。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7、舆归营8、单于壮其节谈话告诉连累才更加对不起假使使动用法,使……投降抬,名词作动词以……为壮,意动用法以死明志被动句,“见”表被动第四段重点词句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3、本无谋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5、空以身膏草野6、君因我降7、女为人臣子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9、反欲斗两主逐渐痊愈告知定罪趁没有参加谋划满使动,使……滋润肥美通过通“汝”你通“叛使动用法,使……争斗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以何见汝卫律劝降第五、六段重点词句1、白单于2、天雨雪3、匈奴以为神4、羝乳乃得归5、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告诉名作动,下把……当作名作动,生育才隔离别的持节牧羊6、掘野鼠去草实7、杖汉节牧羊8、檠弓弩9、武复穷厄通“弆”名作动,手中拿着名作动,用檠校正弓弩失意困窘1、下面红色字的活用情况不同的()A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B反欲斗两主C空以身膏草野D单于壮其节D当堂训练:检课后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该背诵的内容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苏武传

班固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梳理第六段和第七、八段文句,积累并学会运用文言词法和句法。2、了解故事发展脉络。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自学指导(一)(8分钟)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第6段的主要语法知识: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2.结合课下注释,掌握第7、8段的主要语法知识: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6、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告诉,报告禁闭名作动,下咬,嚼同“毡”把……当作流放公羊名作动,生子分别隔离同“弆”jǔ,收藏之…之后流放北海,持节牧羊饮雪吞毡,此志不渝学生展示,教师精讲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名作动,拄着拿着一共打猎名作动,结网名作动,矫正供给年陷于困境于丁灵流放北海,持节牧羊饮雪吞毡,此志不渝7、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第二年访求趁机一向关系很好劝说尊称,你受苦同“无”哪里同“现”表现状语后置音节助词,不译宾语前置学生展示,教师精讲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殿阶被弹劾跟随上船逃跑追捕表修饰去世妻子改嫁皇帝的车子于祭祀省略句,状语后置你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妹妹何必久久的精神恍惚痛恨自己超过年纪消灭,全家杀尽刚刚同“无”同“无”关押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无复再言。”

还宾语前置希望说栽培,提拔被动句亲近之臣牺牲自己报效朝廷侍奉即使的确遗憾8、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听一听料想,断定尽,结束通“欢”,欢聚献出状语后置感叹同“沾襟”,沾湿了衣襟同“诀”,辞别自学指导(二)(6分钟)1.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2.苏武是怎样反驳李陵的?3.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1、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1)终不得归;(2)家人不幸遭遇:①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②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③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3)自己投降的经历;(4)现在的皇帝不值得为他守节2、苏武是怎样反驳李陵的?(1)蒙受国家大恩,愿报恩;(2)从君臣关系看,也应如此。以情动人,肺腑之言3、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卫律: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逼降、诱降)“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降)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