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空间的变化_第1页
人口数量+空间的变化_第2页
人口数量+空间的变化_第3页
人口数量+空间的变化_第4页
人口数量+空间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点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对比各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P3思考:现代型死亡率表现上升趋势的原因: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死亡率上升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顺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真正实现:出生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4、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世界:现代型传统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现代型(中国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为现代型)5、人口金字塔类型5、读下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国;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B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_______型,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3)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就业困难人均资源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现代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或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甲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必修2一、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2、判断人口迁移的标准①必须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1年)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P7AA2A1BB1CC1C2人口迁移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5、三峡水库移民到山东淄博;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概念分类依据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类型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迁入地原因意义二战前二战后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新大陆(美洲、大洋洲)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1.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3、(1)国际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迁入地经济发展快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流向归纳:迁入变迁出:迁出变迁入:始终是迁入:始终是迁出:拉丁美洲西欧、西亚、北非

北美、大洋洲亚洲、非洲思考:二战后国际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的原因?发达国家:①经济发展快,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水平

②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发展中国家:①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②人口增长快,劳动力过剩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的地区是()。

A.南美洲、南极洲B.欧洲、北美洲

C.北美、大洋洲D.亚洲、南美洲2、造成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性

B.人口分布的极不平衡性

C.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世界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扩张的结果3、(2)国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或路线古代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当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②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由农村迁往城市;由山区迁往平原自发迁移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补充:其他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4、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和影响(1)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2)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带来人口压力过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混乱等一些列问题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练习册P7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信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该市人口达到119万,深圳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深圳市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④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的大干旱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难民⑤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⑥1947年印巴分治促使上千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⑦“三江源”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政策引导的生态移民)(宗教)(战争)(自然灾害)(政策优惠)(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矿产资源开发)二战后,美国人口大量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迁移的原因?南部和西部:①新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的兴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气候温暖,阳光充足,被称为“阳光地带”

③环境好东北部:①传统工业发展缓慢,失业人口增多

②气候寒冷,被称为“冷冻地带”

③环境污染严重年青人迁移:老年人迁移:新资源、新工业(经济)气候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许多科技工作者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⑥2.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⑥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B.延安

C.上海D.广州C(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D.④A(2011·海南地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2)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