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检测介绍13-04-10_第1页
汽车内饰检测介绍13-04-10_第2页
汽车内饰检测介绍13-04-10_第3页
汽车内饰检测介绍13-04-10_第4页
汽车内饰检测介绍13-04-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内饰检测项目简介2013-04-09汽车车内空气VOC污染物的危害

VOC测试气味测试雾化测试甲醛挥发量测试总碳挥发量测试阻燃测试主要内容耐摩擦测试一、汽车车内空气VOC的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车厂为适应消费者的要求,提高车内装饰水平及车厢密闭性,及一些劣质材料的使用未得到控制,导致车内污染物更容易聚集。加剧车内空气的污染。车内空气污染引发一些疾病的诉讼案逐渐增多。环保意识测试标准车内VOC的污染要从源头内饰材料控制起,因此一些国家和汽车制造商制定了一些控制汽车内饰材料VOC的相应检测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其中以欧美和日本的检测标准最为成熟,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整车测试标准。以下是各个标准的介绍。二、VOC测试——定义和目的VOC测试的定义VOC测试的目的对整车厂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内饰材料的管控,保证其VOC挥发量控制在一定水平

VOC即挥发性有机物,有多种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20℃)而沸点在50~260℃的有机化合物,TVOC(C6-C16)是指所有保留时间在C6和C16的保留时间之间出峰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成分有:烃类(如苯系物,烷烃等),醛酮类(如甲醛、乙醛等)。VOC测试并不是测零部件的VOC含量,而是测试其在一定条件下的静态挥发量。二、VOC测试——方法采样袋、采样器、恒温干燥箱、吸附管、ATD-GC/MS、HPLC基本原理和流程所用设备热脱附(ATD)、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Tenax吸附管、解吸管(未填充)袋子法热脱附法主要应用在日系车厂,试件放在密封的采样袋里,往采样袋通入一定量高纯氮气,经过加热让试件的VOC挥发到袋子里,通过导气管和恒流采样器将VOC物质采集到吸附管中,烃类由TENAX捕集,醛酮类由DNPH捕集,最后用ATD-GC/MS和HPLC分析其挥发量。欧美主要用此法。样品放解吸管中90℃热脱附30分钟,进GC分析,根据甲苯的标准曲线对出峰时间在C20以内的全部色谱峰的进行半定量分析得到总的VOC值或单个物质定量。将已经经过VOC分析的解吸管放上ATD上120℃60分钟再次热脱附,进GC分析得到挥发气体的色谱质谱图,根据十六烷的标准曲线对出峰时间在C16到C32之间的全部色谱峰的进行半定量分析得到总的雾化挥发量。现有标准丰田TSM0508G,日产NESM0402,本田0094Z-SNA-0000,长安集团现行的标准有VDA278恒流气体采样器、标准采样环境舱、热脱附(ATD)、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Tenax吸附管、DNPH吸附管车辆放入采样标准环境舱,车辆封闭状态16小时后用TENAX管和DNPH管采集车内气体,用GC/MS和HPLC分析。HT-T400-2007VOC整车测试二、VOC测试——其它标准1.烃类取一定量样品放解吸管中90℃热脱附30分钟,进GC/MS分析,根据甲苯的标准曲线对欲测物进行半定量分析2.醛酮类取一定量样品悬挂在装有蒸馏水的广口瓶中60℃加热3H水吸收后在一定条件下与DNPH衍生化反应,用HPLC分析。1.烃类取一定量的样品于顶空加热一定时间达到气固平衡后,由自动进样器吸取一定量挥发气体进GC/MS分析。以保留时间和质谱图定性,各自的校准曲线外标法定量。2.醛酮类同雪铁龙醛酮测试法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福特三、气味测试——定义和注意事项一定义:气味(odor)泛指汽车内饰件散发出来的所有气味,能直观反应汽车内饰件的优劣,基于人嗅觉感官和舒适度的主观评价。是对VOC检测的补充,是对车内环境控制的另一种手段。应注意:有些比较难闻的气体未必有害,而有些比较好闻的气体未必无害。三、气味测试——原理和流程基本原理:加热样品让其气味大量释放,测试员通过闻气味给出评价。密封广口玻璃瓶放到烘箱里加热一定时间打开盖子由若干个测试员闻气味给出评价等级制备好样品将样品悬挂于广口玻璃瓶里视情况加入去离子水注意:气味测试一般分为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分别模拟晴天和雨天下零部件散发气味情况。两者区别在于潮湿环境时广口玻璃瓶里加一定量去离子水。流程:三、气味测试——设备和标准所用到的设备:恒温干燥箱、广口玻璃瓶、气味袋、标准气味现有的标准:大众PV3900,奇瑞Q/SOR.04.103-2004,通用GME60276,福特BO131-01,丰田TSM0505G,德国汽车协会VDA270,马自达MESCF055A,日产M0160,长城汽车Q/CCJT001,神龙D105517,沃尔沃VCS1027,2729四、雾化测试一定义:雾化/可冷凝组分(fogging/condensate)是汽车内饰件和材料排出的挥发物质在玻璃上的冷凝。二测试目的:当零部件和材料的雾化量比较大时,会在前后窗玻璃和车灯玻璃上形成薄雾,这将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车灯的透射性,增加行车的不安全因数。因此车厂要求其供应商对零部件和材料进行可雾化组分控制。三基本原理和简要流程:

原理:试件放在雾化烧杯的底部,并用玻璃板或铝箔将烧杯盖上,加热烧杯,同时冷却玻璃板或铝箔,使挥发物在玻璃板或铝箔上冷凝,用光泽度仪测玻璃的反射系数或用分析天平称冷凝成份的重量。(流程见下页)四、雾化测试流程:光泽度法:结果无单位,为百分比数值预干燥样品→打开雾化仪让加热和冷却温度达到要求→切取样品→测量玻璃板的光泽度→将样品、玻璃板、烧杯等依次放入雾化仪→加热一定时间→取出玻璃板于干燥器中干燥一定时间→再次测量玻璃板光泽度→两次数值相比得出结果2.重量法:结果单位为mg预干燥样品→打开雾化仪让加热和冷却温度达到测试要求→切取样品→称重铝箔→将样品、铝箔、烧杯等依次放入雾化仪→加热一定时间→取出铝箔在干燥器中干燥一定时间→再次称重铝箔→两次重量相减得出结果四、雾化测试四所用设备:雾化测试仪,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光泽度仪,积分球光电雾度仪,硅胶干燥器五现有的标准号:大众PV3015,奇瑞Q/SQR.04.097-2004,通用GMW3235,丰田TSM0503G,日产NESM0161,英国比阿准BSAU168-1978,德国DIN75201,美国SAEJ1756,神龙D451727,三菱ES-X83217,国标GB2410五、甲醛挥发量测试一定义:甲醛(formaldehyde)是一种很强的聚合剂,在装饰材料中广泛应用,在生产中,为了增强抗皱性能、防水性能、防火性能,常加入一些含有甲醛的助剂,这些材料将会缓慢的释放游离的甲醛,对人体危害很大。二测试目的:甲醛很早就已被列入有害物质并在各行业都有管控。因此,欧美系车厂都有单独测甲醛挥发量的标准,而日系车厂在有害物质管控方面起步较晚,将甲醛列入到VOC测试方法中。三基本原理和简要流程:

原理:将尺寸一定的试样固定在紧闭的装有去离子水的聚乙烯瓶中,试样位于水上方,60℃下加热3h,待冷却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或HPLC测定被水所吸收的甲醛。(流程见下页)五、甲醛挥发量测试流程:加入50mL去离子水于容器中→样品悬挂于容器中→密封容器→在烘箱里加热一定时间→冷却后取10mL溶液与10mL显色剂混合→水浴加热显色→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计算最终结果四所用设备:聚乙烯瓶、恒温干燥箱、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五现有的标准号:德国汽车协会VDA275,大众PV3925,奇瑞Q/SQR.04.096,通用GME60271,沃尔沃VCS1027.2739六、总碳挥发量测试一定义:

totalcarbon,指用顶空加热样品和静态进样,用GC/FID分析。对响应值小于0.5mg/l丙酮响应值的所挥发性化合物进行积分,以丙酮的校准曲线进行半定量。结果以Cmg/g计。二测试目的:反映汽车内饰件散发挥发性物质的趋势,主要欧美车厂的企业标准应用。三基本原理和简要流程:

原理:称取一定量剪成小于15mg的试样于顶空瓶放入顶空进样器中,在120℃下保温5h达气固平衡后通进样针取挥发出的气体进入GC/FID系统检测。流程:将样品剪碎→称取一定质量→放入顶空瓶中→密封顶空瓶→加热一定时间→HS-GC/FID上进样测试→计算结果。六、甲醛挥发量测试四所用设备:顶空进样器(headspace)-GC/FID五现有的标准号:VDA277,大众PV3341,通用TSINT-002,奇瑞Q/SQR04.098-2004,沃尔沃VCS1027.2749七、耐摩擦褪色性测试一定义:

纺织品色牢度,也叫染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产品颜色抵抗外界各种作用而不变色的能力。二测试目的:

纺织品在印染过程会使用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等化工品,其它许多物质对人体都有害,所以纺织品色牢度不仅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也是重要的生态技术指标。三基本原理和简要流程:

原理:将纺织试样与一块干摩擦布或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流程:样品的制备-样品和摩擦布的调湿-试验-样品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等级-结果报告

七、耐摩擦褪色性测试四所用设备:耐摩擦色牢度仪、圆形摩擦头、方形摩擦头五现有的标准号:GB/T3920-2008ISO105X2欧标AATCC8美标JISL0849TypeI日标八、标准介绍定义:

标准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目的: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八、标准分类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

PIPM(国际计量局)

BISFA(国际化纤标准局)、

IWTO

(国际毛纺织组织)ICAC(国际棉花咨询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