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业分层测评_第1页
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业分层测评_第2页
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业分层测评_第3页
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业分层测评_第4页
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业分层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甲乙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甲组含生长素,乙组不含,一段时间后甲组生长,乙组不生长,说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作用;该两组实验无法说明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因没对成分进行分析;两组实验没有单侧光照,也没有出现弯曲现象,不能说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两组实验材料均为去尖端的幼苗,所以实验过程不能说明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幼苗。【答案】A2.(2023·金华高二期末)图中甲为对燕麦幼苗所做的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乙、丙、丁三图所示幼苗的生长情况依次是()甲乙丙丁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解析】根据甲图分析,琼脂块1中含有的生长素量大于琼脂块2,则乙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丙胚芽鞘虽然在旋转装置上,但不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所以丙胚芽鞘最后仍向左弯曲生长;丁胚芽鞘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其向左弯曲生长。【答案】B3.(2023·杭州高二期末)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名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甲是其中4组实验的结果。图乙是根据所有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图甲中的几组实验结果已在图乙中标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R点对应的浓度可能是mg·mL-1;②若Q点对应的浓度为3mg·mL-1,则S点对应的浓度为6mg·mL-1;③P点所示可为组A的结果;④T点所示可为组D的结果;⑤乙图说明α-萘乙酸的作用具有双重性。A.2项 B.3项C.4项 D.5项【解析】分析图甲知,组D和组A生长相同,组B和组C生长相同,但生长状况好于A组和D组,根据图乙分析,组A无对应点,因无α-萘乙酸浓度为0的点。若组B为Q,则生长状况相同的组C为S,最适浓度介于Q、S之间,为R点,浓度可能为mg·mL-1。组D说明此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可用T点表示。图中各点无抑制生长作用,故此图无法说明α-萘乙酸的双重作用。【答案】B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结构与生理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幼叶开始光合作用,有机物总量就开始增加B.植物茎向光弯曲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而促进细胞分裂C.沙漠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一般比草原植物要大D.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高尔基体数量相对成熟区细胞要少【解析】幼叶刚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比较弱,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没有有机物的积累,等到植物可以实现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才能实现有机物的积累,故A错误;植物茎向光弯曲,是因为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向下端极性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B错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水分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运输到高浓度溶液,由于沙漠地区外界溶液浓度高于草原地区,说明沙漠植物细胞液浓度一般比草原植物要大,故C正确;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密切相关,因此,这些细胞器的数量较多,故D错误。【答案】C5.萘乙酸(N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24890003】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一定为10-8mol/LB.当萘乙酸浓度大于10-6mol/L,抑制扦插枝条生根C.该实验不能说明萘乙酸作用的双重性D.NAA的浓度不同生根效果就不同【解析】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激素,图中一系列NAA浓度下,10-8mol/L时生根条数平均值最大,但该浓度并不一定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A正确;当萘乙酸浓度大于10-6mol/L,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扦插枝条生根,B正确;该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萘乙酸体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体现萘乙酸作用的双重性,C不正确;图中结果表明,NAA的浓度不同生根效果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D不正确。【答案】B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解析】无论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其产生部分和作用部位往往不同,如幼苗尖端分生区产生生长素,而作用部位在幼苗尖端下端伸长区,A项正确。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原料,B项正确。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二者都可在根尖合成,但二者作用不同,前者促进细胞分裂,后者促进细胞伸长,C项正确。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D项错误。【答案】D7.科学家进行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D.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为侧芽内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解析】2、4对照说明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正确;实验无法判断赤霉素能否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B错误;1、3组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正确;侧芽生长受多种植物激素调节,D正确。【答案】B8.天然的生长素很少,农业上主要是利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萘乙酸、2,4­D等。在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A.获得无籽果实B.处理扦插的枝条可促进生根C.促进果实成熟D.防止落花落果【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乙烯才能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答案】C9.在发现生长素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其中温特的研究实验如图所示。①~⑥表示对切去苗尖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请据图回答:(1)实验中①起________作用。(2)比较①②⑤的实验结果,可知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有________作用,设置实验⑤的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比较③④⑥的实验结果,可知③④幼苗会弯曲生长,且方向是________(填“背着”或“向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解析】(1)实验中①去除幼苗尖端,不做其他处理,幼苗表现为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起对照作用;(2)①②⑤三组均切去幼苗尖端,其中②组中存在尖端的化学物质,表现为直立生长,说明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实验中设置不放琼脂块、放空白琼脂块、含尖端化学物质的琼脂块,排除了琼脂块对实验的干扰;(3)③④⑥的实验结果说明幼苗背向放置含尖端化学物质的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据此推测③④幼苗会向背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答案】(1)对照(2)促进生长琼脂块(3)背着[能力提升]10.科学家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双重性B.浓度为10-4mol/L的NAA也能促进幼苗的生长C.用蒸馏水(0)处理的玉米幼苗为对照组D.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解析】本实验用蒸馏水(0)处理的玉米幼苗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体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A、C正确;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前后,D正确;浓度为10-4mol/L的NAA相对对照组来说抑制幼苗的生长。【答案】B1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所示。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题干信息中给出了单侧光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两种原因,由图可知,若检测到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可以判断单侧光能引起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向光生长;若检测到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可能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也可能与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因此不能确定。【答案】D1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ABCD2,4­D溶液浓度abcd平均株高(cm)20293516请回答:(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A、B、C、D;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喷洒A、B、C3组芹菜幼苗,用________喷洒D组芹菜幼苗;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________,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分析: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表可知,本实验中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芹菜幼苗平均株高,因此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2)实验步骤为首先配制2,4­D溶液,其次给芹菜分组,第三步为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2,4­D溶液喷洒A、B、C3组芹菜幼苗,用等量蒸馏水喷洒D组芹菜幼苗作为对照;第四步记录实验结果,即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并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该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答案】(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2)浓度为a、b、c的2,4­D溶液等量的蒸馏水株高(3)不能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或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没有抑制作用)13.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图。请回答:(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_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______组织。(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解析】(1)比较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