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知能评估7_第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知能评估7_第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知能评估7_第3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知能评估7_第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知能评估7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关于物体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大,则机械能也一定大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物体静止时物体的内能为零D.内能是物体的机械能的另一种说法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C、D错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一切物体皆有内能,B正确.答案:B2.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的分子很小,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解析:萝卜腌成咸菜或炒成熟菜,有了咸味,是由于盐分子扩散引起的,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扩散得快,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温度相同,任何分子的平均速率都相同B.不管分子间的距离是否大于r0(r0是平衡间距),只要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就减小,反之分子势能就增大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中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解析:温度相同仅说明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A错误;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正确;内能指的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C错误;物体的温度高,只能说明其分子平均动能大,D错误.答案:B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解析: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A错误;物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正确;物体的体积改变,若温度也同时改变(如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其内能可能不变,C正确;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错误.答案:B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并非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解析: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故A正确,C错误;由热平衡定律知,B正确;温度计是根据热平衡定律来测量温度的,D正确.答案:ABD6.下列对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液体中较大的悬浮微粒不做布朗运动,而较小的微粒做布朗运动,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微粒,说明煤分子、混凝土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D.高压下的油会透过钢管壁渗出,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解析:微粒做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微粒有力的作用,大微粒接触的分子数多,受力平衡,所以不做布朗运动,但它不能说明分子体积的大小,A正确,B错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C正确;高压下油渗出钢管壁,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D错误.答案:AC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之和,叫作这个分子的内能B.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决定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内能也一定增大D.物体的动能减小时,其温度可能升高解析:内能是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具有的,单个分子无内能可言,A项错;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物体的温度、体积决定,与整个物体宏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无关,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动能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C错;当物体运动的动能减小时,其温度可能升高,如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因摩擦生热,动能减少温度升高,故D项正确.答案:D8.从下列提供的各组物理量中可以算出氢气密度的是()A.氢气的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B.氢气分子的体积和氢气分子的质量C.氢气的摩尔质量和氢气的摩尔体积D.氢气分子的质量和氢气的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因密度ρ=eq\f(M,V),由氢气的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可求出氢气的密度ρ=eq\f(MA,VA),C项可以;由氢气分子的质量m及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求出氢气的摩尔质量MA=mNA,即ρ=eq\f(MA,VA)=eq\f(NAm,VA),D项也可以,但由于A项提供的数据不知摩尔体积,便求不出氢气的密度.由于氢气分子间有很大空隙,B项提供的数据不能求出氢气的密度但能求得液态氢的密度.答案:CD9.下列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且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差别解析:答案:C10.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和mkg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f(M,NA),eq\f(1,9)mNA×103 B.MNA,9mNA\f(M,NA),eq\f(1,18)mNA×103 \f(M,NA),18mNA解析: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故其分子质量为eq\f(M,NA),mkg水的物质的量为eq\f(m×103,18),故氢原子数为eq\f(m×103,18)×NA×2=eq\f(mNA×103,9),故A选项正确.答案:A11.分子甲和分子乙距离较远,设分子甲固定不动,分子乙逐渐向分子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一过程中()A.分子力总是对分子乙做正功B.分子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分子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分子乙做功D.先是分子力对分子乙做正功,然后分子乙克服分子力做功解析: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分子乙从远处移到距分子甲r0处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因此分子乙从距分子甲r0处继续移近分子甲时要克服分子力做功,故D正确.答案:D12.用E、Ek、Ep分别表示某块冰的内能、分子的总动能和总势能,当0℃的该冰块熔化成同温度、同质量的水时,A.E不变,Ek和Ep均变大B.Ek不变,E和Ep均变大C.Ep不变,E和Ek均变大D.Ek和E不变,Ep变小解析:冰化成水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的总动能不变,但由于吸热,内能增加,分子的总势能要增加,故B项正确,A、C、D错误.答案:B13.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1)关于油膜面积的测量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地散开,再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B.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地散开,再用刻度尺去量没有油膜的面积C.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立即将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再利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D.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地散开,再把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2)实验中,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又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将1滴该溶液滴到水面上,水面上形成0.2解析:(1)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油膜会散开,待稳定后,再在玻璃板上画下油膜的轮廓,用坐标纸计算油膜面积.(2)V=eq\f(1,200)×eq\f(1,50)cm3=10-10m3d=eq\f(V,S)=eq\f(10-10,m=5×10-10m.答案:(1)D(2)5×10-1014.某压力锅的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1)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锅内气体分子的个数.(2)若室温为20℃,压力阀被顶起的温度为130℃,若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初、解析:(1)N=nNA=eq\f(V,V0)NA(2)T1=(t1+K=KT2=(t2+K=K答案:(1)eq\f(V,V0)NA(2)KK15.某种油滴的摩尔质量M=0.1kg/mol,密度ρ=×103kg/m3,取体积V=×10-4cm3的该种油滴滴在水面上(1)求出分子的直径.(2)估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