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环境保护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环境保护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环境保护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基础夯实阅读图片,完成第1~3题。(导学号51430078)1.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图片④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 D.净化空气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中的防护林带。()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解析第1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第2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林。第3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2015年3月22日是第23届“世界水日”,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完成第4.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5.针对上题该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③④⑤6.下列解决淡水紧缺的对策中,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A.人工降雨 B.改进灌溉技术C.修建水库 D.海水淡化答案解析第4题,华北地区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多,且水污染、水浪费严重。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要从“开源”——跨流域调水和“节流”——节约用水两方面着手。第6题,属于开源措施的有人工降雨、修建水库、海水淡化;属于节流措施的是改进灌溉技术,这样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读顺口溜:“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据此完成第7~8题。7.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B.地表整体下沉C.耕地分散 D.耕地面积扩大8.下列措施可以解决顺口溜描述现象的是()。A.退耕还林 B.退宅还耕C.土地复垦 D.修筑梯田答案解析第7题,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导致耕地减少的现象,它会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第8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土地复垦是解决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缓坡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能力提升“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9~10题。(导学号51430080)9.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的最佳措施。()

①水土流失②地面沉降③土地荒漠化④大气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①水源涵养林带②水土保持林带③防风固沙林带④薪炭林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破坏植被的结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轻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第10题,“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源涵养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51430081)我国土地类型分布(1)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2)D处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C处良田大量丧失的原因是什么?B处耕地缩小的原因是什么?(4)今后应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C处应发展;

A处山地丘陵应发展,以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稳产、高产。

答案(1)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3)风蚀、沙漠侵吞。水蚀、土壤次生盐渍化,城市、工矿生产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用地的不断扩大。(4)畜牧业,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林业,扩大森林覆盖率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在图中找到对应土地类型的分布,再判断其所属的干湿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