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在一个群落中,如果频度在21%~80%的物种比例增高的话,说明()。

A.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B.群落中结构的分布不均匀C.群落中能量的分布不均匀D.群落中信息的分布不均匀

2.陆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过植物特别是高等优势种植物的()表现出来的。

A.生长型B.生活型C.生态型D.生态适应性

3.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

4.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

5.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B.环境C.生态系统D.生物圈

6.降雨对蝗虫的发生()。

A.影响很大B.影响较小C.无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7.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8.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9.我国西北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演替发展的最后群落是()

A.桦树和山枸B.杂草群落C.桦、山枸、桤木D.云杉林

10.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主要存在于()。

A.吃人的能量B.与呼吸有关的能量C.与消化有关的能量D.未消化的粪便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散失

11.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类开始生长时处于()。A.地衣群落阶段B.苔藓群落阶段C.草本群落阶段D.木本群落阶段

12.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A.1%B.5%C.10%D.20%

13.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14.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土壤圈

15.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6.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17.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A.内环境B.外环境C.微环境D.区域环境

18.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19.早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A.草本群落B.苔藓群落C.大型真菌群落D.地衣群落

20.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次生裸地,与原生裸地()。

A.差异极大B.有些差异C.差异不大D.没有差异

2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22.()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

23.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24.动物生态学直到生态学的()才逐渐成熟。

A.萌芽阶段B.建立阶段C.巩固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

25.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壶形C.钟形D.三者都不是

2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水稻C.菠菜D.大麦

27.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28.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29.两种动物间的斗殴属于()A.捕食B.干扰竞争C.利用竞争D.他感作用

30.鸟类的存活曲线为()。

A.A型B.B型C.C型D.混合型

31.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A.温度的变化B.水分的变化C.日照长度的变化D.光照强度的变化

32.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平均温度B.月平均温度C.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度)D.大气温度

33.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34.在植物花芽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光照长度B.光照强度C.光照时间的早晚D.光照速度

35.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氧化物酶体

36.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37.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D.以上三者都是

38.新疆的葡萄、瓜等比较甜,其主要原因是()

A.干旱缺水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现象D.化肥用量低

39.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

40.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都不是()

41.导致生物群落水平上复杂镶嵌性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物种在群落内均匀分布B.群落内部环境的不均匀性C.种内相互关系的作用D.亲代的迁徙习性

42.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43.山地的方位对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是()。

A.北坡森林上界比南坡高

B.东坡与西坡及东北坡和西南坡日照时数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北坡

C.南坡或东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西坡最寒冷

D.辐射收入南坡最多,北坡最少

4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老鼠B.麻雀C.鱼D.熊猫

45.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46.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

47.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48.面粉中的黄粉虫具有()特征。

A.随机分布B.聚集分布C.均匀分布D.扩散分布

49.种群的最大出生率是指()。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B.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C.在一定条件下,种群出生的新个体与死亡个体的比率

D.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50.种群是指()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二、填空题(20题)51.生长在欧亚大陆寒带、温带地区的许多小型鸟类,通常冬季停止繁殖,到春季开始繁殖。在秋季因寒冷而停止繁殖以前,这些种群的数量______。

52.岩石风化的产物称为______。

53.根据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将植物分为______、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等三类。

54.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丰富度和种的______两方面含意。

55.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组分是生产者和______。

56.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

57.某些植物能够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产物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58.生态系统的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其中消费者的生产属于______生产。

5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___。

60.生物在扩散定居过程中,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改造环境,使得原来的生境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______。

61.由于周期性灾害的影响,群落发展的结果不能达到顶级阶段,这种群落称为______顶级群落。

62.在某些地方,乔木常常都长成畸形,树干向背风方向弯曲,树冠向背风方向倾斜,形成所谓“旗形树”,这是受______的影响。

63.土壤有机质可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64.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______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

65.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______或配置状态。

6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而物质流是循环往复的。

67.种群一般有三个群体特征,即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______。

68.长江流域夏季__________和秋季寒露风是造成水稻空瘪粒形成的主要原因。

69.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体之间的______,形成了今天在地球表面生存的两百多万个物种。

70.我国的沼泽可分为木本沼泽、__________、苔藓沼泽。

三、判断题(10题)71.目前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

A.正确B.错误

72.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A.正确B.错误

73.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74.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A.否B.是

75.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A.正确B.错误

76.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77.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只有最善于飞行的动物生存。()

78.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A.正确B.错误

79.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A.正确B.错误

80.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四、简答题(5题)81.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82.为什么食物网中生物的营养级不会超过五个?

83.物种间竞争的特点是什么?

84.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85.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五、论述题(2题)86.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87.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六、单选题(0题)88.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

A.逐级递减B.逐级增加C.保持不变D.先增后减

参考答案

1.A

2.B解析:生长型与群落外貌无关,是一个物种的自身特点,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适应不同环境而区分为不同生态型,生活型指不同物种适应同一环境而具有的特点,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活型反映了群落外貌特征,故选B。

3.C

4.D

5.B

6.A解析:蝗虫适宜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一般蝗灾多发生在旱季、旱区,所以降雨对蝗虫的影响是很大的,故选A。

7.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8.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9.D

10.B

11.C

12.A

13.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14.A

15.D

16.B

17.A

18.D

19.D

20.A

21.B

22.B

23.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24.B

25.B

26.B

27.B

28.B

29.B

30.B

31.C

32.C

33.B

34.B

35.D

36.B

37.D

38.C

39.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生态圈生态学(又叫全球生态学)。

40.C

41.B

42.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43.D

44.C解析:一般陆生动物是恒温动物,而水生动物往往受水体温度影响而变温,故选C。

45.D

46.A

47.B

48.C

49.A

50.A

51.最高

52.土壤母质土壤母质

53.湿生植物

54.均匀度

55.分解者

56.生理辐射

57.他感作用

58.次级次级

59.能源利用效率

60.反应反应

61.灾变性灾变性

62.强风方向

63.腐殖质;非腐殖质

64.十分之一

65.比例比例

66.单方向的单方向的

67.遗传特征

68.干热风

69.生存竞争生存竞争

70.草本沼泽

71.A

72.A

73.N

74.Y

75.A

76.N

77.N

78.B

79.B

80.Y

81.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

82.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指一种生物同另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而是指某一层次上的生物和另一层次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构成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营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地减少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第五营养级的能量已经很少不能够为下一个营养级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证下一个营养级的生存。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指一种生物同另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而是指某一层次上的生物和另一层次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构成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营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地减少,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第五营养级的能量已经很少,不能够为下一个营养级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证下一个营养级的生存。

83.种间竞争的一个特点是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种间竞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到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种间竞争的一个特点是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种间竞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到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

84.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85.(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进入生态系统;(2)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进入生态系统;(3)以生物化学潜能存在于系统中,或作为产品的形式输出系统之外;(4)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的热能从系统消失;(5)作为开放系统,某些有机物会通过动物迁移、水和风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系统。

86.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