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电容器瓷的主要系列_第1页
独石电容器瓷的主要系列_第2页
独石电容器瓷的主要系列_第3页
独石电容器瓷的主要系列_第4页
独石电容器瓷的主要系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材料国家级精品课程复合钙钛矿系含铋层状结构化合物系BaTiO3基瓷料

PLZT系瓷料

抗还原瓷料§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1.复合钙钛矿系铌镁酸铅(PMN)系(低频MLCC)铌铁酸铅(PFN)系(低频MLCC)钨镁酸铅系(PMW)(高频MLCC)铌锌酸铅系(PZN)§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①.铌镁酸铅(PMN)系(低频MLCC)PMN晶相的性能:(复合钙钛矿):

Tc=-12℃

ε(-12℃)=15000

tgδ<0.01

烧成温度:1050℃特点:介电系数高,烧结温度较低。§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采用PbTiO3作为移动剂。PbTiO3的性能(钙钛矿):

Tc=490℃

ε(常温)=150

烧成温度:1130℃特点:引入PbTiO3后,烧成温度提高到1230℃左右,但Tc向工作温区移动。(10~15mol%)§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采用PbCd1/2W1/2O3作为助熔剂:反铁电体Tc=400℃ε(常温)=90tgδ<0.015αε=x10-6/℃烧成温度750℃,860℃熔融特点:瓷料烧结温度在920℃左右,可配合Ag电极的使用,可微调Tc。(生成液相,材料中的缺陷增多,活性增大)§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为进一步改善瓷料的介电性能,在上述配方基础上外加PbO-Bi2O3-SiO2低温玻璃。特点:提高介质中液相对晶粒表面的润滑作用,防止晶粒长大。(0.7~1.0%)过多玻璃相会导致介电系数极大地下降,损耗增加。§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工艺问题:在Pb(Mg1/3Nb2/3)O3的合成过程中,由于PbO的挥发,在500℃以上易生成低介电常数的焦绿石相(3PbO·2Nb2O5,简称P3N2)。解决方法:a.添加PbO过量

b.两步合成法

(1)MgO+Nb2O5→MgNb2O6(2)PbO+MgNb2O6→Pb(Mg1/3Nb2/3)O3§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②.铌铁酸铅(PFN)系(低频MLCC)

由于Pb(Fe1/2Nb1/2)O3铁电体的Tc在112℃,室温下ε在2000左右,故必须加入合适的移动剂,将居里点移到室温下,以获得极高的介电常数。§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经验证明,当溶质和基质的结构中有一共同阳离子,则钙钛矿型固溶体的居里点随组分的固溶量作单向变化。常用的移动剂:

Pb(Fe2/3W1/3)O3PFWTc=-95℃Pb(Ni1/3Nb2/3)O3PNNPb(Zn1/3Nb2/3)O3PZNPb(Mg1/3Nb2/3)O3PMNPb(Co1/3Nb2/3)O3

PCN§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PFW-PFN瓷料存在缺点:1)介质损耗>5%2)电阻率低<106Ω.m

解决措施(改性):

1)加入V、Nb、Ta、Bi、Mn、Mg、Ni、Cr中的一种以上的氧化物作为添加剂,使tgδ↓、ρ↑。

2)加入第三种复合钙钛矿型化合物:

Pb(Ni1/3Nb2/3)O3、Pb(Mn1/3Nb2/3)O3、Pb(Zn1/3Nb2/3)O3,使tgδ↓、ρ↑。§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典型配比(PFW)0.41-(PFN)0.49-(PT)0.1烧结温度870~930℃

使用Pd/Ag(10/90)内电极高比容(110μF/cm3)低损耗角正切(<1.5%)较高绝缘电阻(>103MΩ),低老化率和高介电强度(>25.5kV/mm)的MLCC§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③.钨镁酸铅系(PMW)(高频MLCC)复合钙钛矿结构反铁电体:Tc=+39℃tgδ≤5×10

-4

ε(常温)=75,εmax=115

烧成温度:960℃改性:1)

添加La2O3或Y2O3

,使烧结温度↓,aε向正温方向移动(减小)。2)添加BiMg2/3Nb1/3O3玻璃相,使致密度↑、机械强度↑、aε为-750~-130ppm/℃。§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1)PMW(Tc=+39℃)加入PMN(Tc=-12℃),使Tc降低到使用温度之下,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瓷料的主晶相为顺电相,降低损耗,适用于高频。缺点:tgδ仍较大,10-4。

2)加入钨镉酸铅(PCW)作助熔剂,降低烧结温度,tgδ↓。§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④.铌锌酸铅系(PZN)Tc=140℃特点:PZN-9mol﹪PT固溶体在室温下具有准同型相界(MPB)。用熔融法可在MPB组成附近合成钙钛矿结构的PZN-PT单晶,具有ε=60000,但一般很难合成,容易生成稳定的立方Pb3Nb4O13焦绿石相混合体,使介电性能下降。(可加入SrTiO3、PbTiO3、BaTiO3减少焦绿石相)§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以上仅介绍了几种比较典型的复合钙钛矿型MLCC瓷料,围绕低温烧结陶瓷材料,可采用Ag(70﹪~85﹪)﹣Pd(30﹪~15﹪)合金作内电极,改善性能,降低成本,已由一元发展到二元甚至三元复合钙钛矿型化合物系列陶瓷,如PMN-PZN、PMN-PNN-PFN,PNN-PZN-PMN等等。我国清华大学研究了低温烧结的上述瓷料,可与Ag电极或含Pd为5﹪的Ag电极相匹配,大大的降低了MLCC生产成本。§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2.含铋层状结构化合物系.含铋层状结构化合物的结构特点.Bi化合物的特点.

Bi化合物的优点.Bi化合物在MLCC瓷料中的应用①.含铋层状结构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含铋层状结构化合物是由前苏联Smolensky在PbBi2Nb2O9中发现的,是又一大类材料,其化合物通式为(特征为各向异性):

(Bi2O2)2+(Mn-1RnO3n+1)2﹣

其中:M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Na+、K+、Pb2+、Sr2+、Ba2+、Bi3+等1、2和3价离子。

R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Ti4+、Zr4+、Sn4+、Nb5+、Ta5+、W6+等4、5和6价离子。

R处于氧八面体中心,n为整数1、2、3、4、5。

(Mn-1RnO3n﹣1)钙钛矿结构,层间有(Bi2O2)存在。§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Bi4Ti3O12晶体SBT晶体结构§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②.

Bi化合物的特点ε小,一般为几百高品质因数高稳定性,高居里温度,适合作高频独石瓷料对称性低,可采用适当的定向工艺制备与单晶相仿的各向异性陶瓷材料,即织构陶瓷由于存在(Bi2O2)2+的滑移面(001),且熔点低,易于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大的蠕变§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③.Bi化合物的优点

烧结温度低:1050~1200℃

烧结性能好,易得到致密烧结体

ρv高,1011~1013Ω·cm

晶粒均匀,大小为5~10μm

抗电强度高:约45KV/mm

总之是一种较理想的不含铅的低温烧结、高频MLCC瓷料。§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④.Bi化合物在MLCC瓷料中的应用铌铋镁系MgO-Bi2O3-Nb2O5

ε=90~150,tgδ<10×10-4,ρv≥1011Ω·cm铌铋锌系ZnO-Bi2O3-Nb2O5

ε=75~140,tgδ≤5×10-4,ρv≥1011Ω·cm

性能、工艺优于铌铋镁系,烧成温度低:840~880℃§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3.BaTiO3基瓷料BaTiO3的介温特性差,居里峰尖锐,需加入移动剂和展宽剂。BaTiO3基瓷料的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若作为MLCC瓷料,则必须与钯或铂等贵金属作内电极,MLCC的成本很高。需降低烧结温度,使之能与Ag或Ag-Pd电极匹配。§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介温特性改性:移峰:加入移动剂展峰:加入展宽剂:Ca、Nb、Bi形成壳-芯结构晶粒细化:细晶剂§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降低烧结温度:1.加铋层化合物(Bi4Ti3O12、Bi4Zr3O12、Bi4Sn3O12、Bi2WO6、PbBi4Ti4O15)

中温烧结MLCC,采用Pd30-Ag70电极。典型的液相烧结,Bi化合物玻璃相包裹BaTiO3相,由于它们的膨胀系数有明显差别,故产生应力而起展宽和移动作用。2.

添加助熔剂:Bi2O3、B2O3、SiO2、玻璃等。§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4.PLZT系瓷料(反铁电体)特点:偏压特性好、ε高,损耗小、击穿强度高。改性:a.加入反铁电体Pb(Cd1/2W1/2)O3、Pb(Co1/2W1/2)O3、Pb(Mg1/2W1/2)O3b.加入铁电体Ba(Cu1/2W1/2)O3、BiFeO3。烧结温度低于1100℃,但介电性能不甚理想上述讲的基本都是低温烧结的MLCC低频/高频瓷料,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5.

抗还原瓷料目的:由于一般BaTiO3系MLCC需在1300℃以上烧成,故必须采用难氧化、高熔点的贵金属作为内电极。而MLCC的成本中内电极的成本就占30~80%,因此要降低MLCC的成本,必须采用廉价的金属来作为MLCC的内电极。常用的廉价金属为镍和铜,镍的熔点比铜高。

难点:金属镍的熔点(1455℃)高于BaTiO3系陶瓷的烧结温度,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镍在空气中加热易氧化,这种镍内电极的MLCC就必须在强还原气氛的保护下烧成。含钛陶瓷在还原性气氛中往往会产生Ti4+→Ti3+还原,而使其丧失绝缘性能,甚至变成半导体,故我们需对BaTiO3系瓷料进行改性,使之具有一定的抗还原性,即所谓的抗还原性瓷料。受主掺杂制备抗还原瓷料。最典型的掺杂:Ca2+§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5-2独石瓷的主要系列

在[A]/[B]>1,即,A位离子过量。虽γCa2+稍大于γTi4+,但少量Ca2+(<2mol%)可挤入Ti4+位置,Ti4+位上的Ca2+起受主作用,产生非本征氧空位:(1)而在还原气氛中烧结时,BaTiO3晶格上出现二价电离氧空位(本征氧空位)和在Ti4+3d能带内参与导电的两个电子:(2)

由质量作用定律得:(3)其中n为电子浓度,K为反应常数。电中性条件为:(4)如果Ca2+起受主作用而引起的氧空位浓度比氧挥发形成的氧空位浓度大,则电中性方程为:(5)将(5)代入(3)得:(6)由(6)式可见,Ti4+位上的Ca2+抑制了电子浓度,使BaTiO3在还原气氛中也能保持高的绝缘电阻率。技术证明,只有在(Ba+Ca)/Ti>1时,Ca2+才能占据最多2mol%的B位,抑制电子浓度,阻止其半导化进程。在Ca掺杂基础上,引入“魔力离子”——稀土。镍电极MLCC抗还原陶瓷材料的组成设计方案;

1、在BaTiO3基料中采用非化学计量配比,使Ba/Ti摩尔比大于1,同时引入Ca作为主要的受主掺杂元素使瓷料具有一定的抗还原能力,引入BaZrO3则使瓷料的居里温度移动到室温附近。

2、在此基料中再引入少量的其他受主离子或稀土离子如Mn2+

、Mg2+

、Fe3+

、Zn2+

、Y3+

、Ce3+

、Co3+等使瓷料的抗还原能力进一步增强,介质损耗进一步降低,并使介电峰展宽,在较宽的居里温区内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并使瓷料的介电温度特性满足规定要求,以适合制备大容量的镍电极MLCC。稀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