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0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常握文中涉及到的常用文言词语。2.疏通文意,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语气词、称谓语,能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教学难点是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荀子《劝学》中的名言导入】[课堂活动]填写《劝学》的名言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过渡语]上面的话出自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劝学》,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劝学”的文章,五百多年后的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孙权劝学吕蒙学习的故事。二.文学常识1.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2.人物简介⑴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⑵吕蒙(178-219),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⑶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常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人物关系]孙劝-吕蒙(上下级),吕蒙-鲁肃(同事)三.诵读感知1.听诵读,正字音。⑴卿(qīng);⑵邪(yé);⑶遂(suì)。⑷更(gēng)2.自由读,明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展示读,纠错误。四.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2.完成文章情节概括。学生翻译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四.感知探究(孙权劝学)1.孙权一劝(上级与下级)【课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疏通文义】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注释】①初:当初。②谓:对……说。③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④今:现在。⑤涂:同“途”。当涂:当道,当权。⑥掌事:掌管军中的事务。⑦可:可以。【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⑵蒙辞以军中多务。【注释】①以:用。②辞:推托。③务:事务。④多务:事务多。【翻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加以推托。或“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学生活动]用“文言文”把“蒙辞以军中多务”变成吕蒙的一句话吗?蒙曰:……蒙曰:“军中多务,无暇,如何能学!”(沟通受阻,吕蒙很不给面子啊!)2.孙权二劝(上级与下级)[问题思考]孙权会怎么做呢?可能“打”,也可能“逃”。⑴打权怒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叫臣学,臣不得不学!不学,杀!”⑵逃权叹曰:“罢了,罢了……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此人非帅才,随他去吧!”⑶孙权的做法【课文】权曰:“孤⑺岂欲卿治经⑻为博士⑼邪⑽!但⑾当涉猎⑿,见往事⒀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疏通文义】⑴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注释】①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欲:想要。④治:研究。⑤经,儒家经典。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简称《诗》《书》《礼》《易》《春秋》⑥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⑦为:做。⑧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⑨博士:古今异义词。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名。或“学位的最高一级”。⑩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翻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注释】①但:只,仅。②但:古今异义词。古义,只,仅。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③当:应当。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猎:阅读。⑥见:了解;⑦往事:指历史。⑧耳:表示限制,语气词,可译为“罢了”。⑨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翻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⑶卿言多务,孰若孤?【注释】①言:说。②孰:谁。③若:比得上。【翻译】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⑷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注释】①常:经常,常常。②自:自己。③以为:认为。④益:益处,好处。【翻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⑸蒙乃始就学。【注释】①乃:于是,就。②始:开始。③就:从事。【翻译】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问题思考]⑴用自己的话表扬孙权“会说话、会沟通”。①要想让对方做啥事儿,一定要充分挖掘对方的需要,让对方看到这么干对自己有好处。②孙权没有给吕蒙扣上什么“不会安排时间”“不勤奋刻苦”等大帽子,而是摆了事实。事实永远比语言更有力量。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际交流中千万不要轻易作道德评价,这样做很容易伤人。③为吕蒙量身定制了——学习目标。看到好处摆清事实学习目标⑵学借鉴:既不“逃”也不“打”的孙权,这次沟通中值得学习的方面有哪些?“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严厉中有关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批评中有宽容)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责备中有爱护)①不愤怒,被拒绝后依然尊重对方,而且还不放弃。②充分挖掘了对方的学习需求。③给对确定了合适的学习目标。④让对方看到读书的好处。⑤不轻易进行道德评价,用自己的经历作为理由说服对方。3.鲁肃与吕蒙(同事之间)——鲁肃赞学【课文】及⒁鲁肃过⒂寻阳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⒄才略⒅,非复⒆吴下⒇阿蒙(2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2)刮目相待(23),大兄(24)何见事(25)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疏通文义】⑴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注释】①及:到了…的时候。②过:到。③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在句子翻译中可以不翻译。④与:和。⑤论议:讨论评议。⑥大:非常,十分。⑦惊:惊奇。⑧今者:现在。⑨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⑩非:不。复:再。非复:不再是。【翻译】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天下的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⑵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注释】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三:泛指多次。这里的“三日”表示很短的时间。“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即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刮目:擦擦眼睛。⑤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⑥何:为什么。⑦见:认清。⑧见事:认清事物。⑨之:助词,无意义。⑩乎:啊。表感叹语气。【翻译】吕蒙说:“与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⑶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释】①遂:于是,就。②拜:拜见。③结友:结为朋友。【翻译】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异中带有喜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骄傲中带有调侃)[资料助读]【资料一】鲁肃、吕蒙结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帮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三国志》)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问题思考]①鲁肃对吕蒙最初的态度是怎样的?(瞧不起吕蒙)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蒙思:“士可杀不可辱,肃既轻吾,此辱大也,后必辱之!”蒙思:“肃既轻吾,割袍断义,终不往来也。”如果吕蒙这么做了,那三国时代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原文)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译: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①鲁肃是什么态度呢?(敷衍的态度。不屑讨论的态度。)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蒙怒曰:“汝敷吾,不可交也!”蒙怨曰:“汝轻吾,何必为汝劳,作罢,作罢!”吕蒙如果这样想了,那三国的历史也就改写了。(原文)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译:东吴与西边的刘备虽然联合抵御曹操,号称是一家,而且关羽是虎将,我们的计策怎难不预先制定。于是为鲁肃谋画了五条计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鲁迅于是越过坐席靠近他,抚摸吕蒙的背部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到了这高的地步。”于是拜别蒙母,和吕蒙结友而道别。[问题思考]吕蒙是靠什么征服了鲁肃这个高傲的家伙呢?①有真才实学,而且还能够以自己的才能帮助朋友。)②要得到,必先付出,这很重要。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具体分析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