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_第1页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_第2页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_第3页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_第4页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第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应激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一般认为,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临床表现与病程的因素有: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社会文化特点个体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态度、信念及当时的躯体功能状况等。第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1982)反应性精神病总患病率为0.68‰现患病率为0.08‰以青壮年发病多见男女性别相近国外研究表明女性多于男性第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严重的急剧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一般在一个月内未缓解者,不做此诊断。第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正性的应激事件:如职务突然被提升、买彩票中巨奖、突然宣布的结婚、意外高考的成绩、其他意外的收获等。负性的应激事件:如突然被撤职查办、重大的损失、失去亲人、被诊断患有致死性或致残性疾病、车祸等突然发生的伤残、高考失败、离婚、发现配偶不忠、被人强暴、抢劫、家庭暴力、火灾、洪水、地震、恐怖、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一)致病因素第5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可将应激事件分为突发性的、慢性的和特定时期的(如周年)应激几类。按照事件与当事人的关系,应激创伤既可能是个人亲身经历的事件,也可以是经由电视媒体、报纸和杂志文章、市井谣传等途径所接受的间接经验。按照应激事件的数量:可分为单个的和多个叠加的应激。第6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第7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部分病人表现为运动性抑制,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缩,少语少动,近亚木僵状态。第8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闪回(flash-back)、触景生情等多种途径引发个体反复重新体验,而个体则对能勾起痛苦回忆的刺激尽量回避。常伴有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等症状.幻觉妄想罕见。第9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个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应激事件作诱因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症状特点;病程一般在一周以内且缓解良好。短暂性精神障碍发作:如妄想阵发,旅途精神病等,此类病人病前常无重大心因,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如精神病性症状)。第10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癔症:癔症常在心因下诱发,因此短期内常难于鉴别,不过癔症的表现更为多样化,带有夸张做作和表演性,暗示性强。结合病前的性格特征和多次发作的病程特点,不难鉴别。

第1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典型病例某女,26岁,大专文化,某公司业务员。因急起失眠,言行紊乱一天入院。一天的晚上,病人与其男友在江边树下约会,突然出现两个持刀歹徒抢劫。病人当时吓得大声呼救,男友奋力搏斗,手臂被砍一刀,鲜血直流。歹徒抢劫未成,落慌当晚,病人即出现恐惧不安,兴奋躁动,表情迷茫,行为冲动,踢第1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踢打闻讯赶来的家人和警察,被强行送入某医院急诊室,行镇静治疗。病人只睡了约2小时后醒来,仍表现恐惧不安,起坐不宁,后转入病房。病人对发生的经过不能完全回忆,只知道有一高一矮两个男人持刀抢劫一事,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经一周治疗后,病人情堵行为恢复正常,但诉再不敢晚间外出。诊断:急性心因性反应第1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创伤后应激障碍此病又叫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在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后,导致延迟出现或长期存在的精神障碍。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地震、凶杀等,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是影响病程迁延的因素。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第1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5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6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7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社区调查居民终生患病率为1%-14%,高危人群中(战后复员军人,天灾人祸中的幸存人群)患病率则高达3%-58%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

第18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遭受灾难打击时出现的五个心理周期第一期:遭难者表现明显的焦虑和特殊的恐惧。第二期(冒险一试或英雄期):此时个体以全部的精神汇总于灾难,全力自救和帮助别人,精神和体力处在消耗之中,完全筋疲力尽,士气低落或孤注一掷、破罐破摔。第三期(蜜月期):受害者感到幸运和欢心,庆幸自己幸存。第19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玉树地震10岁藏族男孩自愿当志愿者照顾伤员并身兼翻译

第20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四期(幻想破灭期):表现为不满和挫折,自己觉悟到损失是何等重大,有关机构帮助不够。第五期(重新调整期):此时心理重建过程开始,情绪有所恢复,个体表现出切合实际的认识,愿意接受客观事实,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努力去解决问题,安排计划未来。第2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临床表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flashback)当面临类似情绪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第2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第2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不亲切,对亲人情感变淡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

第2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诊断与鉴别诊断此病在早期常有诊断为急性应激性障碍,因两者症状有许多重叠之处,最大的差异是PTSD常无意识障碍。对近期内曾遭受过重大创伤的个体,其临床表现又符合以上所述的疾病特征者,应考虑PTSD的诊断。第25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抑郁症,常无严重的创伤性应激事件,抑郁情绪常较重,常有自责、消极、自杀的言行,情绪有晨重夜轻的变化等而有别于PTSD病人的情绪回避行为。慢性焦虑症对自身健康过于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而常无严重精神创伤史。第26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典型病例某男,41岁,机械厂工人。退伍军人,1979年参加自卫反击战,当时作为先遣部队深入敌占区。途中,有彝隹战友田踩地雷被炸死,其中有两位是他的好朋友。亲眼目睹战友被炸得血肉横飞,其中一战友的一条血淋淋的大腿就落在他的眼前,惨不忍睹,他自己也负轻伤。其后,敌军反击,经过浴血奋战,我方部队死亡过半。后退守到一掩蔽区,第27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眼望四周,到处都是阵亡战士的尸体,血肉模糊,有掉眼睛的、有胃肠外流的、有断胳膊少腿的。更令人害怕的是,我方战士已弹尽粮绝,饥饿和死亡随时威胁着他们。如此竖持近4天。后被我方大部队救回而幸免予难。战争结束后,病人退役到长沙某厂当工人,同事发现这位英雄常常沉默少语,不太喜欢与人交往。家人反映,病人似乎性格都有改变,对亲友冷淡,无故发脾气。第28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病人自诉睡眠差,恶梦频频,有时常在噩梦中惊醒,脑于里经常控制不住的浮现战友被炸死时的那一幕幕惨景。病人不愿看有关战争的电影或电视,甚至听到放鞭炮声都紧张不安。曾多次就诊精神科,服用过阿米替林、地西泮、阿普唑仑等多种药物,症状反复不定,现仍未结婚,受单位照顾从事工厂绿化工作。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第29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适应性障碍指由于个体素养或个性的缺陷而导致对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性刺激不能适当地调适,从而产生较明显的情绪困扰、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并造成社会功能受损。这种障碍的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不超过6个月),随应激事件的消除和应付能力的改善而恢复。第30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致病因素此病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存有性格缺陷,应付方式单调生硬,既往生活经历不足,个体遭受应激时处于生理功能相对虚弱期就易于产生。第3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概括:有应激源,并持续了较长时间;人格具有易感性;体质较差。案例:李某,男,18岁,大一学生。他是独生子,在家里倍受宠爱,自然地产生了自我中心的习惯。在生活中,他几乎没有做过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生活用品都是家里给准备的,实际生活能力很差。到了大学,衣服换了以后,虽然自己也认为应当及时洗,但总是拖一二天才会去洗。因此,受到同学的善意嘲笑,但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他,已是很难忍受了。另外,和同学的关系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总感到和别人格格不入。他感到没有意思极了,产生了自卑心理,有些承受不了。第3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临床表现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以抑郁心境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可伴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其程度常较重性抑郁为轻,迟滞现象不明显,有激越性抑郁的特点。第3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以焦虑为主症者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可有心慌、呼吸短促,窒息感,有的病人则表现为抑郁、焦虑的混合状态。以品行障碍为主症者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一些品行障碍与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如逃学、斗殴、偷盗、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过早性行为等。也有的表现为情绪和品行障碍共同存在,或仅表现为躯体不适、社会退缩、工作和学习能力受抑制为主的形式。第3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如移民、出国、退休、人伍等)精神障碍始于事件后3个月内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情绪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妨碍了社会功能,且病情至少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35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鉴别诊断人格障碍重要的是病史,如症状表现仅为原有人格障碍表现的加重,则没必要下两个诊断,如应激事件导致了新的症状的产生,可下两个诊断。应激源消失,适应性障碍症状改善,而原有的人格障碍症状不变。PTSD一般引起PTSD的应激源常很强烈,差不多对所有的人都会引起痛苦体验和症状,且症状表现相对固定,常反复回忆或重现创伤体验而有别于适应性障碍。

第36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1-心理失衡问题:某大学生,是一个农家子弟。父母希望他出人头地。他也很争气,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都是第一,受到老师的喜爱和其他家长的夸奖,别的同学都围绕他转。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但是,一个学期下来,他竟然没有进入前几名。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打击,感到自己原来这样没有用,出现学习困难、失眠等,最后不得不休学。休学一年后,学校希望他回校学习,但是他感到没有信心,准备退学。

第37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2-目标性迷惘问题:某男,新生。自称入学近半个学期了,仍感到似乎还未开始大学生活。上课听不进去,不感兴趣;课外也很无聊,靠看小说、录像或闲聊打发时光。大学已经考上,一下子没了目标,将来找工作,又据说主要靠"关系,所以学习好坏无关紧要。当然,凭自己的智力,60分还是能通过的,但很不甘心,难道就这样度过大学生涯吗?很苦恼,有时感到焦虑。第38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3-文化心理适应问题:某女,大一学生,自称非常不喜欢海南人。原因是,她有一个海南的同学,其行为习惯她特别不能接受。看到海南人就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严重到不能和他们在一起学习,不能听到他们说话,甚至不能看见当地的工艺品。这些想法很强烈,使她脑子里天天想这样的事情,搞得自己心神不宁,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她也感到这样想没有道理,但就是不能自我控制。她迫切要求咨询老师给出方法,快快解决问题。第39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4-厌学性心理困惑:某男,一年级学生。自称原以为大学是非常好的,老师很有水平。谁知有些老师没有什么水平,好像连我们中学的老师都不如。同学里面,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人甚至干违法的事情,有些同学连起码的修养都没有。来这里能否真正学到东西,很难说。我都不知道如何办?心情很压抑。

第40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5-生活技能缺乏的心理无助感:某男,大学新生。他是独生子,在家里倍受宠爱,自然地产生了自我中心的习惯。在生活中,他几乎没有做过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生活用品都是家里给准备的,实际生活能力很差。到了大学,衣服换了以后,虽然自己也认为应当及时洗,但总是拖一二天才会去洗。因此,受到同学的善意嘲笑,但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他,已是很难忍受了。另外,和同学的关系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总感到和别人格格不入。他感到没有意思极了,产生了自卑心理,有些承受不了。第4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6-专业适应心理困惑:李某,女,大一学生。自称高中时成绩优秀,但高考发挥不好,被录取到自已志愿以外的一个基础学科专业。其家长对这一结果深感失望,总在叹气,常说,读这么个冷门专业,又辛苦,将来找工作恐怕都困难,交几千元学费是否值得?这给了该生很大的压力。上课几周来,总在想关于将来的工作和前途的事,心烦意乱,对学习没有兴趣。

第4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预防与治疗

适应障碍预防的基本措施是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案例:李某,女,大一学生。自称高中时成绩优秀,但高考发挥不好,被录取到自已志愿以外的一个基础学科专业。其家长对这一结果深感失望,总在叹气,常说,读这么个冷门专业,又辛苦,将来找工作恐怕都困难,交几千元学费是否值得?这给了该生很大的压力。上课几周来,总在想关于将来的工作和前途的事,心烦意乱,对学习没有兴趣。

第4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心理危机的干预第4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危机事件与心理危机应激事件:凡引起个体高度紧张的事件都叫应激事件。不论事件的内容如何,令人高兴的或沮丧的,鼓舞的或打击的,都可以成为应激事件。创伤性危机事件:当事件是灾难性的或负性的,而且对人的心理具有相当大的冲击性时就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如地震、洪水等。第45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0世纪的重大危机事件回顾点击画面播放第46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47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48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汶川地震第49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亲历亲人的死亡第50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现场的

救助人员第5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目睹悲惨现场的救助人员失声痛哭!!第5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概念所谓心理危机,是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应激,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所谓危机干预,则是解决危机造成的心理功能损害,使之恢复至危机前的状态。第5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008年四川地震后自杀的官员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董玉飞是北川灾后首例轻生的政府官员。10月16日,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当地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县政府办公楼7楼跳下,当场身亡。谢的自杀可能与近期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

11月20日绵阳市政府办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从15楼上一跃而下。何宗华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何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第5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恐怖事件和战后的精神障碍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后,约有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约有24%的人出现较严重的焦虑,7%的人去寻求精神科的帮助。美国在海湾战争后有数千人患有“海湾战争综合症”。今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时就派遣了200名心理医生。第55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非典”后的恐惧今年初中国出现“非典型肺炎”流行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恐典症”以及相伴随的抢购“板蓝根”、食用白醋和大米,继而一些地区出现停课、封校、工厂、商店关门的现象,一时间商业、交通、航空、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顾客急剧减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近2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第56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组织经常面临的危机类型第57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大学生常见的危机事件躯体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对自我形象、自尊、就业影响较大的疾病。失恋等情感问题。发生过性关系的,公开的恋情,三角的恋情,女性冷暴力、未婚先孕等情况冲突较大。学习困难,考试失败,成绩很差,不能毕业。家庭问题,经济困难,亲子关系恶化。人际关系障碍,形单影只,社会支持不足。第58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从问题的发生到危机的解决,评估是中心,要贯穿整个过程。对危机者进行评估是危机干预工作的第一步,及时对危机者进行恰当的评估,直接影响到危机者干预的成败。评估第59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从3个方面进行评估:认知、情感、行为

1)

危机的严重程度:危机是有时限的,一般在几天之中,度过了这几天,危机状态不是好转就是恶化。因此在尽可能短的情况下进行评估,不可能掌握全部病史资料,要求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高,技术要全面,尽可能快速的作出评估结果第60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认知方面:

对危机认识的真实性、一致性是否统一, 时间性有多长, 自身想改变危机处境的想法有多少等?第61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感状态: 情绪方面的反应一般是求助者心理失衡的首发表现。主要表现----过度的情绪反应或失控,严重的退缩或孤立。第62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精神活动:

求助者是否能在短期内尽快恢复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调动危机者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一旦求助者主动的做一些事情,他的积极性也就开始发挥作用,干预工作者就可以逐步的营造不断向前的氛围。第63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危机人群的致命程度:

并不是每一位危机求助者都想要自杀,但是在处理危机时,干预工作者必须要了解自杀的可能性。有时危机者掩盖自杀的真实想法,但有时其亲属也会忽视危机者的自杀危险,认为他不会真的的自杀。

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不代表危机真正过去,只是说明危机的急性期过去了,还需要关注和进一步的帮助。第64页,共7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可利用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要评估求助者还剩下多少应付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