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1页
高二化学教案:《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2页
高二化学教案:《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3页
高二化学教案:《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4页
高二化学教案:《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假设你曾歌颂拂晓,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下面是为您推举高二化学教案:《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试验目的:1、生疏镁、铝、铁的重要化学性质和氢氧化铝的两性。2、了解氧化铝的保护膜的作用。3、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试验说明:一、镁、铝与酸、碱的反响镁条、铝片在盐酸中猛烈反响,放出大量氢气。假设在盛有盐酸的试管口用火柴点燃即有微弱的氢焰。也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把氢气收集在试管里,用爆鸣法检验生成的是氢气。为了促进铝跟NaOHNaOH时,应马上将酒精灯移开。二、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试验中所用的NaOHCO32-的干扰。当Al〔OH〕3剂,既检验不出它的碱性,也检验不出它的酸性,由此可以看出,Al〔OH〕3碱性只有当它跟酸反响时才显示出来,它的酸性也只有当它跟碱反响时才显示出来。三、氧化膜的保护作用用小刀在已钝化的铝片外表划线时,应划得深一些,使里面的铝暴露出来,这样会使铜析出得快且明显一些。建议最好不要用浓硫酸来做铝片的钝化试验,因效果不太好。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4、5否则看不到血红色与蓝色,而看到黑色与紫黑色。五、铁离子的检验在FeCl3Fe3离子会全部被复原Fe2离子。此时参加KSCN问题和争论提示:铝是活泼金属,能跟稀盐酸发生猛烈反响,置换出氢气。浓硝酸是强氧化剂,能使铝钝化。它使铝外表上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挡里面的铝连续跟硝酸反响,所以铝跟浓硝酸不发生猛烈的反响,且反响主要不放出氢气。Al〔OH〕3Al〔OH〕3Al3沉淀完全。因此在用Al2〔SO4〕3Al〔OH〕3NaOH往AlCl3NaOHAl〔OH〕3过量的NaOH往NaOHAlCl3Al〔OH〕3AlCl3可以在FeCl2〔如KMnO4浓硝酸等〕,使FeCl2FeCl3。可以在FeCl3〔如KIFe等〕,使FeCl3FeCl2。Fe〔OH〕3NaOHAl〔OH〕3稀硫酸,又能溶于NaOH附: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氧化试验的改进〔Ⅰ〕一、操作步骤2g〔NH4〕2Fe〔SO4〕2·6H2O],5mL2mL〔液封〕。切取黄豆粒大小的钠粒,吸净煤油后沿管壁滑入试管内。Fe〔OH〕2取下胶塞,用玻璃管和吸耳球向溶液中渐渐的吹入空气,再观看难溶物的颜色变化。二、现象浅绿色溶液与苯形成了明显的界面;投入的钠粒跟溶液快速反响熔化成小球在界面之间上下移动,直至消逝;溶液中形成了白色难溶物;鼓入空气后白色难溶物快速变为灰绿色,进而变为红棕色。三、优点硫酸亚铁铵中的Fe2很稳定,有利于Fe〔OH〕2苯层的液封极大地抑制了氢氧化亚铁向氢氧化铁转化,使在H2Fe〔OH〕2Fe〔OH〕2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氧化试验的改进〔Ⅱ〕一、试验装置〔如下图〕A、BF〔8mol·L-1〕E〔30%〕二、试验操作及现象分别在A、B1g2g定在铁架台上。关闭cda3mL铁反响完得淡绿色溶液〔漏斗颈口此时还未液封〕。翻开d,经a5mLa3mLa成,待有较多沉淀生成时,停顿参加氢氧化钠溶液,观看漏斗颈口沉淀是否溶解。翻开cd,经bBA淀渐渐由白色变灰,变暗,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关闭c,从a10mL色。三、试验特点及说明该试验的氢氧化亚铁在氢气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本色,便于学生观看。同时直接通入氧气对氢氧化亚铁进展氧化,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看到氧化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试验的操作简洁易控,现象明显,可依次演示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生成溶解等试验,便于边演示边讲解。值得留意的是,在上述操作中,每次经漏斗a宜,否则,在试管容积有限的状况下,后续试验无法进展。试验目的:1、理解原电池原理。2、生疏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缘由。试验说明:一、原电池原理试验要求所用电极外表积要大,并且要清洁。假设锌片或铜片上有杂质,会形成许很多多的微电池,现象就会不明显。所用的铜片假设有明显的氧化层或已经锈蚀,要用酸洗,以除去氧化物和绿锈,然后用去污粉擦净,再用水冲洗干净。即使铜片外表看上去是光滑的,也要用去污粉把它擦到发亮,以除去外表的氧化物和油脂等污垢。锌片使用前最好也用酸洗,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试验不难成功,但留意不要引导学生观看锌片在形成原电池前后气泡量的变化。由于锌片含有杂质和铜极上发生电极极化,一般很难观看到锌片在形成原电池前后气泡量的差异。观看电流表指针偏转时,应引导学生留意指针偏转的方向,并依据指针偏转的方始终判别电流的方向。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验。铁氰化钾溶液遇到Fe2时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Fe2的存在。学生知道这一现象即可,不要求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这三个小试验实际上都运用了原电池反响,应引导学生结合试验,思考试验后的“问题和争论”。问题和争论提示:装配原电池时应具备以下条件:必需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而且要平行地浸在电解质溶液里,两个电极要用导线连接。假设用铁片代替锌片做原电池原理试验,铜片的外表几乎没有气泡逸出,说明铁铜原电池中的电流可能较弱,在铜丝的外表观看不到气泡的产生。假设用导线连接一个电流计,可以观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铁铜原电池中有电流产生。试验结果说明,镀锡铁比镀锌铁简洁被腐蚀。试验室制取氢气时,用含有少量杂质的粗锌效果好。附:Cu—Zn将铜片剪成“Cu”字形,并连接导线。将Cu置,用曲别针将导线固定。〔“Cu”字形要尽可能小〕选择不规章的锌粒〔甲〕,用铜导线拴在锌粒的一侧并在锌粒与铜导线接触处用蜡封、在锌粒外表涂一层凡士林油。同上法将连有锌粒的导线固定在培育皿的另一侧〔试验前将锌粒移出〕。〔1〕在培育皿中参加稀H2SO4。〔2〕将连有导线的锌粒参加稀H2SO4将两导线相连接,并在稀H2SO4〔乙〕。〔4〕在导线间接灵敏电流计。〔5〕将培育皿放在投影仪上可观看到:①在试验〔3〕〔4〕步锌粒〔甲〕外表几乎没有气泡;②纯锌粒〔乙〕外表气泡与形成原电池时铜片外表气泡比照明显。该方法仪器简洁,操作便利,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探究,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吸氧腐蚀的演示试验学习原电池学问后,学生对电化腐蚀中的析氢腐蚀原理简洁理解。对日常生活中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简洁生锈虽有所了解,但对该现象是吸氧腐蚀、发生了原电池反响却难以理解,假设能做以下演示试验,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会大有好处。一、试验装置12。12吸氧腐蚀演示试验装置A、BW二、试验步骤先加热制取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用导管把氧气通入到A生了电流。再用导管把氧气通入到B方向相反。数分钟后,取出A、B三、说明演示时,水槽中的液体可以是一般水也可以是中性、微酸性或碱性溶液。此试验不受湿度、温度、气压等变化的影响。此试验的完成,使学生对吸氧腐蚀并产生电流的学问由抽象到直观变得易于理解,而且对金属腐蚀的防护学问〔保护层防护、电化学保护〕都能理解加深,得以稳固并能应用,为后边的电解原理的学习也打下了根底,假设让学生亲自动手又能培育学生创思维。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常识性介绍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资源保护意识。三、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引导归纳四、教学过程[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钠、镁、铝、铁四种金属的性质,那么它们在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呢?[表达]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的。把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就是人们所说的金属的冶炼。一、金属的冶炼[设问]金属冶炼的实质是什么?应用什么原理?[分析]化合物中,金属显正价,要变为金属单质,即要使金属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复原剂,使之与化合物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小结]实质: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复原成金属原子原理:氧化复原反响[表达]从金属矿石到纯金属,并非一步就能实现。那么还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阅读]课本P93[小结]提炼金属的步骤:一是矿石的富集、除杂,二是冶炼,三是精炼[表达]由于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电子复原为金属原子的难易也不同,因此就必需实行不同的冶炼方法。[引导学生依据以下问题阅读]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有哪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各适用于哪些金属?〔阅读后指定学生答复,并板书有关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表达]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贵重财宝,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将会日渐削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二、金属的回收和资源的保护[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