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抢分点二文化常识题——重积累,会推断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8页文化常识重积累,会推断1.分类积累。文化常识是两三千年来沿用的有关说法和知识,博大庞杂,识记的最好方法是分门别类,日积月累。2.联想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体察推断,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牵引拓展。[核心提示]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常识正式进入高考命题者的视线。2023年?考试大纲?提出“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之后,该考点势必成为必考点,而该考点内容博杂,涉及面广,二轮复习不容无视。突破点一联想推断法解古代文化常识题整体读文链接教材(2023·全国卷Ⅱ,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豪右〞?张衡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茂才〞?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京师〞?张衡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eq\a\vs4\al([典例])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那么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审题干,明角度。(1)“不正确的一项〞,明确选择方向与选择数量;(2)“豪右〞“顿首〞“茂才〞“京师〞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第2步:广联想,巧推断。联想教材语境根据对课内文化常识的联想和牵引,我们根本能肯定“豪右〞“茂才〞“京师〞是我们学过的,前两个意思是正确的,而“京师〞分开讲,“京〞可以表,如“进京〞;“师〞却没有表“首都〞的意思。联系试题语境“顿首〞,虽然在必修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现,却也可以根据语境推断。和帝询问陈宠“在郡中凭借什么治理的?〞陈宠“顿首〞答复。据此可知,这是,表敬意。通常用于的敬礼。第3步,再审查,定答案。回到文本语境,结合前后文再次审读查看,确定答案。文化常识的复习范围及途径1.分类总共主要有四大类: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2.途径(1)课内①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中的?古代文化常识?。②教材内容及注释。(详见本书P118~P123)这是最主要的途径。(2)课外平时做课外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详见本书P124~P128)掌握文化常识“两清〞1.清楚常见的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开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开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对于这些常见的常识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试题来分辨。2.清楚易混易错点。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如“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等,对于这些知识点一定要分清。突破点二分类识记法突破古代文化常识题(一)按照出处联系课文语境识记参考答案突破点一[典例]思维流程:第2步:首都臣下答复君主问话时的一种礼节下对上及平辈间答案:D突破点二(一)[例1]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1-1C不是“佛教〞,应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1-2D“避席〞指的是起身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错。[例2]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应互换位置。2-1A“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2-2D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例3]A迁包括升职、贬官、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不只是升职。3-1D“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没有?春秋?。3-2C孝指尽心奉养和伺候父母,悌指敬爱、顺从兄长,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例4]C“五经〞不包括?中庸?,应是?周易?。4-1C郡为秦统一天下时设立的行政区域,不是汉高祖。4-2A刎颈,指割脖子,而不是亲吻脖颈。[例5]A“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错,行顿首礼时,头碰地即起。5-1D?汉书?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而不是纪传体通史。5-2D“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例6]C掌管水利、屯田事务的是工部。6-1C“小功服〞为五个月,不是六个月。6-2C“下车〞指官吏就职治事,而不是被撤职。(二)1.C2.D3.D4.B5.C6.A7.C8.B9.A10.C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和中,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事讫,还兖州。宁康初,镇襄阳。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表〞,古代文体名,是臣子向皇帝表达陈述、请求、建议的一种奏章,如?陈情表?。这里是用作动词,“上表〞的意思。B.“襄平子〞,爵名。“子〞是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的子爵。C.“太守〞,秦汉时对郡守的尊称。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D.“赠〞也称追赠,或追封、追晋。指古代帝王在有功者、官员死后授予其后人或亲属某种官职或勋位。如赠官、赠谥等。解析:D项应为“古代帝王在有功者、官员及其亲属死后授予死者某种官职或勋位〞。答案:D【参考译文】朱序字次伦,是义阳人。朱序一生都是名将,屡次升迁任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桓温上表朝廷举荐朱序为征讨都护前去征讨司马勋,(朱序)因战功拜授征虏将军,封爵襄平子。太和年间,当时长城人钱弘聚集党羽一百多人,躲藏在原乡山。朝廷任命朱序为吴兴太守。朱序到吴兴郡,(率兵)征伐并擒获了钱弘。事情结束后,返回兖州。宁康初年,朱序镇守襄阳。朱序因年老多病,屡次上表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不允许。诏令拒绝接受其所上的表章,朱序于是就离开自己的职位。几十天后,朱序被送交廷尉治罪,朝廷降诏赦免其罪,不加追究。太元十八年,朱序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左将军、散骑常侍。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魏骥,字仲房,萧山人。宣德初,迁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试行在吏部左侍郎,屡命巡视畿甸遗蝗,问民疾苦。八年改礼部,寻以老请致仕。吏部尚书王直言骥未衰,如念其老,宜令去繁就简。乃改南京吏部。复以老辞,不允。十四年进尚书。英宗北狩,骥率诸司条上时务,多施行。景泰元年,年七十七,致仕。成化七年,帝遣行人存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使命未至而骥卒。赐祭葬如礼,谥文靖。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乞以其金振饥民。许之。(节选自?明史·魏骥传?,有删改)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B.致仕,又叫致事、致政、休致,指官员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那么提前。C.行人,可指出征、出行的人,亦是使者的通称,其在本文中的含义是后者。D.诣阙,“阙〞是古代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又指宫殿或朝廷;“诣阙〞即到宫殿或到朝廷。解析:吏部只掌管文官的任免、升降、调动,武官事务归兵部掌管。答案:A【参考译文】魏骥,字子房,萧山人。宣德初年,升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入试用行在所吏部左侍郎,屡次奉命巡视京城郊区蝗虫灾情,询问民众的疾苦。正统八年,改任礼部左侍郎,不久因年老而请求辞官退休。吏部尚书王直说魏骥没有衰老,假设考虑到他年龄大,最好下令除去繁杂的工作而做简要的事情。于是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他再次推托年老而辞官,但是朝廷不同意。正统十四年升为尚书。英宗被俘北去,魏骥率领各司众官吏逐条上陈时弊,大多被施行。景泰元年,年龄七十七,辞官退休。成化七年,皇帝派遣使者前往慰问,赐给羊和酒,命令有关部门每月供给米三石。但使者和命令还没到达魏骥就去世了。按照礼制赐予祭品,谥号文靖。他的儿子魏完因魏骥的遗言赴朝堂推辞葬礼,乞求用礼金救济饥民。皇帝容许了魏完的请求。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成宗即位,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节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有删改)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儒术〞指儒家学说,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四书五经〞是中国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必修科目。B.“尚主〞意思向公主求婚。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有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C.“旬日〞指十天,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十旬休假〞的句子,中国现代也把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D.“大德〞是帝王年号,中国古代除皇帝年号纪年法外,还有王公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解析:“尚主〞意思是娶公主为妻。答案:B【参考译文】阔里吉思,性格勇猛刚毅,学习军事。尤其专心学习儒家学说。在自己的住宅内建造万卷堂,每天与文人学士讨论经书史籍,性命气理、阴阳、术教,没有不精通的。他娶了忽答的迷失公主,又续娶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敢叛变,阔里吉思率领一千多精锐骑兵,日夜兼程,十天就追上了他们。成宗即皇帝位,封阔里吉思为高唐王。西北地区不安定,他向皇帝请求,愿意前去平定。大德元年夏天,在伯牙思一带遇到敌人,大家都说应该等到大军都到齐了,再与敌人交战也不晚。阔里吉思说:“大丈夫报效国家,怎能等待别人呢!〞立即整理队伍击鼓进军,大败了敌人,擒获敌人将领士兵一百多人,进献给皇上。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敬播,蒲州河东人也。贞观初,举进士。俄有诏诣秘书内省佐颜师古、孔颖达修?隋史?,寻授太子校书。史成,迁著作郎,兼修国史。与给事中许敬宗撰?高祖??太宗实录?,自创业至于贞观十四年,凡四十卷。奏之,赐物五百段。太宗之破高丽,名所战六山为驻跸,播谓人曰:“圣人者,与天地合德,山名驻跸,此盖以銮舆不复更东矣。〞卒如所言。(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河东,在古代指山西西南部,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古时代女娲炼石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均发生于此。B.著作郎,官名,在东汉时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至唐代,主管秘书省属下之著作局,高宗龙朔间曾改称司文郎中。C.高丽,又称高丽王朝,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都城在开京(今朝鲜开城),国土大体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D.銮舆,也叫銮驾,古代指皇帝的座驾。在?高祖还乡?中,“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的“车驾〞与“銮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