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一读二理三思四用2009届一轮复习提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单元结构与知识要素、要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祖国统一民主法制【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新中国初期文革期间:前提特色对外关系新时期:成就曲折表现及认识成就及认识新中国初期:七十年代:新时期:外交建树(奠基)打开新局面(突破)全方位和平外交(进一步完善)【思】探究之一:阅读P62-64正文及材料,联系必修三和选修四相关内容,从背景、标志、历史意义等方面,归纳新中国成立的主要史实。一、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三组问题: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㈠新中国初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⑴背景:⑵标志:⑶历史意义:①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及意义;②《论人民民主专政》内容及意义;③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④新政协的召开。①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②举行开国大典。①开启了新纪元;②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几千年专制历史;③标志着旧社会结束,从此进入新时期;④继…后最重大的事件;⑤为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思】探究之二: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完善的历史过程及意义。一、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三组问题: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㈠新中国初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两大原则,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②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①1949年新政协,初步建立;一届人大后,政协职能变化;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标志着发展到新阶段。②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①“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②满足了愿望;保证了统一和团结,促进了发展和进步。【思】探究之三: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义,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三组问题: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㈠新中国初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⑴基本含义:⑵特色: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②与国情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各族人民共同发展要求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思】探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什么?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三组问题: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㈢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⑴成就:⑵核心: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A、民主制度建设:①完善制度和体制,调动了……,促进了……。②通过……,逐步建立以……为核心的……制度,加强和扩大了……。③坚持和加强……制度。确立了……方针,使……制度进一步完善。④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颁布施行……,明确规定……。B、法制建设成就: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方针。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逐步形成……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法可依局面,为……奠定了基础。③1982年,通过了……(内容、意义)。【思】探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什么?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三组问题: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㈢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⑶认识: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②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因此,建设法治国家则是新时期的治国方略。【思】探究之三: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概述上述探索过程,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一、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三组问题: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㈢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⑴探索过程:①维新运动主张以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实践的开始。虽失败,但其主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伟大成就。虽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建国后,建立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⑵认识:略。【思】探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简述其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二、有关“祖国统一”的两组问题:祖国统一大业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⑴提出:⑵内涵:①“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②“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思】探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简述其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二、有关“祖国统一”的两组问题:祖国统一大业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⑶意义: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结束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充分说明了其可行性)。【思】探究之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台湾问题的由来。1979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逐渐和缓。简析其原因,归纳主要表现。二、有关“祖国统一”的两组问题:祖国统一大业㈡“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⑶表现:①1979年,实现两岸真正停火。②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长期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③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④1993年,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⑴由来:⑵原因: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一国两制”方针,提供理论基础。③中美关系的正常化。④港澳回归的影响等。略【思】探究之一:阅读P82-85正文及材料,归纳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简析其历史意义。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④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第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加强了……,会后同更多的国家建立了……。活动及意义:①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打破……,具有重要意义。②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为开创……奠基,成为……。③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思】探究之一:阅读P86-87正文及材料,从背景、标志、意义三方面,归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㈡打开外交新局面⑶意义:①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⑴背景:⑵标志: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①联合国中国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党集团所占据。②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思】探究之二:阅读P87-88正文及材料,从背景、过程两方面,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简析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㈡打开外交新局面⑴背景与过程:中美中日背景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的需要。②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且在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①外交上,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影响。③相关政党和团体的推动。过程①1971年,乒乓外交;②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1978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④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9月,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建交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思】探究之一:阅读P87-88正文及材料,从背景、过程两方面,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简析其对三国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⑵影响:①对三国:符合三个国家的利益。(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②对国际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㈡打开外交新局面【思】探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P91-92正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材料一:1998年初,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江泽民主席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息,阐述中方的立场。中国同意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3000多人次。2003年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会继续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应有贡献。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思】探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P91-92正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材料三: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到1990年共裁减人远103.9万。1997年又裁减50万。2003年9月1日,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05年再裁减20万。材料四:针对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在多边外交领域以种种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做法,邓小平倡导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别国无权干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思】探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P91-92正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活动:①材料一: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能得到公正合理解决。(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积极姿态,树立起了负责任爱和平的大国形象。)②材料二和材料三: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和裁军工作,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③材料四: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思】探究之二:改革开放后,在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地区性政治、经济、安全的对话与合作。结合教材P92、93,列举主要表现。综合上述两方面活动,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三、有关“对外关系”的三组问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⑵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的和平外交。“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结合上述材料,“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对新中国成立的作用。明确了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的思想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体现这一原则的?与西方国家代议制有何区别?⑴来源:略。⑵体现: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⑶区别:①经济基础不同(中:公有制;西:私有制);②行使权力主体不同(中:全国人民;西:资产阶级);③活动原则不同(中:民主集中制;西:分权制衡)。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举一例说明其“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与西方政党政治有何不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⑴性质: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⑵举例:团结全国人民,代表全国人民意志,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⑶区别:中:人民民主专政;在共产党领导下(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参政党)。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不同党派轮流执政。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举一例说明其“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与西方政党政治有何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