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课件_第1页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_第2页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_第3页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_第4页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第一页,共40页。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R·八年级上册第二页,共40页。新课导入第三页,共40页。第四页,共40页。第五页,共40页。观看红军长征的影片,了解红军精神第六页,共40页。第七页,共40页。第八页,共40页。背景介绍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第九页,共40页。作者介绍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第十页,共40页。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斯诺作为一个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众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内容概览第十一页,共40页。名著介绍第十二页,共40页。1.飞夺泸定桥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千米,终于在5月29日上午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红四团二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第十三页,共40页。2.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第十四页,共40页。3.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抒写了“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第十五页,共40页。具体情况: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东进,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人川南,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人黔之际,红军又人云南....在四渡赤水的作战中,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第十六页,共40页。《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作品影响第十七页,共40页。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精神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第十八页,共40页。阅读指导两个层面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第十九页,共40页。一、选择题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第二十页,共40页。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第二十一页,共40页。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第二十二页,共40页。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第二十三页,共40页。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第二十四页,共40页。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答: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答案: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第二十五页,共40页。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答: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第二十六页,共40页。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答案要点: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第二十七页,共40页。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第二十八页,共40页。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第二十九页,共40页。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答: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第三十页,共40页。1925.1926.1927年进行了北伐,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第三十一页,共40页。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十二页,共40页。《西行漫记》为什么不因时过境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答案:(1)在新闻领域里,失真导致失信,失信必然失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就是说,真实性乃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无疑,它有着保持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新闻性。真实是它富有特殊魅力的一个首要的和基本的因素。《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扇贝执行的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第三十三页,共40页。《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2)《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很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调动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西行漫记》就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第三十四页,共40页。写写你读了这本书的感受埃德加。斯诺,这位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采访的西方记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以他充满热情的、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点点滴滴,揭开了无数当时令人无法理解甚至在外界看来扑朔迷离的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西行漫记》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甚至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中国人!第三十五页,共40页。我一边和_(人名)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广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1.名著阅读第三十六页,共40页。(1)这段文字选自《————————》又名《————》,语段横线处是————(人名)(2)请列举出文中人物的主要事件(至少两个)————————————————————————————————————————————————————————————————————————————————————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组织领导南昌起义;同毛泽东、朱德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等。第三十七页,共40页。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