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_第1页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_第2页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_第3页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_第4页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第1页/共34页2009-4-272概述(1)本章节阐述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自2008年1月1号起,所有接受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依据《JCI医疗机构评审标准》进行评审的医疗机构,都应执行这些目标要求。(2)实施“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安全得到切实的改进。这些目标突显了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循证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3)鉴于健全的系统设计对于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些目标通常尽可能侧重从整个系统的层面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4)本章“目标”的阐述结构与其它标准一样,包括标准(目标阐述)、含义的阐述和衡量要素。(5)评价是否达到目标的方法类似于其它标准,如“达到(目标)”、“部分达到”或“未达到”。(6)“评审决定规则”认为遵守“国际患者安全目标”是一项独立的决定规则。第2页/共34页2009-4-273目标目标1:正确识别患者目标2:改进有效的沟通目标3:改善高警示用药的安全性目标4: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目标5: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目标6:减少患者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第3页/共34页2009-4-274《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第4页/共34页2009-4-275目标1的标准、要求、衡量要素标准:正确识别患者。

要求:医疗机构要制订相应措施,提高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第5页/共34页2009-4-276目标1的含义-1(1)患者识别错误事实上在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都会发生:●患者可能服用了镇静剂、迷失方向、或不完全清醒;●患者可能改变了床位、病室或医院内的其他地点;●患者可能有感觉能力方面的障碍;●或可能有导致错误识别患者的其他情况。(2)这一目标的含义是双重的:第一,要可靠地确认准备接受服务或治疗的患者本人;第二,要为该患者提供相符的服务或治疗。第6页/共34页2009-4-277目标1的含义-2(3)通过合作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以改进患者识别的过程。尤其应改进以下操作中的患者识别过程:●在给药、输血或使用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使用的血液或其它标本;●提供其他治疗或操作。(4)这些规章制度和程序要求至少以两种方式来确认一个患者,例如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条形码腕带或其它方式。(5)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不得用于患者身份确认。(6)制度和程序要明确规定,在医疗机构内不同地点要使用两种不同的标识,如非住院医疗或其他服务、急诊室或手术室。识别没有身份证明的昏迷患者也包括在内。(7)应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制度和程序,使其能够适应所有涉及身份识别的情况,确保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第7页/共34页

衡量要素(1)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保证患者识别的准确性。(2)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要求使用能确认患者身份的两种标识,但不包括使用患者的病房号和地点。(3)在为患者给药、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前识别患者。(4)在采集供临床检验(参见AOP.5.7,衡量要素2)使用的血液和其它标本前识别患者。(5)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操作前识别患者。

2009-4-278第8页/共34页2009-4-279《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二

改进有效的沟通第9页/共34页2009-4-2710目标2的标准、要求、衡量要素标准:改进有效的沟通。要求: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应措施,改进医护人员之间沟通的效果。第10页/共34页2009-4-2711目标2的含义(1)有效沟通是指沟通及时、准确、完整、毫不含糊、易于被对方明白。有效沟通能减少失误,从而能改善患者的安全。(2)沟通交流形式可以是电子的、口头的或书面的。(3)最容易出错的沟通是通过口头或电话给患者下医嘱(若这是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所允许的);其次是回报关键性检验结果的过程中,例如临床实验室打电话给患者的病房报告一项“立即”检验的结果。(4)对于口头及电话医嘱,医疗机构要多部门合作制定一项规章制度和/或程序,包括:①接受该信息的人要把完整的医嘱或检验结果写下来(或输入计算机);②要回读该医嘱或检验结果;③确认已写下来的和回读的是准确的。(5)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要确认可允许的一些替代方法,因为在某些状况下,例如在手术室、急诊室或重症监护病房的紧急情况下,记录和回读可能是办不到的。

第11页/共34页衡量要素(1)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确保口头和电话沟通的准确性。(参见AOP.5.4,AOP.6.4,MMU.4,衡量要素1,和MMU.4.3,衡量要素1)(2)医嘱或检验结果的接受者把完整的口头和电话医嘱或检验结果写下来。(参见MCI.19.2,衡量要素2)(3)医嘱或检验结果的接受者回读完整的口头和电话医嘱或检验结果。(4)医嘱或检验结果经由下医嘱或报告检验结果的本人确认。

2009-4-2712第12页/共34页2009-4-2713《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三

改善高警示用药的安全性第13页/共34页2009-4-2714目标3的标准、要求、衡量要素标准:改善高警示性用药的安全性。

要求: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应措施,改善高警示性用药的安全性。第14页/共34页2009-4-2715目标3的含义(1)药物治疗是患者治疗计划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药品的妥善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2)一个经常被引用的安全用药问题是因疏忽而误用浓缩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钾2mEg/ml或更高浓度)、磷酸钾、氯化钠(浓度高于O.9%)、硫酸镁(50%或更高浓度)。(3)当一个医护人员还没有完全熟悉病房情况时,或使用合同护士,而又尚未完全熟悉情况,或遇紧急情况,这类错误就有可能发生。(4)减少或消除发生这种错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浓缩电解质溶液从病房移至药房。(5)医疗机构要通过合作制订一项规章制度和/或程序,防止在患者治疗区域将浓缩电解质溶液存放在可能发生误用的位置。(6)该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要确定临床必需备用浓缩电解质溶液的区域,如急诊室或手术室,并确定如何明确标记它们,以及在这些区域如何存放它们,适度限制使用,以防止因疏忽而误用。

第15页/共34页衡量要素(1)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明确浓缩电解质溶液的存放位置、标签和储存的要求。(2)浓缩电解质溶液不能存放在病房内,除非临床上必需备用;在制度允许存放的那些区域要采取措施,以防止因疏忽而误用。(见MMU.3的含义)

2009-4-2716第16页/共34页2009-4-2717《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四

确保手术部位正确

操作正确、患者正确第17页/共34页2009-4-2718目标4的标准、要求、衡量要素标准: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

要求: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应措施,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

第18页/共34页2009-4-2719目标4的含义-1(1)手术部位错误、操作错误、患者错误是困扰医疗机构的常见事故。(2)这些错误是由于在手术小组成员之间沟通效果不佳或不充分,在标记手术部位时患者没有参与,以及没有核实手术部位的程序所致。(3)此外,患者评估不充分、患者病史记录核查不仔细、医疗机构或科室“文化”不支持手术小组成员之间坦诚沟通、书写笔迹潦草或和使用缩写等,都是导致错误的常见因素。(4)医疗机构需要合作制定一项规章制度和/或程序来有效地消除种令人不安的问题。要应用循证规范,如联合委员会(TheJointCommission)的《通用方案》所提出的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手术程序错误以及手术患者错误的那些建议。参见/PatientSafety/UniversalProtocol。第19页/共34页2009-4-2720目标4的含义-2(5)《通用方案》提出的基本程序是:①标记手术部位;②拟定一项手术前核查程序;③在即将开始手术之前进行一次“暂停”。(6)标记手术部位需要患者参与,而且要做一个明确的标记。(7)该标记在整个医疗机构应该是一致的,应当由施行手术的人标记,如果可能的话,标记应该在病人清醒和知道的情况下进行。(8)在作好手术前准备和盖好消毒盖布后,该标记必须明显可见。(9)所有的手术部位都要标记,包括:偏侧部位、多部位(手指、脚趾、病变部位)或多节段(脊柱)等。

第20页/共34页2009-4-2721目标4的含义-3(10)术前核查程序的目的是:

①核实正确的手术部位,手术程序和接受手术的患者;②确保所有有关文件、影像学和检查资料齐备,准确标明并显示;③核实任何需要的特种用途器械和/或植入物是否齐备。(11)“暂停”可使任何未答复的问题或疑惑得以解答。(12)“暂停”是在操作场所(手术室、治疗室)、即将开始手术之前进行,并且要求整个手术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医疗机构要确定如何简要记录该过程,例如一份核对清单。

第21页/共34页衡量要素(1)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建立统一的规范,以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手术程序正确、手术患者无误

。其中包括在非手术室场合所做的手术。(2)医疗机构使用一个清楚明白的标记确认手术部位,患者参与这一标记过程。(3)医疗机构制定一个程序以核实所有必需的文件和器械已齐备,并且是正确的和有功能的。(4)医疗机构有一张核对清单,在手术即将开始之前进行“暂停”所规定的程序。2009-4-2722第22页/共34页2009-4-2723《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五

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第23页/共34页2009-4-2724目标5的标准、要求标准:减少医疗机构相关感染的风险。

要求:医疗机构要制订相应措施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第24页/共34页2009-4-2725目标5的含义(1)对大多数医疗机构来说,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都是严峻的挑战。(2)医疗相关感染率上升是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严重关切的问题。(3)医疗机构常见的院内感染包括导尿管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和肺炎(常因机械通气所致)。(4)正确的手部卫生是消除上述感染和其他感染的至关重要的措施。(5)国际上认可的一些手部卫生指南,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USCDC)和其它各国和国际性组织制定的指南。(6)医疗机构要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改编或采用目前已出版的和普遍认可的手部卫生指南,并在医疗机构内实施该准则。

第25页/共34页衡量要素(1)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藉以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参见PCI.5)(2)医疗机构已经采用或改编了目前已出版和普遍认可的手部卫生指南。(3)医疗机构贯彻执行有效的手部卫生方案。

2009-4-2726第26页/共34页2009-4-2727《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六

减少患者跌倒

所致伤害的风险第27页/共34页2009-4-2728目标6的标准、要求、衡量要素标准:减少患者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要求: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应措施,降低患者由于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

第28页/共34页2009-4-2729目标6的含义(1)“跌倒”在住院患者受到的伤害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2)医疗机构在其服务的人群、所提供的服务及设施方面,应评估患者出现跌倒的风险,并采取行动以减少患者跌倒的风险,以及减少患者由于跌倒受到的伤害。(3)评估应包括患者以往跌倒的病史、用药和饮酒的情况、步态和平衡测试以及用于患者的扶手设施等。(4)医疗机构要基于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或程序,制定一个降低跌倒风险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第29页/共34页衡量要素(1)通过一个合作的过程来制定规章制度和/或程序,降低患者在医疗机构由于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2)医疗机构实施一项程序,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当患者病情,用药等方面有所变化时,对患者要重新进行评估。(3)对那些经过评估存在风险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