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_第1页
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_第2页
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_第3页
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_第4页
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以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与两国在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等级制度与**影响、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有关。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根底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确实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来说,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亲属称谓有两种,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另一种是非血缘关系之间社会人的称呼,这种称谓其实有一定的社交功能,是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而采用的。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家庭构成模式是以父子为中心的。在家庭中要严格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的大小、辈分的上下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严格,不容许有丝毫的含混马虎。同辈分的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也可以连姓一起称呼;晚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来进展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不区分长幼,辈分上下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比拟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uncle〞,女性一概称"aunt〞;而同辈的不管男女,一律称"cousin〞。同辈之间,英美人士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晚辈对长辈也可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融洽¨。血亲姻亲称谓的差异血亲,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姻亲,指的是有婚姻关系的亲属。男有其宗,女有其族。前者称"宗亲称谓〞,后者称"姻亲称谓〞。汉民族在经过了几千年的以农业自然经济为根底的封建社会洗礼后,在民族心理上对血缘关系高度重视。因而,在汉语里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界限十分清楚,即兄弟连襟、姐妹妯娌、伯叔姑婶要严格区分,如伯父、叔父是血亲,伯母、婶母为姻亲。这反映出汉民族浓厚的宗亲观念、血亲等级观念和传宗继嗣观念。英语里没有血亲和姻亲的区分。父母的兄弟以及父母姐妹的丈夫都称"anc1e〞,父母的姐妹以及父母兄弟的妻子都称"aunt〞。当然,在*些非区分不可的场合里,英语中常用"in—law〞作这些称谓的后缀,以示与血亲的区别。例如,用"brother—in—law〞来表示与汉语相当的大伯子、小叔子等;用"sister—in—law〞来表示与汉语相当的大姑子、小姑子等。总之,汉语的血亲姻亲称谓泾渭清楚、复杂细致,英语根本无此区别,称谓比拟简单、概括、模糊。宗族与外宗族称谓的差异"现代汉语词典"对"宗族〞一词的解释是:"同一父系家族的成员(不包括出嫁的女儿)。〞因此,爷爷、奶奶、侄儿、侄女、孙儿、孙女属于同宗族,外公、外婆、外甥、外孙、外孙女属于外宗族。在旧中国传统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中,"儿子是自家人,女儿是别家人〞。因而,同宗族的亲戚要亲于外宗族的亲戚。所以,以"外〞冠名的外宗族亲属如"外孙女〞所处的地位以及同其他成员的关系的疏密,是不能与同宗族的"孙女〞相提并论的。这是亲宗族、重男性,疏外宗族、轻女性的一种表现。对此,"红楼梦"中多有表达,贾氏家族的称谓很有代表性。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在这里,贾母把宝玉(孙子)看作是自己人,把黛玉(外孙女)看作外人。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英语亲属称谓没有宗族、外宗族之分。"grandfa—ther〞囊括了祖父和外祖父的意思,"grandmother〞包括了祖母和外祖母,"grandson〞既可指孙子又可指外孙,"granddaughter〞涵盖了孙女、外孙女,"nephew〞指侄子和外甥,"niece〞指侄女和外甥女。交际中,如果需要明确是"爷爷〞还是"外公〞,就要单独加以解释,"onmyfather’ssideoronmymother’sside〞。此外,"cousin〞一词的广泛涵义也说明了英语不区分宗族和外宗族。"堂〞和"表〞在汉语中分属两个不同的宗族,是绝对不能混淆的。而英语中"cousin〞一词不仅涵盖了堂兄、堂姐等,还包括了表兄、表姐等诸多的汉语亲属称谓词,抹去了宗族的界限。亲属称谓的泛化差异亲属称谓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一些既无血缘关系又无姻亲关系的人的现象。如称呼陌生的年长者为"大爷〞、"大娘〞等,还可以加上职业称呼,如"邮递员叔叔〞、"售货员阿姨〞等。这是巾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法关系、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

的具体表达。在与他人交往中,中国人习惯于把个人看作是社会这个大集体的一个组成局部,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和谐,因此,往往以积极的态度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以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人员。这种称渭可使交际双方有亲近感,从而缩短了双方的距离,增进了交际效果和友谊。英语中也有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一些传统家庭常将"aunt〞和"uncle〞用于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称呼父母的朋友为"UncleTom〞或"AuntKate〞。但英语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远没有汉语普遍,在各种社交场合,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很少用亲属称谓来互相称呼对方。小孩子见了不认识的人,一般用"先生〞、"女士〞来称呼对方,而对父母的朋友,则可直呼其名.另外,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使用也极具中国特色,这种称谓亲切温暖,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亲属称谓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用法在国外少见,且往往带有嘲笑的意味。二、英汉社交称谓的差异"礼貌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没有人会喜欢不礼貌的言语和行为。对人有礼貌包括两个方面:敬人和自谦。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敬人者必自谦,自谦者必敬人。〞社会交际称谓在中英语言中都突出表现出礼貌这种功能。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语在社交类称谓方面的差异也较显著,1、**称谓汉语有关**的称谓可谓灵活多样。可称呼"姓+名〞、"名〞、"姓/名/**+称谓词〞,还可称呼"小/老+姓〞或"姓+老〞。如人们可称"李小明〞为"李小明〞、"小明〞、"李先生〞、"小明先生〞、"李小明先生〞、"小/老李〞或"李老〞。称谓的不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疏程度。英语**的称谓比拟单一。英语对**的称谓形式是"名〞和"称谓词+姓〞。例如,人们可称"JohnBrown〞为"John〞或"Mr.Brown〞。英语中没有"称谓词+名〞这种称呼形式,如"JohnBrown〞不能称为"Mr.John〞。英语中对长辈和上司都可直呼其名,汉语中则万万不可。2、职衔称谓汉语中一般能够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职业称谓如教师、医生等;职务称谓如厂长、部长等;职称称谓如工程师、会计等;头衔称谓如将军、博士等,林林总总,几乎无所不包。除可单用外,还常与**连用(姓/名/**+职衔)以示认可或尊敬。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定位和特定的职衔称谓。英语中的职衔称谓局限性很强,一般不用作称呼。例如,如果*人是"教师〞或是"建筑师〞,人们是不能称其为"**教师/建筑师〞的,而应称其为"**先生/女士〞。社交活动中常用的职衔称谓有:doctor、professor等。这些职衔称谓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姓氏、身份等结合使用,但要放在姓氏前(职衔+姓氏)。总之,汉语的职衔称谓要比英语广泛复杂得多。泛称称谓

英语中的通称有:Mr.,Mrs.,Madam,guys等,前三者可与**连用,使用尤为普遍。汉语中的通称有:同志、先生、女士、朋友等。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有三种人称,但是英语的人称称谓远比汉语简单得多。汉语中,作为称谓俗语中的人称,主要表现在具体语境中的敬、谦、昵、贬、谑、讳等变化形式,也就是说,汉语中存在着三种人称的敬、谦、昵等形式如:阁下,鄙人等。而英语中除了古语词中存在一个尊称"thou〞之

,现代英语里已没有了尊称和谦称。英语和汉语都有零称呼语。如汉语的"喂,嗨,那个谁〞等,英语的"Hello,Hi,E*cuseme〞等。在中国,零称呼语须慎重使用,这是因为,在大多情况下零称呼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然而在英美国家,无论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什么关系,零称呼语都是可以被承受的。三、英汉称谓用语差异的文化透析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习俗,又是语言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称谓语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J。因此,英汉称谓系统上的差异实际上是两种文化差异的外在表达。1

、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礼后,汉族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构造是宗法社会构造,整个社会根底是以家庭这个由血缘、婚姻纽带关系维系的宗法性构造的。同姓宗族大家庭是社会的根本单元,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在家族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男女有分,长幼有别〞,家庭中个人之间的关系相当明确,从而造成了汉语亲属称谓的名目众多,年龄辈分的清晰,直系与旁系、宗族与非宗族的区分,说明了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制度和亲疏关系的不同。汉语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也反映出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表现亲密的心理。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存在过农奴制封建宗法关系,但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西方法制开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人人心。受这种法制思想的影响英语中对血亲、姻亲的称谓比汉语简单。例如,英语中对兄弟姐妹的称谓无排行、长幼之分。"哥哥〞和"弟弟〞在英文中对应的称谓都是"brother〞。同样,夫妻双方对其同性别、同辈分姻亲的称谓也是一样的。丈夫或妻子称对方的父亲均为"father—in—law〞。由此可见,由于中国推崇的宗法制度重视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和长幼亲疏、内外有别的纲常伦理,西方社会提倡平等博爱的法制思想,从而引起了英汉称谓用语的差异,即汉语的纷繁众多,英语的相对简单。2、等级制度与**影响的不同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不仅在家族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整个社会亦如此。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中国最重三纲。〞"三纲〞中的第一纲就是"君为臣纲〞,君臣之间,臣与臣之问,臣民之问各有称谓。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因此中国的这种严格而又复杂的等级制度,使得汉语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的名目众多,形形色色。而西方社会由于在其封建历史时期实施的是**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国王他所统治的各级**组织的势力也远远超过了官僚政府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官衔自然也就不像汉族人那样看重。所以,英语国家的职衔称谓常以**为普遍。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姓氏名字多源于"圣经"。3、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国是礼仪之邦,称谓是"礼〞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礼仪标准强调"自卑尊人的礼貌准则。这种压抑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们在价值评判上对自身才能、作用的有意贬抑和不愿外露即自谦;却喜欢抬高对方,即"贬己扬人〞,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到语言上,就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由此产生的诸如"卑、鄙、敝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受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讲究谦虚恭敬敬语和谦语仍大量存在。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却追求人人平等,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形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他们强调自我独立精神淡薄亲族观念。表现在言语交际上,少有谦语,敬语电较汉语少。生育观念与家庭生活方式的差异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序〞。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汉语的亲属称谓便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与中国大家庭生活方式恰好相反,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则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相对而言,称谓也表达了父系血统亲属与母系血统亲属的平等。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