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原理》第三章 物权变动_第1页
《物权法原理》第三章 物权变动_第2页
《物权法原理》第三章 物权变动_第3页
《物权法原理》第三章 物权变动_第4页
《物权法原理》第三章 物权变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权法原理第三章物权变动第一节物权变动的含义、原因和意义一、物权变动的含义物权变动,就物权自身而言,指物权的发生、变更及消灭;就物权主体而言,指物权的取得、丧失与变更,简称为物权的得丧变更。1.物权的发生2.物权的变更3.物权的消灭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2.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原因的物权变动3.基于某些公法上的原因的物权变动三、物权变动的意义第二节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一、物权公示原则物权公示原则指物权变动须以法定公示方式进行才能发生相应效力的原则1.确立物权公示原则的立法理由2.物权公示的方法二、物权公信原则物权公信原则指物权的变动经公示后,即使物的出让人事实上无处分权,善意受让人基于对公示的信赖,仍能取得物权的原则三、物权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物权公信原则的内容是,物权变动经公示的,即发生权利变动的效力,即使公示有瑕疵,善意受让人也不负返还义务,只能由有过错的人承担责任。第三节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主义一、债权意思主义债权意思主义否认物权行为的独立存在,规定物权变动只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动产的交付、不动产的登记只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二、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形式主义肯定债权行为之外尚有物权行为独立存在三、折中主义折中主义,又称债权形式主义,是指物权因法律行为而变动时,除有债权的合意外,还必须践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才可生效第四节物权行为理论评述一、物权行为理论的起源二、物权行为的含义与特性(一)物权行为的含义(二)物权行为的特性——独立性与无因性1.物权行为的理论背景——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2.物权行为的独立性3.物权行为的无因性4.物权行为与不当得利5.物权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三)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突破或限制(四)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评价(五)我国民法是否应采纳物权行为理论1.物权行为否定说2.物权行为肯定说第五节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一、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1.继承和遗赠2.不动产的建造或拆除等事实行为3.强制执行4.因公权力取得不动产物权5.法院的判决或仲裁委员会的裁决6.善意取得三、不动产登记制度(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起源(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意义(三)不动产登记的分类1.依据登记的基础与功能,可以分为事实登记和权利登记2.从不动产登记的程序来看,分为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涂销登记、消灭登记、其他限制登记等3.根据登记的内容来看,又可以分为实体权利登记和程序权利登记4.预备登记和终局登记(四)不动产登记的模式1.契据登记制2.权利登记制3.托伦斯登记制(五)物权法有关不动产登记的公法规定1.登记机关的分散与统一2.登记机关的职责3.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4.登记的查询5.登记的收费第六节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动产物权变动亦包括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与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基于法律行为而发生的动产物权变动,须当事人之间有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以及交付行为,才能生效第七节物权消灭的原因一、混同所谓混同,指两个无并存必要的物权同归于一人的法律事实1.混同的效力2.混同的类型(1)所有权与他物权混同(2)他物权与以该他物权为标的的权利混同二、抛弃抛弃是指权利人不将其物权移转于他人而使其物权归于消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