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姜屯污水处理厂芽孢杆菌处理工艺_第1页
昌平姜屯污水处理厂芽孢杆菌处理工艺_第2页
昌平姜屯污水处理厂芽孢杆菌处理工艺_第3页
昌平姜屯污水处理厂芽孢杆菌处理工艺_第4页
昌平姜屯污水处理厂芽孢杆菌处理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工程技术方案北京昊海天际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九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概况 11.3编制依据 11.4项目实施单位 21.5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21.6建设周期 2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8工程管理 21.9综合评价 22.项目区概况 32.1自然地理 32.1.1地理位置 32.1.2地形地貌 32.1.3气象水文 32.2经济概况 3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53.1项目设计水质水量 53.1.1项目设计水量 53.1.2设计进水水质 53.1.3设计出水水质 53.2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53.3几种较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比较 63.3.1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63.3.2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73.3.3人工湿地工艺 83.3.4A/O+土地渗滤工艺 93.3.5各种工艺综合比较 93.3.6国外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经验借鉴 93.3.7昌平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宜选择 103.4本项目工艺选择 113.4.1芽孢杆菌处理工艺 113.4.2芽孢杆菌处理工艺特点及应用 133.4.3芽孢杆菌处理工艺流程 163.4.4工艺说明 174.主要构建筑物和设备 184.1主要构建筑物 184.1.1格栅井 184.1.2缺氧池 184.1.3好氧池 184.1.4沉淀池 184.1.5污泥池 184.2主要设备 184.2.1生物转盘 184.2.2格栅机 194.2.3进水提升泵 204.2.4搅拌器 204.2.5污泥提升泵 204.2.6曝气系统 204.2.7风机 204.3主要构建筑物汇总 214.4主要设备汇总 215.辅助专业设计 225.1土建设计 225.1.1主要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225.1.2土建设计 225.1.3主要建筑材料 225.2电气设计 235.2.1主要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235.2.2设计范围 236.环境保护 247.劳动保护与安全 258.经济分析 268.1建设项目总投资 268.1运行成本分析 279.工程效益 289.1经济效益分析 289.2社会效益分析 289.3生态效益分析 2810.质量服务与承诺 29附录一MBR法处理该项目污水的说明 30附录二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该项目污水的说明 33附录三三种污水处理方法投资与运行成本的比较 36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2项目概况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总面积三十五点二平方公里,全镇有十六个自然村,其中三个自然村地处镇北山脚,三个自然村坐落九里山环。全镇绝大部分是汉族,有小部分回族、满族散落村中。南邵镇管辖16个村委会:南邵村、姜屯村、张各庄村、景文屯村、纪窑村、金家坟村、辛庄村、四合庄村、东营村、张营村、何营村、小北哨村、北邵洼村、官高村、三合庄村、营坊村。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南邵镇姜屯村,本村常住人口为200户左右,在上外来流动人口,目前总人口数为:1000人左右。1.3编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方童工的基本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二)》(S(二));《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GB/T18477-2001);《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J16—87,2001年版)《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等。1.4项目实施单位北京昊海天际科技有限公司1.5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土建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结合本村人口数量和本村实际用水量,设计本村处理规模为50t/d。1.6建设周期计划于2011年10月底开工,2012年5月完成工程验收。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3.50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为3.43万元,设备投资为34.35万元。本项目工程投资由镇村自筹。1.8工程管理工程建设以南邵镇姜屯村村委会作为工程建设业主。项目建成后实行分级管理。建成区、镇、村三级管理组织,昌平区水务局负责宏观管理。由村委会负责本村污水治理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业务归昌平水务所管理。村民有权力和义务对本村工程管理运行进行监督。1.9综合评价项目建成后将会极大的改善新农村的水务环境和加强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实施后对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项目区概况2.1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南邵镇属于昌平区辖镇,位于区域东部,距区中心5公里,镇域面积35.2平方公里。京密引水渠贯穿南邵全境,地势平坦,地区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森林面积达666公顷,林木覆盖率22%。(北)京通(辽)铁路横穿全镇,昌(平)怀(柔)公路横贯东西,境内区镇级7条公路干线纵横相交,交通便利。2.1.2地形地貌整个昌平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北部、西部主要为燕山运动隆起的山区,中部、南部为倾斜的冲积平原。山峰高程一般在800~1000m。2.1.3气象水文姜屯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为176天,年平均降水量550.3毫米。2.2经济概况南邵镇共有耕地面积一万四千七百零二亩,其中粮田面积一万三千零六十七亩,一九九九年实现粮食总产七百五十三万公斤。二零零零年,南邵镇农业生产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专业小区为方向,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促进了大农业的再次发展。六月底,南邵镇已完成农业生产总值二千一百五十五万元,同比增加一百二十九万元,增长百分之六点八。为不断适应农业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发展,南邵镇共打机井一百八十二眼,其中深井二十四眼。装机容量二万七千九百一十五千瓦。在节水示范工程运行中,共铺设喷滴灌管道五十五公里,实现喷滴灌面积一万一千亩。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南邵镇共有农机械配套九百九台,总动力一万四千一百三十七千瓦。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南邵镇已有规模猪场六个,鸡场、牛场各一个,新发展养殖小区三个,预计年终只畜牧业一项可实现养殖收入二千五百万元。在农村经济运行中,镇村企业通过转制经营,也呈健康发展趋势。一九九九年全镇实现总收入三点一七亿元,其中镇村企业完成一点四八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七。今年一至六月份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一点七九亿元,其中企业完成零点八五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点五。今年完成指标与去年同期对比,分别增加一千六百八十四点九万元和一千一百四十点五万元,增长百分之一十点四与百分之一十五点五。南邵镇各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农村居民存款余额的不断增加。一九九九年该镇信用社存款已实现八千八百一十七万元,其中农村居民存款七千零六十九万元,占百分之八十点二。今年一至六月份居民存款实现七千三百一十九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四百二十六万元,增长百分之六点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促进了全镇企业和个人缴纳国家税金数额的不断增加。一九九九年全镇完成国家税金一千零八十三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今年一至六月份,又已完成五百九十二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七十三万元,增长百分之一十四。改革开发,南邵镇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发展。但南邵镇党委、政府依然信心十足,力争在三、五年内,将南邵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市场繁荣、特色突出的城市化、现代化、园林化的新型都市中的乡村而不懈努力。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3.1项目设计水质水量3.1.1项目设计水量本项目设计每日处理量为50t/d。3.1.2设计进水水质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3-1表3-1设计进水水质水质参数CODCrBOD5SS氨氮总磷pH进水水质≤400mg/L≤300mg/L≤200mg/L≤60mg/L≤10mg/L6~93.1.3设计出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为:《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的二级标准,如表3-2所示。表3-2设计出水水质水质参数CODCrBOD5SS氨氮总磷pH出水水质≤60mg/L≤20mg/L≤50mg/L≤10mg/L≤0.5mg/L6~93.2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京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和名称都比较多,从工艺原理上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序批式(SBR)、膜生物反应器法(MBR)等。随着污水处理工艺水平的发展,村镇地区污水处理技术革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原有技术类型的改造、改进及进行适宜的工艺组合两方面。2010年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污水处理工程共涉及13个区县,78个行政村,34496户,126010人,生活污水量13650立方米/天,人均收入8730元;这部分村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接入市政管网三种模式,其中分散处理共20个村,主要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区;集中处理共55个村,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朝阳高碑店、延庆岔道及房山坟庄等3个村接入市政管网。上述78个新农村共建设污水处理站130座,其中已运行78座,占60%。污水处理采用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BR等8种工艺及组合。污水处理采用工艺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BR、E-CASS、A/O+土地处理等7种工艺及组合。其中接触氧化、E-CASS、MBR等工艺运行费用较高。如房山、怀柔、门头沟、密云等区县采用的MBR工艺,该工艺经调试能保证出水满足排放标准,但后期进行换、洗膜等维护费用较高,给新农村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从目前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看,大部分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缺少运行记录和水量计量设备,有些村庄仅用水泵或电表来计量运行的情况,既不利于工程管理,也不利于工程监管。目前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和人员费,来源都没有正式渠道,基本都是由村委会垫付,这也是制约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3.3几种较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比较北京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组成主要包括洗涤、沐浴和部分卫生洁具排水,水量因地区性经济程度的差异而不同。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分布范围为:COD:108~552mg/L,BOD5:49~306mg/L,氨氮:18~52mg/L,总氮:29~94mg/L,总磷:1.5~5mg/L。《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规定排入北京市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排入北京市III、I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二级限值。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国内尚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技术规范,污水利用技术目前缺乏专著、技术规范的参考。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规模较小,排放分散、水质污染浓度较城镇波动大,管网收集系统滞后且有些地区收集较为困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试点工程,在原有的技术之上开发出了众多的污水处理技术,但总体上分为生物处理工艺和自然净化处理工艺两大类,自然净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工艺技术。3.3.1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中国和日本农村地区应用较多,其工艺原理是利用生长在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浸没型生物膜法,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吸附(接触)于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上,被微生物分解氧化,该法的生物膜经历挂膜、生长、增厚、脱落等更替过程,一部分生物膜脱落后变成活性污泥,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吸附和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多余的脱落生物膜在二次沉淀池中除去。较高的容积负荷、不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便、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是该工艺具有的优点。就其长期运行状况来看,出水水质相对稳定。但实际运行中存在如下缺点:(1)滤料间水流缓慢、接触时间长、水力冲刷力小,需要定期反冲洗的缺点;滤料粘滞性较强,水力损失较大;(2)动力耗能较大,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基本维持在1.2元/m3,远远高于常规生活污水处理费用;(3)处理效率较低,特别是TP、TN、NH3-N等指标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另外,在进水COD较低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较好,但处理效率较低。未能充分发挥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优点。(4)由于采用传统的生物污泥,季节耐受性差,水温低时,处理效率低,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容易产生泡沫等,影响出水水质。3.3.2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工艺该工艺为厌氧生物滤池为主,自然曝气处理为辅的技术。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淹没式的固定填料生物膜法,即采用填充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厌氧反应器。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进人反应器内,逐渐被细菌酸化,最终被产甲烷菌转化为甲烷。废水与生物膜及悬浮的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吸附并降解有机物,截流悬浮固体。该项工艺设计为自流系统,无需提升和动力消耗,运行能耗低。此外,厌氧生物滤池具有生物浓度高、微生物停留时间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停止运行后,再启动容易、运行稳定和管理简便的特点。目前,北京市新农村治污工程建设中MBR工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水质净化效果显著。其工艺原理为利用好氧生物处理加膜过滤技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其技术原理可概括为生物降解作用和物理截留作用。但该工艺存在如下问题:(1)该项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管理要求程度高,存在膜污染难管理问题,膜的定期清洗需要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操作或聘请公司进行膜清洗外包服务;(2)投资费用高、动力能耗较大,运行费用高,水处理运行成本为1.3~2.0元/m3。(3)膜通量不稳定,尽管目前已经能实现自动在线清洗,但对物理性污染如麻线、纸张、树叶等仍无法清理。严重影响膜的透水率,同时,长期曝气条件下,膜表面磨损严重,容易出现断丝等问题。而板式膜膜面积较小,投资费用过高不适合农村地区使用。3.3.3人工湿地工艺除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外,根据目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污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要求及欧美国家乡村污水治理成功经验的借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开始在北京市新农村地区治污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人工湿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态系统内多级生物的稀释降解作用来去除或削减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治污工程中田各庄村污水处理采用的是人工湿地工艺,工程设计总规模200m3/d,停留时间1.5d,出水排入人工湖作为景观用水,并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于浇灌农作物与绿化。从运行期间具体水质监测平均值如表3-5所示。可以看出,在进水浓度高的情况下,出水中污染物SS、BOD5、CODcr、NH3-N、TP与TN都很难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的三级限值。分析出水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际进水水质中污染物浓度高于设计值,而占地面积不够,因而导致有机负荷偏大,致使湿地工艺污水处理效率受到影响。而沈阳浑南慧缘新村小区生活污水亦采用人工湿地工程处理,设计水量为1000m3,占地面积6500m2,停留时间3d,进水COD、NH3-N、TP、BOD5和TN平均值分别为235.3、54.92、5.30、131.4和67.62mg/L情况下,各项指标平均去除率达到91.82%、98.37%、90.19%、97.04%和20.32%。处理费用较低仅为0.1~0.2元/m3。但综合分析人工湿地技术,有如下特点和问题:(1)人工湿地技术是充分结合生态技术、生物技术的一体化处理工艺,在欧美等国家应用较多,也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国外处理的现状为地广人稀、冲击负荷小,占地面积大,所以效果较好。但对北京地区来说,该工艺占地面积大,受季节影响明显,处理效果波动大,因此,该技术不适合北京城市进程较快的新农村。(2)湿地处理技术难以管理、控制和修复,属于被动型的处理模式,对于人口增长较快,污染物日趋复杂的北京新农村,处理效果难以显著提高。(3)总氮(TN)处理效果差,在湿地系统中,难以形成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环境,同时,由于现在农村污水中总氮有升高趋势,因此,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有机物需求量大,C/N比不合理,因此,难以高效脱除。3.3.4A/O+土地渗滤工艺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标准的提高,单一种类的污水处理技术很难在空间、时间上同时实现所有污染物的最佳去除率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最优,因此,越来越多的组合工艺被应用于新农村污水处理的工程中。其中,A/O+土地渗滤的组合工艺因其处理效果显著和相对投资低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3.3.5各种工艺综合比较针对京郊地区污水处理,本文对上述5种常用工艺的主要污染物平均去除率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3所示,可以看出水质平均处理效率排序为MBR>A/O+土地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但从投资成本上分析,基本如下:MBR>人工湿地>A/O+土地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厌氧生物滤池。因此,综合分析,现有的工艺存在处理效果好,投资运行费用高;集约化程度高,运行费用高。而其它工艺则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佳,环境影响大的问题。表3-3常用污水处理工艺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去除率工艺CODcrBOD5氨氮SS总氮总磷生物接触氧化82.991.77987.937.811.8厌氧生物滤池76.286.390.263.424.951.5人工湿地64.275.78.254.55.523.7MBR96.692.196.883.333.528.1A/O+土地处理84.294.487787988.83.3.6国外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经验借鉴目前,国外村镇污水处理工艺大体分为两类,(1)自然系统:即利用土壤作为处理和处置的媒体,包括土地应用、人工湿地、地下渗滤等。(2)生物化学处理系统:即结合生化和物化工艺,由池、泵、鼓风机和其它机械装置组成的系统。大多数欧美国家人口稀少,面积广阔,主要采用土地处理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实现乡村地区生活污水的净化;而挪威等国家在土壤渗透性差而不能使用土地渗滤系统的地方,常常使用预制的集成式微型生物处理设备。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常使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进行污水的净化。日本农村污水处理协会设计、推广的净化槽污水处理装置体积小、成本低、操作运行简单,十分适用于农村。国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在理念和工艺、技术上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与回收再利用并重,尽可能将现地处理水就地利用,以节约淡水资源;(2)重点研究开发低成本、小型化、集成式污水处理设备;(3)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国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低成本自然处理系统,这也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大量实例表明研究开发组合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前景广阔,单一处理工艺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净化要求,通过组合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3.3.7昌平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宜选择北京农村地区人口较少,分布广而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排水管网不健全;村镇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针对这些现状问题,在进行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时,应给予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依据原水水质水量、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与环境承受能力,一般说来,处理工艺应具有较强的冲击负荷能力;(2)优先采用低能耗、低运行费、低基建费、少占地、操作管理简便的成熟处理工艺;处理工艺应具有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等特点;(3)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应具有可以方便的改变其处理流程的能力,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数量众多村镇的各种不同需求;如:有的村庄地处封闭水体,污水需要脱氮除磷,而有些村庄附近有河流,这就要求所选择的处理工艺流程能够很方便地创造好氧、缺氧和厌氧环境。(4)积极慎重地采用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5)处理出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规定;因各村镇经济状况和工程投资情况的差异性,经济条件良好的农村地区,选用工艺时应重点考虑经济效益、占地面积等其他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当处理较高浓度的农村污水时,单独应用人工湿地很难达到出水标准。借鉴国外村镇生活污水治理工艺选择经验,农村地区应考虑主要使用人工湿地/土地渗滤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和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甚至可进行以上述技术体系为主的微型或小型家庭污水处理设备开发和研制;而对位于水源保护区内、经济状况优越、排水水质标准较高的村镇地区可考虑采用MBR工艺及一些高效组合工艺。根据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要点,结合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效率差异,将几种推荐工艺的性能及适用范围对比分析如表3-4。表3-4处理工艺对比分析表工艺名称适用范围占地面积/(m2·m3)投资运行费用(含维修费)/(元·m3)维护人员水平要求生物接触氧化污染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村镇污水处理1.2~2较低0.8~1.4较高厌氧生物滤池经济水平较低、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有高程落差条件、无闲置土地的村庄污水处理1.5~2较低0.3~0.5一般人工湿地村庄周边有闲置荒地、场地开阔、排放标准要求不高的的村庄污水处理≥10较低0.1~0.2一般MBR污染程度较高且排放标准较高的水源地的污水处理1~2较高1.3~2.0高A/O+土地处理出水排放标准较高、规模较大和场地宽敞的污水处理1.5~3中等0.8~1.4高3.4本项目工艺选择3.4.1芽孢杆菌处理工艺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地区经济力量差异较大,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其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的选用、家庭规模的微型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完善的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工程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应在不断的技术更新中筛选适宜农村污水处理的工艺模式,在将其应用于实际农村治污工程后进行工艺优化和创新,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根据昌平区南邵镇农村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本方案推荐芽孢杆菌生物膜处理技术工艺,选用目前在日本、韩国广泛使用的芽孢杆菌作为优势菌群,结合独特的生物膜装置,创造性处理高低浓度污水。它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比较如下图:由上图可知,芽孢杆菌生物膜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较,存在着如下优势:除臭能力好;氮·磷的消除效果好;有机物BOD消除效果好;省能源,省空间;剩余污泥少,在较低处理量时可以不做剩余污泥处理;设备扩建、改造的成本低;提高了现有设备的处理能力;运行成本低。目前在日本和韩国运行的芽孢杆菌生物膜装置的多个实例表明,芽孢杆菌生物膜相比较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具体的数据差别如表3-5。表3-5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芽孢杆菌生物膜法比较对比项传统活性污泥(A)芽孢杆菌生物膜法(B)优势(A)-(B)占地面积100%30.1%69.9%曝气槽容积100%30.0%70.0%电力负荷100%43.3%56.7%年消耗电力100%42.7%57.3%废水处理量100m3/d,原水BOD2000mg/l,出水BOD20mg/l。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拟借鉴日本高度处理净化槽技术、农业村落排水处理技术和内部循环技术,形成针对性的农村村落污水处理技术—芽孢杆菌生物膜处理技术。芽孢杆菌生物膜处理技术正是针对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所提出的污水生物处理改善技术,即生物增强技术(Bioaugmentation),指为提高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向该活性污泥体系投加从原系统中分离出来的高效菌或外源引进菌种从而实现对目标污染物高效去除的方法。所投加的菌种一般是通过直接生物降解作用与污染治理体系中原有的细菌共代谢作用来完成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生物强化技术的核心在于高效菌种的筛选,芽孢杆菌正是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高效菌,具有絮凝性好、耐酸碱、抗冲击负荷、耐受强烈的温度变化等优点,已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广泛使用。3.4.2芽孢杆菌处理工艺特点及应用芽孢杆菌(bacillus),细菌的一科,俗称土壤菌,是一种天然的微生物,特指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一般为好氧或兼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在某种环境下,菌体内的结构发生变化,经过前孢子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芽孢。包括有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在芽孢杆菌属中,对种的划分是以菌体的大小、孢子的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糖的利用及其产物、能否还原硝酸,以及在高浓度的食盐条件下能否生长等为依据,代表种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在水处理过程中具有以下突出优势:(1)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芽孢的原生质外围有三层膜,从内到外是厚的皮层(cortex)、孢子壳和孢子外膜。独特的结构决定其对热、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在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芽孢杆菌对高低温和高盐等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并对酸碱环境适应性强。(2)絮凝性好。芽孢杆菌菌体外包有一层或多层荚膜,由于其含羧基和羟基等多种极性功能团,可通过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吸附多个胶体颗粒,在颗粒间产生架桥现象,从而形成三维结构,有利于吸收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这是该菌能起絮凝作用的主要原因,如胶质芽孢杆菌能絮凝Pb,Mn和Cr等金属离子,去除淀粉废水、制药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及对墨汁溶液进行脱色,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微生物多糖和传统的化学絮凝剂,是良好的生物絮凝剂生产菌种。(3)去碳(COD)功能。芽孢杆菌具有丰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脱氢酶、脱羧酶、氧化酶等,能强烈的分解碳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对水溶性有机物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4)去氮、脱硫功能。芽孢杆菌可利用其丰富的酶,强烈分解氮系、硫系污染物,净化水体。应用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复合微生态体系,可增加溶解氧(DO),快速显著降低NH4+-N、NO2--N及H2S,改善环境。(5)硝化作用。NO3-在芽孢杆菌作用下,经NO2-,NO,N2O被还原为N2。即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以分子氧为载体,在供氧不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利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最终电子载体产生NO2--N和N2,而起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移出系统外,从而有效解决总氮处理问题。基于芽孢杆菌本身具有的特性,采用芽孢杆菌处理废水有效解决了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常见的污泥膨胀、低温时处理效果下降等问题。枯草芽孢杆菌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处理过程中无臭气产生,且产生剩余污泥量减少50%。以城市污水为例,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均减少20%以上,且在水温低于10℃的情况下,依然可保证出水全部指标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或“一级B”标准。在工程应用上,目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废水用于实际工程治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韩国,我国也开始引进该技术用于垃圾渗滤液、高含盐废水、化工废水、生活污水等。其中日本全部应用在产业废水领域;韩国在产业及市政均大规模采用。日本自1996年起开始使用,迄今已有几百家企业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废水,行业遍及水产及海产品加工、乳制品、饮料、屠宰、酿造、餐厨、制药、制糖、食品加工、养殖、化工、洗涤、调料加工等,处理规模最大为2500m³/d。韩国自1997年引入后,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其国内主要采取的处理工艺之一。现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废水涉及的产业主要有乳制品、动物养殖、水产加工、油脂加工、饮料、快餐、医疗、屠宰等;此外在城市污水、垃圾渗滤液处理、集中化粪池污水处理等领域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世界最大的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釜山市污泥处理场,2005年将原有活性污泥法处理3500m³/d污水设施,改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处理;2003年起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开始大规模推广枯草芽孢杆菌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集中在Pyong市,处理规模在50000m³/d。目前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改造的工程最大处理规模为900000m³/d。我公司在浙江利用芽孢杆菌生物膜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不经稀释,直接处理垃圾场原始渗滤液,结果发现:分解水体中有机物速度快,COD的去除率高90%左右,NO2-N则可达到99%,对碳氮比要求低,污泥浓度高,呈现球型。特别是即使pH发生重大变化,污泥浓度依然增长,且絮凝效果极好,出水清澈透明,经测定芽孢杆菌的浓度约为30-40%。芽孢杆菌能改善水体水质、减少病害发生的特性目前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芽孢杆菌进入养殖水体后,能将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和作用又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微生物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溶解氧,由此构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使水体中的菌藻趋于平衡,从而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此外,芽孢杆菌还可以通过释放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通过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如提高干扰素和具噬细胞的活性,刺激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对于虾养殖水体来说,投入芽孢杆菌能增加沉积物好氧菌数量,抑制弧菌数量,加快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从而有效控制弧菌病的发生。高效芽孢杆菌生物转盘系统增强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系统的功能。利用生物转盘培养的高浓度的芽孢杆菌能够处理传统污泥法没法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消除氮、磷及恶臭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效芽孢杆菌生物转盘系统系统具有很强的负荷能力,它可以在不稀释的状态下很好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BOD),氮磷的出去率也很高,芽孢杆菌首先成为生物转盘的优势菌群,且整个系统不需要进行持续投加芽孢杆菌,主要因为芽孢表面分泌一种酶,可抑制其它细菌等的快速增长。去除恶臭的能力变强(不需要除臭设备)。同时由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变好。剩余污泥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3.4.3芽孢杆菌处理工艺流程芽孢杆菌生物膜处理技术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生活污水进口生活污水进口格栅/配水槽生物膜转盘出水回用内回流一体化曝气槽剩余污泥回用图1工艺流程框图3.4.4工艺说明本工程采用芽孢杆菌生物膜工艺,该系统包括格栅池、生物膜转盘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污水由村落内部污水管网引至污水处理站,经格栅后进入一体化高效生物转盘,一体化高效生物转盘是由转盘和高效芽孢杆菌组成,转盘在池内按一定速度进行转动,随着这个过程,附着在转盘上的污泥进行好氧-厌氧过程。池内设置内回流,利用回流泵实现。生物转盘池设计停留时间约4小时,内置转盘,并投加芽孢杆菌,提高处理效果。并在池底布置曝气系统,起到搅拌作用,加大污水的流动能力;在供氧不足时,还可以提高供氧量。主要去除有机物(COD、BOD),同步脱除氨氮和磷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最后在一体化装置中进行沉淀分离,然后排水回用。4.主要构建筑物和设备4.1主要构建筑物4.1.1格栅井格栅井井底标高根据管道标高确定,格栅采用移动耙式格栅,能有效去除树叶、废纸、砂石等杂物,具有自清扫功能,清扫后的杂物自行掉落于废弃物收集桶内,装满后由人工收集后有效尺寸为2.0×1.0×2.0m;配栅隙5mm,安装角度70°。格栅后配置潜水泵2台,1用1备,功率1kW。运行时间为8小时。液位浮球自动控制开启。4.1.2缺氧池设计缺氧池停留时间为4h缺氧池的设计尺寸为:2m×2m×2.5m4.1.3好氧池设计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6h缺氧池的设计尺寸为:2m×3m×2.5m4.1.4沉淀池设计沉淀池的尺寸为:2m×2m×2.5m4.1.5污泥池设计污泥池的尺寸为:2m×2m×2.5m4.2主要设备4.2.1生物转盘本系统采用AT-1024型生物转盘,特殊网状构造,材质为聚偏二氯乙烯(PVDC),该材质耐酸、耐碱、耐腐蚀,耐高温。同时,经拉丝后,密度仅为0.05~0.06kg/m3。所以,总驱动功率较小。AT-1024主要参数:外观尺寸3121L×1330W×1515H,处理规模为1~65吨/天。盘体1/3浸没在污水中。该生物转盘每日可去除75kgBOD5。该生物膜自行更新,不需要反复投加芽孢杆菌。生物转盘0.4kw。24小时运行。转速为5~20转/min。外置回流泵:功率1kw,2台,一用一备,8小时运行。在初始运行时投加营养剂1次。污泥回流比正常运行时1:1,而冬季运行时1:2。图4-1转盘接触体图4-2高效生物膜图4-3生物转盘装置4.2.2格栅机格栅机主要是为了阻截污水中的较粗大的悬浮污染物,如木头、塑料、大型垃圾等,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进行。栅距:5mm功率:0.37kw数量:1台4.2.3进水提升泵进水提升泵主要是将经格栅机处理后的污水提升到缺氧池中。一共配备两台,进水提升泵的安装方式采用液下自动耦合式安装,它的控制方式是根据集水池液位,由PLC自动控制,水泵按顺寻轮值运行,也可现场手动控制。流量:10m3/h扬程:10m功率:0.75kw数量:2个4.2.4搅拌器搅拌器主要是用在缺氧池中,推进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污水,创建水流,加强搅拌功能,防止污泥沉淀。功率:0.75kw数量:1个4.2.5污泥提升泵污泥提升泵主要是将剩余污泥输送到后处理。流量:10m3/h扬程:10m功率:0.75kw数量:1个4.2.6曝气系统曝气的目的一是供给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的氧量,二是使污泥和废水充分混合,达到搅拌的目的。曝气系统主要由曝气机、曝气头和曝气管道等组成。曝气机:进气量22m3/h功率1.5kw曝气头:100个曝气管道:若干4.2.7风机风机主要用在曝气中的鼓风作用,采用罗茨鼓风机。它的特点是在最高设计压力范围内,管道阻力变化时流量变化很小,工作适应性强,故在流量要求稳定阻力变动幅度较大的工作场合,可予自动调节,且叶轮与机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不直接接触,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风量:0.46m3/min功率:1.2kw数量:1台4.3主要构建筑物汇总表4-1主要构建筑物汇总表序号名称体积(m3)数量1格栅井2.0×1.0×2.012缺氧池2×2×2.513好氧池2×3×2.514沉淀池2×2×2.515污泥池2×2×2.514.4主要设备汇总表4-2主要构建筑物汇总表序号设备名称简要规格单位数量一污水处理系统1生物转盘0.4kw套12格栅机栅隙5mm,0.37kw,个13进水提升泵Q=10m3/h,H=10m,0.75kw个24搅拌器0.75kw个15污泥提升泵Q=10m3/h,H=10m,0.75kw个16曝气系统套17罗茨鼓风机Q=0.46m3,1.2kw个18管道、阀门若干二配电系统1电磁流量计22配电箱15.辅助专业设计5.1土建设计5.1.1主要设计规范、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5.1.2土建设计污水处理站宜设在村落一角,便于污水收集及处理后排放,并与民居保持一定距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便于日常运行和管理。由于地区地下水位因素,在设计时芽孢杆菌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时采用半地上设施,无需进行地质勘探。格栅井采用砖混结构。砖混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地面下采用M7.5水泥砂浆,MU10普通机制粘土砖;地面上部采用M5混合砂浆,MU7.5普通机制粘土砖。本工程建筑物为丁类建筑,构筑物为丙类建筑物,本工程抗震设计暂按基本烈度七度考虑,除进行必要的抗震计算外,着重采取构造措施。施工图设计阶段,将根据详勘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建筑场地类别、砂(粉)土液化程度等详细资料,进一步完善抗震设防措施。5.1.3主要建筑材料生物转盘基础: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标号为S8,垫层采用C10素混凝土。5.2电气设计5.2.1主要设计规范、设计依据*《污水处理工艺对设备的运行要求》;*《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工业企业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2)。5.2.2设计范围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污水处理站区的动力、照明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污水处理站用电设备的电气负荷计算;(2)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3)动力电缆和照明电线(缆)敷设;以污水处理站内配电柜为界,配电柜以内为本设计范围。5.2.3供配电系统污水处理站设一路供电电源:220V、50Hz。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接地保护系统为TN-S系统。电力电缆选用VV型、VV2型;控制电缆选用KVVP型;照明选用BVV型。6.环境保护施工期间,由于管沟开挖等,会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同时,土石料堆放等,会造成占用道路的现象;此外,施工期间机械开挖、砼浇筑、车辆运输及管道运输、安装等,会存在一定的噪声、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消除或减免施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1)在施工期间,要尽可能减少管沟周围的植被破坏,对施工中扰动的土体要及时进行平整、恢复;(2)对施工中临时堆放的土体、沙石要实施必要的防冲措施,对固体废弃物要集中堆放;(3)对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及其他有害物质要进行集中处理,抑制扩散。7.劳动保护与安全(1)建立健全安全及劳动保护制度,制度上墙,公示于众,监督执行。(2)维护管理人员同时负责安全检查,设施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3)地下式或者半地下式构筑物均设有顶盖或护栏。(4)危险处用明显标记标明。(5)施工机械噪声应进行防噪处理。8.经济分析8.1建设项目总投资表8-1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37.781土建费用3.432设备费用34.35第二部分其他费用5.7251建设单位管理费0.562勘测设计费3.283竣工图编制费0.175工程建设监理费1.57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0.0458工程保险费0.17工程总投资43.505表8-2污水处理项目土建预算表序号名称体积(m3)数量价格(万元)1格栅井2.0×1.0×2.010.282缺氧池2×2×2.510.73好氧池2×3×2.511.054沉淀池2×2×2.510.75污泥池2×2×2.510.76总计3.43表8-3污水处理项目设备预算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一污水处理系统1生物转盘1个13132格栅机1个2.82.83进水提升泵2个0.450.94搅拌器1个2.52.55污泥提升泵1个0.550.556曝气系统1套7.67.67罗茨鼓风机1个2.62.68管道、阀门若干3.5二配电系统1电磁流量计2个0.350.72配电箱1个0.20.2合计34.358.1运行成本分析表8-4运行费用估算项目电能耗管理维修生物试剂人工费用(元/吨)0.410.010.030.04单位费用(元/吨)0.499.工程效益9.1经济效益分析本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污水收集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当地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该地区知名度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建成后将会改善地区水务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增加了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加快招商引资的进程,为当地旅游业等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拓宽了农民致富的门路,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9.2社会效益分析1)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2)规划项目的实施,可改善村容村貌、美化环境,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减轻水污染,保护人民的生活和健康;3)项目实施后给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间接地给项目区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项目实施后对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9.3生态效益分析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治理了各村的区域环境,减轻了水环境污染,有效保护了水源,因生活污水加重水环境污染的趋势将会有所减缓。总之,项目的实施减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态和环境的压力;结合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质量。10.质量服务与承诺工程设计时以此设计方案为蓝本,根据实际情况,局部作适当调整。负责对用户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不仅使业主能够独立操作设备,而且对设备原理、操作、维修及故障排除等方面能够独立掌握。环保设备配套的污水泵、管阀等外购件均采用国家化工部、机械部定点企业生产的产品,其质量保证期不少于一年。由我方承包提供的全套主要环保设备质量保证期为一年,质保期起始日期为设备进场单机运转,双方以鉴定验收单为准。三年内免费提供补充滤料服务。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做到有求必应,接到用户通知,完全可在三天内到达,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我方有售后质量跟踪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员指导设备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北京昊海天际科技有限公司附录一MBR法处理该项目污水的说明工艺说明膜生物反应器(MBR)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可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市政或工业废水处理。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与传统工艺相比,MBR可以使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MLSS值,延长其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氮的去除率和有机物的降解。MBR是现代化的、高效的水处理系统,可满足市政污水处理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极大地提高污水处理后的水质。MBR过程实际上是一套污泥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采用微孔膜用于固液分离,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二沉池工艺。MBR系统的流程可以描述如下。污水经预过滤后流入调节池,在这里进水的水质和流量可以得到调节。被格删拦截的杂质需要定期清理。接下来,调节池中的污水被泵输送至MBR系统,并与活性污泥进行充分的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而其它不能被降解的杂质则被MBR系统中的膜组件分离。进一步处理之后,被处理水可以达标排放或回用。此外,输送到MBR系统中的空气也是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促进反应器中流体的循环流动,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效率,还可以使中空纤维之间发生相互摩擦,清洁膜组件。进水污泥池进水污泥池格栅井好氧池MBR膜池清水池MBR法处理污水的流程示意图投资估算附一表1MBR法总投资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65.2051土建费用3.6052设备费用61.6第二部分其他费用9.91建设单位管理费0.972勘测设计费5.663竣工图编制费0.295工程建设监理费2.597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0.18工程保险费0.29工程总投资75.105附一表2MBR法土建预算表序号名称体积(m3)数量价格(万元)1格栅井2.0×1.0×2.010.282好氧池2×4×2.511.43MBR膜池2×1.5×2.510.5254清水池2×2×2.510.75污泥池2×2×2.510.76总计3.605附一表3MBR法设备预算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一污水处理系统1进水提升泵2个0.450.92格栅机1个2.82.83MBR膜组件1套34344抽吸泵2套1.83.65污泥提升泵2个0.551.16曝气系统1套9.69.67罗茨鼓风机1个3.53.58管道、阀门若干4.3二配电系统1电磁流量计4个0.351.42配电箱1个0.40.4合计61.6成本分析附一表4MBR法运行费用估算项目电能耗管理维修人工清洗费用费用(元/吨)0.430.120.040.66单位费用(元/吨)1.25附录二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该项目污水的说明工艺说明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传统活性污泥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程序简单,设备要求不高,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泥所吸附,并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污水中要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分解的有机物;污泥混合液中要有足够的溶解氧;要保证活性污泥连续回流,排除剩余污泥,否则出水的TP会很高,加大了工作量;要考虑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溶解氧,水温,营养物质,pH值,抑制物质,有机负荷率等)。污泥池污泥池格栅井初沉池曝气池沉淀池投资估算附二表1活性污泥法总投资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57.71251土建费用8.01252设备费用49.7第二部分其他费用8.771建设单位管理费0.862勘测设计费5.013竣工图编制费0.264工程建设监理费2.295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0.096工程保险费0.26工程总投资66.4825附二表2活性污泥法土建预算表序号名称体积(m3)数量价格(万元)1格栅井3.0×1.0×2.010.42初沉池3×4×2.512.13曝气池3×4×2.512.14沉淀池3×3.5×2.511.83755污泥池3×3×2.511.5756总计8.0125附二表3活性污泥法设备预算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一污水处理系统1进水提升泵2个0.450.92格栅机1个3.63.63污泥提升泵2个0.551.14曝气系统2套13.5275罗茨鼓风机2个5.5116管道、阀门若干5.2二配电系统1电磁流量计2个0.350.72配电箱1个0.20.2合计49.7成本分析附二表4活性污泥法运行费用估算项目电能耗管理维修人工费用(元/吨)0.570.020.03单位费用(元/吨)0.62附录三三种污水处理方法投资与运行成本的比较附三表1三种污水处理方法投资比较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芽孢杆菌工艺MBR膜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第一部分工程费用37.7865.20557.71251土建费用3.433.6058.01252设备费用34.3561.649.7第二部分其他费用5.7259.98.771建设单位管理费0.560.970.862勘测设计费3.285.665.013竣工图编制费0.170.290.264工程建设监理费1.52.592.295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0.0450.10.096工程保险费0.170.290.26工程总投资43.50575.10566.4825附三表2三种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费用比较单位:元/吨项目芽孢杆菌工艺MBR膜法传统活性污泥法单位费用0.491.250.62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设备管理英文术语大全概率(几率)probability·HYPERLINK方差variance·分散维修decentralizedmaintenance·动态试验dynamictest·动力设备设施管理powerfacilitiesmanagement·除尘、防护设备管理duct-proofandprotectiveequipmentmanagemen t·抽样调查samplinginvestigation·备件国产化管理domesticproductionmanagementofimportedspareparts·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安装预算budgetofinstallation·包机制machinecontractingsystem·班前检查与润滑制度regulationofcheckandlubricationbeforeonshift·[设备]交接班制度shiftreliefsystem·《设备管理条例》(《条例》)《EquipmentManagementRegulation》·[设备]修理repair·[设备]维修maintenance(andrepair)·重点调查key-pointinvestigation·重点设备管理managementofkey-pointequipment·重点设备key-pointequipment·责任事故liabilityaccident·指数分布exponentialdistribution·直方图histogram·预付与托收承付prepaymentandcollection·预防性试验prophylactictest·预防为主preventionfirst·正交设计法(正交试验法)orthogonaldesign·正态分布normaldistribution·运输车辆管理制度transportationvehiclemanagementsystem·质量“三包”threeguaranteesofquality·质量事故accidentduetoquality·压力容器管理制度managementregulationofpressurevessel ·无故障运行时间meantimetofailure ·威布尔分布Weibulldistribution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idleequipmentmanagement·闲置设备idleplant·统计分析statisticalanalysis ·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维修信息管理maintenanceinformationmanagement ·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combinationofserviceandplannedmaintenance ·随机事件randomevent ·数控设备管理numericalcontrol(NC)equipmentmanagement ·三级保养制three-levelservicesystem ·数学期望mathematicalexpectation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model ·数理统计mathematicalstatistics ·生产技术装备technicalfacilitiesinproduction ·生产设备productionequipment ·寿命周期费用lifecyclecost(LCC) ·润滑油库管理制度mangementregulationoflubricantwarehouse ·商检(商品检验)commodityinspection ·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combinationofdesign,manufacturingandoperation ·设备调研investigationonplant ·设备的可靠性与可靠度reliabilityreliabilitytheory ·设备的节能性energysavingpropertyofplant ·设备的检查评比facilityinspectionandappraisethroughcomparisonforplant ·设备点检制度plantchecksystem ·设备的成套性completesetofplant ·设备的安全性safetyofplant ·设备的生产率productivityofplant 设备的耐用性durabilityofplant·设备的灵活性flexibilityofplant·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管理equipmentconditionmonitoringanddiagnostictechnologymanage·设备状态管理制度equipmentconditionmanagementsyst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