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儿感冒_第1页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_第2页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_第3页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_第4页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第1页/共27页秋季感冒冬春交替季节,由于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加之幼儿免疫功能不健全,集体活动中易形成交叉感染,非常容易感冒,这也是家长们非常头疼的事情。1.小儿(学龄前儿童)与婴幼儿(3岁以内)抗病力弱,容易因照护不周而感冒,从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其他严重病症。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照护,积极预防感冒。2.由于天气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容易因照护不周而感冒。所以,小儿应当注意预防感冒,需要特别的照顾。第2页/共27页引起小儿感冒原因一、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较少见。又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第3页/共27页常见病毒

(1)鼻病毒:包括100多种不同血清型,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冠状病毒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2)柯萨基及埃可病毒:此类病毒均甚微小,属于微小病毒,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第4页/共27页常见病毒

(3)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也较轻,以上三型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第5页/共27页常见病毒

(4)副流感病毒:分1、2、3、4四种血清型。Ⅰ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哮吼类病毒”Ⅰ型(HA1),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4型又称M-25,似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第6页/共27页常见病毒

(5)呼吸道全胞病毒: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1岁以内婴儿约75%左右可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可致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2岁以后上述疾病渐少,5岁以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仅表现为轻型上感。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第7页/共27页常见病毒

(6)腺病毒:有30余种不同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策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也可引起肺炎的流行。3、7型腺病毒可持续存在于上呼吸道腺体中,且可引起致死性肺炎。第8型腺病毒易在学龄儿童中引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第3、7、11型可致咽、结膜炎,1979~1983年夏季曾由于游泳,在北京引起3、7型腺病毒咽、结膜热流行。第8页/共27页常见病毒

(7)肺炎支原体: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第9页/共27页常见细菌

仅为占上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近年国外文献提到卡他布兰汉氏菌原名卡他奈瑟氏球菌,是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有时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且有增多趋势。但次于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感染。

第10页/共27页引起小儿感冒原因

二、诱发因素: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等,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第11页/共27页引起小儿感冒原因必须着重指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及数量。且与宿主防御能力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故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等,对预防上感甚为重要。第12页/共27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相差较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重症较多。潜伏期:2-3天或稍久。轻症:只有鼻部症状,也可以有流泪、轻咳或者咽部不适,4天内自然痊愈。如果感染延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发热可持续2-3天或者一周左右。重症:体温可达高热,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可因为鼻咽部分分泌物引起频繁咳嗽。病程:轻型病例发热时间1-6天不等,较重者高热可达1-2周,偶有长期低热达数周者,由于病灶未清除,需较长时间才能痊愈。第13页/共27页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婴幼儿时期更多见。⑴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⑵病原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⑶由于感染和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

第14页/共27页疾病治疗

以充分休息、解表、清热和预防并发症为主。中医自古就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人的身体好了,自然就不会得病或者很少得病;如果经常生病,那么说明你的体质太差了。

第15页/共27页治疗药物治疗:可分为去因治疗和支持治疗。去因治疗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包括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可采用一般退热药根据病情4-6小时重复一次,但需注意避免用量过大。局部治疗:如鼻炎出现鼻塞可使用滴鼻药,但应注意婴儿禁忌油剂滴鼻。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称为“伤风感冒”,小儿感冒后,无论是风热或是风寒,治疗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以辛凉解表治风热。第16页/共27页小儿感冒的偏方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

“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注:风热感冒不宜服用。

第17页/共27页小儿感冒的偏方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

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3.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

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第18页/共27页小儿感冒的偏方4.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

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

(鲜品加倍).

第19页/共27页小儿感冒的偏方5.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

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第20页/共27页防护措施1、加强幼儿身体锻炼,可以增加室外活动,跑跑跳跳,能有效增强孩子免疫能力。2、适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尤其在早晚、天气突然变冷变热之时、儿童玩耍与出汗后。

第21页/共27页防护措施3、小儿洗澡时水温不可过低,时间不可过久;天冷时浴室温度稍高;已经有感冒现象时,不宜洗澡。4、尽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场所活动。像商场超市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空气污浊,容易形成交叉感染,极大增加患病几率。第22页/共27页防护措施5、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特别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勤通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空气传播,因此,这一条特别重要。必要时可以用白醋放在锅中加热,进行空气熏蒸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

第23页/共27页防护措施6、春季阳气上升,孩子容易“上火”。故饮食宜清淡,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避免食用煎、炸、辛辣食物,特别强调一下,西式快餐绝对应该避免。第24页/共27页秋季养生秋季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是因为秋季由于雨水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