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_第1页
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_第2页
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_第3页
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_第4页
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第一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背景WHO规定低视力诊断标准最佳矫正视力﹤0.3≥0.05目前国内对于高度近视视野改变的研究较少,而高度近视低视力的视野改变还未见相关报道引起高度近视的视野改变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有关(如豹纹状眼底、近视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漆裂纹样改变等)高度近视的视野改变主要以视敏度降低、局限性视野缺损(主要以上方*居多)生理盲点扩大、旁中心暗点第二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目的

初步观察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第三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资料

2004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高度近视低视力的患者共4人(5只眼),年龄16-50岁,平均为32岁,其平均屈光度为-17.00D,矫正视力,平均矫正视力为0.23。散瞳检查眼底,排除严重屈光间质混浊,眼部均无其它器质性疾病第四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包括验光(视网膜检影完全矫正屈光不正)、眼压、眼底检查视野检查采用(瑞士)Octopus-101全自动视野计,静态阈值白/白测式方式,分别采用TG2程序和LVC程序进行检测第五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患者暗适应5分钟,戴镜检查,有2次以上的检查经验结果由计算机分析打印第六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结果第七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八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屈光度(D)矫正视力(BCVA)平均视敏度(MS)平均缺损度(MD)丢失方差(LV)-6.000.328.30.63.5-18.000.320.88.428.9-19.500.1520.76.99.0-20.000.317.112.04.6-23.000.111.518.144.0视野指数变化第十一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视野图表现*1只眼颞上象限局部视野缺损、生理盲点扩大伴视敏度弥漫性降低*1只眼生理盲点扩大伴视敏度降低*1只眼视敏度弥漫性降低及旁中心暗点*1只眼视敏度降低*1只眼视野大致正常第十二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讨论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的视野改变以视敏度降低为主,可能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破坏有关.文献报道高度近视纤维直径缩小、排列紊乱、弹力纤维结构不清,胞浆色素颗粒减少、视细胞内外节肿胀、视盘破裂,以及眼轴增长使球后段扩张、变形,严重影响脉络膜视网膜微循环,从而干扰视网膜外层的营养代谢,使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脉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最终导致中心视野变化。第十三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讨论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视野改变可以从病变形态范围来判断损害程度。其改变是否与高度近视患者的视野改变一致,需做进一步大样本观察。第十四页,共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结论生理盲点扩大与近视患者视盘周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病变、近视弧、牵引弧相吻合。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测程序也直接影响其结果,同一眼用LVC程序检测的视敏度高于用TG2检测的视敏度。高度近视低视力患者屈光度及其矫正视力的高低对其视野视敏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屈光度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