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原理完整版_第1页
体育原理完整版_第2页
体育原理完整版_第3页
体育原理完整版_第4页
体育原理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体育原理》必背知识点第一、二、三章体育原理的概念: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探究体育的本质,一方面要归纳体育过程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又要综合这些内在联系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体育的本质反映了体育过程内部的特殊矛盾,构成了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通过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体育的多种特性与体育本质健身性。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进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性。并不是体育的本质。文化性。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已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竞赛性。竞赛无疑是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体育和运动,既有竞赛方式也有非竞赛方式,所以把竞赛说成是体育的本质,是不妥当的。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第四章体育目的一、从健康与体质的关系看体育目的在确定体育目的时,我们一方面要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人们的体质,另一方面,要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要从身心内在统一的体育观来分析体育目的。反对体育实践中的机械、枯燥的身体训练,提倡体育运动的美学价值,体育要让人们有美感、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给人们带来全身心的放松,从而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终身健身的理念,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使人们产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幸福感。二、从体育价值取向看体育目的1、体育价值,就是体育满足人们需要的这种关系属性。2、体育价值取向,是指体育价值主体在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体育需要对体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3、在体育目的确立的过程中,起作用的体育价值取向有三种:(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工具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为核心,强调体育必须为社会需要服务,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它实际上是把社会需要对象化于人身上,强调了体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工具价值(即“工具论”)。优点:重视体育的社会价值,强调体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足:一是为社会服务主要局限于为政治服务,忽视了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二是忽视了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体育对人的发展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2)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本体论)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体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它是以个体为核心,强调人是体育的出发点。它追求人的身心健全、人格完善,满足个人的需要、兴趣。从实质上讲,它强调体育对于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方面的价值(即“本体论”)。(3)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双重奏的价值取向体育价值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复合体。体育的个体价值代表着体育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价值则代表着体育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体育的个体价值,代表着个体内在本质力量丰富性的充分实现和展示;体育的社会价值不仅是与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直接相关,而且还反映出体育的发展轨迹。由上可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在选择确立体育目的时,应该充分考虑体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既尊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又采纳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改革和发展才不至于偏离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从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看体育目的的确定①整体把握确定体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综合考虑,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动性、互利性作为社会整体体育目的的根本价值取向,既有利于避免一个社会的体育对人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避免体育对人的作用脱离社会实际与发展的需要。②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处理体育目的中人和社会的关系对体育目的中人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应给予动态的、发展性的把握,而不能僵化理解成两者在实践中“平分秋色”或“分量相等”,应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③坚持体育价值中功利性价值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体育既有功利性价值,又有人文性价值。因此,体育目的的选择确立要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④积极引导手段论体育到目的论体育的转变体育改革与发展要逐渐从“手段论体育观”解放出来,走向“目的论体育观”为主的道路。三、体育目的的界定1、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作为文化、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归根结底在满足人们的健康和文化需要。2、确立体育目的具有以下意义:(1)认识和掌握体育目的,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2)确立体育目的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体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确立体育目的可以使学习者按照明确的方向发展,并达到预期的结果。(4)确立体育目的可以使人们按照目的去选择体育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产生满意的体育效果。(一)体育目的的表述问题(二)体育目的的界定(即确定体育目的的理论依据)①反映体育自身的本质特征这是确定体育目的的主要依据,体现了人本位的体育价值观。体育的目的应该具有体育的特性。②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满足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从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观出发,体育目的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满足人们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的需要。③符合体育目的与体育目标的辩证关系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是指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的是抽象的、远期要实现的。围绕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标,体育目标可以是多个的,只要体育目标没有背离体育目的就行。④参照国家关于体育工作重点转轨的决策重点转移是体育工作的根本变革,是体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体育目的应该有所反映。体育目标: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掌握体育健身方法;体验运动乐趣,养成健身习惯,提高体育能力;加强体育美的教育、体育中的文化娱乐教育,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人社会化的个性等等。第五章体育过程与规律一、体育过程概述过程:所谓过程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活动产生、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过程概念是对世界的这种普遍性的反映。(一)体育过程的本质(1)体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互为主体客体的特性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一个互动的双向活动过程。(2)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3)体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体育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4)体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体育过程:是一个体育教学实践(传授并使体育学习者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方法,培养体育运动兴趣、态度和意识)与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通过运动实践并结合卫生保健等途径,完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等目标)相统一、相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特点是:(1)对人施加影响的重点性与整体性的统一。(2)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的共同参与性。(3)体育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成功决定性的直接关联性。(4)体育传播方式的简捷性。——体育过程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有: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提高运动能力。通过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者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发展。积极采取运动休闲娱乐的手段、内容和方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体育社会化。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人际了解和交往,提升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二)体育过程的要素1、体育人:是指能够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人。2、体育学习者:按年龄可分为4类,即学龄前儿童、学生、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体育学习者的特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育学习、参与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育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体育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体育学习、运动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体育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运动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体育学习效率和运动效果。体育中介:即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人”作用于体育学习者的全部媒介。体育中介,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体育内容、体育材料或教科书、体育设施;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上述体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实践活动系统。没有体育人,体育活动就难以展开,体育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体育学习者,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体育中介,体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体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二、体育与健身、娱乐、竞技运动的关系(一)体育与健身1、健身:是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作为手段,培育、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活动过程。健身,在这里是指体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指某一方面运动能力的极限发展。2、体育与健身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的体育就是要教给人们运动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它是通过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而发生作用的,体育不是直接的健身过程。但体育离不开健身。可以想象一下,体育学习者就算接受了很好的体育知识、技能教育,但如果不亲自进行运动实践,不按科学的健身方法进行运动,同样不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所以,需要辩证理解体育与健身的关系。(二)体育与娱乐1、体育娱乐:是指人类以身体活动来达到满足身心愉悦目的的一类娱乐方式或活动。这种娱乐方式在人类众多的娱乐方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这种娱乐方式与人类的自然属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它又与人类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2、体育与娱乐的关系体育与娱乐的关系是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关系。理性认识并处理好体育与娱乐的关系,对于体育的改革和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育与娱乐就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重视娱乐休闲,并不是说把体育当娱乐来开展,搞娱乐化体育,而是在体育实践中把体育内容选择、体育过程组织得更有趣味性、实效性,让更多的人喜欢体育,体育更能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现今,我们万万不能忽视娱乐和休闲的作用,而要从人的幸福的视角,提倡建立新型的娱乐休闲观,对那些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的消遣、娱乐,应该保护、提倡和发展,从而促进体育的社会化发展。(三)体育与竞技运动体育与竞技运动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竞技运动需要体育来尽量维护运动员的健康,体育则需要竞技运动充实自身的内容。在体育中所用到的身体活动包含竞技运动、游戏、运动技能和知识、体适能和其他运动方式。两者有相辅相成的一面。运动是体育的资源,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运动客观地给体育提供着生生不已的无穷活力。体育运用运动资源以更好地发展着自己,同时又深刻地影响、规范着运动发展的文明方向。总而言之,体育与竞技运动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有其运作规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学科体系。国家应该将体育和竞技运动都搞好,各按各的规律去办。提高一国之竞技水平,振奋民族之精神;落实全民健身,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民健康,这都是国家所需要的。三、对体育规律的认识(一)体育规律的含义1、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切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一种联系都是规律,只有本质联系才是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点。2、体育规律:是体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体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它对体育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二)体育过程基本规律分析1、体育的一般规律:体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存在于体育领域之内为一切体育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只有两条,即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协调发展的规律主体性规律:是指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要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培养人的体育兴趣,采用趣味性、实效性强的体育手段、内容、方法,提高体育实践的结果。2、体育的具体规律(1)体育手段与体育目的的一致性规律(2)同化优势规律(3)适度运动负荷的规律第六章体育途径体育途径与体育过程不同,体育过程是针对每一次体育活动的结构而言的,而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应引起重视的体育角落家庭体育的内涵及其特点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家庭体育的基本特征:①强烈的亲和力与感染力。②良好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人们在家庭里接收祖辈对自己的体育影响,也用同样的内容和方式去影响自己的后代。所以,家长的体育价值观和运动技能专长对于子女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内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趣味性。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社会转型引发家庭体育大发展由单一的传统型向开放、多元型家庭体育发展重视和加强对家庭体育的组织和领导增强家长的体育健身意识,为青少年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学校接轨,让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体育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体育——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联结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在我国体育发展战略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体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受到的主要障碍来自“升学主义”(指轻体育、重智育)和“金牌主义”(指忽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只注重少数尖子)。“学校体育运动技术中心论”是“金牌主义”的具体表现。此外,学校体育存在着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和现象。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还要特别注意应试教育的问题。学校体育实践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脱节,导致学生厌学体育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浓,健康意识淡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发展趋势与改革对策确立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正确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构建一体化的从小学到大学体育相衔接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探索多样化、特色化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建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社区体育——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社区体育概述社区体育:是指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牵头,以若干个相邻的企事业单位为轴心,与周围各界、各单位组成地区性体育组织,为增强体质,活跃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就近开展地区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体制与活动形式。社区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区别社区体育是指在居住区内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而社会体育一般是指除学校体育以外的一切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是相对学校体育而言的),无区域性限制。社区的一般概念为地区社会或生活共同体,通常意义为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生活圈”。而社会体育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即外延更大。社会体育属于行政主导型体育,而社区体育属于民间主导型体育。总之,社区体育与社会体育最主要的区别是社会体育反映体育的宏观方面,而社区体育反映体育的微观方面;社会体育是整体的、抽象的、不可操作的,而社区体育是局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因为社区是人们生活的时空坐落。我国社区体育现状分析社区居民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学习和健身的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基层组织对居民体育活动消费的引导不到位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的被动传统的发展观使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严重匮乏(三)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如何使社区体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吻合,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要把握好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对社会发展趋势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变化的分析来预测社区体育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根本目标,培养社区居民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构建民间主导型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社区体育朝主体多元化、组织管理多样化方向发展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网络化建立和逐步完善社区体育的消费和服务体系,加快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正确处理好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者关系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如何处理三者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衔接好,这是体育途径研究和体育实践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体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整个体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体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体育整体的有效性。总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这三种体育是各有特色的,它们之间很难互相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系统体育效益。第七章体育手段一、体育手段概述1、体育手段:是根据体育的目的和目标所需要选择的各种内容和方法。它包括人们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相应知识、技能和方法。2、体育方法:是联结体育目标与体育手段的“中介”,是指有目的的利用体育内容实现体育目标的程序。体育方法也具有体育手段的性质。二、体育内容的现代化体育内容的现代化是个综合概念,也是个时髦概念。体育内容是体育手段的重要体现,体育内容合适与否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考虑不同年龄的人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体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适宜性强、功能多的体育内容,以调动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形成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习惯。体育内容的现代化,可以从体育内容的多样化、多元化、“轻体育”大众化、竞技运动软式化、体育内容长效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体育内容的多样化在达到体育目标的前提下,体育内容尽可能多样化,避免单一化,充分调动体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体育学习和锻炼效果最佳化。所谓的身体运动是指人体内在和外在运动的总和,是有机体相互作用的自然过程。身体运动作为体育内容,根据它所能达到的体育目标,可以分为:健身运动包括一般健康人为增强体质而从事的所有业余运动锻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身体正常发育,身体各部分协调发展,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发展身体素质以及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健美运动指为塑造人体的健美形体所进行的运动锻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形成匀称而美观的体型、良好的姿态,提高动作的韵律感和协调性。多采用轻器械、力量练习、舞蹈、艺术体操等为基本手段。休闲运动休闲运动是指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之外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消费活动。它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不能直接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具有非功利性;②活动本身没有直接维持人的生命的功能;③活动是自由的;④大多数的活动是愉悦身心的。竞技运动对竞技运动的分类有很多方法,从规则限定和评判标准上可将竞技运动分为时间竞技、空间竞技、动作竞技、目标竞技和失误竞技等。游戏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不生产物质和精神产品,属于消费活动;②有规则限定,其规则与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走向一致;③活动自由、轻松、有较小的压力;④具有娱乐和消遣特征;⑤活动中的可变因素多,具有创造性特点。按游戏规则可分为竞争性游戏和非竞争性游戏,按照游戏的娱乐价值可分为自娱游戏和娱人游戏。体育内容的多元化(二)体育内容的多元化(三)“轻体育”大众化——轻体育有3个特点:运动不拘形式,种类繁多,方式灵活;运动轻松愉悦,不重视输赢名次;运动时间宽松,体能消耗低。(四)竞技运动软式化——竞技运动“软式化”的基本要求:运动负荷的轻松化难度负荷的简单化运动形式的娱乐化运动行为的加强化(五)体育内容长效化终身体育项目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可控的、简便的人们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三、体育方法的结构与个性化应用体育方法可以理解为实现体育目标而采取的途径、程序。体育方法的性质受到体育目的的制约。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体育的方法包括体育教学、运动养育、锻炼、养护的方法。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途径、程序。运动健身方法运动健身方法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运动养育、运动锻炼、运动恢复等层面的方法在内。体育方法的个性化应用在具体运用体育方法时,应注意以下3点:根据体育目标来选择和运用体育方法注意发挥体育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尝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创造性地运用体育方法,体现自主性、灵活性特点总之,体育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灵活性、自主性、启发性、教育性。第八章体育评价一、体育评价概述(一)体育评价的概念体育评价是指判断体育规划、方案、行动过程或成果的优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者依据体育目标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体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体育评价既是体育实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新一轮体育活动实施的前提条件。通过评价分析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达成体育的目的或目标。体育评价是以体育目标和理念为基本标准,以事实为依据,对体育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这是一种体现主体性的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双边合作活动,一种动态性的评价。因此,体育评价具有评价功能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广泛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形式的多样性、评价结果的激励性等特点。(二)体育评价的分类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在于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对方案执行的过程进行调整。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涉及判断经过调整后的方案在展开一段时间里的优点。2、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体育宏观评价,是对一国体育的发展水平、规模及其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和估计,以掌握一国体育运动发展的实际状况,为制定本国的体育发展计划或体育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体育微观评价,是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某个局部的诊断、估价,包括学校体育评价、社区体育评价,甚至更细微的评价,如体育学习评价、运动健身评价等。(三)体育评价的意义正确应用体育评价是提高体育事业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评价,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加快体育科学化、社会化的进程。二、体育评价的现实问题及其分析(一)体育评价的一般问题1、过于追求评价结果的量化:追求数量化信息、追求结果的数量化;2、忽视评价的有效性:评价结果与评价目标的背离、体育信息与体育事实之间存在着偏差。总的来看,我国体育评价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1)评价内容上,比较重视运动技术技能和运动能力的测试,而忽视了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在评价标准上,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在评价方法上,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3)在评价主体上,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体育学习者、体育教员、家长、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4)在评价重心上,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二)体育课质量评价的问题1、练习密度只是反映运动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标2、平均心率不能完全反映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三、体育评价体系体育评价体系包括体育评价的对象(内容)、指标与标准。体育评价的对象是多层面、多元的,这里论述的只是以下两个方面的评价:(一)体育宏观评价(二)体育微观评价1、体育学习评价2、运动健身评价四、体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体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一般从评价理念和评价的操作层面来论述。在评价的功能上,现代评价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在评价内容上,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重心上,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具体而言,体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体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更加关注体育过程评价体育评价指标综合化体育评价方法多样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始终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过分追求其中一种评价方法,终将使评价结果失去意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九章体育科学一、体育科学概述(一)体育科学的概念体育科学是以体育现象和体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体育学科的总称(知识体系),是若干个体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体育科学是关于实现体育目标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具有科学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如客观性、实践性、理论性、系统性、真理性、开放性等特点,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整体的交叉性和结构的大跨度。(二)体育科学的属性界定及其体系的研究1、体育科学的属性2、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体系是体育众多学科间内在的、本质的关联所形成的有序的结构体系。体育科学体系的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体育科学众多分支学科的出现,二是科学的迅速发展。二、运动科学的提出及其研究动态(一)运动科学和含义及其体系运动科学是以人体运动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反映人体运动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所研究的是与运动训练、竞赛和管理有关的为夺取优异运动成绩而努力的事情。只有把运动教育、运动科学抓上去,才能为高水平运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运动科学正朝着按照自身规律和目标运作的方向发展(三)运动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向1、促使科学研究与运动训练、竞赛实践相结合2、重视高新技术在运动器材、场地设施开发中的应用3、坚持竞技运动的游戏性,促进竞技运动的科学化发展4、注重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三、体育科学的研究趋势(一)体育科学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二)体育学科在分化的基础上不断综合(三)体育新学科快速建立和完善(四)体育科学中跨学科研究明显增多(五)坚持创新,以多样化推进体育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六)热点研究增多,科研成果进入市场(七)重视和加强合作研究第十章体育文化一、体育的文化属性体育自身也在创造一种健康文化,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说体育与文化的关系式非常密切的,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文化的概念来看,体育正是人类顺应和满足自身身心完善需要而创造出的成果。第二,从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看,依据文化的表现形态可把文化划分为外显和内隐文化,依据文化的表现方式可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智能文化、观念文化。体育运动中的体育物质器械、体育管理制度、体育技术原理、体育价值观念都包含着上述两种对文化的划分方法。第三,从文化的性质看,文化具有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等性质,体育运动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二、体育文化的含义与功能(一)对体育文化的基本理解体育文化是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含为达成体育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二)体育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功能文化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人类要发展就必须以文化遗产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人们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价值,都离不开文化。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的栖身之所,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舞台。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孔不入地存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2、体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会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健康的人,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体育保存、传递和传播文化的功能。体育拓展了文化交往的时空,体育之所以能够担负起保存文化、传递文化、传播文化方面的任务,主要原因在于,体育离不开确定体育内容,而确定体育内容的过程,实际就是选择文化的过程。人们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就使这些文化长期地保存下去。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体育是加速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的和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体育来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一般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去其劣质,求其精华。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现代体育具有更为强大的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一方面,体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现代体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称为促使文化变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入手。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崇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重和谐与统一。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其主旨精神或其旋转的轴心,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重实际,追求稳定。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华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特征。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理性和人文教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的情感和功能。(二)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近代体育产生在西方,就像近代社会首先在西方出现一样,丝毫不令人惊诧。在欧洲,以牧业经济为基础,以古代希腊文化为起源,发展以个人自由、个人竞争为背景,以神学思想为核心的海洋性民族文化个性。在论及西方文化对西方体育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性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以及体育的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比较1、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差别2、中西方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3、中西方对待竞技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四、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一)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含义体育文化现代化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科学化。包括运动手段、方法、规则、理论基础等,力求能为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所理解。二是规范化。包括组织和管理制度、法规体系等,力图形成完善的教育、培训、竞赛保障体系。三是社会化。包括组织形式、范围、价值趋向,力争形成社会办体育的机制,注意体育活动的灵活机动、适应不同条件的群众等。四是国际化。包括举行世界性的赛会(也可作为国际商贸、旅游等的一部分)、广泛开展体育运动科学和技术的交流,在国外设立培训机构等。以上4个方面组成一个综合和动态的网络系统。(二)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对策所谓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主要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以及如何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这两个方面来展开。1、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中国传统体育应该顺应“世界一体化”体育文化发展趋势,应在与西方体育的对比中凝练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2、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必须继承中国传统体育中的积极因素,有选择地吸收外来体育中有用的部分,实现两者的融合,创建中华民族的新体育。总之,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眼界突然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找到了文化的根源,使体育价值观更加理性,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推动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也是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十一章体育体制一、体育体制概述体育体制,一方面通过各种规范来限制体育行为中的非道德行为,使体育得以正常维持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规范,维护人类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力,通过体育运动改善人类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一)体育体制的演变概况(二)体育体制的含义和类型1、所谓体育体制,是指体育组织机构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它是实现体育目的的组织保证,受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2、世界各国体育体制的性质、内容与结构各有不同,按照体育管理权力的归属,体育体制可分为政府型和社会型,在这两个类型之间,存在着中间形态,称为中间型或结合型。3、政府型体制的特点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体育。4、社会型体制的特点是体育主要有各种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政府一般不设立专门的体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