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孙权劝学》习题3_第1页
司马光《孙权劝学》习题3_第2页
司马光《孙权劝学》习题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马光《孙权劝学》习题3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权谓吕蒙曰(

A.叫做

B.说

C.告诉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言辞

C.推辞

③见往事耳(

A.看见

B.了解

C.见识

④孰若孤(

A.第二人称,你

B.比得上,如,好像

C.这个

D.假如,如果

⑤蒙乃始就学(

A.于是,就

B.才

C.却,竟然

⑤及鲁肃过寻阳(

A.经过

B.到

C.离开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表示什么语气,并指出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哪个语气词相近?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①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暗

①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

②解释下列词语。

暮(

戏(

问于师旷(

)闻(

善(

为人臣(

③“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

④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意在说明一个_的道理。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_,由绚烂到__________。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__________。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果粒,牢记着他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zhuì(

)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里,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最恰当的,分别将其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

①安详

②安逸

③平静

④平淡

⑤体尝

⑥体察

(2)根据拼音把相应的汉字写在其后的括号里。

(2022,山西)

辨析:这是一道检查同义词辨析和汉字识记的题,同样离不开日常的语言积累。解答时,一靠语感,二要联系语境,单纯从词义角度理解,是不灵活的。“激越”、“安详”与“绚烂”、“平淡”是两组相对应的表示一个动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两个词语,语义、语境都相吻合。“体尝”的意思是“体会品尝”,下文中的“苦涩”、“甘甜”两个词是你选择它的提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④⑤;坠。

例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

A.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C.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

D.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

(2022,杭州)

辨析:这是一道考查语言逻辑的题目,只要掌握做题的规律,找到突破口,就会非常简单。空白处的前一个词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适;“因为”后的两个原因中,“看电视剧和小品”与上文的“写电视剧、小品”联系紧密,所以应放在前边,而且“相声创作酬金低”也是一个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题应选C。

【易错例题分析】

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

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

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

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D.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今春风沙肆虐,再次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警示:这四个词我们都不陌生,日常使用率较高,因而无形之中就会养成一种使用的习惯。由于大家的年龄特点,思维跟不上表达,往往随心所“语”,而不去探究正确与否,所以,答题时容易受平时表达习惯的影响,产生错觉。“和睦”一词的意思是“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用来形容“笑容”显然不合适,“温和”较恰当,所以正确答案是A。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①古时王侯的自称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②只

粗略地阅读

③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道,当权。

④重新

⑤认清事物

(3)①c

②c

③b

④b

⑤a

⑥b

(4)D

(5)①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②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③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6)①他的,代词

自己,代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